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说 / 《唐诗宋词鉴赏集》全集

《唐诗宋词鉴赏集》全集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春光好,

[“彀”的“弓”换“糸”,去掉“士”下的横]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

肯受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

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解】:

1.[“彀”的“弓”换“糸”,去掉士下的横](hu2)皱:即皱纱,喻水的波纹。

2.浮生:指飘浮无定的短暂人生。

3.肯爱:岂肯吝惜,即不吝惜。

【赏析】:

这首词是当时誉满词坛的名作。词中赞颂明媚的春光,表达了及时行乐的情趣。上片写春日绚丽的景色,颇有精到之处,尤其是“红杏枝头春意闹”点染得极为生动。下片抒写寻乐的情趣。全词想象新颖颇具特色。全篇随意着笔,风流闲雅,为历代传诵。

宋祁

(998-1061),字子京,湖北安陆人。仁宗时,与兄宋庠同时中进士。曾官工部尚书、翰林学士等职,是《新唐书》的编撰者之一。谥景文。诗词多为个人生活琐事,描写生动。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佳句,世称”红杏尚书”。善雕琢,笔力工巧,在炼字方面对后世词家有一定影响。今传词《宋景文公长短句》。

*锦缠道*

宋祁

燕子呢喃,

景色乍长春昼。

睹园林万花如绣。

海棠经雨胭脂透。

柳展宫眉,

翠拂行人首。 

向郊原踏春,

恣歌携手。

醉醺醺尚寻芳酒。

问牧童遥指孤村,

道杏花深处,

那里人家有。

【注解】:

1.宫眉:古代皇宫中妇女的画眉。这里指柳叶如眉。

2.翠:指柳叶之色。

3.踏青:即游春。

【赏析】:

这是一首春日记游词。上片写浓丽的春景,下片写郊原踏青。燕子呢喃,万花如绣,柳展宫眉,海棠红透,迷人的春色,使游人如醉如痴。因而醉醺醺还向杏花深处去寻芳酒。这首词色彩绚丽,组织工妍,极尽春日游乐的酣畅。

*鹧鸪天*

宋祁

画毂雕鞍狭路逢,

一声肠断绣帘中。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金作屋,玉为笼,

车如流水马游龙。

刘郎已恨蓬山远,

更隔蓬山几万重。

【注解】:

1.画毂:彩车。

2.心有灵犀一点通:谓两心相通。灵犀:犀牛角。

3.蓬山:仙山,想象中的仙境。

【赏析】:

路上的意外相逢,使人意惹情牵。而伊人一去,蓬山万里,音容隔阻。绵绵相思,何时能已!这首小词以抒情为主。上片回忆途中相逢,下片抒写相思之情。柔情丽语,风流妩媚,轻柔儇巧。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

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

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注解】:

1.杨柳堆烟:轻烟淡雾笼罩相枝叶繁茂的杨柳。

2.玉勒雕鞍:镶玉的马笼头和雕花的马鞍。指华贵的车马。

3.游冶处:歌楼妓馆。

4.楼高不见章台路:是说在高楼上看不到游冶处所。

5.雨横:雨势很猛。

6.乱红:零乱的落花。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闺怨之情,着眼点,并不是单纯的景色描绘和外貌的刻画,而是借暮春黄昏、雨骤风狂,透露出楼头思妇的内心苦闷。上片写幽居深院的少妇面对春光的苦闷。下片写在暮春风雨中的伤感。作者善于以形象的语言抒写感情上的各种变化,虽然不出闺情范围,但情韵已较花间为胜。特别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千秋去。”尤显情深意远。

*生查子*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

泪湿春衫袖。

【注解】:

1.元夜:即上元节之夜,也叫“元宵”。唐代以来元夜有观灯的风俗。

2.花市:繁花的街市。

【赏析】:

词的上片,回忆去年观灯时的欣悦的心情;下片写今年元夜观灯,触目感怀,不胜悲伤。这首词的特点是语言平淡,风味隽永,表达了人物十分细腻的深情。词中运用今昔对比,抚今思昔,触景生情。感情真挚,不须作任何雕饰,而这首词便成为非常感人的抒情上品。它体现了真实、朴素与美的统一。《唐宋词鉴赏集》:这首小词,在“清切婉丽”中,却显得平淡隽永,别具一格。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

