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包法利夫人》不是潘金莲,扭曲情欲下是对美的极致追求

《包法利夫人》不是潘金莲,扭曲情欲下是对美的极致追求

每个女人心里都装着一个“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是法国作家福拜楼发表于1856年的作品,小说取材于当时的真人真事:一个乡村医生夫人的服毒案。

当时这则新闻传遍了巴黎社交界,福拜楼因此有感,于是花费四年多时间,每天工作十二小时,满满当当的写了近两千多页,之后又极精简的屡次删减。定稿时只剩下五百页稿纸,可谓字字是珠玑了。

如此独特的素材加上作者所费心血,《包法利夫人》从十九世纪中期便一直火到现在,其中一直受到热捧的原因,离不开小说人物事件引起来的争议,争议最多的正是女主人公爱玛。

《包法利夫人》不是潘金莲,扭曲情欲下是对美的极致追求

她放荡的生活方式,和欲求不满的个性是人们评论的主议题,她的可憎与可怜“相得益彰”,不仅给一百年前的人们以启迪,更给当代女性以警醒。然而,无论人们对爱玛的评价是正面或负面的,她和中国小说里的潘金莲一样,都成为文学史上永恒的艺术存在。

爱玛与潘金莲有相似之处,可更多的是个体的差异,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对待理想爱情的态度:爱玛是得不到就自我毁灭,而潘金莲是得不到就毁灭别人。

从根本上上讲,爱玛所追求的比潘金莲的肯定要高尚,包法利夫人不是为了欲望而死,而是为了追求一种理想生活爱情而死,可潘金莲纯粹是为了肉欲的压抑和宣泄而死亡,没有任何的艺术和美的追求。

《包法利夫人》不是潘金莲,扭曲情欲下是对美的极致追求

另一方面,包法利夫人作为有夫之妇,在道德上仍是有严苛标尺的,一旦行为超越标尺,她会产生愧疚的情绪,有改正重头再来的态度。可潘金莲是没有道德之心的,她只是单纯的为了欲望而欲望,虽然知道偷情不对,可内在没有一个道德标尺,很难认真反省自己。

只有分清楚包法利夫人不是潘金莲一流,才能走进《包法利夫人》的世界,知道福拜楼到底要讲述什么样的小说主题和内涵。

从小说整体上看,包法利夫人一生爱过三个男人,一个是她触摸不到的梦中情人子爵,一个是她肉欲为之沉沦的富有乡绅,一个是穷书记员莱昂。即使她为这三个男人发了狂,奉献一切,都得不到真正的爱情,与她偷情的男人接二连三的欺骗她,戏耍她,继而离开她。

更为戏剧化的是,包法利夫人最后在明知受骗的情况下,还违着本心,舔着脸,低声下气的回头找她的情人,只为了追求一份虚妄的爱情。

《包法利夫人》不是潘金莲,扭曲情欲下是对美的极致追求

包法利夫人是可怜可憎可恨的。说她可怜,是因为这些男人都不是真正爱她,而是各自带着目的接近她,有人是因为空虚无聊,有人是为了猎艳,有人则是彻底想要逼她为娼妇,用钱买一位妓女的肉体;

说她可憎可恨,是因为她宁愿将所有热情奉献给这些虚情假意的男人,也不愿意看到丈夫夏尔对她的一片真心,这个痴情人始终如一的爱恋她,即使知道她出轨也不曾怨恨她的丈夫,这般真挚的爱情就这样随之泯灭。

然而,最终死掉的还不只是包法利夫人本人,是她可怜的毫无地位的丈夫,还有她遗留下来的不到十岁的不幸女儿。

作为包法利夫人的女儿,生来从未得到一个母亲应该有的慰藉温柔,死后也没有得到保障生活的些许财产,既没有得到爱又没有得到作为一个人的尊重,在父母接连死亡后被送来送去,最后沦为下层阶级的打工人。

《包法利夫人》不是潘金莲,扭曲情欲下是对美的极致追求

这一切的不幸开始于爱玛的少女时代。

包法利夫人未嫁人的时候,少女名称叫爱玛,这个名字代表着美丽和智慧,爱玛在刚开始时也的确是一个天真烂漫的美丽少女,她会弹钢琴会读诗曲,读过不少浪漫主义的书籍,父亲将爱玛送入修道院跟随修女们学习,修道院的环境又为她增添了宁静淡雅的气质。

于是,一个活脱脱从画中出来的少女向我们走来,她天真而不知世故,热情而敏感,既有猫的狡黠也有海棠花的纯白和玫瑰的浪漫与奔放。

所以,爱玛刚开始的基调是美的,她身上不是虚荣不是浪荡,而是至纯的浪漫主义。

这种思想让她不断的追求着能够滋养她的事物。她的头脑里整日所幻想的,都是声名显赫或红颜薄命的女性,她期待自己能“生活在一座古老的小城堡里,等待骑着黑马的骑士疾驰而来。”

