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村上春树《刺杀骑士团长》:南京大屠杀的反思之作

村上春树《刺杀骑士团长》:南京大屠杀的反思之作

2017年2月24日,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新作《刺杀骑士团长》在日发行,该作不负众望, 面世仅3天既已在日本售出47万8千部。书中透露出作者正确的历史认知及对战争的深刻反思。然而,因书中撰写了南京大屠杀事件,此举虽广受中国读者的高度赞扬,亦引起了日本一小部分读者的不满,更有甚者发出言论:村上此举是为讨好中国获诺奖而为。

村上春树《刺杀骑士团长》:南京大屠杀的反思之作

《刺杀骑士团长》村上春树采用的是极为罕见的第一人称“私”的叙述方式。故事的主人公“我”是一名画家,几年前,在“我”36岁时妻子提出离婚要求后数月漫无目的、孤独伤心地游走于东北大震灾海岸和北海道,后住进大学时代的朋友雨田政彦父亲的老别墅。其父为著名日本画家雨田具彦,老画家厌倦尘世喧嚣,几乎过着隐居般的创作生活,现已年过九旬,因老年痴呆症的加重而住进疗养院。

村上的新作借主人公“我”所遭遇的一系列扑朔迷离之事徐徐揭开了 “不为人知”却又“众所周知”的历史真相,而这一切起源于“我”与一幅被有意束之高阁的日本画的偶遇。该画名为“刺杀骑士团长”,出自雨田具彦之手,描绘了置于日本飞鸟时代的莫扎克歌剧《唐璜》“刺杀骑士团长”一幕(被唐璜调戏之女的父亲“骑士团长”为救女儿与唐璜决斗却不幸被唐璜刺杀)。

然而,有别之处不仅是时代背景的巧妙转换,更在于雨田具彦新增了一个从地下探出头来看这一幕惨剧的见证人。这幅充满血腥气息又深含无言意蕴的杰作令“我”的灵魂为之震撼,“我”被那幅画深深吸引,受到了视觉冲击。它仿佛像想要飞出笼子的鸟一样,充满了强烈动感。

村上春树《刺杀骑士团长》:南京大屠杀的反思之作

从那以后,“我”每晚夜里都会听到奇怪的铃铛声,那声音来自老别墅院内祠堂后面的石堆,下面有个石室,里面只有一个铃,我将这个铃带回家。几天后的一个深夜。家里响起了铃声,忽然出现了一个小人———《刺杀骑士团长》画中的“骑士团长”显像了,给了我一些暗示。

大资产家免色让我帮他画一幅肖像画,在接触过程中,我们逐渐成为了好朋友。他告诉了我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某天,向我学画的Marie(免色认为是其女儿)失踪了,于是我向“骑士团长”求助。 “骑士团长”告诉 “我”去找雨田具彦,但雨田因痴呆病情恶化,几乎没有任何反应。这时“骑士团长”又出现了,他对“我”说:

“要想找回Marie,你就学着画上那样刺杀我,在雨田具彦前重现《刺杀骑士团长》的画面。”

于是,“我”经过一阵子心里的挣扎,最后将刀刃刺进骑士团长的胸口,这时《刺杀骑士团长》画中的人物“长脸”浮现出来了,“我”挤进“长脸”浮现的入口,历经艰苦,穿过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法则所支配的地下世界,而最终爬出来的出口就是发出铃声的石堆的洞口。

此时,Marie也回到了家里。后来,“我”与妻子重归于好,已经怀孕的妻子生下了女儿取名为“室”。多年后,雨田具彦的老宅突然发生火灾,《刺杀骑士团长》这幅画连同老别墅也被烧毁。

尽管书中神秘色彩浓厚,但在第二卷中却清晰地揭开了谜底,重现了雨田具彦、继彦两兄弟的痛苦战争记忆。书中这样写道:

“是的。就是所谓南京大屠杀事件。日军在激战后占据了南京市区,在那里杀了很多人。有同战争相关的杀人,有战争结束后的杀人。日军因为没有管理俘虏的余裕,所以把投降的士兵和市民的大部分都杀害了。”

历史回到30年代,兄长具彦在留学维也纳学画期间正是德奥合并之际,他与奥地利恋人一同参加了反法斯西组织。因涉及密谋刺杀纳粹高官,不幸被捕,恋人及朋友等均被处死刑,具彦亦受到残酷拷问。最终仅有雨田具彦一人通过关系,以不能泄露任何信息为条件,免于一死得以回国。

而其弟继彦性格老实,是本应在大学继续深造、前途无量的钢琴家,结果因征兵而被迫卷入了南京大屠杀。他被命令用军刀残杀俘虏,而战争时期他无法抵抗命令,战场上砍杀俘虏的这一幕使其精神受到难以愈合之重创,退伍后留下叙述当时惨状的遗书后决然自杀。然而这一切在当时的军国主义社会被视为懦弱无能而耻于公开,遗书亦被悄悄地烧毁。此后,追求自由和平,却又不得不在内心承受着战争灾难所致精神苦痛的具彦将这份历史的沉重神韵于画……

