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曾经纯情专一,一场旷日持久的爱情病变,让他晚年变得好色风流

曾经纯情专一,一场旷日持久的爱情病变,让他晚年变得好色风流

喜欢,以‘一见钟情’最是念念不忘!

最爱,必‘初心不改’方显风流本色!

当喜欢一个人到了极致,却因种种原因不能在一起,这样的人会因爱生恨呢,还是会性情大变前后不一呢?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摘自白居易《夜雨》

世人皆知,白居易自江州一贬后性情大变,不仅独善其身,而且好色风流!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这种转变是缘于一个叫‘湘灵’的女子。

据查证,白居易一生中有很多首诗是专门写给湘灵的,时间跨度达40年之久。

传闻,白居易和乡女湘灵之间曾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可惜被白母棒打鸳鸯,天不遂愿。

后世推测,白居易的《长恨歌》、《长相思》、《花非花》等爱情诗里都隐藏着‘湘灵’的影子。

今天,西山诗词客就带您走进白居易的情感世界,一探这场爱情病变的来龙去脉。

曾经纯情专一,一场旷日持久的爱情病变,让他晚年变得好色风流

昔有邻家女,牵我动柔肠

直到今天,安徽宿州符离镇仍流传着白居易和邻家女子的爱情故事。

▼白居易7岁随母亲迁居安徽宿州,11岁的时候迁来一家商人邻居。邻家有女名湘灵,笑靥甜蜜,伶俐可爱,比白居易小4岁。

小姑娘一见到白居易,就喜欢上了这个爱读书、有志向的小哥哥,两人青梅竹马,韶光嘉和。大诗人的少年时光因为有湘灵的陪伴而温柔缱绻。

而湘灵本就天生丽质,再加上诗情的熏陶更加温婉多姿,不可方物。郎情妾意安可猜?漫向诗词细细裁。

▼终于,19岁的白居易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思慕,第一次用诗向湘灵表达了心中的爱意: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姮娥旱地莲。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对白家哥哥早有心属的湘灵含羞送给白居易一个镜匣,“芳心暗许,妆奁里,心上人”。两人一心,偷偷定下终身。

曾经纯情专一,一场旷日持久的爱情病变,让他晚年变得好色风流

可是,这件事却被敏锐的白母察觉到了。

为了不耽误儿子的学业和前途,白母借着避开战乱的由头,迫使23岁的白居易随叔父避向江南。

▼母命难违的白居易,在与湘灵分别前和泪写下了这首《潜离别》:

不得哭,潜离别。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深笼夜锁双飞鸟,利剑春断连理枝。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惟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

湘灵虽然不舍爱人远离,但在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时代也没有任何办法。

她能做的,也只有一边抹泪送别,一边誓言等着白家哥哥回来,绝不他嫁。

▼别后的白居易一边游学苦读以求上进,一边深入观察民间疾苦,同时,还不忘思念心中的人儿。

在一个寂寞难遣的秋夜,他写下了著名的《寄湘灵》:

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杆独自愁。

思念一个人,眼泪都流不动了;每登临一处高地,都忍不住回头看去她在的方向;这是怎样的一种深情啊?

除了心中珍爱的人,还有谁能令白居易如此愁损呢!

▼公元800年,29岁的白居易进士及第后,马上求请母亲上门说媒。

怎奈,门第观念极深的白母为了儿子的前途,坚决拒绝了他的请求。

伤心至极的白居易自觉无颜去见湘灵,写下《冬至夜怀湘灵》以示衷心: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曾经纯情专一,一场旷日持久的爱情病变,让他晚年变得好色风流

▼公元804年,客居京城的白居易已经33岁,仍然未娶。白母深知儿子的心结,就逼他返回符离,搬家长安,以永远断了他的念头。

这一次,白居易在宿州符离又见到了心爱的人。

可是,两人虽然近在咫尺,却如隔万水千山,经常相对无言。

临别时,湘灵亲手做了一双精巧的鞋子给白居易,希望这双鞋子代替自己伴着心爱的人走遍千山万水。痴情的白居易又羞愧又难过,用血泪写下了这首《生离别》:

食檗不易食梅难,檗能苦兮梅能酸。未如生别之为难,苦在心兮酸在肝。晨鸡再鸣残月没,征马连嘶行人出。回看骨肉哭一声,梅酸檗苦甘如蜜。 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天寒野旷何处宿,棠梨叶战风飕飕。生离别,生离别,忧从中来无断绝。忧极心劳血气衰,未年三十生白发。

在这首自况诗中,他坦言经常在‘梅酸、檗苦、甘如蜜’中倍受煎熬,最不堪在‘白水、黄云、颤叶’时与心爱的人作别,他的英年早衰和劳心成疾,都是因为太思念心上的人!

但是,父母之命如同一座大山神圣不能违抗,白居易也只能违心与爱人作别。

此一别,两人从此天涯相隔、终生难以再见。

此一别,两人间所有的甜蜜过往、恩爱情缘都将沦为回忆!