《包法利夫人》不是潘金莲,扭曲情欲下是对美的极致追求

虽然她在修女们的带领下参圣事,教育她崇敬圣人圣徒,苦口婆心的开导她克制欲念。然而,爱玛依旧以自身强大的天性,去主动的找到与自身气质相合一的事物。就如书里所写:爱玛“爱教堂是爱里面的一枝花,爱音乐是爱抒情歌曲的词,爱文学是爱使人心潮澎湃的激情。”

无论是文学课还是音乐课,都在宣扬一种浪漫主义,正是在这种浪漫主义文学和浪漫曲调的渲染下,爱玛对两性之间的爱情和幸福心生向往。

可惜,这样的爱玛却碰上了一个呆滞的丈夫夏尔,小说中描写夏尔时用了很实际的词汇,比如他的性格懦弱,为人粗糙,没有艺术细胞,不懂音乐戏剧,活脱脱就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夏尔和爱玛的对比是异常鲜明的。

爱玛追求的是有情趣的爱情和生活方式,可夏尔却属于得过且过的一类人,他们不仅在生活方式上有差异,在思想上也间隔很远,一个是务实的实际主义者,一个是浪漫主义者,两人走向了婚姻中的极端。

《包法利夫人》不是潘金莲,扭曲情欲下是对美的极致追求

因此,爱玛第一次的精神出轨发生的很自然,一方面她对现有的丈夫有诸多不满,她不满夏尔的社会地位,不满他的外貌身高,不满毫无乐趣的婚姻生活。另一方面是因为,她太轻易得到夏尔的爱了。

爱玛都没付出什么,却得到了丈夫对她无条件的宠爱,她的要求他无令不从,完全沉溺于小妻子全部的美。于是这种爱就变成了廉价的垃圾,爱玛对丈夫的爱意不屑一顾。

在一场庄园举办的舞会上,爱玛第一次见到了富有教养才华横溢的上层男性,她对邀请她跳舞的子爵一见倾心,子爵第二天便返还巴黎,只有爱玛沉溺在舞会的狂想曲中,从此犯上了相思病。

爱玛对于上层社会显露出来的优雅与美向往不已,可惜她没有涉足的资源,只能一边叹息命运不济一边压抑内在的热情需求。

因此,当她遇到年轻英俊的书记员莱昂时,便被其温柔的行为举止所迷住,莱昂和爱玛有相同的爱好,他们都向往巴黎的繁华生活,都厌恶一成不变的生活,渴望刺激热烈的浪漫爱情。

《包法利夫人》不是潘金莲,扭曲情欲下是对美的极致追求

这时候的爱玛还是清醒的,她知道自己是一位医生的妻子,更是一位小女孩的母亲,她受制于妻子母亲的传统本分,对自己产生的偷情年头羞愧不已。

对此她做了种种努力,试图冷淡莱昂的恭维,将注意力集中的投入到家庭内务上,将丈夫和女儿照顾的无微不至,甚至愿意去找牧师忏悔,用天主的力量寻求帮助。

爱玛一直在压抑自己对爱情的需求,对肉体的需求,以及对巴黎繁华之梦的诱惑,她克制自己一分就更痛苦一分,而莱昂准备去巴黎求学的消息成为压垮她的稻草。爱玛在求而不得和道德的压抑下,内心渴望的本质发生了改变。

爱玛不再试图去当一个好主妇好母亲,她变得阴阳怪气,不仅会推倒缠着她的女儿将孩子弄哭,还将夏尔辛苦赚来的诊疗费用大肆挥霍。

她专注于各种突发的奇思妙想中,用十四珐琅买柠檬只为了清洗指甲,还去鲁昂定制一席华丽的宴会长裙和精致的披肩。

《包法利夫人》不是潘金莲,扭曲情欲下是对美的极致追求

此时的爱玛,已经从一个想要美丽爱情美丽的女性,变成了一个对生活不满,贪得无厌的女性。

少女爱玛最开始想要的只是“一场在月光中点燃火把的婚礼”,可当这样简单的要求都无法满足,不被世人所接受之后,爱玛才变成了精神变态的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的进一步毁灭是遇到了她的第二个情人,罗多尔夫的出现点燃了她的心,也使她彻底沦为性欲的奴隶。

