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楼 / 《醉里挑灯看红楼》的读书笔记

《醉里挑灯看红楼》的读书笔记

《醉里挑灯看红楼》的读书笔记

今天推荐大家一本我刚看完的好书,刘晓蕾的《醉里挑灯看红楼》。

从一个人的文笔之中,是很能跟她的内心对话的。刘晓蕾笔下的《红楼梦》好看,她把人性、人情世故、个人生存的意义、梦想等一一道来。

我整理了读书笔记,有许多刘晓蕾老师的经典语段,与大家共赏。

从中,可窥见作者深厚扎实的功底,和渊博的知识,还有那一份对凡俗之人的体恤和温厚。比如,她纵使不喜宝钗,也能平和地去体谅,并且试着去走进她的内心,让我发现了一个与他人解读完全不一样的宝钗。

是的,世人皆苦,无论是带着一双上帝之眼,还是带着一颗佛心,都是每个人在世间的自我参禅。

这也正如蒋勋所说,把《红楼梦》当作佛经来读,从而照见自己,照见众生。

《醉里挑灯看红楼》的读书笔记

1、 孤独是一个人的自由时光,能够远离众声喧哗,和自己的灵魂对话。孤独也让她格外敏感清醒,看见别人看不到的生命景象,生发出独特的生命意识。

2、 重要的是生命的展开,而不是结局。

3、 是的,人终有一死,重要的不是怎么死,而是以什么样的姿态活。

4、 是选择一辈子循规蹈矩,“步子笔直,道路狭窄(雨果语)”,最后进了坟墓,歌还是没有唱出来,还是像林黛玉那样听从内心,痛并绽放,孤独而自由,拥有一个真实而坦率的人生?

或许,二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绝对,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单枪匹马地挑战生活,我们甚至不得不低声下气,与现实讲和,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有时候做做黛玉,或者,在内心里,深爱着她。

5、 谁会否认善良的美好呢?只是,在推崇不择手段、狡智型生存法则的社会里,善良和天真一样,人们宁愿怀念它们,把它们变成永恒的乡愁,也不愿意真正拥有它们。

有问题的不是善良本身,是这个世界。

6、英国人韦尔斯说:“中国人的灵魂里住着一个儒家,一个道家,一个土匪。”道家中途休整兼加油,土匪打家劫舍为自己,服务的还是现世。归根到底,还是现实主义。

利己虽然也是人性,但利己不一定代表害人。利己与害人之间,还是有界限的,过了界就是另一码事,底线就在这儿。

7、 在宝钗的世界里,有中国式的人情世故,却很少有真情。她没有青春期,似乎一生下来就老了。当黛玉偶尔耍耍小孩子脾气,宝玉懵懵懂懂的时候,她已经会不动声色了。就像中国文化,过早成熟,老气横秋。在她的人生里,有智慧,有抱负,更多的是隐忍和算计,这不动声色匍匐前进的姿势,是典型的中国式生存智慧:要出人头地,就要先学会吃亏、示弱,隐藏欲望,是谓以弱胜强,以柔克刚。

8、 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一书的序言里说:“我们的很多欲望总是与自己真正的需求毫无关系。过多地关注他人(那些在我们的葬礼上不会露面的人)对我们的看法,使我们把自己短暂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破坏殆尽。”

《醉里挑灯看红楼》的读书笔记

9、 其实,宝钗的困境,也是我们的困境。我们选择循规蹈矩,不敢出头,小心翼翼地隐藏自己的欲望和野心,低眉顺眼,恨不得要讨好全世界。只因我们心怀恐惧,患得患失。每一颗人心都心怀叵测,每一个日子都摇摇欲坠,所以要拼命地抓住身边的一切,抓住现世。

10、尼采:“活得最充实最愉悦的秘密就是:活在不安全之中。”恩格斯说:“自由就是认清生命之中的必然性。”他们知道现世的缺憾,知道生命必然是一场悲剧。既然人终有一死,不如在有限的生命里,更勇敢些。

