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 / “对不起,残雪,我真的没听说过你”——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苦旅

“对不起,残雪,我真的没听说过你”——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苦旅

一、前 言

每年诺贝尔奖集中颁发期间,一则则消息总是能牵动无数国人的心,谁谁入围了,谁谁获奖了,都成了一个个炙手可热的话题。去年那个时候,要不是休斯顿火箭队的莫雷一个愚蠢而偏见的推特话语,残雪应该是国内各大新闻媒体抱团聚焦的一个人了。

其实,我之前也没怎么关注过诺贝尔文学奖,甚至是莫言获奖,我也没怎么关注过,他被拍成电影的《红高粱》都没看,可好在的是,我还在更久以前听说过莫言。可是,我真的不认识残雪,或者说,我听都没听过,竟然……

“对不起,残雪,我真的没听说过你”——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苦旅

差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残雪((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也不是我自负,从小到大,我看过的书虽不能说汗牛充栋,但也不算少了,起码,在文学领域,我听过的作家和书应该是比较多的,更何况是可能上升到某种级别的大家了。而残雪这个名字,仿佛就是刹那间来的天外飞仙,之前没印象,之后也很迷茫,她是谁,写了什么书?有些什么理论阐述和意志表达?完全是一片空白。直到这一回她入围诺贝尔文学奖,并在排名上靠前的新闻一出,我这才稍稍有点了解。这一粗浅的了解,才有了一些思考,也许对,也许可笑,可人最珍贵的是有他自己的思维,能够独立思考。

二、我的态度,国家的历史

阐述我的这些思考之前,先表明一个态度,虽然后来他没获奖,但我还是要恭喜残雪女士,数十年默默无闻的耕耘,终于有了这样轰动的国际影响力,不管怎么样,你是一个真正的研究者,一个有自己的作品和独立思考的文学表达。我无意于怎么去评论残雪女士,再怎么说,以我这样的水平,攻击她跟天大的笑话没什么区别,我只是简单地说一说我的思考。

“对不起,残雪,我真的没听说过你”——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苦旅

文学评论见仁见智,说得不对大家也可以评论(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从近四五百年前的明末清初开始,中华民族开始逐渐堕落于世界民族之林。

首先是科学的落后,当西欧开始文艺复兴,科学理论百花齐放的时候,明末清初的中华统治者无一例外的闭关锁国,固步自封;其次是技术的落后,西欧北美甚至日本都开始技术强国,大踏步的向蒸汽时代、电气时代进发时,我们还在硕大的农耕文明里沾沾自喜,俾睨天下;最后是经济文化的落后,当然,决定上层建筑的是经济基础,但当这个上层建筑强大到足以阻碍经济基础的构建时,这个国家和民族就会陷入几乎万劫不复的地步。

是的,明末清初的江南地带是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但当明末的党争不断内忧外患不断中间,当满清的屠刀一次次制造恐怖的江阴大屠杀,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之时,一切可能的经济基础都将土崩瓦解。从那时候起,曾经有多么骄傲的中华文明,今后就有多么的耻辱。尽管康乾盛世铺垫了史书上的末世繁华,随后道光年间的一声炮响,就彻底撕开了这伪装的强大。

“对不起,残雪,我真的没听说过你”——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苦旅

明末清初中国很热闹,但实际上已经开始走下坡路(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等到了《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二十一条》签订之时,这种耻辱到达了顶点。大部分民众是麻木的,火烧圆明园的队伍和戊戌七君子身前投掷砖块石头的人群当中,多的是大清子民。好在还有些志士仁人,为国家奔走呼号,为民族救亡图存。但那时候的戾气是相当重的,寻找一线生机的高士们,绝不缺乏极端激烈者,他们把这一切归咎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老迈落后懦弱无能,打到“孔家店”的呐喊声不绝于缕,似乎恨不得一把火烧点那数千年的传承和基因。这种极端自戕的文化自卑和欧美的文化霸权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状况一直延伸到建国后的某个时期,乃至今天仍然有不少崇洋媚外的声音。

美的文化霸权由此“伟岸”无比的挺立。他们是有足够证据自豪的,技术上的先进,经济上的富庶,功能上的强大,制度上的影响,武力上的威慑……,这所有的一切都说明他们的“繁荣昌盛”。所以,他们就成了世界的主宰,话语权、霸权、文化强权、经济特权,包括你能想到的所有权力,他们都是制定者、享有者、判断者和操控者。其中就包括国人热衷追捧好多年的“诺贝尔奖。”

