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围城》:浅析钱钟书对于中西方文化的秉承与驳斥

《围城》:浅析钱钟书对于中西方文化的秉承与驳斥

理想中的留学回国,好像地面的水,化气升上天空,又变雨回到地面,一世的人都望着、说着。——钱钟书

《围城》:浅析钱钟书对于中西方文化的秉承与驳斥

作为钟书先生笔下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围城》不但将人物形象描绘的活灵活现,将风土人情表现的淋漓尽致,还将钟书先生的创作水平上升了多个档次,由此奠定了其在文学领域的地位。

你可能未曾看过这本书,但是你一定知道这句话

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钟书先生笔下的爱情观与其他人大有不同,只凭将婚姻比作围城来看,其思想也非同他人。“人生是一座围城,婚姻是一座围城”是作者在书中最想表现出来的主旨思想。

这本写于20世纪中期的《围城》,主要讲述了方鸿渐在国外留学期间所经历的种种人生遭遇。

当时,正处于抗战爆发以后,中国国土受到了炮火的不断侵扰,中国社会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知识分子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较重的外在影响。很多大学教授和众多的本土学生被迫处于一种被中西方文化夹击的境地。

而钟书先生的《围城》也正是诉说了处于两种文化夹击境地下,人物的生活状况,通过对其恋爱、婚姻的描写,阐释了他们犹如被围困在人生城堡中,饱受煎熬又无法打破枷锁的绝望与无奈。展示了处于黑暗的生存环境下,人们的麻木与无措。

《围城》:浅析钱钟书对于中西方文化的秉承与驳斥

不论是对于爱情的差异化描写,还是对于社会状况的解读,都离不开本土固有的文化。没有一种特定的文化就不会有着多元的思想,而作者笔下《围城》的创作背景又恰恰处在西方文化突然的、猛烈的冲击下,其中国传统文化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压。

钟书先生作为当时中国文坛的领军人物,在求知求学的旅途上也经历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所以在其作品中多多少少的表现了他对于中西方文化的看法。

那么,接下来就跟随我一起来探究一下,《围城》中有哪些方面表现了钟书先生对于中西方文化的驳斥与秉承。

一、对于部分西方文化的驳斥

表面上看,《围城》不过是简单的对于婚姻和爱情的描写,但实质上却并不是围绕爱情和婚姻这一主题来写的。而是通过对于方鸿渐的人生遭遇,通过对故事的描写来烘托出当时社会环境下人们的行径与归宿。

在故事背景中,中国的传统文化逐渐没落,失去了原有的贯穿中国主体的定力。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时候恰巧西方文化猛烈攻人中国。

《围城》:浅析钱钟书对于中西方文化的秉承与驳斥

本来就江河日下的传统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入侵下,自然而然的就处于弱势的一方,无法抵挡西方文化的冲击。然而,与之相反的是,中国的大多数知识分子却仍然保持着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对于西方文化无法认同与接受。

方鸿渐就是其中的一个知识分子,本以为西方文化就是开放代名词的他,在爱情道路上饱经挫折。然而,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区别却不仅仅是开放与保守,它们之间更多的是思想的不同。

正是因为搞不清楚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在面对鲍小姐的时候,方鸿渐才会表现得堕落无能;而在面对中国传统女性的时候,又表现的风度翩翩,一副绅士相。

这也直接导致了最终的他,也的确是因为对于两种文化盲目的理解,使得他演变成了“围城”中的牺牲品,成为了一个任人摆布的玩偶。

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精髓,两种文化本来就是由不同思想的人所创造的,盲目的将其揉杂在一起,不光影响的是本土的传统文化,还会影响其西方文化的精神主旨。

《围城》:浅析钱钟书对于中西方文化的秉承与驳斥

作者在文中虽然没有明确的提出,西方文化就是糟粕,应该摒弃,应该驳斥。但是从字里行间,从方鸿渐在中西方文化的处境来看,钟书先生还是更倾向于传统文化,最起码他并不想中国的传统文化土崩瓦解。

