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西有铁原,东有华川,两场阻击战让美军再也不敢提全歼志愿军主力

西有铁原,东有华川,两场阻击战让美军再也不敢提全歼志愿军主力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时,志愿军的对手已经从麦克阿瑟换成了李奇微。

五星上将麦克阿瑟资历深厚,却因战场上的失利再加上与杜鲁门的不和而被免职,马修·邦克·李奇微中将接任,并在1951年5月晋升上将。

在“联合国军”三任总司令里,李奇微是最让志愿军头疼的对手。

在他于1950年12月接任车祸身亡的美军原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指挥地面部队后,“联合国军”逐渐稳住了阵脚,扭转了之前一路从鸭绿江边溃退到三七线附近的颓势,美军士气得以恢复并开始反击。

出任一把手后,李奇微更有机会在全局上运筹帷幄,实现自己的战略构想。

西有铁原,东有华川,两场阻击战让美军再也不敢提全歼志愿军主力

01

李奇微的战略很庞大,他利用自己总结出的志愿军“礼拜攻势”的后勤弱点,设计出“磁性后退”的诱敌深入战术,并借助强大的空军力量进行“绞杀战”以进一步切断志愿军的后勤补给线。

设想中,一个星期左右后,前线志愿军的补给就将告罄,后方又供应不上,既缺弹又无粮,铁打的部队也无法坚持。

到这时,前期主动“磁性撤退”的美军再开始反击,依靠强大的机动和火力优势,对深入的志愿军进行战略合围,以求歼灭志愿军主力兵团,彻底逆转半岛战局。

按照李奇微的部署,在4月22日,中朝军渡过临津江南下发起第五次战役后,美军连同其他军队按照每天20-30多公里的预定速度撤退,保持接触但避免近战,以远程火力进行杀伤。

第五次战役分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志愿军在两个阶段的攻势里分别打开了一些战役缺口,取得了不少战果。

但美军的战术也起了作用,前几次战役中破敌制胜的大范围穿插迂回,在敌人较为严密的防线中无处使用,战线形成平推。

在这一时期,志愿军仍受后勤补给短板的掣肘,火力配置和美军也不在一个量级,攻坚并非我们长处,固守却是美军优势所在,继续进攻已有困难。

战至5月21日,部队经昼夜连续作战已较为疲劳。更关键的是,正如李奇微所预料,前线战士弹药欠缺,粮秣耗尽,攻势已接近尾声。

西有铁原,东有华川,两场阻击战让美军再也不敢提全歼志愿军主力

志愿军方面,彭德怀也已意识到潜在的危机,志司于5月21日下令,前线各军迅速后撤,转向“三八线”附近进行防御。

但这正是李奇微等待已久的机会,他的动作要更快一步。5月20日,他向美军下达了反击命令。

李奇微要以己之长击彼之短,在三八线以南一口吃掉志愿军主力。

实事求是地说,美军的反击让志愿军遭到了较大损失。虽然志愿军各兵团都留出兵力进行运动防御以迟滞敌人的攻势,但敌军以机械化部队为先导,天上又有飞机支援,致使我军全线出现了多处空隙,给敌人以乘隙突入,分割包围的机会,

伤亡最惨重的180师粮尽弹绝,被迫分散突围,损失达到7000余人。

美军取得一定进展,照此发展下去,李奇微的战略目标有实现的可能。在东西两线,如果任由敌军突进,机械化部队对两条腿的志愿军,志愿军根本来不及撤退,几个主力兵团就有陷入重围,全军覆灭的危险。

形势很危急,在敌军凶猛的攻势下,且战且走的运动防御已无法实现有效阻滞,只有坚守住战略要点,进行固定防御,才能确保大兵团跳出包围圈,退往三八线重新组织起防线。

西有铁原,东有华川,两场阻击战让美军再也不敢提全歼志愿军主力

02

摊开当时的地图,在东西两线出现了两个战略要点:西线的铁原,东线的华川。

铁原,位于汉城西北一带,与金化、平康构成铁三角。这里地形既以平原为主,又是控制几条交通要道的枢纽。如落入美军手中,就能以铁原为中心展开,控制交通要道,切断志愿军北撤之路。

