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范进中举》《孔乙己》:不同时代的讽刺,揭露科举制度的毒害性

《范进中举》《孔乙己》:不同时代的讽刺,揭露科举制度的毒害性

《范进中举》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故事情节。它描写了一个屡试不第的童生范进突然中举后,不仅他自己喜极而疯,连带着周围人对他的态度也从之前的鄙夷讽刺转变为迎合奉承、前呼后拥,连乡绅都开始给他赠银赠物。而这些改变的背后,蕴藏着当时科举制度下趋炎附势、热衷仕途、好官名利禄且世态炎凉的可耻的社会风气,这些情节是作者对当时社会及其阴暗的特征进行的辛辣讽刺。

《范进中举》《孔乙己》:不同时代的讽刺,揭露科举制度的毒害性

《孔乙己》是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多写的的短篇小说。它描写了一个儒生孔乙己在辛亥革命后科举被废的情况下,因为自身五谷不分、四体不勤而穷困潦倒,整日被人们嘲笑戏谑,最后因为偷了封建地主阶级丁举人的东西而被打断了腿,最后凄惨而死的悲剧。孔乙己的这些遭遇背后,隐藏着在辛亥革命爆发后科举制被废,一大批谋求科举晋升的旧知识分子被断了上升渠道后穷困潦倒的际遇,这样的人物形象背后是作者对当时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和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的揭露。

《范进中举》《孔乙己》:不同时代的讽刺,揭露科举制度的毒害性

《范进中举》的成书时间是清代中期,而《孔乙己》的成书时间则是在民国时期。相隔了两个世纪的作品,通过人物言语行动描绘刻画人物形象,都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抨击,这不能说是一种巧合,是不同时代的作家在面对封建社会下科举成风、对人造成荼毒时的觉醒意识,是对科举制度毒害性的揭露。

《范进中举》《孔乙己》:不同时代的讽刺,揭露科举制度的毒害性

不同的时代,相同的科举制度受害者

在中国封建时代”学而优则仕”的信条下,很多读书人都将通过读书参加科举改变命运当做自己的终极目标,只是成功的人少之又少,科举之路上也诞生了很多或一事无成、或灵魂扭曲的悲剧。而范进和孔乙己就是其中深受科举制度荼毒的典型代表:范进是十八世纪中叶封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他的精神已经完全被科举制污染;孔乙己是二十世纪初叶封建科举熏陶下的畸形人,他的性格在封建科举制度下已经完全变形。

《范进中举》《孔乙己》:不同时代的讽刺,揭露科举制度的毒害性

1,范进的可悲在于他的精神已经被科举制污染

首先,范进的可悲在于他的精神已经被科举制污染。范进渴望科举成功,借此为阶梯爬上社会上层,也因此使得悲剧在他自身的追求中升格。因为,科举成功后随之而来的功名利禄对于范进来说,就像是”风月宝鉴”,范进只看到了镜子中美人多娇,却没有看到惊骇的一面,科举制的毒液浸入骨髓而不知。而范进在文中的很多表现都可以看出科举对他的荼毒。

《范进中举》《孔乙己》:不同时代的讽刺,揭露科举制度的毒害性

《范进中举》中的范进是一个懦弱且自卑自贱的形象。他从二十岁开始科举一直考到了五十多岁,几十年科场失利使得他过了半辈子潦倒的生活,他已经失去了个人的尊严。比如,在面对自己的老丈人的呵斥与辱骂时,他只能唯唯诺诺的应道”岳父见教的是”。并且几十年中他从没有自科考之梦中醒来,因为宗师的施舍在年过半百之时才中了秀才,但是,这又让他从心中燃起了对科举的欲望,顶着被自己的岳父骂的狗血淋头,他还是偷偷去考了试。足见,范进对于科举制几十年的痴迷,表现出封建科举之下对人格的荼毒,这是他的可悲之处。

《范进中举》《孔乙己》:不同时代的讽刺,揭露科举制度的毒害性

而范进中举后,他终于要和困扰了一生的穷困告别,使得他悲剧的形象更加升腾。比如,中举的消息传来之后,范进喜极而疯,直接不省人事,醒来后又开始疯疯癫癫,足见几十年科场失败,使得范进已经完全丧失了自我,科举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他成了被科举异化的可怜虫。这也是对他悲剧形象的加深。

