首页 / 诗词欣赏 / 唐诗霜月两首: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月中霜里斗婵娟

唐诗霜月两首: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月中霜里斗婵娟

唐诗霜月两首: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月中霜里斗婵娟

公历的十月,农历的九月,是分明的秋气和秋凉。古代叫这一时段为深秋。

农历八月的中秋之后,九月的重阳之后,节气在寒露和霜降期间。而秋天的最后的月亮,也开始圆或者缺。此时的月亮应对霜降,有着清冷皎洁的光辉,古诗常把这段时间的月亮叫作霜月,当然偶尔也代指了整个九月。

当然霜月还指的是这时段和这之后所有秋冬的月色,青天如水月如霜。

深秋霜月,唐朝两大才子各有名句,李商隐的清冷,温庭筠的凄恻

霜月不好写,因为中秋在前,该热闹的都热闹过了,有一个霜字在前,再怎么美丽的月色,也难免寒冷。但是霜月又这么打动人心,因为它是那样孤独皎洁,如同人生再怎么热闹喧嚣,总会在某个秋夜里醒来,看见月光如水,照着自己,那分明的自我,在一瞬镜子里,像图画一样泠然。

霜月不是中秋的月亮,因为那个时候的月亮皎洁但还温暖,带着人间的欢喜与惆怅,比如张九龄会站在故乡南海边,去海风迎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会在长安的喧嚣里,有种挤压出的不平,化作相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农历九月下半场的月亮,仿佛灯火阑珊后长久的冷却期,年夜夜来吊唁的蝴蝶也飞不进梦里了,它的存在,如同你自己水晶一样的心,两两相照。

此时通常应对节气的霜降和真的霜来。

霜和露的不同在于,露水只需要空气里的水分湿度达到饱和,就会在近地面物体上产生,所以春秋两季的露水,并非十分寒冷的时候,就能看到。比如白露可以出现在温度较高的初秋,寒露出现在温度走低的晚秋的开始。

但是霜降的最大特征,就是一定有低于零度的温度,水分凝华在物体表面,形成白色的霜花。

晚秋九月的中下旬常常伴随急速的降温,在夜晚更为寒冷,所以可以看到霜花凝结。

人如果在这样的夜晚,不多加几件衣裳是难以忍受的。这也是很少有人愿意像中秋节一样,主动去欣赏晚秋的圆月。除非你是心中有事,或者人在旅途。

深秋霜月,唐朝两大才子各有名句,李商隐的清冷,温庭筠的凄恻

李商隐属于心中有事。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这个时段,大雁从北方飞往南方,如果你在郊区或者山地,会听到大雁的叫声。大雁敏感于气候的变化会纷纷带队飞往南方过秋冬。而在黄昏和夜晚,它们也会昼夜兼程地赶路。你能凭借叫声,察觉它们的经过。

蝉声在早秋和仲秋仍旧可以听到,当温度低于24度左右时,它们会集体闭上嘴巴。晚秋也会偶尔有高温天气,但是到了九月中下旬,气温跳崖,一两日之内,可能就告别了蝉声。古代的文人喜欢写蝉,仿佛代表一种餐风饮露的高洁和不平,但是冷到这样,只剩下瑟瑟发抖。

想必李商隐也觉得这个晚秋,实在是天凉好个无语秋。

在无语中,在寒秋里,在夜晚,他登上百尺高楼。

而且这个楼是在水边,这该是哪里的大江大海呢?月光如水水接天。

从李商隐的生平来讲,25岁时的春天,他登上过甘肃的安定城楼,30多岁,他曾经在桂林呆过一段时间,去见识过南方的海客和风俗,40多岁的时候,他在四川,看过汹涌澎湃的川江水,虽然已经不能知道他到底和何时所作,但这首诗里笃定而清冷的气质,更接近他的晚年。因为此时他游历名山,写下过一系列恢宏的神话诗。

但是九月十五,特地去高楼,冒着寒冷去看月亮,他必定是心中有所寄托,有所愿。

他仰望这深秋的月亮,已经很久,甚至特地不畏霜寒,也要去看它。

这样如霜的月亮,如霜的月光,那隐隐月亮里的桂树,比中秋还要分明。

那是霜女和嫦娥寂寞在月宫里,以月光和霜华互相斗法,才使得这天地间一片如霜雪的皎洁流光吧。

也只有她们身为女神,不畏惧寒冷,在寂寞里狂欢或者热闹吧。

深秋霜月,唐朝两大才子各有名句,李商隐的清冷,温庭筠的凄恻

将深秋的月色写得如此仙意,清冷而动人,但李商隐此刻却是望月人。他不是望的八月十五的中秋月,是望的一轮清冷孤寂的小众深秋霜月,且以这样虔诚的姿态是为何?