所以,‘生离别’在白居易的眼里,和‘死别离’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这首诗,可以说是白居易对其前半生痴情守候而无望的一个总结,也是他与纯洁往事的血泪决绝,更是对封建家长制度的鞭挞和最后的反抗。

此后,他再也不是那个温文尔雅的白家哥哥,再也不是那个懵懂初尝爱情滋味的青涩少年,而是蜕变成了表面风流而内心痛苦、独善其身且沉迷声色的白乐天!

曾经纯情专一,一场旷日持久的爱情病变,让他晚年变得好色风流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搬迁到长安的白居易,一边继续快意官场,一边推辞纷纷踏门而来的各色媒人,顾自拥酒高歌、召妓共舞,封闭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可是,他终究拗不过‘孝顺’这个大义。

终于,37岁的他在母亲病前不得不答应迎娶同僚之妹,并于次年诞下一女,乳名‘金銮子’。

金銮乃是金属铸成的鸾鸟,口中含铃,此中寓意为‘念灵’,也就是思念湘灵了。可见,即便是成家,白居易仍没有忘记初恋!

▼公元811年,在朝堂上,白居易仍然直言进谏、四处树敌;在家里,白母因种种原因渐渐精神失常,母子二人互相煎熬;更不幸的是,女儿金銮子刚刚在春天因病夭折!

这一年秋天,白居易夜里独坐听雨,想起前尘往事,心中百感杂陈,写下了著名的《夜雨》。

这首诗没有使用比喻、暗寓、僻理等技巧,是一首纯用心力表达的诗,其中‘深情’厚重沉稳,其中‘不舍’悲凉凄怆,深深地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也是白居易爱情诗的代表作之一。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这首诗在很多人看来不像是爱情诗!

曾经纯情专一,一场旷日持久的爱情病变,让他晚年变得好色风流

因为它没有多数爱情诗那般婉约、缠绵,也不像一般的爱情诗擅长细节、比兴,它大气而不失细腻,悲怆而不极致,情感纯一却又表达丰富,更像一首抒发志向的诗!

其实,这也是作者写给自己的一首诗,在跳跃的表达中隐藏着一段段真实发生的故事,用语平白真挚却又浑然天成,脱离了格律的羁绊却比格律诗更有力量!

开头四句因人而念乡,因事而动肠,层层递进,情感逐渐深入。虽然用语普通,叙述平平,却使用了跳跃的关联手法,像是工笔素描,简洁却意味深长。读了这个开头,你肯定会以为这是爱情诗!

第二段四句诗是对第一段的补充,以‘交错’的手法分别补述前情,继续伏笔,让人不知所思何人、所感何事。读到这一段,不少人可能会以为这是一首思乡诗,特别是结合后面一联‘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但是,到了第三段的‘秋天不晓、风雨苍苍’,此景此情十分符合白居易彼时的人生处境,所以读到这一段的时候,又让人怀疑这是一首感怀诗

不过,只有读到最后一联“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才明白白居易借‘头陀法’剖明‘不能忘、忘不得’的痛苦才知道这还是一首爱情诗。而且,这一句画龙点睛,终于把诗人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推送到世人的面前。

曾经纯情专一,一场旷日持久的爱情病变,让他晚年变得好色风流

东邻婵娟子,一别两相忘

▼公元815年,白居易因谏被贬江州司马。

第二年春天,他在庭中晾晒衣物,竟然翻出了湘灵送给他的那双鞋子。

此时,经受了爱情绝望、亲人离世和宦途打击的白居易,想起爱人昔日的寄语,不由感慨,赋诗道:

中庭晒服玩,忽见故乡履。昔赠我者谁,东邻婵娟子。因思赠时语:‘特用结终始,永愿为履綦,双行复双止。’自吾谪江郡,漂泊三千里,为感长情人,提携同到此。今朝一惆怅,反复看未已。人只履犹双,何曾得相似!可嗟复可惜,锦表绣为里。况经梅雨后,色黯花草死。

此时的白居易,已经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是为了民众疾苦、人间正义而斗?还是保存有用之身、择机而动?

江州一贬,是白居易与‘年轻时正义、善良、长情的白家哥哥’割裂的分水岭,是‘经梅雨后,色黯花草死’的万念俱灰!

虽然,他依然没有忘记心中的‘湘灵’。

虽然,上天终于给了他最后一次注定把握不住的机会!

