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新婚十天分离,妻子生死不明,许光达坚持不另娶,十年后破镜重圆

新婚十天分离,妻子生死不明,许光达坚持不另娶,十年后破镜重圆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在《神雕侠侣》中,为了证明杨过和小龙女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金庸安排两个人分别了十六年,十六年里,杨过没有姑姑小龙女的任何音讯,却一直痴心地等待,在十六年相约之期已到,小龙女还是没有出现时,杨过选择了跳崖殉情,正是因为这份痴心,才让杨过最终得以和在绝情谷底的小龙女重逢。

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杨过与小龙女这样至情至性的人在现实社会当中同样存在。时间是爱情最好的试金石,开国大将许光达和妻子邹靖华之间的爱情,就经受住了十年分离的考验,虽然许光达和妻子是父母包办的婚姻,但他们从小青梅竹马,感情非常深厚。

在和妻子分开的十年时间里,许光达已经从一个默默无名的小兵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红军师长,身边许多年轻漂亮的知识女性都追求过他,他都无一例外地拒绝了,因为这么多年以来,许光达的心里始终坚持着一个信念,自己和失散多年的妻子,终究会有重逢的那一天,许光达的这份痴心守候没有白费。1938年8月,多年联系不上的妻子邹靖华,终于千里迢迢来到延安,出现在了许光达的面前。

1

许光达1908年出生在湖南长沙东乡的萝卜冲,家里是世代务农的贫苦之家,本就家徒四壁,兄弟姐妹又多,许光达是家里的第五个孩子。在这样的家庭里,许光达从小就要跟着哥哥们一起干苦活,才能勉强养活自己,至于像有钱人家的孩子们一样去读书上学,那是许光达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没有钱进学堂的许光达,偏偏是一个特别爱学习的孩子,每当他从山上砍柴回来,听到教室里传出来的那一阵阵读书声,他就觉得比天籁还要好听,“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许光达不由自主地跟着背了起来。他停下脚步,站在窗户外边偷偷地听先生上课,一站就是几个小时。

夏天还好,冬天一来,许光达身上本来就穿得单薄,在寒风中站的时间太长,冻得晕了过去,孩子倒地的声音惊动了教室里中上课的先生邹希鲁,他赶紧将孩子抱进屋子里去取暖,在了解到许光达因为家里贫穷没钱读书,所以只能站在窗外偷听后,心地善良的邹希鲁不仅没有生气,还做了一个改变了这个孩子一生的决定,免费让他到学堂来读书。

正是因为邹希鲁一时的怜悯之心,才让女儿邹靖华和许光达之间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从这一天以后,许光达不仅能堂堂正正地到学堂念书了,还和年幼的邹靖华成了青梅竹马的好朋友。

许光达很有天分,一进学堂就成了邹希鲁最看重的得意门生,1921年,13岁的许光达考入了长沙师范学校。邹希鲁教书育人多年,看人的眼光很准,他断定许光达将来一定不是池中之物,便托媒人到许家提亲,要将自己的女儿邹靖华许配给许光达为妻。

新婚十天分离,妻子生死不明,许光达坚持不另娶,十年后破镜重圆

邹希鲁原本就是许光达的恩师,许光达又和邹靖华情投意合,对邹希鲁的提亲,许光达的父母自然是一百个愿意。邹靖华1911年出生,比许光达小3岁,他们定亲的那一年,许光达14岁,邹靖华11岁。虽然这个时候许光达和邹靖华都只是十几岁的孩子,对爱情和婚姻还没有什么真正的概念,但是他们的心里却明白,对方就是那个自己要相守一辈子的人。

许光达在学校里,投身到了学生运动当中,1925年加入共产党,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炮兵科。1927年,许光达参加南昌起义后与部队失散,才辗转回到了家乡。常年在外的儿子好不容易回了家,双方父母赶紧将婚事提上了日程,1928年,20岁的许光达和17岁的邹靖华在家乡完了婚。

短短几年不见,邹静华感觉到许光达身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不再是当初那个温文尔雅的书生了,浑身上下都透露出一股坚毅的力量,邹静华的感觉是对的,几年的部队生活下来,许光达已经成长为一名真正的革命战士。

新婚宴尔,许光达送给妻子的定情信物,不是晶莹剔透的戒指,不是烂漫热烈的玫瑰花,而是一枚从他身上取下来的铜钱大小的弹片,他拉着妻子的手说:“我是一名军人,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跟着我,你就要过担惊受怕的生活了,你不害怕吗?”邹静华摇了摇头,她将弹片紧紧地握在手里,只觉得这枚小小的弹片,仿佛有千斤重,她无法想象,自己的丈夫在外面究竟受了多少苦。

