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明神宗共发动五次对外战役,为何说万历三大征,是失败的胜利?

明神宗共发动五次对外战役,为何说万历三大征,是失败的胜利?

明神宗共发动五次对外战役,为何说万历三大征,是失败的胜利?

明神宗朱翊钧画像

万历1573—1620年间,明朝明神宗皇帝发动了共计五次的对外战役,但是由于有两次规模较小,影响并不是那么巨大,唯有三次大的战争被历史铭记,所以被称之为万历三大征。

万历三大征的结局以明朝的胜利为终焉,奠定了明朝的军事强国的地位,致使周边百国数年内都不敢来犯,但是这三场战争却又被后世之人称之为失败的胜利,这又是为何?

万历三大征的主导者明神宗

说来也是历史少有,古往今来,但凡是有幼子即将出生,父母就会早早的准备好孩子的名字,然而朱翊钧的诞生却并不被重视,他甚至连个名字都没有。若父母不识字倒也情有可原,可随意起个狗蛋、铁柱之类这种通俗易懂的名字,然而朱翊钧的父母可是皇族之人,他没有名字又是为何?

明神宗共发动五次对外战役,为何说万历三大征,是失败的胜利?

朱翊钧

原来,朱翊钧的祖父晚年的时候迷信道教,相信二龙不可相见这种迷信的说法,所以朱翊钧的父母既不敢让朱翎均示人,更不敢赐予他名字。

随着朱翊钧的年纪越来越大,这起名变得愈加重要,最终诸位大臣顶着重重的压力觐见了皇帝,最终才被赐予了朱翊钧这一名字。

或许是没人愿意给他赐名这件事情狠狠的刺激了他,因此年幼的朱翊钧发誓要让所有人都重视他,于是发愤图强,他五岁时便苦读诗书,八岁时便深知武学,十岁时已经深知用人之道。可以说朱翊钧是个小天才。

1572年,先皇逝世,年仅十岁的朱翊钧顺利登上了皇位。皇帝年幼,自然是不能亲自把持朝政,因此便由内阁大臣张居正代理掌管国家事务,直到其去世时,朱翊钧已经有二十岁了。

明神宗共发动五次对外战役,为何说万历三大征,是失败的胜利?

张居正

虽说已经掌权,可是这十年的时间内皇帝的权利已经被架空的差不多了。朱翊钧就想了一个歪主意,那不上朝就好了。于是国家大事等诸多事件都无法在朝堂上讨论,而是直接转到了皇帝的手中,最后由皇帝决断之后再召集群臣商议。久而久之国家的一手大事都经过了皇帝的处理,皇帝的威严与权力自然就上来了。

万历年间,明神宗朱翊钧完成过连续三十年间不曾上朝的最高记录,然而虽然三十年不曾上朝,但是却未出现宦官当权,皇帝权力被架空这种事情,可以说这个皇帝也确实是有一把刷子。

在朱翊钧的治理之下,国家富强,兵强马壮,甚至开辟出了”万历中兴”的局面。这种国富民强的环境之下,为三大征带来了丰富的经济支撑。

万历三大征

第一征被称之为宁夏之役。

宁夏在当时乃是边陲小镇,在这里设置军队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蒙古族人的入侵。说来也奇怪,明朝竟然将这个至关重要的边境将军之位安排给了一个蒙古族人,用蒙古族人去防蒙古族人,怪哉。

这个蒙古族将军名为哱拜,因为在明朝嘉靖年间得罪了本族的族长,导致家父兄弟被杀。他无奈之下只能投奔了明朝,因为其战斗力强悍,战功赫赫,很快便当上了一军之将。

明神宗共发动五次对外战役,为何说万历三大征,是失败的胜利?

