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说 / 《唐诗宋词鉴赏集》全集

《唐诗宋词鉴赏集》全集

韩愈

(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西)人。自称昌黎人。贞元八年(792)进士。有《韩昌黎集》。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居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诗的特点“以文为诗”。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七言古诗

韩愈

纤云四卷天无河,

清风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声影绝,

一杯相属君当歌。

君歌声酸辞正苦,

不能听终泪如雨。

洞庭连天九嶷高,

蛟龙出没猩鼯号。

十生九死到官所,

幽居默默如藏逃。

下床畏蛇食畏药,

海气湿蛰熏腥臊。

昨者州前捶大鼓,

嗣皇继圣登夔皋。

赦书一日行万里,

罪从大辟皆除死。

迁者追回流者还,

涤瑕荡垢清朝班。

州家申名使家抑,

坎轲只得移荆蛮。

判司卑官不堪说,

未免捶楚尘埃间。

同时流辈多上道,

天路幽险难追攀。

君歌且休听我歌,

我歌今与君殊科。

一年明月今宵多,

人生由命非由他。

有酒不饮奈明何!

【注解】:

1.张功曹:即张署,字公撰,河间(今属河北省)人。贞元十九年,与韩愈、李方叔三人同时贬官员。功曹,官名,参与军事,主管文书。

2.属:倾注,此指劝酒。

3.九疑:即苍梧山。

4.猩鼯(wu2):猩,猩猩。鼯,鼯鼠,亦称“大飞鼠”。

5.嗣皇:指唐宪宗。

6.登夔皋:像舜用夔和皋陶一样,进用能人贤臣。

7.天路:指进身朝庭之途。

【赏析】:

唐贞元十九年(803)韩愈与张署皆任监察御史。曾因天旱向德宗进言,极论宫市之弊,韩被贬为阳山(广东阳山)县令,张被贬为临武(湖南临武)县令。贞元廿一年(805)正月,顺宗即位,二月甲子大赦。八月宪宗又即位,又大赦天下。两次大赦由于湖南观察使扬恁的从中作梗,他们均未能调回京都,只改官江陵。适逢中秋良夜,身处羁旅客馆,举头望月之际,心中感触万分,不能不遣怀笔端了。写诗寄给同被贬官的张署、功曹,以抒发愁闷之情。此诗笔调近似散文,语言古朴,直陈其事。诗中写“君歌”、“我歌”和衷共诉,尽致淋漓。全诗抑扬开阖,波澜曲折,有一唱三叹之妙。音节多变,韵脚灵活。既雄浑恣肆,又宛转流畅,极好地表达了诗人感情的变化。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七言古诗

韩愈

五岳祭秩皆三公,

四方环镇嵩当中。

火维地荒足妖怪,

天假神柄专其雄。

喷云泄雾藏半腹,

虽有绝顶谁能穷。

我来正逢秋雨节,

阴气晦昧无清风。

潜心默祷若有应,

岂非正直能感通?

须臾静扫众峰出,

仰见突兀撑青空。

紫盖连延接天柱,

石廪腾掷堆祝融。

森然魄动下马拜,

松柏一迳趋灵宫。

纷墙丹柱动光彩,

鬼物图画填青红。

升阶伛偻荐脯酒,

欲以菲薄明其衷。

庙令老人识神意,

睢盱侦伺能鞠躬。

手持杯[王交]导我掷,

云此最吉余难同。

窜逐蛮荒幸不死,

衣食才足甘长终。

侯王将相望久绝,

神纵欲福难为功。

夜投佛寺上高阁,

星月掩映云[月童]朦。

猿鸣钟动不知曙,

杲杲寒日生于东。

【注解】:

1.谒(ye4):进见,一般用作下对上、幼对长、或作谦词。衡岳庙,即南岳衡山岳神司天王庙,在今湖南衡山县。

2.火维:古以五行分属五方,因以“火维”指南方。维:隅落。

3.“天假”句:天赋予岳神权力,以壮大其威力。

4.睢盱(sui1)(yu1):凝视。

5.杯[王交](jiao3):也作“杯教”。占卜用具。

6.“云此”句:旧说以半俯半仰者最吉。

7.云[月童](tong2)朦:云气朦胧不分明。

8.杲杲(gao3):形容日色明亮。

【赏析】:

诗写贬谪放还途中游衡山,谒祭南岳,求神问卜,借以解嘲消闷,抒发对仕途坎坷的牢骚,表现对现实的冷漠心情。这是一首叙事兼抒情的诗。诗的开头六句,写衡山的形势和气象。先总写五岳,再专叙衡山;半山云雾,绝顶难穷。“我来”八句写登山所见。先写秋景晦明,再写默祷感应,始得晴空峰出。暗寓宦途坎坷反复。“森然”以下十句,写谒庙,是全诗中心所在。以祭神问天,申诉悒郁情怀。最后四句写“宿寺”酣睡,表现旷达胸襟。通诗一韵到底,读来铿锵和谐。唐司空图评论说:“韩吏部歌诗篇数百篇,其驱驾气势,若掀雷挟电撑抉于天地之间,物状奇怪,不得不鼓舞而徇其呼吸也。”

石鼓歌

七言古诗

韩愈

张生手持石鼓文,

劝我识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

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凌迟四海沸,

宣王愤起挥天戈。

大开明堂受朝贺,

诸侯剑佩鸣相磨。

搜于岐阳骋雄俊,

万里禽兽皆遮罗。

镌功勒成告万世,

凿石作鼓隳嵯峨。

从臣才艺咸第一,

拣选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炙野火燎,

鬼物守护烦[扌为]呵。

公从何处得纸本,

毫发尽备无差讹。

辞严义密读难晓,

字体不类隶与蝌。

年深岂免有缺画,

快剑砍断生蛟鼍。

鸾翔凤翥众仙下,

珊瑚碧树交枝柯。

金绳铁索锁钮壮,

古鼎跃水龙腾梭。

陋儒编诗不收入,

二雅褊迫无委蛇。

孔子西行不到秦,

掎摭星宿遗羲娥。

嗟余好古生苦晚,

对此涕泪双滂沱。

忆昔初蒙博士征,

其年始改称元和。

故人从军在右辅,

为我度量掘臼科。

濯冠沐浴告祭酒,

如此至宝存岂多!

毡包席裹可立致,

十鼓只载数骆驼。

荐诸太庙比郜鼎,

光价岂止百倍过!

圣恩若许留太学,

诸生讲解得切磋。

观经鸿都尚填咽,

坐见举国来奔波。

剜苔剔藓露节角,

安置妥帖平不颇。

大厦深檐与盖覆,

经历久远期无佗。

中朝大官老于事,

讵肯感激徒[“妍”右上一横改为“合”]婀。

牧童敲火牛砺角,

谁复著手为摩挲。

日销月铄就埋没,

六年西顾空吟哦。

羲之俗书趁姿媚,

数纸尚可博白鹅。

继周八代争战罢,

无人收拾理则那。

方今太平日无事,

柄任儒术崇丘轲。

安能以此上论列,

愿借辩口如悬河。

石鼓之歌止于此,

呜呼吾意其蹉跎!

【注解】:

1.少陵:杜甫;

2.谪仙:李白。

3.陵迟:衰败。

4.搜:打猎。

5.遮罗:拦捕。

6.隳(hui1):毁堕。

7.山阿:泛指山陵。阿,大的丘陵。

8.翥:飞。

9.掎摭:采取;

11.羲:羲和,这里指日。

12.娥:指月。

13.掘臼科:挖掘石鼓。

14.讵肯:岂肯。

15.[“妍”右上一横改为“合”]婀(an2)(e1):无主见。

16.八代:所指不明,泛指秦汉之后诸朝。

17.理则那(nuo4):无可奈何。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著名的叙事诗篇。石鼓文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是秦代所为。内容记叙狩猎情状,文为大篆。韩氏以为周宣王时所为。其物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诗人感慨石鼓文物的废弃,力谏当局保护石鼓而不得采纳,因而大发牢骚。开头四句是总起,自谦没有李杜之才,不敢作歌。“周纲”十二句是追叙石鼓来历久远。“公从”十句是叙石鼓文的文字和字体及其保留的价值。“陋儒”六句是叙怀疑《诗经》不收石鼓文,乃是孔子的粗心。“忆昔”十八句,是叙发现石鼓的经过和建议留置太学。“中朝”十句是叙当局不纳诗人建议,叹惜石鼓文物的废除。“方今”六句,希望在尊崇儒学的时代,能把石鼓移置太学。章法整齐、辞严义密。