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

行人更在春山外。

【注解】:

1.候馆:迎候宾客的馆舍。

2.薰:香气。 

3.征:远行。

4.辔:这里指坐骑。

5.迢迢:形容路遥远而绵长。

6.危栏:高楼的栏杆。

7.平芜:平坦的草地。

【赏析】:

这是一首写离情的佳作。在抒写游子思乡的同时,联想到闺中人相忆念的情景,写出了两地相思之情。上片写征人忆家。以景为主,融情于景;下片写闺中思妇。以抒情为主,情寓景中。构成了清丽缠绵的意境。这首词表现出欧词深婉的风格,是其具有代表性的一首。全词以写柔情胜。

欧阳修

(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江西吉安)人。宋仁宗天圣八年中进士,历官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文忠。在北宋的文学革新运动中,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文之外,欧阳修也擅长填词,清新雅丽,挥洒自如。虽没有摆脱”裁花剪叶”的传统风习,词中描写的多是离愁别恨,儿女情长;惜春赏花,时序代谢,却摒弃了花间派的”镂玉雕琼”,洗刷了晚唐五代以来的脂粉气,使词的风格向”清疏峻洁”方面发展。清人冯煦说他”疏隽开子瞻(苏轼),深婉开少游”,可见他在词史上有启后之功。有《六一词》和《醉翁琴趣外编》两种词刊本传世。

*采桑子*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

狼籍残红,飞絮[氵蒙][氵蒙],

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

始觉春空,垂下帘栊,

双燕归来细雨中。

【注解】:

1.群芳过后:百花凋谢。

2.西湖:指颍州(今安徽省阜阳市)西湖。

3.狼籍:散乱的样子。

4.残红:落花。

5.春空:春去后的空虚寂寞。

【赏析】:

这是词人晚年退居颍州时写的十首《采桑子》中的第四首,描绘西湖暮春景色。抒写了作者寄情湖山的情怀。虽写残春景色,却无伤春之感,而是以疏淡轻快的笔墨描绘了颍州西湖的暮春景色,创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艺术境界。而词人的安闲自适,也就在这种境界中自然地表现出来。情景交融,真切动人。词中很少修饰,文笔轻灵。特别是前后两结,纯用白描,却颇耐寻味。

*渔家傲*

欧阳修

花底忽闻敲两桨,

逡巡女伴来访。

酒盏旋将荷叶当。

莲舟荡,

时时盏里生红浪。 

花气酒香清厮酿。

花腮酒面红相向。

醉倚绿阴眠一饷。

惊起望,

船头阁在沙滩上。

【注解】:

1.逡巡:宋元俗语,犹顷刻,一会儿。

2.当:代替。

3.“时时”句:谓莲花映入酒杯,随舟荡漾,显出红色波纹。

4.厮:相互。

5.清厮酿:清香之气,混成一片。

6.花腮:指荷花。

7.饷:即一晌,片刻。

8.阁:搁。

【赏析】:

这首词描写采莲女荡漾舟采莲时喝酒逗乐的情景。欧阳修以《渔家傲》词调共作六首采莲词,此词为其中之一。这首词中的采莲女活泼、大胆、呼之欲出。花底敲桨,荷叶当盏,花影人面,醉倚绿阴,风格清新婉丽,又巧用俗语,化俚为雅,妙趣盎然。富有生活情趣。

*蝶恋花*

欧阳修

谁道闲情抛弃久?

每到春来,

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

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

为问新愁,

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桥风满袖,

平林新月人归后。

【注解】:

1.“日日”句:每天对着春花举杯浇愁。

2.不辞:不担心之意。

3.青芜:青草。

4.平林:指平地上的林木。

【赏析】:

这是一首伤春感怀之作。这首词以独特的手法写尽了一个“愁”字。上片写年轻人的春愁。愁因春起,赏花有愁,举杯有愁,对镜有愁。下片由景语入而由情语出,仍在写愁,只是将愁转移到了外界。全词内容尽管简单,却产生出一种富于概括意义的的境界。其中“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是脍炙人口的佳句。

