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李敏离开中南海后,学会了做饭,毛泽东欣慰道:比你妈妈强多了

李敏离开中南海后,学会了做饭,毛泽东欣慰道:比你妈妈强多了

前言:

李敏的妈妈是贺子珍,和江青同住在一个屋檐下,总是有点不自在,和孔令华结婚后,这种感觉就更加强烈。

1963年,在中南海居住了14年的李敏搬离了丰泽园,在北京的老巷子里租了一间出租屋,他和孔令华就居住在这里,过起了属于他们的日子。

李敏离开中南海后,学会了做饭,毛泽东欣慰道:比你妈妈强多了

图 | 李敏和丈夫孔令华在一起,中间为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孔继宁

“日子是自己的。”李敏说。在出租屋里,李敏学会了自己做饭,自己洗衣服,自己工作,这得到了毛泽东的好评,面对已经成人的女儿,毛泽东有苦难言,这可是自己女儿啊,怎么会忍心让她搬走呢?情到深处,毛泽东回忆起往日的岁月,感叹道:比你妈妈强多了。

言语中,虽然有感伤,却饱含欣慰,贺子珍和李敏,这对苦命的母女,在毛泽东的心里就像那打碎的梅花瓷,爱着,也心疼着。

毛泽东朝着李敏大喊:照顾好你妈妈

毛主席说话向来是温柔而笃定的,除非在一些重要的会议上,毛主席会拍案而起,言辞犀利地评价某人或者某事,在对待子女上,能让毛泽东喊出来的,几乎没有过。

1959年8月29日,李敏和孔令华在北京举行了婚礼,婚后第三天,李敏就接到了父亲的召见,说妈妈贺子珍再次病倒了。毛主席说:你母亲病了,病得很重,江西的同志说,她不吃不喝,不梳也不洗,只是静静地坐着。

毛主席说话的时候面对着窗外,李敏站在身后一言不发,对于想把贺子珍接到北京的想法李敏已经提过很多次了,但一直没有结果。

“你妈妈病得不轻,你看该怎么办?”

“怎么办呢?”李敏突然收到这个消息也显得十分焦急,要知道这可是李敏刚刚结婚,而且在一个多月前,毛泽东和贺子珍刚刚在庐山相见了,看来贺子珍这次生病,又是想念父亲了。

“你去南昌,照顾你母亲去。”

毛主席说完这句话,眼神里闪烁着阵阵亮光,毛主席也于心不忍,谁会让一个刚刚结婚的女儿东奔西走呢?可贺子珍生病了,没有比李敏更合适的人去照顾了。

李敏点点头,仔细听着毛泽东的嘱咐,毛泽东说:“要你妈妈多听医生的话,要记住按时吃药,要喝水,要吃饭,要保持好心情。”

不一会,毛泽东指着地上的一篮子水果说:“把这两筐子的水果也带去,给你妈妈吃,她不喝水,吃点水果也能解解渴,还能增加点营养。”

李敏诧异极了,自从妈妈从苏联回来,从来没有见过爸爸这样关心妈妈,她拎起来这筐水果朝着外面走去。

为了把这件事处理好,毛泽东安排了一个卫士陪同李敏,一起坐上了汽车,车子刚刚发动,毛泽东追了出来,脚步匆匆,望着副驾驶上的李敏,朝着李敏一个劲地摆手。

车子刚走,毛泽东放心不下,朝着李敏高声喊道:“娃娃,要好好照顾你妈妈!”

汽车的轰鸣声掩盖了毛泽东的喊声,李敏赶紧摇开车窗,爸爸的声音还在空中回荡,李敏看到,年仅66岁的爸爸头发已花白,手里刚刚点燃的香烟兀自下去一大截,李敏突然喉咙干咳,想朝着爸爸喊一句知道了,却怎么都喊不出来,只能使劲地朝着爸爸摆着手,表示回去吧。

李敏离开中南海后,学会了做饭,毛泽东欣慰道:比你妈妈强多了

图 | 结婚后的李敏和父亲毛泽东合影

经过几个小时的奔波,李敏终于来到了南昌,她直奔贺子珍的床前。此时的贺子珍,头发凌乱,脸上灰蒙蒙的,好像很久没有擦洗了,旁边的小护士一个劲地抽泣着,看到李敏来了,赶紧去把重新打来洗脸水。

