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十日谈》:放纵的情欲下是对现世幸福的肯定

《十日谈》:放纵的情欲下是对现世幸福的肯定

《十日谈》:放纵的情欲下是对现世幸福的肯定

《十日谈》的创作背景

欧洲中世纪,是被宗教和神学统治的,为了巩固统治,尤其是教会对《圣经》妄加解释,从中演绎出神权至上、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思想作为基本教义,他们宣扬“原罪”,人们应该抛弃现世的一切享受和欲望去忍受苦难,以换取来世进入天堂。在教会的极权统治下,底层人民的思想被严重的束缚了,社会长期处于一个停滞不前的状态。在禁欲主义下“人们消极对待生活,不仅歌颂‘童贞’,提倡独身,而且蔑视财富和荣誉。中世纪这些天主教义笼罩着尘世生活,引导人们走向荒野,寺院林立,僧侣成群。”因此,反教会,尤其是其提倡的禁欲主义成了当务之急。

《十日谈》便是诞生在这种背景之下。十天、十人组成了一百个故事,包含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国王、贵族、僧侣、高利贷者、贩夫走卒等等,薄伽丘用大篇幅去描述他们的情欲和肉欲,据学者统计《十日谈》中100个故事中,讲述情欲和肉欲的故事就占了73个。因此,一方面猛烈的抨击天主教会的禁住主义和腐朽的封建主义,提倡人要顺应自然人性,及时享乐,这其中隐含了进步的人文主义观念。

《十日谈》:放纵的情欲下是对现世幸福的肯定

放纵是”破“的最有力的武器

纵欲表现贯穿了《十日谈》的始终,在故事内容上表现为以情欲为主要书写对象。对于情欲的表现,主要集中体现在教士修女的放纵和下层人民的迂腐。这种情欲的放纵具有明显的刻意性,这是薄伽丘用以打破禁欲主义的锋利的武器。

神职人员的虚伪

小说第一天的三个故事,薄伽丘没有直入主题,而是从天主教自身入手。教会一面提倡禁欲,但是教士和修女却难掩人性的驱使,一方面纵欲贪财,另一方面却为自己的行为做掩饰。

第三天第八则故事:在托斯卡纳地区的一所修道院中,院长因贪图农民费龙多妻子的美貌,便想长期霸占因而设计用药酒使费龙多假死而埋进坟墓后,再将他抬出放进地窖,骗他说是在炼狱,然后与其妻子交欢直至其怀孕才把费龙多放回家,并让村子里的人们以为是奇迹降临。

第九天第二则故事:伦巴地区的一所女修道院院长被公认为是最为圣洁善良的,一天夜里她被唤醒去捉拿一位犯了淫欲的修女,正要严加惩处之时,却被修女当众指出女院长头上戴着的是一条男人的内裤而不是头巾,最后女院长只好饶恕了修女。

这两则故事,生动的揭露出教士修女们的虚伪面目,他们一面用清规戒律去要求信奉者;一方面自己却难守人欲,并用教会做掩盖自己的本来面目。

《十日谈》:放纵的情欲下是对现世幸福的肯定

正如犯下奸情的女修道院院长对众修女所说的“硬要一个人抑制肉欲的冲动是办不到的,所以只要大家保守秘密,不要张扬出去,能寻欢作乐就寻欢作乐吧。”这些教士、修女表面看起来道貌岸然,实际上却作者男盗女娼之事。禁欲者纵欲,却要求信奉者禁欲,这岂不是“谴责人们心中的淫念,就为了把这班罪徒从女人身边吓跑,那娘儿们就好归他们自己受用。”颇有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意味在其中。既有力的讽刺和批判了教会的虚伪,也反映出人们对上帝信仰的动摇以及冲破禁欲主义束缚的强烈愿望。

在摧毁中重建“现世的幸福”

不破不立,与破相对的是书中对于人性精神自由追求的赞美。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无拘束的描写人性精神”,来揭示“人性最深奥的本质”。因此合乎人性的情欲故事正好迎合了作者彰显人性精神的需求。

宗教思想带来的悲剧

第四天第一则的故事,写了萨莱诺亲王的女儿绮思梦达的爱情悲剧。绮思梦达爱上了父王宫中的一个出身低微的年轻的侍臣,并跟随着原始的情欲和他发生了性关系。后来被亲王发现,亲王命令两个禁卫兵杀死了侍臣,并把他的心脏送给绮思梦达,绮思梦达看到情人的心脏便把毒汁倒在心脏上,和泪饮下死去。

这些合乎人性的情欲故事,是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来世主义的最有力的否定。在薄伽丘看来,自由是每个人的权力,人应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动,去享受现实的幸福生活,而不是追求来世。

《十日谈》:放纵的情欲下是对现世幸福的肯定

勇于反抗最终获得幸福

除了悲剧,《十日谈》中也有许多故事,写的是男女主人公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了圆满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

第二天第三则故事,讲述了装扮成修道院院长的英国公主爱上了家道中落的阿历山德罗并和他发生了关系私定了终身。这本是违反教义教规的事情却被公主巧妙的利用宗教教义来为自己辩护,当着教皇和众人的面表现:这是”只有天主作证的婚约“迫使教皇承认并替他们主持了婚礼。

这种在极度禁欲主义的环境下爆发出的人性反抗力量,是令人震撼的,薄伽丘并以此来歌颂男女真挚的感情,表达”爱情的力量是最不受约束和阻拦“的新型爱情观。

《十日谈》:放纵的情欲下是对现世幸福的肯定

《十日谈》作为反教会反禁欲主义的经典著作,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是有其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的,我们现在重新去阅读这类经典,应该结合历史和现实辩证的去看待里面的价值观,并不是说一部被世人奉为经典的文学作品,其中的所有价值观都适用于今的。

www.dushu263.com(爱读书)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27472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