*诉衷情*

欧阳修

清晨帘幕卷轻霜,

呵手试梅妆。

都缘自有离恨,

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

易成伤,拟歌先咽,

欲笑还频,最断人肠。

【注解】:

1.梅妆:古代妇女在额头上点画出梅花的一种化妆样式,据传起源于南朝宋武帝之女寿阳公主。

2.流芳:即流光,指如流水逝去的青春年华。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闺怨词。写了要一位歌女的生活片段。词人通过对美人晨妆、画出远山眉、想歌笑却因心底哀伤而转为幽咽等一系列动作、情态的描写,细腻地描绘出了一位满腔离恨的丽人思念远人不堪寂寞的愁苦心境。

*西江月*

司马光

宝髻松松挽就,

铅华淡淡妆成。

青烟翠雾罩轻盈,

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

有情还似无情。

笙歌散后酒微醒,

深院月明人静。

【注解】:

1.铅华:搭脸的粉。

2.“青烟翠雾”两句:形容珠翠冠的盛饰。皆为妇女的头饰。

3.罩轻盈:笼罩着轻盈的体态。

4.争:怎。

【赏析】:

这首词抒写了对所爱的切望之情。上片写佳人妆饰之美,以词丽胜;下片写作者的眷念之情,以意曲工。表现出作者对所爱的深切系念。词的意旨深远,最后“笙歌”、“深院”两句写景不写情,而性情流露,雅而不俗。全词轻倩婉丽,笔墨精妙。

司马光

(1019-1086),字君实。北宋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累官资政殿学士等职。卒谥文正,追封温国公。主修《资治通鉴》。有《司马文正公集》。存词三首。

*桂枝香*

王安石

登临送目,

正故国晚秋,

天气初肃。

千里登江似练,

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

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

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

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

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芳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

后庭遗曲。

【注解】:

1.金陵:今江苏南京。

2.初肃:万物刚开始凋落消残。肃,是秋气,肃杀之气。

3.征帆去棹:指来往船只。

4.彩舟:指游艇画船。

5.云淡:天晴云薄,指彩船仿佛从薄云中驶过。

6.门外楼头:指六朝末代皇帝陈后主被俘之事,语出杜牧《台城曲》。

7.“至今”三句:直到如今,那班歌女还时常在唱亡国之音的歌曲。

【赏析】:

这首词是词人罢相退居金陵时所作,当时国内矛盾激化,国外西夏和辽构成强大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登高临远,俯仰古今,抑制不住身世家国之感,悲愤激烈之怀,抒发了对现实政治的感慨,形成了此词忧愤深沉、悲壮感怆的风格。上片着重写景,下片怀古。这首词辞语精炼,结构严密,在词的发展史上,这首词开了清雄豪迈苏辛词派的先声。

*渔家傲*

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 

柔蓝一水萦花草。 

茅屋数间窗窈窕。 

尘不到,

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 

倚眠似听朝鸡早。

忽忆故人今总老。 

贪梦好,

茫然忘了邯郸道。

【注解】:

1.柔蓝:通揉蓝,古代揉取蓝草之汁不染料,故称,此喻溪水之清澈。

2.窈窕:幽深。

3.邯郸道:唐人小说《枕中记》写卢生在邯郸旅舍昼眠入梦,历尽荣华富贵。醒时,主人炊黄梁犹未熟。后人遂以此事喻荣华富贵的虚幻。

【赏析】:

这首词是写退居钟山时的闲适心情。上片写周围环境:群山拥抱,一水环绕,平岸小桥,数椽草屋。下片着重写当时生活:午睡醒来,鸟鸣雀噪,词人倚枕而听,仿佛晨鸡啼唱。结尾处以“邯郸道”故事,隐喻昔日政治上遭遇的挫折,不过人生道路上的虚幻,从此词可以看出作者退出政治漩涡后的心境。

王安石

(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咱(今江西抚州人),出身于儒学仕宦之家,表少年时代随父宦游四方,对社会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庆历二年中进士后,出任江、浙州县官十余年。神宗朝两度任相,实行变法。晚年退居江陵。卒谥文。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杰出的文学家,各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风完全摆脱了晚唐五代绮靡华艳的影响,写景抒情均能出自内心所感,风骨清肃,感慨深沉,音调高昂,境界阔大。他的著作大多散佚,现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和若干零散篇章。