“苦命的妈妈,女儿来晚了!”李敏泪水簌簌而落,贺子珍像是丢了魂,还是一如既往地望着远方,呆呆坐着一声不响。

“我是娇娇啊,我是娇娇,妈妈,妈妈……”李敏推着贺子珍,贺子珍毫无反应。小护士告诉李敏,贺子珍已经好久没有吃饭了,再不进食会有生命危险的。

李敏把那一篮子水果拿过来说:“妈妈,这是爸爸让我带给你的。”贺子珍的神情似乎有了反应,李敏继续说了自己的婚礼,说蔡畅妈妈、邓颖超妈妈都来了,可热闹了呢,婚礼结束大家还看了场电影。

贺子珍回过神来了,看着李敏笑了。

贺子珍似乎饿坏了,不说话,却很听李敏的话,自己拿起来筷子,把桌子上的饭菜扒拉到嘴里,然后拿起来一瓶汽水咕噜噜地喝了起来。

“妈妈吃饭了,也喝水了。”李敏高兴地跳起来,激动地流出了泪。

李敏离开中南海后,学会了做饭,毛泽东欣慰道:比你妈妈强多了

图 | 李敏和妈妈贺子珍合影

搬离了中南海,自己学会了做饭

贺子珍身体好转后,李敏就经常陪着贺子珍在院子里晒太阳,贺子珍坐在摇椅上给她讲述当年和毛主席在一起时经历过的事情。李敏有时候会哈哈大笑,让贺子珍多讲点。

贺子珍每当回忆起来和毛主席在一起的年代,就精神很好,甚至主要要求去外面转转。李敏便陪着贺子珍走出院子,把南昌的大街小巷几乎都走遍了。贺子珍的精神慢慢好了起来。

贺子珍所居住的是南昌三纬路,距离江西省委大院不远,闹中有静,几棵高大的梧桐树把小院遮掩了许多,自从李敏来到这里后,贺子珍的身体就慢慢好了起来。

在上庐山之前,曾志和水静等战友都来看望过贺子珍,现在身体好了,贺子珍也十分想出去转转,组织上便打算安排她去上海。

贺子珍说:“你刚结婚,也该回去看看小孔,看看你爸爸了。”

第二天,李敏告别了贺子珍,坐上了北上的火车。在火车上,李敏思绪万千,一会想到了妈妈,一会想到了爸爸,一会就又想起了新婚的丈夫孔令华。她思考了很久,决定再回去和爸爸谈一次。

谈什么呢?把贺子珍接到北京?又会让爸爸生气,这个问题在她心里纠结了很久,随着年龄的长大,李敏也终于意识到了,这些历史原因所造成的问题,她是无法改变的。

1962年,孔令华和李敏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毛主席对这个小外孙十分的喜欢,李敏知道毛主席是个“起名高手”,便让他给外孙起名字。毛主席想了想说:“就叫继宁吧。”意思就是孩子长大要继承列宁的志向。

一年后的7月,李敏看到孩子一岁了,自己也有了自己的生活,考虑了种种因素,李敏和孔令华决定搬走,搬离中南海,自己生活。起初毛泽东是不同意的,但李敏坚持要走,江青也同意,便不忍地看着女儿离开了中南海。

李敏离开中南海后,学会了做饭,毛泽东欣慰道:比你妈妈强多了

图 | 李敏和家人在大连合影(前排:孔从洲、钱俭。后排:李敏、孔令华、孔令华的妹妹孔淑静)

孔令华是孔从洲的儿子,但向来对自己要求严格,不拿家里一分钱,和李敏搬出来后,孔令华担心李敏,也心疼李敏,向来没有吃过什么苦的李敏,怎么受的了这贫苦百姓的生活,然而孔令华没有想到,李敏完全和他想的不同。

在兵马司胡同的一个普通的出租屋里,李敏过起了再寻常不过的日子,她把孩子安顿好,就自己动手生炉子做饭,起初连怎么用木柴都不会,弄得满屋子烟,做饭也不知道放多少水,但李敏没有抱怨一句,硬生生把一个不像样的馒头,慢慢蒸成了一个圆溜溜的馍馍。

要知道,在中南海的日子里,向来是饭来张口的,有厨师,有餐桌,还有一大家子人,现在什么都没有,做饭需要是自己平常,还要带孩子,长大成人的日子学问还真多,还在,孔令华非常爱她,每天下班后都赶紧帮李敏帮里忙完,终于过上了安稳舒适的日子。