渔翁

七言古诗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

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

[矣欠]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

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解】:

1.西岩:在今湖南零县西湘江外。

2.“晓汲”句:拂晓汲取清澈的湘江水,烧着竹子煮开水。

3.[矣欠](ai3)乃:摇橹的声音。

4.无心:指云自由自在飘动。

【赏析】:

柳氏的这首山水小诗是作于永州的。诗写了一个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来的“渔翁”,借以透露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和寄寓政治失意的孤愤。这首诗题目虽是渔翁,实际却描绘湘江上美丽的自然景色:碧绿的江水、小船、炊烟、渔翁、山岩、云彩等。诗中“汲清湘”,“燃楚竹”,可谓超凡绝俗。象征着诗人孤高的品格。写“烟销日出”,却“不见人”了,忽然“款乃一声”人在远方“青山绿水中”。这种奇趣的造语,勾勒出了悦耳怡情的神秘境界,从而可以透视诗人宦途坎坷的孤寂心境。结尾二句,进一步渲染孤寂氛围。“回看天际”只有“无心”白云缭绕尾随,可谓余音绕梁。“[矣欠]乃一声山水绿”句,历来为诗人所玩赏称赞。“绿”虽是一字之微,然而全境俱活。苏东坡评此诗:“诗以奇趣为宗,反合常道为趣。熟味之,此诗有奇趣。结二语,虽不必亦可。”

长恨歌

七言古诗

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

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

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

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

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

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

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

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

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

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

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

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

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

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

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

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

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

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

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

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

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

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

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

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

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

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

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

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

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

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

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

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子弟白发新,

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

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

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

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

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

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

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

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

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

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

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

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

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

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

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

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

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

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

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

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

不见长安见尘雾。

唯将旧物表深情,

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

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

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

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注解】:

1.汉皇:指唐明皇。

2.御宇:上帝治理天下。

3.“姊妹”句:姊妹指杨贵妃受宠后,其姊妹三人皆封夫人。

4.渔阳鼙鼓:指安禄山在渔阳起兵叛乱。

5.薄:临近、靠近。

6.信:任凭。

7.碧落:道家称天空为碧落。

8.青娥:年轻美貌的女子。

9.玉扃(jiong1):门闩。

10.迤(yi3)逦(li3)开:一路敞开。

11.阑干:纵横。

12.“昭阳”两句:意谓和玄宗的恩爱已成为过去,永远断绝了。在蓬莱宫中却要长久度过寂寞的岁月。

13.钿(dian4)合:镶金花的合子。

14.“此恨”句:玄宗和杨贵妃生死离别的遗恨,永无绝期。

【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歌颂爱情的长篇叙事诗,作于元和元年(806)。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起第一部分,叙述安史之乱前,玄宗如何好色、求色,终于得到了杨氏。而杨氏由于得宠,鸡犬升天。并反复渲染玄宗之纵欲,沉于酒色,不理朝政,因而酿成了“渔阳鼙鼓动地来”的安史之乱。这是悲剧的基础,也是“长恨”的内因。形象地暗示唐玄宗迷色误国,是这悲剧的根源。“六军不发无奈何”起为第二部分,具体描述了安史之乱起后,玄宗的仓皇出逃西蜀,引起了“六军”驻马要求除去祸国殃民的贵妃,“宛转娥眉马前死”是爱情悲剧的形成。这是故事的关键情节。杨氏归阴后,造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和缠绵悱恻的相思。诗以酸恻动人的语调,描绘了玄宗这一“长恨”的心情,揪人心痛,催人泪下。“临邛道士鸿都客”起为第三部分,写玄宗借道士帮助于虚无缥渺的蓬莱仙山中寻到了杨氏的踪影。诗人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忽而天上,忽而人间,在仙景中再现了杨氏“带雨梨花”的姿容,并以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表示愿作“比翼鸟”、“连理枝”,进一步渲染、深化“长恨”的主题。结局又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深化了主题,加重了“长恨”的分量。令人低回沉思。全诗写情缠绵悱恻,书恨杳杳无穷。文字哀艳动人,声调悠扬宛转,千古名篇,常读常新。“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正是诗人借前代帝妃的悲剧,抒发自己的痛苦与深情。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5077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