罗多尔夫是一个情场老手,他用一双饱经情事的眼睛看到了包法利夫人的寂寞,他为追求爱玛所献的种种殷勤,不过是为了与爱玛轻佻的调情,为了得到爱玛年轻美丽的肉体。

《包法利夫人》不是潘金莲,扭曲情欲下是对美的极致追求

在罗多尔夫富含技巧的攻势下,包法利夫人很快的投降了,她已经没有了少女爱玛的羞耻心,弃道德礼法于不顾,主动向罗多尔夫投怀送抱。成为罗多尔夫众多情人中的一位。

这种偷情仅持续了一段时间后,罗多尔夫就对爱玛感到厌倦了,他不再对新的情人甜言蜜语,也不再有充满激情的抚爱了,爱玛通过直觉觉察到了这份感情骗局,她知道这是一场“周而复始的诱奸”,可她已然在肉欲的快感和偷情的刺激里沉沦下去,彻底掉入“荡妇”的深渊。

终于有一天,在爱玛提出让罗多尔夫拯救她,将自己和女儿一并带走私奔后,她的那位情场老手终于卸下了面具,留给爱玛一封假情假意的告别信后,斩断了与包法利夫人有关的一切。

《包法利夫人》不是潘金莲,扭曲情欲下是对美的极致追求

这是继伯爵离去莱昂出走后,包法利夫人经受的第三次精神重创,可惜她已经回不去了,哪怕她将神像放置在床头前,哪怕她忏悔了多少次,她已经无法回归家庭,做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

夏尔为了让爱玛开心,专门在鲁昂定了一个包厢看戏剧,然而这一场充斥爱情和浪漫的戏剧不仅不是什么重生的治愈,反而将爱玛推向了罪恶的又一重深渊。

在剧场爱玛见到了几年未见的书记员莱昂,此时的莱昂在巴黎的一家事务所工作,见惯风月场所的他对爱玛的心理也极为了解,他偷偷追踪爱玛到旅馆向她表白爱意,爱玛又一次上当受骗,将莱昂的花言巧语看做真正的爱情,沦为男性舒缓欲望的牺牲品。

这一次,爱玛输出的热情更疯狂,她与莱昂在马车上做爱,命令车夫不要停,两人从早晨坐到黄昏接近,那一天的疯狂被所有人见证了,城市中的人们虽不知道这辆盖着密布的马车在做什么,却看到了它跑来跑去接近癫狂的那份激情。

这一次,爱玛输掉的不止是她全部的爱,还有自身的所有家当,以及最后的性命和整个家庭的悲剧。

《包法利夫人》不是潘金莲,扭曲情欲下是对美的极致追求

因为,书记员莱昂其实比罗多尔夫还要卑劣,他是整本书里最懦弱的男性,在感情上他爱的不是爱玛这个人,而是爱玛的美貌和富有,他是比罗多尔夫更有目的性的猎艳,只为了将来能够攀权富贵,娶到有权有势的巴黎贵女。

莱昂与爱玛交往的过程中尽显小人底色,每周四的相见用的是爱玛的钱租的旅馆,所有的吃喝玩乐从未用过自己的一分钱,几乎没有给爱玛送过礼物,看到爱玛欠的债引来了法律传票后,立马逃之夭夭,甚至连一句话一封信也不愿留。

可以说,爱玛最后的死亡和莱昂有着直接的关系,爱玛因欠债无力偿还的绝望自尽下,多少是对毕生追求的浪漫爱情失望透顶。她终于明白,无论是对子爵的痴还是对莱昂的狂,所有的激情最终都会走向幻灭。

在我看来,人人都说包法利夫人是为了追求欲望而死,我却觉得她是为了追求美而死,只不过这种美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才能给予。

爱玛死了,包法利夫人也就不复存在了,她生前只有丈夫真正爱她,死后也只有丈夫一个人伤心的哽咽,她在死前的最后一刻用最后的温柔摸了某丈夫的头发,这是她给丈夫的致歉还是最后一丝温存?

《包法利夫人》不是潘金莲,扭曲情欲下是对美的极致追求

在看小说的时候,我不止一次的想,如果少女爱玛没有遇到医生,而是嫁给了一个英俊并且知情绪有格调的绅士,是不是就会阻止所有的不幸?答案是否定的,现实容不下百分百的浪漫主义,更容不下将爱情视作生命的价值观的单一。

每个微笑都藏着个无聊的呵欠,每次欢乐都蕴含着一场悲剧,兴致盎然背后永远是腻烦嫌恶,最甜蜜的吻留在你嘴唇上的,也只是对酣畅的快感的无奈渴望。

爱玛即使遇到了契合她幻想的恋人,这份爱情还是会走向消亡,因为现实告诉我们,从来就没有永远燃烧的激情。婚姻要么在平淡中走入温馨,要么在平淡中走向破灭,将婚姻看做唯一的人生目的,将男人的爱看做生存价值,只能是陷入自我构架的泥沼,越陷越深。

就如《红玫瑰》的歌词所唱“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却有恃无恐”,其中蕴含的不仅是人性的弱点,更是人性的几分悲哀。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41814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