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华夏神州的大侠们,并非目不识丁的粗人,大多还是高级知识分子

华夏神州的大侠们,并非目不识丁的粗人,大多还是高级知识分子

自古以来,“侠”是我们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侠”这个字所代表的的侠义精神是中国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要问“侠”是什么?那我可以非常爽快的告诉你——“侠”是一种理想,它是普通的中国民间百姓对于世间公平正义的追求;“侠”是一种精神,它是一种大丈夫顶天立地,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

一、“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的先秦游侠

1、兼爱非攻的墨侠 “侠”最初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根据我的研究,墨家应该是在诸子百家中最早提出“侠”这个概念的一家。墨家起源于民间,代表了当时民间百姓的诉求。
华夏神州的大侠们,并非目不识丁的粗人,大多还是高级知识分子
《墨子·兼爱》中提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以及“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这段话是说天下人要互相爱护,不可彼此相欺。强者不霸凌弱者,富者不欺凌贫者。“非攻则提出必须进行正义的自卫战争,不可进行不义的侵略战争。用正义的自卫来保证兼爱的实际施行。” 这是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早的侠义精神,要求人们彼此之间和谐相处,不许侵犯他人。追求世间的公平正义。以正义与否作为人们行为的判断标准,这是最初的侠义精神的体现。 2、以直报怨的儒侠 先秦时代的儒家是最接近创始人孔子本义的儒家,而并非是后期随朝代发展而改变自身经义思想的新儒家。起初的儒家从最高层的孔子开始一直到它最底下的三千弟子几乎全都能文能武。“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腰悬佩剑、心藏文章是这些人的标准。
华夏神州的大侠们,并非目不识丁的粗人,大多还是高级知识分子
《论语宪问》中说:“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是真正的儒家思想。这句话中孔子的真正意思是说应该用正直回报恶行,用善行来回报善行。不能让好人流泪受罪,让坏人逍遥法外。这是符合我们思想的“侠”,天道好轮回,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同时这也是非常果断的一种做法,和我们之前所看到了解到的儒家非常不一样。这是藏在儒家“仁”的思想下的“义”。面对恶行,唯有以直报怨才能得到真正的正义。真正的儒家绝不是表面上的软弱无能的小绵羊,相反它是敢于反抗恶行的公鹿,用尖锐而锋利的角来面对和抵抗那些对儒家保持着“君子可欺之以方”态度的人们。

二、“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唐代任侠

1、由现实走向传奇的侠客
华夏神州的大侠们,并非目不识丁的粗人,大多还是高级知识分子
在唐朝建立之前,天下极为混乱。首先江湖中侠客盛行,有许多有能力的侠客加入了李唐的阵营,帮助了唐朝建立。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存在使得唐朝初期的江湖非常轻松,在政治上没有受到很多来自于官方的管制的压力,得到蓬勃发展在另一方面唐代尚武之风的盛行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侠客数量的大大增加,保证了江湖中侠客的来源。第三,科举制的推行使市面上的读书人数量大大增长。为了谋求生计,这些读书人将目光放到了以侠客为主题的小说创作之中。由此逐渐形成了数量众多的唐代传奇故事。 2、唐传奇中“侠”文化的突破 唐传奇中有很多侠客故事,它的“侠文化”的突破首先表现在侠客的类别上。其次则是出现女性侠客,侠客形象不再拘泥于男性。
华夏神州的大侠们,并非目不识丁的粗人,大多还是高级知识分子
唐传奇中描写了许多不同类型的侠客,侠客的意气飞扬、豪迈气度都在文人的笔下表现的淋漓尽致。最为经典的应该是《虬髯客传》、《霍小玉传》、《聂隐娘传》等作品。这这些作品之中——《虬髯客传》中的虬髯客与《霍小玉传》中的黄衫客是属于传统的行侠仗义,打抱不平的侠客形象。而《聂隐娘传》中的聂隐娘则作为一种女侠盗出现,同时还具有比较明显的剑仙气质。 聂隐娘的出现表现出侠客已经不仅仅只由之前的男性充当,女性也能成为侠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一个比较有力的例证是《虬髯客传》中作为风尘三侠之一的红拂女。红拂女是风尘三侠中惟一的女性,武功比其他男性强很多。性格比较强势,落落大方。她身上具有一种独特的女性侠客魅力,风姿绰约、意气飞扬。 大约是受到著名诗人李白的影响,唐代的侠客风气表现出不同于前秦时代以直报怨的潇洒气魄。李白的一首《侠客行》中:“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侠客们怀抱着一腔热血,秉承着行侠仗义,打抱不平的理念,将敌人斩于马下,一击即胜,远遁千里。这一部分非常明显的表现出来唐代任侠的潇洒自由之气。这就是充满任侠的盛唐的气魄与精神。
华夏神州的大侠们,并非目不识丁的粗人,大多还是高级知识分子

三、“忠君爱国,以天下为己任”的明清儒侠

众所周知,明清时期封建王朝发展到顶峰阶段文字狱的大兴阻断了思想文化的革新与发展。侠文化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传统的任侠之气与儒家互相融合,抹掉了侠客们尖锐的武器,只剩下沉闷的忠君爱国思想。但好在“侠”的精神内涵并非完全消散反而沉淀在人们内心中那些“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志气和抱负之中。 那些明清时期的人们带着镣铐去舞蹈,努力抗击外敌保证国家和平统一,在封建势力的压制下尽力去发展新兴的资产经济,为后期民国乃至新中国的建立奠定最初的基础。无论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还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他们身上都闪烁了我们中华民族侠义精神的光辉。
华夏神州的大侠们,并非目不识丁的粗人,大多还是高级知识分子

四、总结

当“侠”这个字从先秦走到明清,它所代表的精神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改变。从最开始的先秦游侠逐渐转为唐宋任侠一直明清时期的儒侠。“侠”的内涵也由最开始的对公平正义的追求转向打抱不平、急公好义到现在的忠君爱国。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悲哀,潇洒自由的侠客们最终还是被封建王朝所吞噬,剩下的就只是那些披着侠客外衣的儒生。 无论如何,值得我们庆幸的是这“侠”的精神从未消散,它早已融入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之中。侠客潜藏在人们的内心当中,当时机到来时,它就会展现出它所特有的光彩。在民族危难之际,总会有一些人站出来,为人民谋福祉,为百姓创幸福,成为人们心中的大侠。 参考文献: 1.《五蠹》 2.《墨子·兼爱》 3.《论语宪问》 4.唐传奇——《虬髯客传》、《霍小玉传》、《聂隐娘传》 5.《侠客行》 6.《七律·到韶山》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28236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