坚守铁原的任务交给了傅崇碧的第63军。

时年35岁的傅崇碧是位年轻的军长,此时他手下只有2.4万余人,将要面对的是以范弗利特的美第一军为主力的4个师5万余敌军的强大攻势。

困难明摆着,第十九兵团司令杨得志和政委李志民曾向彭德怀电述:

虽已令该军迅速布置,但可能难以完成志司交给的任务。

希望要求调来更多部队防御铁原三角,既能加强防御,又能避免第63军伤亡太大。

但彭总手里一时已无兵可调,战机稍纵即逝,只能寄望于第63军了。

为此,彭德怀直接打电话给杨得志:“就是把63军打光,也要再坚守铁原15至20天!”

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傅崇碧当场表态:“我们决心打到最后一个人,决不让范弗里特再前进半步!”

5月30日,第63军进入阵地,他们将面对与敌血战最残酷的13个日日夜夜。

铁原阻击战,就此成为一场名垂战史的战役,60多年后,央视据此段历史拍成纪录片《铁在烧》,感动无数人。

西有铁原,东有华川,两场阻击战让美军再也不敢提全歼志愿军主力

铁在烧,异常贴切形象地形容出了铁原战役之惨烈。

美军前线指挥官范弗利特是个坚定的火力制胜论者,他的战术特点之一是弹药的无节制使用,“范弗利特弹药量”也成为朝鲜战场一个专属名词,

为了突破铁原,美军每天集结大量飞机、火炮轰击志愿军阵地,还投下大量凝固汽油弹,这种炸弹不止能燃烧一切,并且会急速消耗附近空气中的氧气,杀死附近所有生命。

数里之外看铁原,半边天空都变成了红色,铁原在燃烧。

近在咫尺看铁原,森林在燃烧,泥土在燃烧,志愿军战士的生命力在燃烧,连钢铁都被包裹在熊熊烈焰之中燃烧。

——铁在烧,诚非虚言。

西有铁原,东有华川,两场阻击战让美军再也不敢提全歼志愿军主力

03

如何应对,63军从上到下都动足脑筋。

傅崇碧把手下3个师按照倒“品”字形进行布阵,189师在左,187师在右,188师担任预备队。

敌军的主攻方向是蔡长元的189师,范弗利特毫不吝啬地在1小时内就向189师阵地砸下4500吨弹药量。

志愿军无法在火力上与美军抗衡,蔡长元将全师化整为零,分为200多个单位坚守。在山坡反斜面底部坑道中躲过敌人炮火后,派出小组在前沿阵地阻滞敌军,不让其过早接近主阵地。

200多个战术点如同一个“八卦阵”,美军必须一个一个拔除。

仅凭文字难以形容出战斗的激烈,即使采用相对有效的战术,也不足以抵消美军的巨大优势。

189师人数越战越少,不少连队仅剩下了几个人。前线发回的电报上写道:

整营、整连与阵地共存亡。有的阵地,最后人、枪、阵地均失,整个建制打掉。

西有铁原,东有华川,两场阻击战让美军再也不敢提全歼志愿军主力

傅崇碧下令预备队188师接防时,从阵地上撤下来的189师官兵,只够编成1个团,但他们还要立即补充弹药,准备在最后时刻再冲上去,与阵地共存亡。

官兵们都抱着随时赴死的信念走上战场,高台山之战,188师第563团全团开上去1600多人,一仗下来仅剩247人。

60多年后,团长马兆民回忆此战,眼中仍然仍然噙着热泪:自己打的仗,忘不了。

战场以外,参加第五次战役的数十万志愿军主力此时正在进行转移。多守一分钟,就能给主力争取更多转移时间。

每次狂轰滥炸过后,美军冲向阵地,总有人数不多的战斗小组在一线阵地发起抵抗,他们浑身上下几乎成了黑色,那是被硝烟熏的,却一个个屹立不倒。

即使被美军冲上阵地,哪怕只剩一两个人,战士们也要挺起刺刀进行白刃格斗,不拼光阵地上最后一个战士,敌人就别想宣告拿下了阵地。

一到夜幕降临,我军即从纵深派出小股部队发起反击,努力夺回白天丢失的阵地,让美军一天的努力付诸东流。

收音机里,美联社的广播每天都在重复:在铁原三角地带,遭到志愿军猛烈阻击。

西有铁原,东有华川,两场阻击战让美军再也不敢提全歼志愿军主力

就这样在白天黑夜的攻守转换中,阵地反复易手,敌军虽然有兵力和火力的优势,却进展缓慢。

时间一天天过去,第63军的损失也是巨大的,部队编制随时调整,有的战士早上是班长,中午就成了副连长,最后机关人员也补充到了连队中,保证每个阵地的战斗力。

这时,战斗已不拘泥于阵地的得失,只要能在整体上遏制美军前进的速度,为大部队撤退争取到时间就是胜利。

铁在烧,烧了整整14天,第63军胜利完成阻击任务,让出一片焦土的铁原三角。

美军终于占领了铁原,但在战略上已失去意义,志愿军主力已跳出包围圈,退往三八线重新组织起了防线。

谈及铁原,李奇微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说道:

下一步,我们要夺取瞰制铁原的高地。但是,还没有来得及采取这一行动。敌人便苏醒过来阻止了我军的快速推进。

西有铁原,东有华川,两场阻击战让美军再也不敢提全歼志愿军主力

04

但是,铁原还不是全部,第五次战役中有这样一句话——“西有铁原,东有华川。”

华川的战斗更要早于铁原。

并且,华川阻击战,事实上是一次没有命令的战役。

1951年5月27日清晨七八点,奉命回撤的第58师周围隆隆的炮声越来越响,越来越近。

师长黄朝天仔细谛听后立即做出判断:不对头!是密集炮火,要出鬼!

确实如此,当天上午,美第7师的先头部队已进占了华川,正等待后续部队的到来。他们将与麟蹄方向的美第10军形成一张包围网,网中将是未来得及退过华川的志愿军和人民军两支主力兵团。

58师当时的位置是在巴治洞,这里已过华川,再走一天就能到达预定修整的位置。

如继续北撤,从军事行动上说没有问题,这是他们接到的命令。

但如果这样做,就等于无视已迫近的美军,拱手让出华川和北汉江大桥控制权,其身后的部队、伤员、物资如何转移?

怎么选择,是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就地发起阻击,还是按照原定命令继续撤退,师领导们要立即做出决断。

参谋中有人说:不阻击不行,白天怎么转移?也有人说:我们奉命修整,明天就到指定地点了!

师长黄朝天用拳头狠敲了一下地图,抬头征询政委朱启祥的意见:“老朱,你看…”

朱启祥拉过地图直接比划起来:“师长,下决心吧,时不我待,先把部队展开,让173、174团控制北汉江大桥和华川。”

黄朝天双拳一挥:“打!天塌下来也要顶住!”

西有铁原,东有华川,两场阻击战让美军再也不敢提全歼志愿军主力

决断看似简单,其实很不容易。部队的原命令是撤退修整,并没有阻击任务。除了没有上级命令,还没有工事,没有炮火支援,缺粮少弹,左右没有友邻部队。

仓促间从行军转为阻击,58师孤军作战,必定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58师是一支有光荣传统的老部队,决心已下,誓要完成阻击任务。