*清平乐*

王安国

留春不住,

费尽莺儿语。

满地残红宫锦污,

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

晓来思绕天涯。

不肯画堂朱户,

春风自在杨花。

【注解】:

1.宫锦:宫中锦绣,比喻落花。

2.小怜:泛指歌女。

【赏析】:

这首词是写惜春之情。上片四句是用卷帘法写的,着重写景,头两句以莺语留春,景中寓情,足见构思之妙。“满地”两句写落红满地,似宫锦之被沾污,怜惜之情,流于言外。下片则重在抒情。“晓来”从五代《虞美人》词化出,暗喻自己宦游在外。此词可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所以清人谭献评云:“结尾品格自高。”(《谭评词辨》)

*减字木兰花*

王安国

画桥流水,

雨湿落红飞不起。

月破黄昏,

帘里余香马上闻。

徘徊不语,

今夜梦魂何处去?

不似垂杨,

犹解飞花入洞房。

【注解】:

落红:即落花。

【赏析】:

这是一首伤别词。上片写男方别后的思恋情意。画桥流水,雨湿落花,皆是马上所见。触景伤情,不觉勾起对帘中人的怀念。下片写女方的深闺幽怨。结尾两句,因物寄怨,抒写离情。全词造语工丽,蕴含不尽之意。

*鹧鸪天*

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

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

歌尽桃花扇影风。

从别后,忆相逢,

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钅工]照,

犹恐相逢是梦中。

【注解】:

1.拚(pan4)却:甘愿,不惜。

2.桃花扇:应是画有桃花的扇子,歌舞时所用。

3.剩把:尽把。

4.银[钅工](gong1):银质灯台。

【赏析】:

这首词是描写作者同一个歌女久别重逢时的喜悦。上片写当年的欢聚时的一幅幅美好的画面。下写今日的相逢,意处惊喜,反疑是梦。词笔缠绵曲折。全词虚实结合,结构精巧,层次分明,是晏几道的代表作。

晏几道

字叔原,号小山,临川(江西抚州市)人,晏殊第七子。其词与其父齐名,向称”二晏”。晚年家境中落,生活贫困。他的词既继承了花间的精雕细琢、用色浓艳的特点,又接受了南唐白描影响。多写爱情、离别之作,带有感伤情调。他的作品题材范围较小。他善于从生活中选择动人的场景,前后对照来烘托出自己的触景生情,往往在清虚婉转的淡描中,显露出深沉浓郁的情感,他的一些抒情小词可以说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著有《小山词》,存词260首。

*清平乐*

晏几道

留人不住,

醉解兰舟去。

一棹碧涛春水路,

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

枝枝叶叶离情。

此后锦书体寄,

画楼去雨无凭。

【注解】:

1.兰舟:舟的美称。

2.棹:船桨。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诉写离情之间。上片一则苦苦挽留,一则乘醉而去,送别者内心的无奈与怅惘显而易见。下片头两句叙述别处,只有杨柳一枝枝、一叶叶,都似主人公离情如此之多。最后两句而是转作绝语,怨而不能割舍。全词以写场景为主,意境曲折,婉丽不失典雅。其中“一棹碧涛春水路”,“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都是形神兼备的佳句,为后人所称道。陈廷焯评曰:“怨语,然自是凄绝。”(《词则》)

*阮郎归*

晏几道

天边金掌露成霜,

云随雁字长。

绿杯红袖趁重阳,

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

殷勤理旧狂。

欲将沉醉换悲凉,

清歌莫断肠。

【注解】:

1.金掌:汉武帝在建章宫立铜柱,高二十丈,上有仙人,掌声擎承露盘。

2.绿杯红袖:前者指酒,后者指歌女。

3.旧狂:指当年征歌逐舞的宴饮之欢。

【赏析】:

这首词写别情怅恨之意。上片写秋雁南飞,主人情长,引起思乡之情,正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第逢佳节倍思亲”。下片写因自己的孤高的性格,而仕途失意,想以狂醉来排遣忧愁,然而却是“断肠”。这首词写得曲折层深,沉郁悲剧悲凉。“清歌莫断肠”妙笔点睛,使全词沉着厚重之意到此忽成一片空灵。