李商隐从小家境贫寒,他是真正又要读书又要干苦力维持家庭生活那种,他看见月亮的次数,远比同龄在锦衣玉食中的人多。”明月三更月,空庭一树花“,16岁他,就能如此代入凄美的月光里。

年轻时未中进士之前的李商隐,曾经潜心修道,唐朝道教立国,李商隐时代还有从道家弟子中选拔人才的途径,和科举并行。而唐朝道教崇尚月亮崇拜,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都是以道教命名的国家节日,作为修道者的李商隐不会不清楚。他对月亮的钟爱,在岁月里叠加。

直到遇上同样聪明灵秀的道家仙姑,心灵蓦然打开,在仙意的玉阳山上,李商隐遭遇了一生最美爱情。但天上的爱情最终落不到人间。

他因为有尘世的责任,放弃了修道,而她则因为无法摆脱公主高级陪侍的身份,修道成为她无法选择的人生路。但是也成为他们一生的牵挂。

深秋霜月,唐朝两大才子各有名句,李商隐的清冷,温庭筠的凄恻

他们不是夫妻,没有名分,但是情感和精神上,却有别人走不到的地方。或者曾经是承诺过月圆之夜的祈福,我们可以从李商隐流传下来的诗句里,关于圆月和嫦娥修仙道观的诗相对多。在每一个月圆之夜,李商隐看着天上的圆月,都会想到她。

正月十五的月亮,让他想到,二八月轮蟾影破,笑倚墙边梅树花。

七月十五的月亮,让他想到,不知迷路为花开

八月十五的月亮,让他想到,此际嫦娥应断肠。

十二月雪月,让他想到,她在雪山之顶,更在琼楼十二层,为他祈福。

那么这霜月,无疑也是因为她,因为她清冷的修行,寂寞的生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而他自己呢?有了这场刻骨铭心的恋爱,互相的守望就是一种存在,已经成了习惯和寄托。

是,霜月照见的又分明是他的人生路,灵魂路,冷冷清清,一路行来,照见他挣扎在尘世里的辛苦与坚持。

老了李商隐,沐浴在霜月下,仰头看着月光,经历了种种岁月的煎熬和磨难,反而有种既定的命运感,是,她就是嫦娥,他也是,如果别人是享受着八月十五流荡的情思,他和她同样质冷在人生的孤独里,无需言语,已成洞彻。相望即是一种虔诚的相陪,没有温度,但是总还有什么留下来,就是一样的明澈和傲然吧。

这首诗,百读不厌,清冷中有着灵魂孤寂的美。无怪于红楼梦特地在林黛玉的潇湘馆里,挂上这样一幅明月斗寒图。

深秋霜月,唐朝两大才子各有名句,李商隐的清冷,温庭筠的凄恻

如果感觉李商隐的,将人间的烟火和痛苦深深藏着,他的霜月高不可攀,那么让我们再来看看和李商隐齐名的当时大才子温庭筠的霜月。

这两个人是朋友,都以绮丽悱恻的情诗,闻名于当时,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所有深沉的作品,绝对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艳丽,反而各有深邃的地方。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在晚秋的早上就要上马去远方,在这样劳顿仓促的行程里,我思念故乡。

那早上的鸡鸣,让我看到了山区茅屋小站外早上清冷的霜月。

走过的地方,脚步印在了还没有行走的板桥的白霜上。

有人说,你怎么知道这是写晚秋九月的霜月?

那么我告诉你一个古代天文气候的尝试。

只有每个月十五之后的月亮,才会出现在下半夜凌晨的天上。

如果此时有霜,只能是晚秋下半月的景色。

而他所看到的也是深秋的景色,满山金黄的槲树叶落。

而早上天边有深秋的圆月或者残月,冷冷照在晨霜上。

我们知道霜点是零度,这样的山区,这样的征程,虽然有着图画之美,但是体感和心情一定是相对凄冷和低迷的。

这是典型的荒山野地,行人稀少,而他却不得不踏上晨霜,披星戴月地前行。

阳关三叠是这样唱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霜夜与霜晨,遄行遄行,长途越度关津。惆怅役此身,历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宜自珍,宜自珍。“

温庭筠也是踏在霜夜与霜晨,霜月与孤人的路上。

虽然他写的没有李商隐那么高冷,但是却比李商隐更多了现实的艰苦与凄恻,多了微薄的人气,反而更让人心生恻隐。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如何不又是一个人生中年的写照,真实,颠沛,孤独。

深秋霜月,唐朝两大才子各有名句,李商隐的清冷,温庭筠的凄恻

李商隐和温庭筠生在晚唐,他们的人生艰难在帝国的余晖里,两首霜月,都是名篇。那大唐的太阳照不到他们身上,而霜月的冷,却是他们深有体会,却不得不去面对前行的。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56353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