11、在一个薄情的世界里,选择深情地活着。在一个小心翼翼的世界里,依然单纯热情,敢于敞开肺腑,这就是勇气。

12、蒋勋说,他把《红楼梦》当佛经读。是的,它是一部佛经,全是体谅,全是慈悲。而我们,也将从中照见自己,照见众生。

13、木心:一个饱经风霜、老谋深算的人,也爱安徒生——这个人全了。

14、 亚历山大大帝说:“假如我不是亚历山大,我愿做第欧根尼。”亚历山大功名盖世、风光无两,而第欧根尼只是穷哲学家,靠乞讨为生,在一只木桶里生活。听起来,前者有点矫情,但或许有几分真诚。

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荣耀,也有自己的局限。

15、同样是理性人格,宝钗的理性用于做人,赢得掌声和鲜花;探春则用于做事,却被人诟病冷酷绝情。

16、探春更像谢安,有清明的理性,不凡的气度,英气飒飒,公事私事都处理得很得体。而宝钗的心理防御机制很强。对人,她表面很热情,但骨子里并不信任,所以,一旦觉察到危险,她首先是自保。

《醉里挑灯看红楼》的读书笔记

17、 在晴雯这里,每个人都是有罪的,这是一个“共犯”结构——王夫人把宝玉当成未来的依靠,担心他被狐狸精迷惑;王善保家的认为自己受晴雯冷遇;袭人一心想当姨娘,晴雯是最大的障碍;王夫人认定晴雯是狐狸精,王熙凤和宝玉就不敢抗命;况且晴雯个性突出,与温良恭俭让的传统道德相悖;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是晴雯们面临的普遍性的困境。

18、对袭人来说,怡红院是争荣夸耀之地,她一心想当姨娘,所以凡事隐忍;对小红来说,怡红院是职场,没被破格提拔,就该换思维另寻出路,想的是: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袭人的深沉心机,小红的精明跳脱,晴雯都没有。她只有天真热情和痴心傻意,以为当下就是永远,怡红院就是她的家,她的天堂。她没心没肺地打牙逗嘴,见一个打趣一个,肆无忌惮,总是一语道破真相。

19、中国传统的生存智慧,相信言多必失,祸从口出,推崇藏愚守拙,认定不多话的人会笑到最后。其实,沉默的原因往往不是智慧,而是心怀恐惧;世故也往往不是通达,而是暗藏卑怯。是晴雯替那些沉默的大多数,敞开肺腑一吐浊气。别人都不敢捅破的,她敢。

20、《肖申克的救赎》:“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笼子里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

21、《霍乱时期的爱情》里,马尔克斯说:“爱情是一种本能,要么生下来就会,要么永远都不会。”

22、 以规矩丈量世界的人,词典里没有理解和包容,只有冷冰冰的是非对错:贾政往死里打宝玉,因为他觉得宝玉不走正路;王夫人把晴雯看作眼中钉肉中刺,是认定她是狐狸精;对小红,宝钗判定她眼空心大,头等刁钻古怪,其实小红只是一个低等丫头,宝钗并不了解她;宝玉对黛玉说情话,袭人吓得魂飞魄散。

《醉里挑灯看红楼》的读书笔记

23、道德不会直接杀人,它总是借助他人之手。而亮出屠刀的,却自以为真理在握,振振有词。更令人沮丧的是,这些刽子手并非十恶不赦的坏人,他们甚至是平常人,是好人。

24、 平庸的好人,做起坏事来往往更可怕,因为他们自以为正确。

25、王国维根据叔本华的理论,把悲剧分成三种:一是有极恶之人制造的;一是盲目的命运;一是“剧中子人物之位置及关系而不得不然者。非有蛇蝎之性质与意外之变故也,但由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他认为第三种最可取,即普通人在普通境遇下,出于自然的反应,却相互对立,彼此制造了灾祸。

26、 “近日贾政年迈,名利大灰,然起初天性也是个诗酒放诞之人,因在子侄辈中,少不得规以正路。”这实在是我们最熟悉的人——沿着前人老路,捧着圣贤书,目光笔直,不怀疑,不恐惧,一路走下去。然后人到中年,一事无成,再告诫孩子:“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

这是中年的哀歌,也是规矩人的哀歌。

作者:水清,多家平台签约作者,擅长有温度有深度地解读名著中的情感婚姻,曾写过40余篇10万+,5篇左右的百万+,1篇全网千万+。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26755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