在和邹靖华的这段感情里,唯一让许光达矛盾的,就是他选择的道路,注定了不能给她一个安稳的生活。即便许光达早已有了随时和妻子诀别的心理准备,却怎么也没想到这一天会来得那么快。在他们刚刚新婚的第十天,叛徒在武汉供出了许光达的身份和去向,军阀何健立即发了一封加急密电到长沙:“顷获匪犯供称,长沙东乡许光达系共党分子,速缉拿归案。”

新婚十天分离,妻子生死不明,许光达坚持不另娶,十年后破镜重圆

一时之间,满城风雨,幸好许光达的姐夫谢立仁在长沙警备司令部当队长,得知消息后赶紧派人通知许光达逃走,趁着当天晚上月黑风高,许光达坐船从浏阳河离开家乡,逃往外地。

邹靖华从来没有问过许光达这些年他在外面究竟在做什么,但她无条件地相信自己的丈夫,哪怕他此刻已经遇到了生命危险,她也相信丈夫一定是在做正确的事情。新婚夫妻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如今丈夫就要这么狠心地抛下她离去,邹靖华没有丝毫地抱怨,也没有任何一句指责,看着许光达面露担忧之色,邹靖华反而还故作坚强地安慰许光达说:“你放心地走吧,我一定会永远地等着你的。”

看着徐光达乘坐的小船彻底消失在了漆黑一片的浏阳河当中,邹靖华才捂着胸口,无声地流下了眼泪,她的无奈、担忧、不舍,在丈夫面前不能表现出来分毫,只有在这沉沉黑夜当中,才能尽情地释放。

在经历了心如刀割的分离之后,邹靖华的心里一直都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那就是不管多久,她一定会留在原地,等丈夫回来。“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作为一个弱女子,或许邹靖华看起来柔弱得像蒲苇一样,但是她对丈夫的感情,却是无比的坚韧,而许光达对妻子的感情,也像磐石那样坚定不转移。

但这个时候,无论是许光达,还是邹靖华,都不会想到,才做了十天夫妻的他们,这一次分开之后,就将有漫长的十年不能再相见。只是因为两个人对爱情的绝对忠贞,才让他们在十年之后得以再次重逢。

2

一路走来,许光达经历了太多的流血牺牲,他成功逃走后,姐夫谢立仁就因为被怀疑走漏消息遭到暗中处决。离开家乡以后,许光达继续征战沙场,为革命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也经历了无数次的生死考验,他能够活下来,堪称是一个奇迹。

1930年,许光达参与组建工农红军第6军,任参谋长,贺龙为军长,7月,许光达任红2军团第17师师长。1931年,在马良坪战斗中,许光达的队伍在与主力部队失去联系,在国民党的重重包围下,他带着战士们攀悬崖突出重围,在深山密林中和敌人周旋了2个多月。

1932年,在瓦庙集战斗中,一颗子弹打在了许光达的心脏附近,战地医疗条件非常简陋,不仅没有麻药,连一把像样的手术刀都没有,在没有打麻药的情况下,医生用铁匠铺的刀子给许光达做手术,一连几个小时,许光达都咬着牙强忍着疼痛,没喊叫一声,可是胸膛被划开后,才发现子弹离心脏太近了,而且进入的位置太深,无法取出来,只好又重新合上。

子弹一直走留在里面,许光达就随时都面临着生命危险,贺龙军长非常担心,派人将许光达送到上海的医院治疗,就在许光达刚被推进手术室准备手术时,一位地下党员冲进来,将他紧急转移到了租界里一位外国友人的家里。事后才得知,还没来得及转移的一批红军指挥员,都被国民党特务在医院里杀害了。

许光达就这样大难不死地逃过了一劫,人在重病的时候,往往才会显现出内心最脆弱的一面,在硝烟四起的战场上,许光达从未害怕过、脆弱过,但现在躺在病床上,他却陷入了对家人的无尽思念里,此时此刻,许光达最想念的就是新婚便离别的妻子邹静华。

新婚十天分离,妻子生死不明,许光达坚持不另娶,十年后破镜重圆

右一:许光达

许光达想给妻子写一封信,又怕泄露了自己的身份,思来想去,他用战友廖运周的名字写了一封信给父亲寄了回去:“德华:安徽寿县一别,你说回家成亲,婚后即归,至今两年有余,不见音讯,是不是爱妻扯你的后腿?还是你自己急流勇退?望来信告之。”

许光达这封信是寄给父亲的,内容却是以用廖运周的名义,写给德华,读起来颇有点令人费解。在信中,战友廖运周询问德华的情况,自从安徽寿县你因要回家成亲离开后,两年来都没了消息,是你的妻子不让你出门吗?还是你自己因为斗争环境复杂而产生了及早抽身的想法呢?