所以,仅从方鸿渐的遭遇来看,他已经是处于一种游离的状态,而他只会是众多受西方文化迫害的中国知识分子中的一员。因此,作为受教于传统文化的钟书先生并不想传统文化就此消失,并不想有着众多的知识分子受到影响。

这也就不难理解钟书先生对于部分西方文化,其实是有着驳斥的思想在里面的。

二、对于传统思想的讽刺

钟书先生创作的《围城》,并不仅仅是对于当时所处环境下的文人的同情与对于西方文化的驳斥。

国家之间的交流必然会推动两种不同文化的交融,作为有着一定前卫思想和深远目光的文人来说,钟书先生不可能看不到文化交流的必然性。

所以,钟书先生只是对于部分西方文化有着驳斥的思想,而并不是全部的西方文化。

《围城》:浅析钱钟书对于中西方文化的秉承与驳斥

还从方鸿渐的人生遭遇来看,他留学海外,按理说已经是一个被“渡过金”的留学生,本应该有着更好发展的他,从国外回来却并没有受到重用,反而被叫去作为反面教材批评。

要知道,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科举制度也才刚刚被废除,不再延续,国民的思想正处于封建思想下最保守的时期之一。

此时的西方文化虽然一定程度上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仍然有着部分知识分子毫不接受西方文化的意思,对于全部的西方文化都采取一种驳斥的态度,作为还没完全接受西方文化的方鸿渐,当然成了他们批驳的对象。

《围城》中将知识分子分为了两派,一派是处于游离中西方文化下的文人,;一派则是完全不接受西方文化的文人。

《围城》:浅析钱钟书对于中西方文化的秉承与驳斥

前一派虽然不能固定下自己的思想,但是文化交融是主流,他们还算很有眼光。另一派所采取的态度却将其固执、守旧、封建的思想完全的展现了出来。

不论是中西方文化的相同与不同,交融是必然的一种现象,我们应该试着去接受,而作者也是想通过对于第二派的描写,借此来讽刺传统思想的封建与固执。

三、对于传统文化的期望

《围城》充满了对于传统思想的嘲讽,然而这并不代表作者就是想抛弃传统思想。作为屹立东方的大国,其思想与文化传承了几千年而不弃,这也是为什么历朝历代虽然覆灭,但是中国却没有消失的原因。

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应该摒弃的,作者在每一位人物的描写上都加入了对于传统文化的讽刺,这却并不是其本意,反而是对于传统文化的担忧。

如果你读过这本书,那么你自然而然的会发现,书中对于人物的正面描写也是非常多。方鸿渐的善良、朴实;唐晓芙的可爱、纯真以及赵辛楣的真诚。

《围城》:浅析钱钟书对于中西方文化的秉承与驳斥

这几位都是钟书先生笔下正面的人物,他希望能够通过这几个人物的描写来引发读者的同情与深思。

他们三人并不代表新文化,而是骨子里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良好品质,他们是健康的传统文化的缩影,是不容玷污的传统文化的代表。

由此可见,作者本人并没有完全放弃传统文化,而是思想里也在盼望着传统文化走出固执、封建的老思想,走成一个有着远大前程的新思想。

结语

对于《围城》的创作,的确可以用煞费苦心来形容。文章不落俗套,表象下有着让人深思的精神内涵。

不论是传统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交融的确是一种必然的现象,没有人能够阻拦住社会的发展。

作者写这本书的年代虽然还并未发展为互联互通的世界格局,然而,作者独到的眼光却让他看到了未来文化发展的走向。因此《围城》这本书绝对是文坛上的成功之作。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我们如今对于文化的一种思想,这个思想放在作者笔下仿佛恰如其分,没有一点不妥的地方。而这种思想在作者笔下如生龙凤,被写出了独特的风格。

不管怎样,好的文化的确要秉承,就如有着良好品质的传统文化;然而对于固执、封建的传统思想以及部分西方文化我们确实也应该选择驳斥。

www.dushu263.com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28023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