一个星期后,李敏学会了做饭,当然也是一些简单的饭,吃点面条啊,炒几个简单的菜还是可以的,她和刘思齐毛岸青等都一样,每周都要去中中南海看望父亲的,这次也一样。

刚到了中南海,李敏突然就有点陌生了,虽然那些松柏还是以前的松柏,可是总感觉不一样了。李敏在这里生活了14年,这种离开的感觉心里莫名的心酸。

“爸爸,我来看您了。”虽然李敏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十几岁的小女孩了,但是还会一头扑在父亲的身边。

毛泽东也会一如既往地叫李敏:“娃娃,爸爸好想你啊。”

毛主席是个十分感性的人,刀子嘴豆腐心,李敏虽然刚走了一个星期,可他的心里没有一刻不在想自己的女儿,那是很想很想。

“爸爸,我也想您。”李敏向来乖巧,赶紧回复到。

“爸爸,我都会做饭了,还会炒菜呢!”

“哦?是吗?”毛主席高兴地开怀大笑,可不一会,就呆住了,久久不说一句话。

女儿会做饭了,说明女儿自己一个人生活了,苦了孩子了,可女儿长大了,离开父亲也是迟早的事,嫁出去的闺女啊。毛泽东心里感慨万千,突然陷入了回忆。

当年,和贺子珍在井冈山生活了好多年,贺子珍也不会做饭,有一次邻居给贺子珍拿来一只燕子让燕子做汤喝,贺子珍不会,就把燕子扔在锅里煮了,结果朱德捞出来了一碗的燕毛。

毛主席笑着说:“我的娃娃会做饭了,可比你妈妈当年有水平,莫得出洋相呦”。说的就是这件事。

李敏离开中南海后,学会了做饭,毛泽东欣慰道:比你妈妈强多了

图 | 贺子珍抱着自己的外孙孔继宁

毛泽东十分喜欢孩子:让你妈妈也看看

自从继宁出生以后,还没有去过中南海,1964年秋,李敏带着快2岁的儿子到中南海看望父亲。

毛主席已经年逾古稀,爱读书的毛主席常常晚上工作白天休息,为了不打扰毛主席,李敏带着继宁在门外等了很久。门口有个鱼缸,继宁非要把小鱼抓出来玩,李敏不让,说小鱼离开鱼缸就死了。但是继宁非要玩,李敏一句呵斥,继宁哇哇大哭起来,惊醒了毛主席。

那段日子毛主席刚刚从北戴河回来,脸晒黑了,看到继宁哭起来了,工作人员递过来两块糖,把孩子带到了毛主席身边。继宁看到毛主席,小嘴巴十分委屈,手里握着的糖掉在了地上。

毛主席是十分喜欢孩子的,当年李敏刚来到北京,毛主席可是喜欢的不得了,当年的李敏多么可爱啊,如今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李敏结婚了,毛主席都当外公了。

看到这个小家伙,毛主席喜欢极了,抱着继宁左亲亲右抱抱。毛主席曾嘱咐过李敏,你妈妈也十分喜欢孩子,记得让妈妈看看。

1972年,李敏的第二个孩子出生,是个女娃。毛泽东更加高兴了,还亲自给孩子起了名字,叫“东梅”,“东”是取自毛主席的名字中的“泽东”其一,“梅”是毛主席生平所爱的梅花。对于毛主席来说,梅花有其高贵的品质,傲霜斗雪、劲节挺立、凌寒独开,和毛主席的性格也很相似。

孔东梅出生后,李敏把她带到了外婆那里。比起来孔继宁,孔东梅是不太幸运的,因为在她四岁的时候,外公就离开了她,她对于外公的十分少,反而对外婆贺子珍的印象很多。

李敏离开中南海后,学会了做饭,毛泽东欣慰道:比你妈妈强多了

图 | 李敏和孔令华在毛主席的追悼会外,心情十分沉重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李敏悲痛欲绝,她和丈夫参加了毛主席的追悼会,她的泪腺一度失控,哭得几乎晕厥。李敏心里难受,父亲的最后一面他没有见到,去世前她去看望过父亲,临终的父亲看起来很难受,李敏一直自责,当初为什么要搬走呢。