稍晚,20军副军长廖政国也赶到了,军部的意见与师部相同,即使还没得到兵团的命令,也要拼命拦住美军,给兄弟部队争取撤退的时间。

当天,58师顶住了美第9军的攻势,并在夜间派出174团1营1个加强连的兵力反击得手,一举收复华川,为12军部队打开了通路。

这还不够,58师必须坚守到部队全部渡江,安全转移后,才算圆满完成任务。

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华川阻击战,一打就打了13天。

西有铁原,东有华川,两场阻击战让美军再也不敢提全歼志愿军主力

05

13天里,第58师遭到美第7师和韩第6师团的围攻,战斗之残酷程度甚至超过了长津湖。

看看华川阻击战里涌现出的战斗英雄就明白了,此战58师有11人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人数之多只有上甘岭战役可与之媲美。

许多英雄并没能在战场幸存,是牺牲后追认的。

如172团2连的李青山和他的60炮班,连打数十发炮弹后,炮座和炮架被敌军排炮打坏。炮手刘中义挺身而出,用手抱着滚烫的炮筒让战友开炮。

再打数炮,炮筒也坏了,炮班战士们用炮弹当榴弹扔,直到全班炮弹全部打光。

炮班没有了炮,却不肯下火线,大家决定组成一个班参战,连长批准了李青山等4人参战。当夜,李青山就在反击中牺牲。

兵团首长特传嘉奖令,追认李青山为二级战斗英雄,并将他生前带领的炮班命名为“李青山班”。

西有铁原,东有华川,两场阻击战让美军再也不敢提全歼志愿军主力

173团5连的重机枪手褚慶然,在黑云吐岭向战友做出保证:火力支援到底!

褚慶然打光了重机两箱子弹,又找来一挺轻机枪提供火力掩护。机枪射击太久发生故障,褚慶然跳出工事奔到侧面阵地扛回13发60炮弹,扔完12发后,打算把最后一发留给自己与敌人同归于尽,此时阵地上只剩下3人。

还好副连长及时带来了后撤命令,褚慶然才撤了下来。

173团6连排长卜广德,坚守280.7高地,带领战士夜袭敌炮兵阵地成功,并在三天内打退敌人多次进攻,歼敌40余人,守住了阵地。立特等功,获一级英雄称号,并获朝鲜三级国旗勋章。

还有前来支援的第60师178团,8连3排排长沈树根带领全排固守华川到山阳里之间的制高点鹫峰。

沈树根以一排之力击退敌人14次进攻,他的指挥灵活多变,全排仅付出2人牺牲2人受伤的代价完成了固守鹫峰一天的任务。

智勇双全的沈树根被授一级战斗英雄,名字与家喻户晓的邱少云并列于北京抗美援朝战争馆展厅中。

西有铁原,东有华川,两场阻击战让美军再也不敢提全歼志愿军主力

战到最后,58师三道阵地中的两道也已被突破,只剩最后一道师预备阵地。

6月6日到8日两天里,58师奋起最后的余威,击退美韩军的连续攻击。6月8日晚,阵地由60师接防。

在战后才查明,58师的当面之敌有美韩军10个团的兵力,550余门火炮。

第58师官兵们在仓促接敌的情况下,力阻敌军13昼夜,让拥有制空权和强大火力的美军在10天里只前进了8公里。

一场突如其来又极为关键的阻击战,并不在58师预料之中,全师上下圆满完成阻击任务,也付出2795人伤亡的代价。

然而,伤亡又是不得不承受的。

西有铁原,东有华川。华川阻击战的意义不亚于铁原,这里是东西线连接的要点,是志愿军东线的后勤中心,又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一旦美军在华川站稳,即可切断我军渡江的归路,还没来得及后撤的几个师就将陷入绝境。

敌军并能利用公路迅速向纵深推进,根据形势自由选择往东线还是西线继续进行包抄,对李奇微下一步行动极为有利。

自新四军老部队改编而来的第58师入朝前就是华野的头等主力师,也拥有百旅之杰的美誉。

在战役危急关头,58师主动挺身而出,以自己的忠勇与善战再次诠释铁军精神。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说的就是如此吧。