许光达在信中丝毫没有提及自己的情况,但许光达确信,收到信的父亲,一定能猜到这是他离家多年的儿子写来的,这就是父子之间的默契。因为许家并不认识一个叫廖运周的人,廖云周也不可能知道许光达老家的地址,更不可能把信寄错到许家来。

而德华就是许光达的曾用名,许光达的父母都是贫苦农民,在他8岁之前,都没有给他取一个像样的名字,因为他在家中排行第五,就一直称呼他为五伢子,直到许光达进入学堂读书后,才取名叫许德华。进入部队以后,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许德华这个名字早已多年不用。

德华是许光达在老家才用过的名字,除了他自己和家人,没有其他外人会知道,那么答案就只有一个,这封信其实就是许德华写来的,就是这样一个名字,和这样一封莫名其妙的来信,让许光达的父母确信他们的儿子还活在这个世界上,也让一个人苦苦地等待了多年的邹靖华,得到了莫大的心理安慰。许光达在信里对自己的处境只字未提,但他知道,只要巧妙地向家人传达出自己还活着的消息,对他们而言就已经胜过千言万语,比说什么都重要了。

新婚十天分离,妻子生死不明,许光达坚持不另娶,十年后破镜重圆

果然,许光达正要从上海离开,启程前往苏联治病的前一天晚上,收到了妻子邹靖华以父亲的口吻写来的回信:“运周:来信收悉,感谢你的挂念。其实,德华自1928 年秋离家,一直未归。他现在身在何方?死在何方?望来信告之。又及:他的妻子桃妹子现在工厂做工,苦得很,一心在等他。”

许光达的父亲和妻子猜到了是许光达,也明白了他现在肯定处境危险,怕泄露身份,因此回信的接收人依然写的是廖运周,信的名义是以德华亲人的口吻回复给廖云周的,而信的内容,却完全是家人想对许光达说的话。

自从许光达1928年和邹靖华结婚后逃离家乡,4年过去了,从没有回过家,究竟是生是死,然而重点还是在前一句,那就是他现在究竟身在何方,希望能告诉家人。桃妹子是邹靖华的小名,知道许光达担心妻子的情况,后面一句又特别交代了邹靖华现在工厂做工,非常辛苦,她一直痴心不改地在等丈夫归来。

终于有了妻子的消息,许光达很是欣慰,妻子在家痴心守候,他又何尝不是呢?在战场上的这几年,他也并非没有遇到再婚的机会,有一次,许光达和贺龙一起散步时,正遇到了一户人家在办喜事,贺龙便对他说:“你不能老打光棍呀,我给你介绍个洪湖妹子吧!”

许光达一听连连摇头拒绝,“我在湖南老家早已有妻室,只是我们刚结婚10天,我就被敌人追捕,连夜逃离家乡,以后就没了她的音信,现在她生死未卜,我心里很是挂念。”

到了苏联以后,许光达一边治疗,一边在东方大学学习,在莫斯科许光达的处境安全了,他立即就给妻子写了一封信,还写了10个让妻子回信的信封,可是邹靖华写的10封回信,都在边境被国民党卡主了,一封也没有寄到许光达的手中。

新婚十天分离,妻子生死不明,许光达坚持不另娶,十年后破镜重圆

刚刚联系上的夫妻两人,再次失去了联系,但他们谁也没有动摇,依然坚守着初心。1938年,许光达终于回到了延安,担任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许光达从前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如今又是苏联留学归来的高材生,还长得高大英俊,自然成了许多妙龄女青年爱慕的对象,但面对她们的表白,许光达都是满含着歉意地说:“我早已经结婚了,我的妻子一直在湖南老家等着我。”

身边的人劝他,和妻子已经失散了这么多年,她可能早已经不在人世,何不考虑再娶呢,许光达坚定地回答:“不,我要等。万一她没死,我却娶了别人,岂不是伤透了她的心。假如她真的死了,我也要见到她的坟,填一捧土。”