村上春树《刺杀骑士团长》:南京大屠杀的反思之作

画中及故事中蕴含着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代、国家与个人、政治与艺术、精神与肉体、强权与自由、人性与疯狂、地狱与人间、加害与被害等各种看似矛盾的种种因素。同时,书中还特地提及了南京大屠杀受害人数的问题,村上借免色对“我”叙述“南京大屠杀”的谈话中,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反问:

日军在经历一番激战后占领了南京袁在那里杀害了很多人遥有在战斗中杀人的袁也有战斗结束后杀人的遥 日军因没有余力管理俘虏袁杀死了大量的投降士兵与市民遥关于确切的遇害人数袁虽说史学家之间还存有不同见解袁但无数市民被卷入战争甚至被杀害是不可否认的事实遥有说中国人死难者超过40万的袁也有说10万的袁但是袁40万与10万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呢?

关于南京大屠杀时中国遇难者的人数,日本历史学家间确实存在着争议。90年代,笔者在东京的历史学会上就目睹了关于数据的激烈争议的场面。当时日本历史学家秦郁彦在承认大屠杀的基础上,最后发出了一句感言:

“真正的确切具体数据只有神才知道。”

当时的争论场面至今仍记忆犹新。在日本,关于在南京发生的这个悲惨事件亦有几本历史学家的著作比较具体地论述了受害人数。关于村上春树提出的数据问题,中日两方有不同的理解。中国许多网站误报道村上承认了南京大屠杀的人数为40万,而日本的一部分人则持怀疑批判的态度,甚至说村上为讨好中国,将中国报道的30万数据加了10万提升到了40万。其中《产经新闻》3月7日报道了村上新作关于南京大屠杀死者人数引起波纹的问题。

对此,日本有一署名宫岛的网民则回应道:

“论据不就在贵社的报道中吗? 实际上早在1976年6月23日贵社的连载《蒋介石秘录》第497回中就这样记述道:‘据说牺牲者30万人或40万人,是至今无法统计出实际数量的程度。’然而现在却称40万人是胡说,明明与自己曾经报道的内容一样,却还要村上拿出证据。”

村上借助反问,表达一种良知。他想表达的应是:难道10万就不算大屠杀了吗?无论是10万,还是40万,其性质均属于大屠杀。这个性质是无法改变,毋庸置疑的。不应该再纠结于具体数字,而是应该认识到行为的本质。即有一个正确的历史认知。

村上春树《刺杀骑士团长》:南京大屠杀的反思之作

村上在撰写弟弟继彦自杀的结局时写道,当时是

“彻底的战时日本军国主义社会”,在日中战争期间选择自杀“被认为是弱者”,“缺乏爱国主义的表现,耻于开口”。

但多年后,画家雨田还是将已被烧毁的遗书内容告诉了儿子政彦。当政彦听到了叔父遗书中的悲惨内容,对身为其好友的“我”如下叙述:

上级的长官把刀交给叔叔袁命令他砍下俘虏的头。长官是陆军军官学校刚毕业的少尉袁叔叔自然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袁但是违抗上级命令的话袁会有很严重的后果袁不是仅被制裁就能轻易了结的事情遥 在帝国陆军袁长官的命令相当于天皇的命令袁叔父颤抖着双手好不容易挥动了军刀袁但是因为他本身力气不大袁加上军刀又是批量生产的便宜货袁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把人的脑袋一刀砍下来的 。未能被直接刺死的俘虏鲜血横流袁痛苦不堪地在地上打滚,那景象悲惨万分

村上春树《刺杀骑士团长》:南京大屠杀的反思之作

村上在描述惨绝人寰的屠杀场面的同时,亦从人性角度出发对战争期间被迫进行屠杀一方的心理进行了细致描写。他将那位日本年轻人被迫进行虐杀的心理清晰地阐述出来。无论是被砍杀的中国俘虏丧失生命前的悲惨状态,亦或是继彦因无法忍受杀人的罪恶感呕吐不止却遭上级无情踢踹嘲笑等情节;又或是强调本是立志成为钢琴家、视手为命的继彦通过割手腕的自杀方式;以及在大屠杀时日军仅凭被抓无辜市民手的软硬、长老茧的程度决定其生死的细节描写,均宛如当事者的目击讲述,震痛着读者之心。

日本作家石川达三(1905-1985)曾在中日战争期间将日军的暴行具体记录于其纪实小说《活着的士兵》(1938)中。战后有武田泰淳(1912-1976)、田村泰次郎(1911-1983)等在基于自己的从军体验创作的小说中亦有相关描写。日本文学中有着诸如此类批判侵略战争的传统。然而,出生于战后的村上春树能将南京大屠杀描写得如此深刻,这一点的确值得注目。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43102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