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楼 / 钗黛二人谁为冠,读懂了红楼梦也就揭晓了答案

钗黛二人谁为冠,读懂了红楼梦也就揭晓了答案

钗黛二人谁为冠?历来人们对于二人的评价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更甚至还分出黛钗两派之争。其实对于黛钗二人的人设和评价,作者早有定论,只不过红楼梦对于正邪两路的辩证以及对人性的剖析非常深刻。所以读不懂红楼,更何谈争论双女主黛钗的高下?

钗黛二人谁为冠,读懂了红楼梦也就揭晓了答案

红楼梦表面看,尽是闺房趣事、风花雪月以及儿女情长。但正如它前身的名字《风月宝鉴》一样,有正反两面。男痴女怨的表面之下其实融汇了儒、释、道三种思想的精髓。作者开篇就告诉大家,假作真时真亦假,一僧一道也在开篇时就分道扬镳去渡人。

所以作者既寄情于女儿身上,认为“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就必然会在双女主身上寄托他要表明的大义。只不过世人读红楼,往往被风月宝鉴正面的红粉佳人所迷惑,看不透反面的内涵和深意。

钗黛二人谁为冠,读懂了红楼梦也就揭晓了答案

黛玉前身是灵河岸边的一棵绛珠草,为报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随神瑛侍者和顽石一起下凡来历劫,并以眼泪来偿还神瑛侍者的恩情。凡间的黛玉和宝玉一样,处处透着与众不同,甚至不合时宜。与大环境相背离的二人初见就互有好感,此后更是认彼此为知己,而且还互生了情愫,萌发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自古褒黛贬钗者,多欣赏黛玉纯真的性情以及爽快犀利的言谈,更是为这段木石前盟的悲剧扼腕叹息。但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亘古不变的规律。

钗黛二人谁为冠,读懂了红楼梦也就揭晓了答案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执持盈满,不如在恰当的时候停止,显露锋芒,有利的形势难保长久。金玉满堂,没办法守藏,若富贵到骄横的程度,就会自己惹下祸端。圆满地把一件事做好,就要收敛自己的锋芒,这才符合自然规律。那么我们来看看宝黛二人的为人和行为。

晴为黛影,袭为钗副,这是人们对于黛钗二人的整体评价。黛玉和晴雯相似,锋芒毕露,宝钗和袭人一样,敦厚稳重。宝黛的爱情如火山一样炽热,贾府里无人不知,黛玉的个性也如锐器一样,有棱有角锋芒毕露。

但从“道”的层面来讲,不论是黛玉的性格还是她和宝玉那段轰轰烈烈的爱情,都难保长久,因为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对人对事,用力过猛,反而如烟花一样,容易消散。真正能留下来的,都是宝钗这样,如水一般,无风无浪,却永远流淌。

钗黛二人谁为冠,读懂了红楼梦也就揭晓了答案

黛玉性格敏感,在贾府居住,虽有贾母万般怜爱,但依然经常受伤。人们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有可能让黛玉多心。比如史湘云拿黛玉比戏子,比如周瑞家的送宫花一事,说者和做者无心,而黛玉却有意。

相比之下宝钗就要随和多了,贾宝玉当面怼得宝钗下不来台,而事后宝钗仍旧如常,袭人却佩服地说,幸而是宝姑娘,若是林姑娘,又不知道哭成什么样呢。其实宝钗不光是对别人有意无意的言语不介怀,对于任何事,她都抱着一种宽容的姿态来对待。

因此王夫人会用宝钗的衣服而不敢借黛玉的衣服装殓金钏儿,史湘云会推心置腹的认宝钗为姐姐,更甚至黛玉后来还因为宝钗的大度而认宝钗为知己。宝钗这种宽厚很多人错认为宝钗很假,有城府,其实这正是宝钗懂得自然界的规律,也深知为人处世的道理。

钗黛二人谁为冠,读懂了红楼梦也就揭晓了答案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这就是在说,道德涵养浑厚的人,就好比初生的孩子。毒虫不伤害他,猛兽不伤害他,恶鸟不搏击他。黛玉一颗玻璃心,动一动就受伤,恰恰是因为自身修养不够,而宝钗无论外在还是内心都完胜黛玉。

很多人说,黛玉有才,才气可比谢道韫,在才华方面,宝钗不如黛玉。确实,黛玉有一颗七窍玲珑的心,心较比干多一窍。

在元妃省亲之时,黛玉还想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还因为作诗未得展其报复,自是不快,又帮着宝玉做了两首诗。其实黛玉这点才华,可以称得上是奇,但并不广,论学问渊博,宝钗当之无愧。

钗黛二人谁为冠,读懂了红楼梦也就揭晓了答案

自命不凡的贾宝玉就曾赞赏薛宝钗“博古通今”,并且杂学旁收。秦钟到死才自悔,自己自误了,以后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宝玉也是在后来家败之后才领悟,宁荣二公委托警幻仙姑通过情色而唤醒自己的“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

黛玉的小聪小慧,以及与贾宝玉一样的自命清高,其实在宝钗这里异常渺小。二人都需要在历过劫难之后才能明白“山中高士”薛宝钗的智慧和胸襟,也才能体会宝钗以前的苦口婆心是多么的用心良苦。

钗黛二人谁为冠,读懂了红楼梦也就揭晓了答案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锱重”。

也就是说稳重是轻率的根基,静是躁动的主宰。因此圣人做事,处处稳重,而不是轻举妄动。相比于黛玉自恃才华的浮躁,薛宝钗才是个智者。这也是为什么,省亲之后,元妃赠送了宝钗和宝玉一样的礼物来暗示自己属意于薛宝钗。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轻率就会失去稳固的根基,急躁就会丧失主导的地位。黛玉的才是小才华,不足以承重,而且太恃才傲物,急于表现自己,最终也丧失这点才华的主导地位。

钗黛二人谁为冠,读懂了红楼梦也就揭晓了答案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川汇聚的地方,是由于它善于处在低的地方,因此为百川之王。薛宝钗满腹学问,样貌能力都拔尖,但任何时候都显不出她的锋芒来。正因为她的“大”和“低”,所以她能容忍各种各样的人,黛玉、湘云等最终都被她的胸襟所包容。

钗黛二人谁为冠,读懂了红楼梦也就揭晓了答案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了解自然规律就叫聪明,没有了解自然规律的轻举妄动,就会引发祸患。 了解自然规律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会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长久。宝钗就是用她的“道”容纳了周围各种的波澜,包括黛玉。所以,钗黛二人谁为冠?读懂红楼,读懂“道”,高下立见分晓。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43418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