身着戎装的朱翊钧

其功劳虽大,但是因为是蒙古族人的原因,他并未受到重用。而是作为一个副将军被派往了边疆去守疆土,居功自傲的他怎么可能甘愿就此度过一生。于是背地里他私通蒙古军,开始长达数年的屯兵屯粮的准备。

1592年,其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叛乱之旅。朝廷听说之后,满朝震怒,朱翊钧当时就派出了数万兵马去平叛战乱。明军战斗力的强悍显然是这个蒙古汉子未能料到的,他的战斗节节败退,无奈之下选择了求和,但是这次朝廷岂会给他这个机会?朱翊钧拒绝投降,最终用了五个月的时间便结束了这场战争。

第二征被称之为超限战役。

哱拜之乱刚刚平定,日本也开始变得不消停了。

1592年,日本丰臣秀吉命加藤清正、小西行长二人率军展开了对朝鲜的侵略行为。然而朝鲜国王早已被酒色掏空了身体,他为人迂腐无能,朝廷内乱,政治腐败,敌人袭击他甚至都没能组织像样的军队去抵抗。

明神宗共发动五次对外战役,为何说万历三大征,是失败的胜利?

(万历三大征·第二征)(左日本右中国)

朝鲜八道在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竟然沦陷了七道,相当于朝鲜的十分之九已经落入了他手。朝鲜不得不向明政府求援。

朱翊钧在短时间内做出了回应,并且派领四位大将率领四万人马前去支援。因为人生地不熟的缘故,明军几乎节节惨败。但明军也有名将,他很快便适应了当地的地形,并且很快就做出了新的战略计谋,于三月份探索到了日军的粮道,并且将其斩断。

行军打仗若没有粮草乃是大忌,日军不得不选择了撤退,然而撤退的路上竟然早有埋伏,敌人军队很快就被打的开始溃散。

明神宗共发动五次对外战役,为何说万历三大征,是失败的胜利?

万历三大征中的明军

八月份,丰臣秀吉因病逝世,日本政权大乱,开始了长达数年的政治权利的争夺。进攻朝鲜的大军因无人指挥而大乱,明军趁势追击,一举将日本赶出了朝鲜,万历三大征的第二征朝鲜战役获得了胜利。

第三征被称之为播州之役。

1593年,播州土司杨应龙与明朝政府因为一些小问题产生了冲突。朝廷派一文一武两位官员实施对杨应龙的讨伐,但杨应龙智谋过人,略施小计竟然将文臣武将皆斩于马下,士兵也损失极重,不得已朝廷从剿灭此贼转换成了招抚。

杨应龙自知与朝廷对抗只有死路一条,选择了投降,然而朝廷却另有打算,招抚不过为计。此计谋败露,杨应龙不得不反。

明神宗共发动五次对外战役,为何说万历三大征,是失败的胜利?

古代战争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杨应龙起兵谋反。然而个人的力量与国家相比实在是太过于微不足道了。

此次叛乱杨应龙虽然智谋过人,也打赢了数场战争,然而朝廷可以源源不断的派兵,但他的兵却只能一点点的减少。最终,历时一百五十多天,杨应龙兵败自杀身亡。

为什么说万历三征是失败的胜利?

第1、三大战役有两大战役本可以避免

朝鲜战役展露了日本政府的狂妄野心,朝鲜乃是中国的藩国,倘若任凭日本政府袭击朝鲜,那与扇自己的脸又有什么区别,因此朝鲜战役的胜利彰显了国家的国威,令周边数国因此而数十年的时间内不敢再有贪图中华国土的妄想。

明神宗共发动五次对外战役,为何说万历三大征,是失败的胜利?

明神宗上朝图

然而播州战役和哱拜之乱的根本原因皆因为皇帝看错了人用错了人,最终才导致了战争的爆发。倘若朝廷真心实意的去安抚两位将军,或许就不会迎来二人的叛乱了,

第2、劳民伤财

万历三大征虽然巩固了疆土,弘扬了国威。然而由于三大征发生的年限相近,国库消耗巨大,来不及得到补充,国家不得不增加了赋税役,令百姓的生活变的民不聊生。农民活不下去了,官逼民反的事情也就变的多见了。

明神宗共发动五次对外战役,为何说万历三大征,是失败的胜利?

古代流民

第3、 给了外族以可乘之机

万历三大征所调用的士兵从各州派遣,这就导致了原本守城的地方的军事力量的薄弱,这就导致了国家对于外族的威慑力的减少,一些外族人员趁着缓和之时不断的扩大自己的实力与影响力。

等到明朝政府发觉他们的力量已经无法掌控之时,国库空虚,农民起义,外军入侵,内忧外患一卷袭来,最终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43276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