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鲁迅的《端午节》,写出了时代大潮中小人物的脆弱与矛盾

鲁迅的《端午节》,写出了时代大潮中小人物的脆弱与矛盾

鲁迅写《端午节》的1922年,“外争国权、废除21条”的呼声席卷中国大地,积贫积弱社会正处于新旧交融的动荡中。那一年的端午节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不容易的,“欠薪”潮已经蔓延至教师与公职群体,节日里少了些热闹的气氛,却增添了无力操办的愁容。

鲁迅的《端午节》,写出了时代大潮中小人物的脆弱与矛盾

鲁迅在短篇小说《端午节》中塑造的方玄绰,被后世称为“差不多先生”,他在脑海中自创出一套荒谬而自洽的理论,说服自己在目睹种种社会怪象时由愤愤不平转向得过且过:

譬如看见老辈威压青年,在先是要愤愤的,但现在却就转念道,将来这少年有了儿孙时,大抵也要摆这架子的罢,便再没有什么不平了。

“方玄绰”并不是令人动容的悲情人物,他在生活和工作中所遇到的,也是千千万万“普通人”所绕不开的问题。面对动荡的社会环境,该以怎样的姿态去面对?鲁迅没有告诉我们答案,却给出了一种可能。

于家庭他们是四体不勤的老爷,不可理喻

方玄绰的口头语是“差不多”,表面上似乎性格随和没有棱角,然而在家庭生活中,他却是说一不二的“一家之主”。

虽然鲁迅并没有刻画方玄绰发怒的一面,只是用点到为止的细节去展现,但在一次次戛然而止的争吵中,在他不可理喻的“狠话”里,中国旧式传统家庭中“大老爷”的形象呼之欲出。

“胡说!做老子的办事教书都不给钱,儿子去念几句书倒要钱?”
伊觉得他已经不很顾忌道理,似乎就要将自己当作校长来出气,犯不上,便不再言语了。
两个默默的吃了午饭。他想了一会,又懊恼的出去了。

家里连下锅的米都没有了,方玄绰在外却依旧保持着“清高”的姿态,只将怒气发泄在妻子身上。而妻子则习惯性地维护着他脆弱而敏感的尊严,用忍耐表达尊重与爱。

鲁迅的《端午节》,写出了时代大潮中小人物的脆弱与矛盾

于职场他们是事不关己的看客,命运飘摇

方玄绰并不是突然间落入困窘的,他的本职工作是个不大不小的“官僚”,同时兼任“教员”,职场上算是混得体面。起初,只是兼职教员的薪水被拖欠,他看到其他人联合索薪,还暗地里觉得不妥。后来,连官俸都发不下来了,他依然如往常一样,不参与“讨债”。

他自己虽然不知道是因为懒,还是因为无用,总之觉得是一个不肯运动,十分安分守己的人。

在风雨飘扬的时代背景下,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尽管方玄绰始终都在用“差不多理论”说服自己,却丝毫无法抵挡命运的浪潮。方玄绰身上的悲剧因素在于,他想要在思想上放过自己,而生活却对他穷追不舍。

于社会他们是坐享其成的庸人,蒙混度日

凭借着同僚们讨薪举措,方玄绰一次次坐享其成,勉强维持着生活。然而当最后一次、端午节前,单位以银行关门为由再次拖欠薪水时,方玄绰也预感到危机的再次降临。

他忽而恍然大悟似的发命令了:叫小厮即刻上街去赊一瓶莲花白。他知道店家希图明天多还帐,大抵是不敢不赊的,假如不赊,则明天分文不还,正是他们应得的惩罚。

贫困之下仍然赊酒,方玄绰想到将危机转嫁给外人,然而他忘了,将自己深深埋进沙里的“鸵鸟”抬起头来才能生存,人们可以骗自己一阵子,却无法逃避一辈子。

最终,方玄绰决定以“买彩票”渡过端午节的难关,他在每况愈下的日子里,毫无生存技能傍身,只能不断选择用虚妄的借口蒙混度日。

鲁迅的《端午节》,写出了时代大潮中小人物的脆弱与矛盾

“方玄绰”是社会小人物的代表,他们脆弱又矛盾,强悍的外表下是一颗敏感的心。他们没什么本事,也没什么野心;他们有的是借口与时间,却不愿睁眼看看未来命运的走向。他们可悲可叹,却是自己生活的始作俑者与最终承担者。“方玄绰”在今天依然存在,因为鲁迅先生所书写的,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故事,而是人性中最真实、却难以直视的一面。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28022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