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品诗:一回小说,三处芙蓉,芙蓉女儿的英气和慷慨
“眼前不见尘沙起,将军俏影红灯里。
丁香结子芙蓉绦,不系明珠系宝刀。”曹雪芹红楼梦《姽婳词》节录
实际红楼梦很有意思,在第78回时,宝玉一天经历了什么情况呢?一早上五更,他梦见晴雯姑娘和他道别,说了一句,你们好生过罢,我从此就别过了。并且她是笑着说翻身就走。这个场景虽然是在梦里却大有深意,带着果断,甚至那笑带着洞悉的嘲讽。宝玉情知是晴雯死了,却一早晨被贾政约束到其他府上拜会作诗。
中午回来的时候,六神无主,拉着小丫头问晴雯的死况,潜意识希望晴雯最留念他,结果丫头说了很现实的话,晴雯只是大去之前,叫了一夜娘。另一个小丫头胡诌晴雯上天做了芙蓉花神。
下午宝玉又被亲爹叫去,谈到了一则传闻,说是恒王出镇青州,结果在剿灭流寇中战死,他的爱妾林四娘率领闺中女子迎战,虽然战死沙场,却千古流芳,因此叫宝玉兄弟等做诗做赋,就出了这篇《姽婳词》。
宝玉的诗自然是曹雪芹所写,安插在这里,横空破起,虽然与小说的情节并不连贯,但其中的哀伤悲郁,可以说是晴雯之死,带来的情感压力,但是这中间的艳丽加慷慨悲壮却是整本红楼梦中所绝无仅有的,到达了一个奇异的高度。
其中跌宕回环的笔峰,让人惊艳。
”恒王好武兼好色,遂叫美女习骑射。
眼前不见尘沙起,将军俏影红灯里。”
恒王当然是一个虚拟的人物,贾政的口将他已经推到了汉朝。林四娘也不过是明朝小说笔记的人物,她并没有武功,是明朝衡王的妃子,早死。自古以来中国历史上的女将军屈指可数,明朝唯一的女将军是因为世代世袭镇守少数民族区域,从后宫能出将军是不可能的。通常国破,女子的烈无非是自杀。就拿红楼梦文本中,最烈的女子是鸳鸯和金钏,她们并没有针对性的反抗,只是屈辱来临,选择随时自杀。
这样传奇的笔,只能证明:
一,曹雪芹和宝玉心中,有着慷慨报国的一面,借文字宣泄出来。当然这个国到底是哪一个,值得推敲。要知道贾宝玉在文本当中一直是个纨绔子弟,他没有做过什么烈的事,说过什么刚烈的话,是个好好先生。虽然开篇强调他对闺阁是如此,但也没什么外界的大事让人刮目相看。或者宝玉有另一面,和柳湘莲,冯紫英等人交好,但似乎也没发现他比较革命的痕迹。
二,曹雪芹和宝玉充分认同女性的亮烈,在国破家亡的时候,是她们挺身而出。那么离他们最近的王朝,是否听说过女子的反抗呢。
三:这里有很难得的另类的女性审美,就是英武男装。曹雪芹和宝玉欣赏认同女性身上的英气,无论是文本中的王熙凤,鸳鸯,湘云,芳官,他们欣赏的都是有性格的一面。比如林黛玉有一笔闲笔,说小时候她的父亲是把他她当男儿培养的,所以大家都看到林黛玉的风流婀娜,却不知道她的书房比男人的书房俊气。王熙凤自然不必说,点明了她就是从小当男孩子。
“丁香结子芙蓉绦,不系明珠系宝刀。”这一句真的惊艳振奋。女子英武的形象不输于男子。隋末李渊的女儿平阳公主就统帅过娘子军,明朝蒙古的首领忠顺夫人三娘子自然也是女英雄。民间传说的杨门女将,梁红玉等都是巾帼英雄。这个曹雪芹应该知道,曹雪芹笔下的宝玉也应该知道。
他们或者希望女子能摆脱桎梏,有更大的作为?
红楼梦中一再强调,那些男子并不如女儿,恐怕不仅是心底纯洁,而是这些女子并不怕死,她们是在用生命行走短暂的人间岁月,在危难的时候更加奋不顾身吧。
刚才说了宝玉的一天,发生了重要的事情,但都和芙蓉相关。早上晴雯死了,上升到芙蓉花,下午宝玉就写了《姽婳词》,这句“丁香结子芙蓉绦”很是亮烈。到了晚上,他亲自做《芙蓉女儿诔》。芙蓉成为这天宝玉的主题。
而且在这一天里,悲愤慷慨盖过了死亡本身。这应该是宝玉思想的转折点。
回到宝玉梦中和晴雯道别的话,你们好生过吧。可以说晴雯如果求生,她并不是没有机会,家里有几百金,但是她放弃生命,更多的是一种慷慨。无非是一死,既然觉得她必须如此才是对宝玉好,也就无所流连。
但是由于后四十回文本的原因,我们无法知道还有哪些更跌宕的故事,照应这里芙蓉女儿们的慷慨悲壮。
初衣胜雪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