西有铁原,东有华川,两场阻击战让美军再也不敢提全歼志愿军主力

06

麦克阿瑟时期,美军推进过于顺利,从釜山打到平壤,也就用了34天,以致于根本不需要什么战场谋略,一路平推便是。

没想到,志愿军入朝后三战三捷,老麦一时被打得晕头转向,五星上将的脸都丢光了,国内也骂他是注水的名将。

轮到李奇微了。李奇微对志愿军不可谓不重视,他好不容易分析总结出了志愿军的短板,打算因时制宜,达成他名垂战史的成就。

以弱胜强?不存在的。

麦克阿瑟被击败是因为骄傲,但当美军打起十二分精神,那就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实力有了,谋略也有了,心理上也重视了,怎么算都是十拿九稳。

客观来看,李奇微定制的磁性撤退后反击的整体战略,范弗利特在华川抓住战机的穿插战术,在指挥层面都是高手所为,也确实让志愿军面临着参战以来最危险的局面。

西有铁原,东有华川,两场阻击战让美军再也不敢提全歼志愿军主力

按照通常战场走势,这样一波下来,对手已经败了。

但他们还是不了解志愿军。

他们的对手没有飞机,没有坦克,手里拿着二战时期的万国造武器,最好的口粮只有炒面、小米、黄豆。

老兵们对此有过形容:铺冰卧雪盖蓝天,抱枪枕石伴树眠。

但,他们却拥有最强大的意志和最坚定的信念。这才能最大限度以灵活的战术和血肉之躯弥补与敌人装备和后勤上的巨大差距。

西有铁原,东有华川,两场阻击战让美军再也不敢提全歼志愿军主力

华川、铁原两场阻击战,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两场关键战役,在已被美军占得先手,局面不利的情况下,硬生生顶住范弗利特的攻势,让李奇微的奇谋功亏一篑。

两者有一败,都将造成灾难性后果。

从筹划方略到临阵指挥,李奇微和范弗利特都经历过二战洗礼,在朝鲜战场也可称名将。

但手下的“联合国军”水平参差不齐,士兵无法把指挥官的战略战术转化为实际战果,那就等于白给。

在华川和铁原,志愿军两战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军队,就算不玩谋略,就凭手中的劣势装备,以血肉之躯硬刚钢铁洪流,中国人一样能守住。

两场战役中,美军在东西线攻坚接连受挫,同样付出巨大伤亡,这让他们在心理上感到困惑,志愿军的极限到底在哪里,这是否还是一支血肉之躯组成的军队。

李奇微在三八线以南歼灭志愿军主力的梦想落空,精心策划的反击就这样以虎头蛇尾告终,让这位上将也有点怀疑人生,此后他再也不敢制定此类全歼志愿军主力的战法,因为他意识到以自己的力量这是无法完成的。

当然,第五次战役也让志司意识到美军并不是不堪一击,双方都得以冷静评估对方实力,志愿军放弃了将美军彻底赶出朝鲜的目标,美军也不再追求越过三八线。战线就此长期稳定在三八线一带,让停战谈判成为可能。

在国际形势上,这两战还影响到了苏联对中国的态度。

斯大林原先并不相信中国军队能是美军对手,因此在答应的军事援助上找借口拖延,唯恐惹怒美国。志愿军用一次次战役的胜利,一步步打消了他的疑虑。

前几次战役,志愿军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依靠出其不意的战术和顽强的意志将美军击退,第五次战役,又在被动情况下在东西线顶住了美军的强大攻势,将战线固定在三八线附近,使李奇微倾其谋略制定的歼灭我军主力的计划破产,更让斯大林刮目相看。

这样的军队,还有什么不能相信的,苏联的援助源源不断地来了,苏联空军也开始入朝作战,为志愿军提供空中掩护。斯大林看中国的眼神,从怀疑和不信任变成了盟友间的敬佩。

西有铁原,东有华川,两场阻击战让美军再也不敢提全歼志愿军主力

电影《金刚川》里有句台词:

俺们一个个都十七八岁,没一个怕死的。

活下来的人永远不会忘记,每一个牺牲的背后,都有一个不朽的永生。

正如《英雄赞歌》中所唱道:

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

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

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38234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