“对不起,残雪,我真的没听说过你”——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苦旅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文人的一个梦,这个梦实现了就一定好吗?(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三、国家民族的文化苦旅

建国之前的情况就不再说了,前文已有些许阐述,谈谈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前后的。

新中国的是在一片废墟之上艰难伫立起来的,清末以来的内外交战、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和国共大战,几乎把这个五千年来昂首走来的大国拖累至气若游丝,好在还保留了一丝气息,好在这思气息掌握在自己人手里。但民族向何处去,国家该怎么走,都需要摸索。如果说政治是躯干,经济是血肉,那么,个人认为,文化就是灵魂。一个人只有躯干和血肉,那就是行尸走肉,所以一个人不能缺少灵魂;一个国家就更加是了,文化才是一个国家民族繁衍的根、矗立的基因。社会主义的国家是有现成的例子的,对,就是苏联。所以,前期我国是跟着苏联老大哥的,那时候学校的外文书都是俄文,用的课本,教授的知识,都十分带有俄罗斯的色彩。但这种传帮带,靠他人助力的方式终究长久不了,60年代初,中苏撕破了脸,一夜之间,中苏关系跌至冰点。

“对不起,残雪,我真的没听说过你”——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苦旅

文化才是一个国家民族最终的根(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失去了苏联帮助的开始时期,国人是彷徨的,在苦撑了几年之后,在一系列因素的引导下,爆发了十年浩劫。可是要我来说,与其说是十年浩劫,倒不如说是对文化的一次苦难追寻。这次浩劫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找到国家民族的文化之根,可结果是失败的。一是没有经济基础支撑的文化寻根之旅注定没有好的结果;二是文化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民族自我惯性,以运动的名义去操控,方式和手段都存在严重的短板;三是这样的一种运动难免被别有用心的人把控操纵;四是最现实的问题,这次运动冠以文化之名,竟然几乎是由一群群大字不识的文盲具体去实施的,可悲也可叹。这样的运动注定失败,百无胜算。

关于这期间的故事,痛苦绝望远远多于希望。十年之后,人们终于有了一些感悟,苏联的文化不能寻,自己又找不到根,那还是跟着欧美看看吧。在乒乓外交的红线上,赶英超美的声音无处不在。除了马克思恩格斯,卢梭、黑格尔、伏尔泰、亚当斯乃至罗素、卡夫卡,一起涌了进来。改革开放开始前后,中国的大学生经历了一场耳目一新的文化洗礼,那时候的大学生崇尚开放、自由和解放思想,物质虽然疾苦,但精神确实满足的。只是这样一种冲撞过于猛烈,之前的闭塞和当时的放开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加上国内外形势动荡不安,一些变量开始在学校和社会上蔓延开来。后来的一系列事情固然与局势的动荡有重要关联,但文化上的无所适从应该是极其重要的原因。

“对不起,残雪,我真的没听说过你”——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苦旅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一个文化激烈碰撞的时期(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四、残雪的文学哲学观和民族文化自信

去年那个时候很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残雪几乎就是改革开放前后的文化产物。我没有看过他任何作品,目前只看过他的兄长邓晓芒写的关于她的文章。以一个中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的着笔能力、概括能力以及他本人和残雪的关系来说,这绝对是完全、准确、可信的一篇人物纪传文章。

在他的笔下,残雪是努力向欧美文化学习的一个群体中的一员,以至于读译文她都不太过瘾,身为一个铣工的她,疯狂的学习英语用以读英文原著。后来的她深受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尤其是卡夫卡的作品(这是个西方版的生前穷困潦倒,死后无比哀荣的典型),她还为卡夫卡专门写过一本书《灵魂的城堡》。卡夫卡的作品我看过一点,荒诞、晦涩、难以捉摸,就像梵高的画,一般人无法欣赏到她的美,也像如今欧美T台上的一些业内认为脱俗而你觉得搞笑的作品一样。