曾经纯情专一,一场旷日持久的爱情病变,让他晚年变得好色风流

▼当白居易在江州思念湘灵的时候,湘灵父女也因避乱也来到了江州,两人意外相逢。

此时的白居易已经44岁,而一直未嫁的湘灵也已韶华不再。

‘他乡遇故知,物是而人非’,不再是毛头小伙的白乐天,和夫人一起接待了湘灵,并安顿他们父女在一处寓所住了下来。

在以后的日子里,白居易经常去看望湘灵,却绝口不提嫁娶之事。

偶一日,白居易路过湘灵闺房,看到她在窗前梳妆,怔怔看了半天,转身回到家中,并写下了这首《逢旧》:

我梳白发添新恨,君扫青蛾减旧容。 应被傍人怪惆怅,少年离别老相逢。

在这首诗里,白居易用了一个‘新恨’,此新恨不仅昭示着他与‘过去的自己’开始决裂,也说明哪怕是已转变了‘三观’,他的心中也始终没有忘记湘灵。

可是,这‘新恨’中还包含了白居易放下的决心!

曾经纯情专一,一场旷日持久的爱情病变,让他晚年变得好色风流

▼湘灵在江州呆了两年。

在这两年时间里,白居易虽然和她经常见面,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再兑现以前的承诺。

当湘灵明白了白居易的处境和苦衷,心中虽然凄苦悲愤,却也只能慨叹命运多舛,最终在一个风雨飘摇的夜里不告而别。

当白居易得知湘灵离去的消息,痛如刀绞。

但是,经历了人生大喜大悲的他已开始渐渐变得‘稳重从容’,不再激情冲动,也没有人派人去追寻湘灵。

就在这一年,白居易终于理顺了自己的人生轨迹,是放弃曾经坚守的纯情和理想,还是向现实妥协走上另类的事业成功,白居易有了选择。

次一年,白居易迁升忠州刺史。

曾经纯情专一,一场旷日持久的爱情病变,让他晚年变得好色风流

▼公元822年,已50岁的白居易赴任杭州,特意经过符离,却再见不到昔日爱人。惆怅之下,他为湘灵写下来了最后一首诗《汴河路有感》:

三十年前路,孤舟重往还。绕身新眷属,举目旧乡关。事去唯留水,人非但见山。啼襟与愁鬓,此日两成斑。

诗中,白居易追忆了离开符离、再返符离的旧路心程,新人旧舍,物是人非。当年离别时的啼痕,如今两鬓的秋霜,都已斑驳离离,不忍再看。

在这之后,白居易的性情更加转向思想保守、身心豁达和生活作风的放纵不羁。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湘灵的离去在其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催化作用。

其实,白居易是一个很痴情的人,为了一个女子而和母亲几乎决裂半生、直到成为中年大叔才尽孝娶妻,这样一个长情、忠贞的人最后却变成一个保守、好色的猥琐老头,说出来世人十之八九是不信的。

但是,铁证如山!

‘长相思’的词牌就出自于白居易的那首《长相思》,而‘素口蛮腰’的香艳典故也出自于白居易的家姬小蛮和樊素。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如此矛盾的行为在一个人的前半生和后半生都发生了,若非是情感受挫、对生活没了向上的追求,这个人又怎么可能如此自暴自弃呢?

曾经纯情专一,一场旷日持久的爱情病变,让他晚年变得好色风流

后记

其实,当我们追溯白居易的情感经历时,就会明白这中间的恩怨情仇了!

原本,湘灵是白居易心中的‘白莲花’,纯洁而美好,一直指引着白居易走上正向、光明,这也是白居易37岁之前都洁身自好、正义敢言的支撑力量。

可是,母亲的死让白居易背负上沉重的道德加锁,寄托在女儿金銮子身上对‘湘灵’的情感也因女儿的夭折而破灭,这让白居易生出‘世事早有安排、一切都是因果’的无奈和挫折,所以,连带着他对现实的‘湘灵’也有了芥蒂。

何况,政治上的失意在根源上还是‘湘灵’带来的间接影响,这些因果对精擅佛法的白居易来说很容易就能悟通,所以,后来在江州相见他甚至没能给‘湘灵’一个哪怕是侍妾的身份。可见,他对‘湘灵’的情感已经在世事不堪和家国动荡中消磨殆尽,除了回忆!

所以,当支撑他的‘湘灵情结’被无情的现实消磨掉后,他被压抑的‘本性’就再也没有了牢笼枷锁,就像‘病毒’一样生生不息、收复失土,一遇到机会就表现得惊世骇俗,让人接收不了。甚至只是因为原来的家姬人老色衰,就荒唐到50多岁以后的10年间连连换了3批家姬!

曾经纯情专一,一场旷日持久的爱情病变,让他晚年变得好色风流

白居易的故事也告诉我们,爱情一旦发生病变,就会像‘病毒’一样寄生在我们的心灵上,不断吞噬人的理性,让人迷失方向、失去自我,再找不回当初的美好

不过,无论如何,白居易诗中表达的真挚爱情和那种意蕴深沉的婉约、沧桑意境,早已永远地融入到我们的血脉中,陪着无数代人走过每一个春风骀荡的季节,也警醒我们遇到‘最爱’千万莫要错过!

因为,一旦错过就不再……

因为,一旦错过,爱情就会病变!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42506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