邹靖华确实曾经离死亡很近,给许光达写的十封信都没有回音,她担心丈夫已遭遇不测,有一次在国民党的报纸上看到了一个处决名单,上面竟然有许光达的名字,这么多年来她因为丈夫遭遇了那么多非议、折磨,她都坚强地挺过来了,因为她心里还有和丈夫团聚的想法在支撑着她,但此时此刻这最后的希望也化为了泡影,邹靖华的心理防线当时彻底崩溃了,她跑到野外找到了一根树杈,把裙带套在脖子上准备上吊自杀,幸亏被紧跟在后的父亲及时解救了下来。

新婚十天分离,妻子生死不明,许光达坚持不另娶,十年后破镜重圆

没有死成的邹靖华,决定要按丈夫走过的道路继续走下去,她先是考上了长沙女子第二师范学校,之后又在主持八路军长沙办事处工作的徐特立的帮助下,获得了去延安学习的机会。经过西安时,邹靖华遇到了西安八路军办事处负责人林伯渠,林伯渠了解到邹靖华和许光达的关系后,有心安排两个人团聚,又不确定许光达是否已经重组家庭,就发了一份电报过去询问,许光达接到电报,才知道和自己失去了联系6年的妻子还活着,而且就要来参加革命了,他立即回电,欢迎邹靖华来延安。

虽然十年没见了,但是当穿着蓝色短衫、留着一头短发的邹靖华出现在许光达的面前,他一眼就认出来了,没错,这就是他心心念念桃妹子。这一年,正是他们结婚十周年,十年了,兜兜转转,他们最终还是走到一条道路上来了,只有坚持到底的人才能等到拨云见日、云散月明的一天,多年的等候终于换来了有情人终成眷属,许光达的心里非常开心,他给妻子写了这样一首情诗:

“我俩结婚已经整整有十年,

然而相聚的时间仅仅只有两个月零二十一天,

不知流过了多少的伤心泪,

也曾受了艰苦与辛酸,

丝毫也不能摧毁我们铁的心愿。

在生命的征途上还会遇着狂风巨涛,

像从前一样冲破,

我们永远骄傲自豪!”

许光达是一个铁血男子汉,但是他却非常清晰地记得,自己和妻子结婚十年,相处的时间,是两个月零二十一天,这个简单的数字里,包含着无限辛酸、无限深情,这十年里,但凡他和妻子之间有任何一方在某个时间点产生一丝动摇,他们都等不到破镜重圆的这一天。

读着诗里面的一字一句,过去的一幕幕在邹靖华的眼前重现,最后都化成了幸福的眼泪,这首诗邹靖华之后一直带在身边,珍藏了六十多年。1939年,邹靖华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许光达给孩子取名为许延滨,意思是在延河之滨生下的孩子。两年后,邹靖华又生下了女儿许玲玲。

新婚十天分离,妻子生死不明,许光达坚持不另娶,十年后破镜重圆

1942年,许光达带着邹靖华上前线抗战,儿子留在了延安,女儿因为还在吃奶就带在身边,在山西保德,玲玲不幸得了急性肠胃炎,本来症状并不严重,但战场上缺医少药,才1岁的玲玲因为严重脱水病入膏肓,部队还要继续前进完成任务,许光达重任在身,他抱着女儿,对她说:“孩子呀,如果你能坚持,就挺过去,如果不行,就闭上眼吧。”玲玲好像听懂了父亲的话,静静地闭上了眼睛,再也没有睁开。

在战争中失去的这个女儿是许光达一生的痛,他把女儿留下的唯一一张照片夹在用延安生产的黄油纸印成的党章中,装在贴身的衣袋里,在以后的二十几年中,这张小小的照片一刻也没有离开过他。

解放后,许光达担任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在出席重大礼仪场合时,许光达都喜欢带着妻子邹静华一起出场,邹静华嫌自己年老憔悴,比不上那些年轻漂亮的外宾夫人,不愿露面,许光达便劝她说:“国家的威仪,不仅仅是表现在外表上,主要是看一个国家的国魂、士气、民风和人民的精神面貌。在这方面,你是可以把那些外国武官的夫人比下去的。糟糠之妻不下堂,何况你我是多年的患难夫妻。”

从青梅竹马的到结为夫妻,再携手走过四十多年的烽火岁月,许光达和邹靖华始终坚守着那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誓言,他们不仅经受住了十年的分离,更经受住了战争年代的生死考验,就像是许光达在诗中所写的一样,他们对这份感情有着铁一般的心愿,他们的爱情是用鲜血和生命凝结而成的。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42536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