“对不起,残雪,我真的没听说过你”——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苦旅

政治经济乃至文化学习欧美是上一个一百几十年的主流(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残雪由是被称之为“先锋派”代表,这个类似于后现代主义画家这么一种称呼(不懂后现代主义画作是什么的,可以自行百度搜索)。换句话说,残雪的很多作品估计没几个人能够看懂,她自成体系,独立成派,同样的荒诞、晦涩、难以捉摸。如果我猜得没错的话,正是基于这个原因,这个残雪在我们国内才没有被大众所了解和认知,比如我这样的俗人,肯定是无法理解的。

正是这样不被熟知甚至听说过的残雪,居然一度排在诺贝尔文学奖可能获奖名单的前列,然而我却并不觉得这有多么值得自豪。严格意义上讲,残雪并不是中国本土文化作家,她只是生长在这个土地上,而文化血管里流淌的却是卡夫卡、马尔克斯的血液。她所有的哲学观、文学观,她的笔法,她的艺术表达甚至是她作品里的闪耀着的精神信仰,不说百分之百,这个百分之八九十是属于“诺贝尔奖文学体系范畴”的却是很有可能的。

“对不起,残雪,我真的没听说过你”——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苦旅

不为大众所知的残雪最终还是落榜诺贝尔文学奖(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所以,诺贝尔奖即使最终把奖颁给了残雪,本质上并非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和褒奖。相反,他是对欧美文化凌驾于中华文化之上的一种肯定和推广。诺贝尔文学奖认可的是他们话语权之下的自由平等、公平正义,还有荒诞怪异,而绝非你的仁义礼智信,当然,莫言的获奖情况稍显复杂一点,我们以后再说。

五、结语

今天的中国不再是一百年前的中国,虽然还是发展中国家,但已经远远不是那个任人欺凌的东亚病夫所能比较的了。从“泱泱中华”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再到打倒“孔家店”,再到打倒“一切牛鬼蛇神”,再到向苏联学、向欧美学,直到今天我们终于理直气壮喊出的“文化自信”,这一路上我们走过太多弯路,承受过太多失败和苦难,经历过太多不堪的耻辱。但我们最终还是从容的走到了今天,寻根不易,所有唯珍惜。

我不是说要反对外来文化,不是要完全弃罗素、雪莱、卡夫卡、马尔克斯们为蔽履;而是说,我们要留住自己文化的根,绝不能忘记老子、孔子、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黄庭坚,“择之所长,补我所短”,纳百川以成海,方能真正实现民族文化自信。

“对不起,残雪,我真的没听说过你”——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苦旅

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坚持自己的才只能走向世界,当然,也不是要你闭关自守(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再说回诺贝尔文学奖,这样的欧美体系之下的奖项,国人大可不必过于追捧,放在以前我们落后的时候或者还可以瞻仰一下以示亲近,方便我们师夷长技,现在却没有必要了。得之坦然,失之亦无所谓,原本就不是你所习惯所喜欢吃的饭菜,又何苦眼巴巴的假装望着流口水呢?多读一读我们的“李杜文章、苏陆诗词”不也挺好?

又想到了之前休斯顿火箭队莫雷的“雷语”事件,还有之前有人问女排世界杯结束后敢不敢不给女排姑娘们最佳阵容名额一事,我想说:

尽管亚非拉与美欧日的差距在中印等国家的努力下有所缩小,但实际上,现在还是英语世界占据世界话语主导权。不论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体育,几乎在所有方面,话语支配权还比较牢固的掌握在美欧手中。

“对不起,残雪,我真的没听说过你”——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苦旅

打败文化霸权的是文化自信,丢掉自己是不可能有自信的(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好些问题,比如当时问莫雷会不会道歉,nba 联盟会不会低头认错,女排世界杯排球第二阶段,敢不敢有或没什么之类的问题,本身这种提问就带有诘责,委屈,不甘在里面,没什么敢不敢,你们出一个类似姚明,朱婷之类的天才,那是意外,没出则属于正常。你体育不行,政治经济都不行,进而文化基因都不行最好。

这个世界总是弱肉强食的时候多,不需要寄希望于外人给你什么,你自己强大起来,强大到你自己可以支配国际话语权,很多事情就不是敢不敢的问题,而是你想不想的问题了。换句话说,到了你说得上话的时候,每个中国人都颁发一个诺贝尔奖都可以,虽然我们不会那么做。

“对不起,残雪,我真的没听说过你”——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苦旅

不要怀疑,我们这个国家民族比自己想象得还要强大,否则,五千年文明怎么来的?(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39615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