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陶冷月:他的画,看了让人浑身发抖

陶冷月:他的画,看了让人浑身发抖

他的画,看了让人浑身发抖

在19世纪末的苏州,有一个喜欢月亮的男孩,每天晚上,他都对着夜空中的明月,吟咏与月亮有关的诗词,听“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但他最迷恋的是“人吹五更笛,月照万家霜”的秋冬冷月。

而他的一生,也同清冷的月亮一样,清寂、高洁、虽遭受冷遇,仍不减清晖。

1895年初冬,苏州陶家降生了一位小公子,取名善镛,父亲陶惟垂靠教书养家,虽然家境贫困,却让他受到了良好而全面的教育。12岁时,善镛遇到了他的绘画老师罗树敏,罗树敏擅长山水花卉,还能画西方的油画,被多所学堂聘任。得知罗树敏在家中也开设了绘画补习班,善镛将平日积攒的零花钱作学费,进入补习班学习,同期学员还有颜文梁、吴湖帆和樊少云。

在这一时期,他系统学习了清“四王”山水画,也接触到王冕、米芾、文征明、徐渭等名家的山水画和花鸟画技法,同时,还掌握了一些西方的绘画知识,这使他对油画和水彩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的画,看了让人浑身发抖

青年时代的陶冷月

出众的绘画技艺,使他在23岁时被湖南长沙雅礼大学聘为美术教授,兼教其他几所师专学校的图画课。

从踏上社会,善镛一直以自己的字——永韶为名,当一位来自美国的教授看到他的雪月风景画,便称他为“冷月教授”,他立刻喜欢上这个名字,从此便以冷月为名。

而他的画风,也在这一时期有了重大突破,他开始探索中西方绘画的合璧,尝试在传统笔法中融入西画的透视与明暗处理等技法,并用油画和中西融和两种方法描绘雪月。为了使笔下的雪具有质感,他曾游遍大江南北,踏雪望月,冒着严寒在雪夜中写生,以画出雪的凛冽与月的神韵。

其实,不止是雪与月,与冷有关的他都爱,比如梅,还有夜。

他的画,看了让人浑身发抖
他的画,看了让人浑身发抖
他的画,看了让人浑身发抖
他的画,看了让人浑身发抖
他的画,看了让人浑身发抖
他的画,看了让人浑身发抖
他的画,看了让人浑身发抖
他的画,看了让人浑身发抖
他的画,看了让人浑身发抖

他笔下的雪、月、梅以独特的面目,引来了画界的瞩目。

1924年,陶冷月迎来个人绘画史上的春天,他以独创的“新中国画”在无锡“池上草堂”举行了首次个人画展,这种熔中西画法于一炉的新格局,立刻赢得了赞美与好评,并以个性鲜明的“冷月山水”享誉当时的中华画坛。

此后,陶冷月又陆续在苏州、上海、南京等地举办了20多次个人画展,有的作品还参加了日本东京书画会、美国费城博览会和万国美术赛会。

1927年苏州新中国画社出版了他的《冷月画集》,标志着“新中国画”的形成。这一时期,陶冷月携家眷寓居上海,边卖画边教书,蔡元培曾亲自为他定制润格,他也靠卖画过上了一段安稳的生活。

他的画,看了让人浑身发抖

蔡元培为陶冷月定制的润格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艺术市场却遭遇了寒冬,很多以卖画为生的画家都陷入困境,陶冷月也未能幸免。

当时,陶冷月的妻子没有工作,还有六个未成年的子女,卖画的收入已不能维持生活,虽然后来陶冷月到中学当教员有了月薪,还有政府每月发的16斤小米,仍难以保证一大家的温饱,不得不靠变卖衣服和借贷贴补家用。

他的画,看了让人浑身发抖
他的画,看了让人浑身发抖
他的画,看了让人浑身发抖
他的画,看了让人浑身发抖
他的画,看了让人浑身发抖

为了适应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他努力工作,不断汲取新的思想,还将自己的书斋“风雨楼”改为“东风时雨之楼”,然而仍未能避开“风雨”!

他的画,看了让人浑身发抖

陶冷月(1895-1985)

1957年,陶冷月被划为右派,从此,个展与联展再没有他的身影,全国美展和上海美展也再没有他的作品,上海美协和上海中国画院,也不见“陶冷月”的名字,画家陶冷月就此销声匿迹了。

作为老师的陶冷月,则对这些泰然处之,他依然认真教课,关心学生,课余时间勤奋作画。

多年的冷寂也为陶冷月带来意外的“收获”——因名声不大,够不上“反动权威”,在文革期间躲过了被抄家的厄运,大部分画作得以保存。

1978年,他所在的上海五爱中学宣布了“关于陶冷月同志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的改正结论”,这一年,陶冷月84岁,距划“右派”已整整过了20年,这位历经沧桑的耄耋老人,用一句“冷月孤芳亦自甘”道出了他的云淡风轻。

看陶冷月的画,会让人产生清幽冷寂之感,也正是这份清冷,让他在寒寂的岁月中,仍泰然自若,安度时光!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3723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