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照片 / 清末老照片:走进100多年前的苏州,感受古韵江南

清末老照片:走进100多年前的苏州,感受古韵江南

苏州运河及两岸的房屋。1905-1911年,英国人Oliver Heywood Hulme在清朝海关工作。他留下的有关中国题材的相册中,保存了一批清末苏州的影像。这些老照片记录了苏州城及城郊的社会场景,能让今天的我们感受古韵江南的风味。

苏州城内的运河及民居。1904年起,何刚德担任苏州府知府,直至清朝灭亡。他在任期间,努力兴办实事,为百姓造福。比如,选送苏州地方特色产品,参加南洋劝业会,使苏州的丝绸、刺绣、宋锦等名声大振;创设苏州府官立农业学堂,附设博物园,并开辟农事实验场;设立了苏州警察机构——巡警部,等等。

站在寺庙台阶上的老人。这是一个朴实的老苏州人形象,他身后斑驳的墙壁诉说着久远的历史故事。

苏州罗汉院双塔。双塔位于苏州古城东南角的定慧寺巷内,是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建起来的砖塔,一座叫舍利塔,另一座叫功德塔,建筑形式相同。历史底蕴丰厚的双塔为苏州古城增添了无限风采,现已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报恩寺塔,俗称北寺塔。报恩寺塔有着浓郁的江南风格,气宇轩昂,雄伟中蕴含着秀逸。自南宋以来,它历经风雨和战火,至今仍然安然无恙。

苏州城墙水门及临水建筑物。除了胥门之外,苏州每个城门都设有陆门和水门,这是其独具特色的地方。水门可以调节水流,减少水旱灾害。宋代嘉定十六年至清末的700年间,苏州城内无水患记录,水门起到很大的作用。

苏州郊外的山地。我每年都会去苏州一两次。苏州之美,一方面来自城内的古韵,一方面来自郊外的山水。郊外的风光增添了苏州的灵气。

郊外山上的竹竿买卖。这是苏州百姓的日常生活场景之一。竹竿是制作各种家用竹制品的原料,如竹椅、竹篮、凉席等等,搭建房屋也会用到。

郊外的水牛。以前南方的农民干农活离不开水牛,现在越来越少了。家里养过水牛的小伙伴举下手。

男子从井里打水。水井是百姓日常饮用水的来源,维系着人们的生存。俗话说“背井离乡”,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井就代表着家乡。有些人看过古装剧,以为以前人们常喝河水,其实并非如此,河水很脏,不适合饮用。

www.dushu263.com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28007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