《范进中举》《孔乙己》:不同时代的讽刺,揭露科举制度的毒害性

2,孔乙己的可悲在于他的性格在科举制度下已经完全变形

其次,孔乙己的可悲在于他的性格在科举制度下已经完全变形。和范进对科举的执迷不悟不同,孔乙己已经失去了像范进一样执迷不悟的条件,辛亥革命后的中国进入了大变革的时代,科举制度也早已被废除,封建社会中以科举为目的的读书人没有了跨越阶级途径。孔乙己也不例外,只是几十年追求科举的经历已经使得他的性格完全在科举应试教育下变形。比如,他至死都要苦苦支撑自己身为读书人的架子,还要身着长衫来彰显自己身为读书人的身份,可是他却忽视了自己的穷困和落魄,忽视了科举备考几十年的时间里,除了读书外,自身五谷不分、四体不勤,没有家室、没有职业、没有地位、 甚至也没有名字。

《范进中举》《孔乙己》:不同时代的讽刺,揭露科举制度的毒害性

而孔乙己的可悲,就在于对自己落魄状况的不自知,而纠结于自己的读书人身份。比如,文中在描述他的外貌时也写的很清楚:青白的脸色、蓬乱的胡须、皱纹间的伤痕,都在向读者彰显着他酸楚的经济境遇。而孔乙己却时刻不忘标榜自己的读书人身份,偷书称为窃书,满嘴的之乎者也,还想教给伙计”茴香”的”茴”字的四种写法,他的言行举止都在彰显着不合时宜。只是,在中国千年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意识下,孔乙己坚持要强调自己读书人的身份,为的是炫耀自己与同在一起喝酒的”短衣帮”的不同,一下炫耀自己高贵身份。也正是,孔乙己这种至死维护读书人身份的做法,彰显了科举制的影响下,封建知识分子下意识对自身的高看,也正是他的这种不自知,使得他悲剧形象升格。

《范进中举》《孔乙己》:不同时代的讽刺,揭露科举制度的毒害性

不同时代下,相同的科举制度影响下的社会风气

科举制对中国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封建社会的读书人对科举入仕的痴狂,而在于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观念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心中。《范进中举》和《孔乙己》两部作品就有对此的体现:《范进中举》中范进周围的人趋炎附势,表现畸形社会人们对于功名富贵的迷狂;《孔乙己》中孔乙己周围人的冷漠麻木,表现病态社会人们 ” 对于下层苦人的凉薄”。

《范进中举》《孔乙己》:不同时代的讽刺,揭露科举制度的毒害性

1,《范进中举》中范进周围的人趋炎附势,表现畸形社会人们对于功名富贵的迷狂

首先,范进周围的人趋炎附势,表现畸形社会人们对于功名富贵的迷狂。从范进中举前后周围人的态度就可见分明:范进中举前,周围人对他的态度是轻视和白眼,哪怕他的家中断了饭食也无人关心无人同情,就连范进的岳父对他也是动辄辱骂呵斥;范进中举后,周围人对他的态度是巴结献媚,从乡邻到家人、从平民到官员,从屋里到户外,众人争相与范进套近乎,甚至张乡绅还对他赠房赠银。在众人的千户态度落差中,可以看到中举对范进带来的的金钱和地位的改观,也体现了整个社会对于权力和富贵的追逐。而范进的命运正是在这样的社会中,才被更加悲剧化,科举制对于中国人心中种下的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观念特体现出来。

《范进中举》《孔乙己》:不同时代的讽刺,揭露科举制度的毒害性

2,《孔乙己》中孔乙己周围人的冷漠麻木,表现病态社会人们 ” 对于下层苦人的凉薄”

其次,《孔乙己》中孔乙己周围人的冷漠麻木,表现病态社会人们 ” 对于下层苦人的凉薄”。在咸亨酒店中,孔乙己永远是被揶揄和嘲弄的对象,甚至每每他的到来都会让整个酒店充满”快活”的气氛。比如,人们明知道孔乙己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失败者,却总要揭他的伤疤,问他”你当真认识字么”,看着孔乙己颓唐不安的神色,中人们往往会大肆玩笑一番。表现了在当时病态的社会下,人们对于孔乙己这样下层苦人的凉薄。

《范进中举》《孔乙己》:不同时代的讽刺,揭露科举制度的毒害性

只是,哪怕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比如,孔乙己因为被丁举人打断腿后,很久没有到咸亨酒店了,人们却想不起来他这个人,依然过自己的生活,唯一想起来他的掌柜还是因为记起来他还欠自己几个钱呢,文中写到”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仿佛孔乙己的价值,就是这十九个钱而已,人们对孔乙己这样穷苦人的看不起,和人们对于丁举人那样权贵之人的敬畏,也体现了整个社会对于权力和富贵的追逐,和趋炎附势的社会风气。

