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西厢记》:晓来谁染霜林醉

《西厢记》:晓来谁染霜林醉

金圣叹有所谓的“六才子书”,分别是《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传》与《西厢记》。《西厢记》也因此被称为“第六才子书”。

在这六部书中,除《西厢记》外我们都可以说非常熟悉,其中不少我们都有意识的读过或者学过。《西厢记》:晓来谁染霜林醉

金圣叹

明初杂剧作家贾仲明曾在《凌波仙》中评价道:

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西厢记》:晓来谁染霜林醉

《西厢记》是一部优秀的作品,甚至有些时候我们会拿它与《红楼梦》相提并论。但是《西厢记》的情节非常的简单。我概括如下:

落魄才子张君端在普救寺中遇到了前相国之女崔莺莺,一见钟情,两情相悦。恰逢叛军孙飞虎带军围寺,要强娶崔莺莺。情急之下,相国夫人做出承诺,只要有人能退匪人,就将莺莺许婚于他。张生凭借着友人的帮助解除了危难。但是事后相国夫人却食言反悔,只让两人认作兄妹。张生相思成疾,莺莺更是挂念张生,两人终是锁不住心猿意马,最终在红娘的帮助下私会。事漏,无可奈何的相国夫人成全了二人,却又以门第为由让张生赴京会试。张生最后考中状元返回普救寺与崔莺莺完婚。

这是一个典型的才子佳人的故事。我非常反感说这样一个作品突破礼教束缚、爱情观与当时社会道德的冲突等等。这太局限了,因为不这样如何作为一个创作的素材,当然这也不是所谓的标新立异,他仅仅是当时的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被作者进行了有目的加工。《西厢记》:晓来谁染霜林醉

西厢记插画【明】

我在看《西厢记》的时候,我看到的不是所谓的反封建反礼教,因为这是事后想到的。我看到最多的是丰富的诗词的细节与美感还有作者的情绪,最重要的是一种审美的趣味。

但是,《西厢记》我们现在很少有人会选择去读,我们对《西厢记》的了解也许是《红楼梦》中的片段,也可能是某些地方出现过的只言片语。因为《西厢记》不是小说,也不是纯粹的诗词,它是一部杂剧,一个剧本,它的情节太平庸了,它的美看起来几乎都在填词上。它的文笔的华丽、流畅,在填词上更是登峰造极。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西厢记》的填词:

能令千古才人心死

所以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西厢记》的题材影响了它的推广与普及。西厢记最大的价值在唱词上。应该提到的是,相较于唱词,《西厢记》的对白并不古奥,相反其对白非常的通俗易懂。但是唱词的曲高和寡确实造成了理解与欣赏的难度。

但《西厢记》绝不仅仅是“外表”的华丽,它的脉络虽然非常简单,但是它的唱词却在故事的简单中展现了一种内在的“高亢”与深度。它不排斥对爱情渴慕的一种欲望,它足够真实但充满优雅。

在故事中作者更毫不介意突出张生对莺莺的爱慕:

你撇下半天风韵,我拾得万种思量

《西厢记》:晓来谁染霜林醉

当崔莺莺听到张生月下对她刻意吟诗时,她没有那种传统观念下扭捏的丑态,她也不假思索的回了一首诗:

蓝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

当相国夫人反悔,让二人以兄妹称之时。崔莺莺唱到:

谁承望月底西厢,变做了梦里南柯。泪眼偷淹,酩子里砱湿香罗。

这种情绪不是通过张生,而是通过崔莺莺来表达的。我想这就是作者想要突出的一个细节。以至于:

风月天边有,人间好事无。

两人的爱情在“相国夫人”的干预下看似无路可走了。但这回美事作者却要在剧作中成真

于是红娘成了二人私会的牵线人。张生因相思病笃,红娘对莺莺说:

不是你,一世也救他不得。

最终,二人私会成欢,相国夫人答应二人。但作者似乎不仅仅满足于此,他还要给张生“出气撑腰”,作者不愿意张生仅作为一个“书剑飘零”的没落世家子弟。于是他又给了张生离别莺莺考中状元的情节。这其间送别时,有一首广为流传的唱词: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西厢记》:晓来谁染霜林醉

美好的爱情似乎总是离别。但是作者安排了最后的团聚。结尾:

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我想这本书表达了什么,我们也能够根据上文管中窥豹了。

我初读《西厢记》仅仅是为了其中的诗句,到现在我再读,我已经慢慢的感受到这种美在诗句之下了。每次我读的过程中,我都没有发现过不好或者说“不美”的诗词,这点上文我们提到过。更令人惊奇的是,《西厢记》中句子的美没有那种浓妆艳抹的媚俗,它的所有诗词几乎都有含蓄高雅的味道。辞藻华丽而不哗众取宠,典雅而不妖。

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如张生离别莺莺后,害相思从梦中惊觉,他推开门,他看到的景物:

且将门儿推开看,只见一天露气,满地霜花,晓星初上,残月犹明。无端喜鹊高枝上,一枕鸳鸯梦不成。

甚至最后郑恒阴谋婚娶莺莺,在张生回来不攻自破后,他也要唱到:

罢,罢!要这性命怎么,不如触树身死。妻子空争不到头,风流自古恋风流

金圣叹批《西厢记》说,《西厢记》无一笔不雅驯、无一笔不透脱。他感叹:

夫世间之一物,其力必能至于后世者,则必书也。夫世间之书,其为必能至于后世,而世至今犹未能知之者,则必书中之《西厢记》也

《西厢记》改编自唐代元稹的传奇《莺莺传》,它改变了原本《莺莺传》的悲剧结局,在《西厢记》的最后又提出了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愿望,这种愿望应该是对一种观念的突破。但也像我开头所说的,这也仅仅是一部作品价值的很小一部分。用所谓中心思想去代替作品的价值或者说大多数价值是非常非常愚蠢的做法。

《西厢记》:晓来谁染霜林醉

有很多评价说《西厢记》是一部淫书。《红楼梦》中黛玉与宝玉看西厢记有一段对话:

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林黛玉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去。”说到”欺负”两个字上,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转身就走。

这其中黛玉是借这几个词来骂宝玉,即使这样也免不了说一声有趣。

金圣叹对淫书这个说法有过非常精彩的反驳。他也有一个论断:

《西厢记》断断不是淫书,断断是妙文。

从书中见到什么,是自己的偏好

西厢记是一部整体的抒情诗,这是它最大的特点,但是雕琢文字所带来的缺陷在所难免,以至于它不容易被接受,但是戏剧的特征在对白等很多方面弥补了这个缺点。作者也有意的在避免由于文字而带来的曲高和寡,比如上文我们提到的,它打破了礼教的假面具,张生和莺莺都敢于直接表露自己的欲望。这足够真实,这是喜闻乐见的一种武器。

唐代诗人李绅在看过《莺莺传》后做过一首《莺莺歌》,结尾有这么几句:

还怕香风易飘荡,自令青鸟口衔之。

诗中报郎含隐语,郎知暗到花深处。

三五明月当户时,与郎相见花间路。

很少看到大圆满的结局,但是王实甫这部《西厢记》中却刻意成就功名成就眷属。分离总有一种伤心的快感,但是圆满也有一种满足,这种满足对于《西厢记》来说是一种愿望与期盼。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29476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