从1949年她回到父亲的身边,到现在已经过去了27年,岁月匆匆,不知不觉自己都已经成了一个中年妇女了,看着和父亲的合影,李敏心里煎熬无比,参加完父亲的追悼会,李敏马不停蹄地奔向了上海,她现在更担心妈妈贺子珍,妈妈知道了爸爸去世的消息,一定更加难过。

据工作人员回忆,贺子珍得到毛主席去世的消息后,悲痛欲绝,和当初那种病症一样,不吃饭,不喝水,只是呆呆地望着远方,脑海里闪过一幕幕青葱岁月,眼角慢慢流下轻盈的泪水。

后来的日子里,贺子珍的所有的精力用在了培养孙女的身上,对于她而言,或许生命的最后意义就是和亲人在一起了。

贺子珍对自己这个孙女的教育也十分严格,从她懂事的时候就告诉她,不要对别人说出来自己的身份,而且长大后不要向国家提出任何要求:“不管你自己是什么样的背景,别人怎么生活你也要一样。”

李敏离开中南海后,学会了做饭,毛泽东欣慰道:比你妈妈强多了

图 | 晚年贺子珍和孔东梅

贺子珍生命最后的影子:带着外孙去看望毛主席

1979年6月1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条消息,并配发一张照片:一个面颊丰腴、白发苍苍的老人慈祥地坐在轮椅上,在这位老人的旁边站着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和老人一起看画报。从这条信息的字里行间不难发现一个熟悉的名字:贺子珍。那个小女孩便是贺子珍的外孙女孔东梅。

那时的孔东梅才7岁,已经记起来当年和外婆在一起生活的一幕幕,这年9月18日,李敏和孔令华,带着儿子孔继宁、女儿孔东梅陪同贺子珍一起来到了北京毛主席纪念堂。

在孔东梅的记忆中,这是外婆提出的要求,外婆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日益下降,想要最后一次见一见外公。

这是贺子珍和毛主席自庐山一别后,时隔20年再次相见,贺子珍是泪水涌动,无法面对眼前的一幕。贺子珍在这里照了一张像,这是从延安离开后,贺子珍第一次和毛主席合影,也成为了最后一次。

接着,李敏和孔令华把准备好的一个花圈敬献在了毛主席的坐像前,这是一个一米5高的,桃形绢花编制成的花圈,缎带上写着:永远继承您的革命遗志,战友贺子珍率女儿李敏、女婿孔令华敬献。

李敏离开中南海后,学会了做饭,毛泽东欣慰道:比你妈妈强多了

图 | 贺子珍在毛主席的汉白玉雕像前留影

随后,李敏推着贺子珍来到了毛主席遗体陈列室,在贺子珍进来之前,工作人员曾安慰贺子珍,看到毛主席遗容后,不能大哭,这是纪律。

隔着水晶棺,毛主席的遗容出现在了贺子珍面前,但是贺子珍无法抑制自己的泪水,就那样不住地流啊流,她尽力不让自己哭出声,但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

陪同贺子珍的孔东梅日后在文章中写下了这样的话: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比外婆更熟悉外公的睡姿,也没有谁对他的睡眠更有感情。从井冈山到凤凰山,十年来一个个不眠之夜,他们共同度过,她一天所忙碌的,为之付出半生的,无非就是让失眠的丈夫睡个好觉。现在,他终于睡着了,而且睡得很沉。泪水不听外婆的,它又涌出来了……几十年来,为了丈夫毛泽东,为了爱情,为了家庭,她流过多少次泪,只有自己知道。今天,70岁的外婆流下的,可能是人生最后的眼泪,现在,这滴泪正含在她的心中。

1984年,贺子珍与世长辞,那年孔东梅12岁,她和外婆感情比山高比海深,贺子珍晚年的生活,孔东梅也最为清楚。

李敏离开中南海后,学会了做饭,毛泽东欣慰道:比你妈妈强多了

图 | 贺子珍骨灰安放仪式

贺子珍去世后,邓小平做出决定:贺子珍的骨灰放一室,我们都要送花圈。1984年4月25日下午,贺子珍的遗体在上海火化,骨灰被运到北京八宝山后,李敏捧着骨灰盒放在院子里的桌子上,大家围着鞠躬,致敬,然后由李敏把它送进了一室。

孔东梅在《听外婆讲那过去的事情》一书中写道:

外婆从此回到了她的战友中间,她一直就是一名女战士,只不过失散40多年后现在归队了。这里是外婆最后的家,永远的家,谁也不能拆开的家。外婆、放心吧……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50240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