*临江仙*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

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比飞。

记得小[上“艹”下“频”]初见,

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

曾照彩云归。

【注解】:

1.却来:又来。

2.“落花”两句:原是五代翁宏《春残》中的诗句,原诗并不出名,翁宏也不为人所知,倒是晏几道袭用之后,却屡屡为人所称道。

4.小[上“艹”下“频”]:歌女名。

5.心字:心字纹组成的图案。

6.彩云:喻称美人。此指小[上“艹”下“频”]。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怀人的词,由现实引起回忆,由回忆又到现实,构成几幅生动的画面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深刻的思念。上片写寂寞怀人之愁。由“楼台高锁”、“帘暮低垂”引起人去楼空的伤感之情,“落花”两句从回忆中回到现实,写眼前之景。下片写怀人的伤痛。“记得”一词下面是回忆,其中“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含义深刻,写得缠绵伤痛。下片写得语疏情密,表现了作者新巧的艺术构思。

*卜算子*

王观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注解】:

1.眼波横:谓美女的眼光像水波一样横流。

2.眉峰聚:指美女忧愁时双眉紧锁,如山峰簇聚。

3.盈盈:水清貌。两句是说先问行人到哪里去?回答是要到山水明秀的地方去。

【赏析】:

这是一首浸润着真挚感情的送别词,表现了作者新巧的艺术构思和形象地刻画离情别意的艺术手段。上片以眼波和眉峰来形容水和山,以眉眼盈盈处来显示浙东山水的清秀。下片写暮春送客又兼送春,并祝愿友人与春同在,比一般的祝辞高雅新颖,和春同住,词似无理,然却具有无理而妙的特点,表现送行人的一片深情。沈际飞云:“没理有无穷深衷。”(《草堂诗余》)

王观

字通叟,北宋高邮(属江苏)人。宋仁宗嘉[礻右]二年(1057年)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曾著《扬州赋》、《芍药谱》。有《冠柳词》。因作词失敬,受到贬谪,自号逐客。今有赵万里辑本。

*卖花声*

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

空水漫漫。

十分斟酒敛芳颜。

不是渭城西去客,

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阑,

天淡云闲。

何人此路得生还?

回首夕阳红尽处。

应是长安。

【注解】:

1.君山:在洞庭湖中,与岳阳楼遥遥相对。

2.阳关:古送别曲,据唐王维《帝元二使安西》诗谱成,首句“渭城朝雨[氵邑]”,故又名《渭城曲》。

【赏析】:

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冬,作者于赴郴州途中写下此词,抒写迁谪之大事感。上片写岳阳楼内别宴,“十分”足见情意之深长,“敛芳颜”可见在座诸人心情之沉重,“不是”二句自我宽解,谓此去郴州毕竟不同西出阳关之苦,话语中充满了牢骚与不满。下片写楼外景色。“天淡云闲”稍舒抑郁,但又有“何人此路得生还”的怨声,最后两句表达了词人对朝廷的一片眷恋之情。这首词虽然满怀怨望,却婉而不伤,哀而不愠。

张舜民

字芸叟,号浮体居士,又号[石丁]斋,[分阝]州(今陕西邠县)人。陈师道姊夫。治平二年进士。哲宗时任监察御史,徽宗时为吏部侍郎。后坐元[礻右]党籍,被商州。有《现墁集》,存词四首。

*菩萨蛮*

魏夫人

溪山掩映斜阳里,

楼台影动鸳鸯起。

隔岸两三家,

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

早晚溪边去。

三见柳棉飞,

离人犹未归。

【注解】:

1.楼台影动:水波荡漾倒映水中的楼台亦随波摇动。

2.隔岸两三家:溪水对岸人家。

【赏析】:

这首词是寄远怀人之作。上片写景,亦以起兴。溪水荡漾、水上鸳鸯、墙头红杏、处处透着相思。下片写情,思夫心切,在景物的变化中,透出离思的与日俱增。这首词充满诗情画意,语谈情深,词句清丽,不失为借景抒离情词中珍品。