《范进中举》《孔乙己》:不同时代的讽刺,揭露科举制度的毒害性

可见,范进和孔乙己这两个文学形象的遭遇,代表了深受封建社会下大部分穷苦知识分子的悲哀命运。

《范进中举》和《孔乙己》出现差异的原因

1,两部作品成书时代背景的差异

首先,《儒林外史》(《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的成书时间是清代乾隆时期。在中国清朝的康雍乾三朝,是清代少有的繁盛时期,甚至被誉为是”康乾盛世”。可是,当时却已经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盛世的表面繁荣也遮掩不了社会运行机制的腐朽,比如清代统治者大兴文字狱,武力镇压起义,用考八股、开科举,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以牢笼士人。

《范进中举》《孔乙己》:不同时代的讽刺,揭露科举制度的毒害性

其次,《孔乙己》的成书时间是1918年。19世纪末期,清朝政府腐败,民不聊生,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仍在盛行。少数读书人爬上统治地位,但大多数下层知识分子穷困潦倒。后来,中国虽然爆发了辛亥革命,只是袁世凯复辟后革命成果被窃夺;而五四前后,科举制虽然被废除,但是受其影响的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依然根深蒂固,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直到后来新文化运动爆发,封建教育和封建文化受到了猛烈的抨击,人们才开始追求新的社会文化和风尚。

《范进中举》《孔乙己》:不同时代的讽刺,揭露科举制度的毒害性

2,两部作品成书作者经历的差异

首先,《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就是清代背景下的人物。他出身名门望族,其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共有六名进士,其中榜眼、探花各一名,其父吴霖起是康熙年间的拔贡(科举制度中由地方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可是,到了吴敬梓这一辈,他考取了秀才之后,其父就不幸去世,他开始过上了浪荡的生活,由于不善理财,很快就败光了家业。到了1729年他科考应试的时候,被斥责为”文章大好人大怪”,他遭到侮辱后愤怒离开故土,靠卖文和朋友接济为生。之后不再参加科举考试,晚年生活很是落魄。正是这样的生活经历,使得吴敬梓看到了考八股、开科举的利弊,于是他反对八股文、科举制,也不喜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于是,他将这些观点都反应在了《儒林外史》中,揭露了科举制对人性的荼毒,对趋炎附势社会风气的不利影响,于是范进这样的形象诞生。

《范进中举》《孔乙己》:不同时代的讽刺,揭露科举制度的毒害性

而《孔乙己》的作者鲁迅先生就生活在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时期。他的父亲周凤仪,秀才出身,因屡应乡试未中,一直闲居在家,而这样的家庭背景和父亲的赋闲,使得鲁迅先生从小就认识到了科举制度对人的荼毒。鲁迅先生认识到了要拯救新一代的年轻人,不可让他们步上孔乙己的后尘,于是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展现了20多年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想要揭露当时社会对这类人遭遇的麻木,揭露当时的社会中深受科举制影响的趋炎附势的社会风气仍在。于是,孔乙己这样一个形象诞生。

《范进中举》《孔乙己》:不同时代的讽刺,揭露科举制度的毒害性

总结

综上所述,《范进中举》和《孔乙己》,是不同时代的讽刺小说,都揭露科举制度的毒害性。一来,范进和孔乙己,是不同的时代下,相同的科举制度受害者:范进的可悲在于他的精神已经被科举制污染;孔乙己的可悲在于他的性格在科举制度下已经完全变形。二来,《范进中举》和《孔乙己》,体现了不同时代下,相同的科举制度影响下的社会风气:《范进中举》中范进周围的人趋炎附势,表现畸形社会人们对于功名富贵的迷狂;《孔乙己》中孔乙己周围人的冷漠麻木,表现病态社会人们 ” 对于下层苦人的凉薄”。

《范进中举》《孔乙己》:不同时代的讽刺,揭露科举制度的毒害性

究其原因,则是因为两部作品成书时代背景、作者经历的差异。受了清代和民国社会主流思想的影响,以及吴敬梓和鲁迅两位作者亲身经历的影响,所以,《范进中举》和《孔乙己》相隔两个世纪,才会都对封建社会下科举成风、对人造成荼毒进行揭露,这是不同时代作家的觉醒意识的表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55428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