*好事近*

魏夫人

雨后晓寒轻,

花外晓莺啼歇。

愁听隔溪残漏,

正一声凄咽。 

不堪西望去程赊,

离肠万回结。

不似海棠花下,

按凉州时节。

【注解】:

1.残漏:漏声将尽。残,阑也,垂尽之意。漏,古计时之器。

2.赊:远也。

3.凉州:乐曲。

【赏析】:

这是一首伤离之作。雨后轻寒,晓莺啼歇,隔溪残漏凄咽,撩人愁思。上片着重写景,借景抒情。下片抒写别后的相思。去路遥远,不堪西望。离绪满怀,柔肠百结。全词清新雅丽,含蓄凄婉。

*点绛唇*

魏夫人

波上清风,

画船明月人归后。

渐消残酒,

独自凭栏久。

聚散匆匆,

此恨年年有。

重回首,淡烟疏柳,

隐隐芜城漏。

【赏析】:

此词上片写景:明月清风,画船载酒,转眼夜阑人散,残酒渐消,独自凭栏,不胜怅惘。下片抒情,叹人生聚散匆匆,别恨年年。那淡烟疏柳,芜城残漏,益增慨叹。这首词,清新雅洁,幽怨缠绵,表现了魏词的特色。

*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注解】:

1.千里孤坟:王氏葬在四川,作者当在密州,两地相隔数千里。

2.幽梦:怀着幽闷之情入梦。

3.短松冈:王氏的墓地,在遍植松树的小山冈上。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妻子王弗卒后十年所写的悼亡词。其妻死于治平二年(1065)年,十年后苏轼借梦境伤悼怀人,写出了对妻子刻骨铭心的思念。上片写别恨。吊亡妻、叹现实、发悲痛。一层层把别恨、感受叹提到了不无法再高的境地。下片写梦,梦中回乡、梦中相见、梦后所感。梦醒之后,思念之情,更是凄凉沉痛,催人泪下,使人断肠。全词情调苍凉,音响凄厉欲绝。“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是千古传唱的悼亡名句。

苏轼

(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礻右]二年中进士,曾任翰林学士等官职。元丰三年以谤新法贬谪黄州,后又贬惠州、儋州。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追谥文宗。他是北宋后期的文坛领袖,诗、词、文都称为大家,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苏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风格豪放,扩大了词的题材,为豪放词派的创始人,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他的词突破了”词为艳料”的局限,冲破了声律的束缚。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创作实践,对词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有《东坡乐府》传世。

*江城子*

苏轼

老夫聊天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

千骑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注解】:

1.聊:且。

2.右擎苍:右臂举着苍鹰。

3.锦帽貂皮裘:古代骑兵服装。

4.卷平岗:从平坦的山冈上席卷而过。

5.亲射虎,看孙郎:为“看孙郎,亲射虎”的倒句。孙郎,孙权。《三国志·吴书·孙权》中有孙权射虎的记载。

6.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是说朝庭何日派遣冯唐去云中郡赦免魏的罪呢?

7.天狼:星名,一称犬星,旧说主侵掠。

【赏析】: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作者任密州太守时,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上都具有开拓意义。在北宋词坛可谓别具一格,自成一体,对南宋爱国词有直接影响。通过平冈围猎壮阔场面的描写,表达了词人渴望亲临战场,杀敌立功的爱国豪情。这首词结构严谨,场面描写威武宏大,叙事抒情也辉映生色。作者对此词也颇感自豪,他曾说:“……昨得一阙,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可见此词是作者的得意之作。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注解】:

1.把酒:端起酒杯。

2.归去:到天宫里去。

3.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亭台楼阁,像月中的仙宫。

4.绮户:雕刻花纹的门窗。

5.婵娟:美好的形态,这里指月亮。

【赏析】: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这是一首中秋月夜为怀念弟弟而写的词。上片先凌空而起,由赏月问天引出无数奇思遐想。下片则转笔写与其弟子由的离情。全词纵览古今变迁,横观天地流转,以跌宕流动之笔,写缠绵惋恻之思,极尽空灵蕴藉之致。这首著名的中秋词,是久负盛名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宋人曾称赞:“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

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解】:

1.簌簌(su4):象声词,形容枣花纷纷落下的样子。

2.缫车:缫丝的工具。

3.牛衣:给牛御寒用的覆盖物,这里形容在古老的柳树下卖黄瓜的人衣衫褴褛。

4.漫:随意地、不由地。

【赏析】:

元丰元年,徐州地方发生春旱,苏轼为徐州知州,去徐门石潭谢雨途中作五首《浣溪沙》,此为第四首,描述了沿途家农村风土人情。这首词写得很有乡土风味,“枣花”、“缫车”、“牛衣”、“古柳”等都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全篇文字清新流畅,感染力极强。北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作为题材的不多,这类词在之前词坛中是很少见。

*念奴娇*

苏轼

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注解】:

1.淘:冲洗。

2.乱石:指江边陡削错落的山石。

3.雪:浪花。

4.羽扇纶(guan1)巾:古代名士服饰。手拿羽毛做的扇子,头戴青丝带的头巾。

5.华发:花白的头发。

6.酹(lei4):把酒倒在地上祭奠。

【赏析】:

这首词作于作者谪居黄州,游览传说中的“三国周郎赤壁”时写下的,借古以抒情,是历来被称为豪放词的代表作的风流名篇。词人用雄健的笔法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祖国山川的图画,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年少英俊的周瑜形象。上片描写赤壁壮景,渲染环境气氛。写得奔放流畅,以白描手法勾出长江胜景。下片怀古伤今,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以自托。由纵古进而论今,慨叹年华易逝。最后收结全词中既流露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消极思想,又隐含着不安现状的愤慨之情。全词气象宏阔,语言壮美,是脍炙千古的杰作。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

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

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注解】:

1.褪(tun4):凋谢。

2.花褪残红青杏小:红色花瓣枯萎脱落了,小小的青杏长了出来。

3.多情:指墙处行人。

4.无情:指墙内佳人。

【赏析】:

这首词一首写暮春景色又表现作者惜春情怀的小词。上片写伤春,通过三个富有特征的景物描写晚春景象:花褪残红、燕子低飞、柳絮如飞,寓情于景色之后,表达了对将逝之春的留恋。下片伤情,伤佳人之难得,作者后半生时贬时复,因此宦游中每每触景生情,此次又被佳人的笑声搅起了情思,平添了几分惆怅与烦恼。全词感情细腻委婉,为东坡词中别调。

*定风波*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去,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解】:

1.芒鞋:草鞋。

2.向来:这里有“方才”、“刚才”的意思。

3.萧瑟:风吹雨打树林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作于作者贬官黄州时。通过途中遇雨一件生活小事的记叙,表现作者谪居时,胸襟开朗,性格旷达。上片写途中遇雨,却处之泰然。下片首两句词意略转。这首词尽管是作于负罪放逐的处境之一,却丝毫看不见作者羁旅飘泊,宦途失意、抱负莫展的抑郁悲苦之情。这首词写得风趣、幽默,在谈笑中受到启发,在机智诙谐中得到美感。

*水龙吟*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

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

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

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

寻郎去处,

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

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

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

点点是离人泪。

【注解】:

1.从教坠:任凭杨花飘坠。

2.有思(si4):有愁思。原韵“全无才思”,此处反用其意。

3.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这三句谓相思极苦,思念之情愁坏了肚肠,故眼也倦慵懒睁,欲开还闭。

4.梦随风万里:杨花神魂颠倒地随风飘着。

5.难缀:难以连接在枝头。缀,连接。

6.二分尘土,一分流水:杨花有三分之二埋入泥土,有三分之一随水流去,意谓春色随杨花的飘落而去。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和韵词,拘束颇多,实为不易。词人另辟蹊径,着墨写扬花的神态,运用象征、比喻等手法,表面上随物赋形地绘出杨花飘坠,实际上却刻画出了一位思妇的伤感和幽怨。上片以杨花喻春怨的少妇,词中柳絮与梦的互拟使状物极为传神。而下片重在议论。全篇托体高远,寄意遥深。沈际飞有:“只见精灵,不见文字”(《草堂诗余》)之评;沈谦有“直上言情,非复赋物”(《填词杂说》)之誉。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5077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