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 / 中国瓷器千年风雅的背后是君子之道,浮沉之理

中国瓷器千年风雅的背后是君子之道,浮沉之理

中国瓷器

魏晋风骨 宁折不弯 塑出泥胚,

唐诗宋词 浓墨重彩 绘上釉色,

明清烽烟 浴火新生 烧出盛世,

这千年陶瓷,便是华夏千年风雅。

如果有机会,试试轻抚一片旧瓷片,你会感受到古人残留指尖的百转心意,聆听到他们淋漓于瓷器中的喜怒哀乐。

瓷器杂话||不简单,中国瓷器千年风雅的背后是君子之道,浮沉之理

中国人最会造瓷,也最懂瓷,瓷的清雅,瓷的潇洒,瓷器中的烽火与山河,瓷器中的的为人与为道

小小瓷器,背后是华夏五千年的匠心与文化,细究起来,更有君子之道与浮沉之理的身影在。

瓷器史话

早在遥远的商周时代,原始瓷器便已经悄然诞生。先民们在无数次陶器烧造的过程中,烧制出了各方面性能都优于陶器的原始瓷器。

因为这种原始瓷器多施青绿色的釉,所以也将它称为”原始青瓷”。

瓷器杂话||不简单,中国瓷器千年风雅的背后是君子之道,浮沉之理

战国原始青瓷提梁盉

原始瓷器诞生在青铜重器风靡的时代,由于它取材相对容易、造价也相对低廉,普通人便将目光转离那些昂贵的青铜器,选择用青瓷来做青铜器的“平替”。

他们在烧制原始青瓷生活用具的同时,仿制那些青铜礼器的器型,诸如鼎、钟等青铜器中常见的器型都能在原始青瓷中找到。

直到东汉时期,原始青瓷才逐渐成为了一种独立成熟的器物,真正意义上的瓷器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诞生的。

汉代的瓷器,以青瓷为主,也有少量的黑瓷多显得端庄而优雅。这种以青瓷为主的局面一直延续到了魏晋时期。

瓷器杂话||不简单,中国瓷器千年风雅的背后是君子之道,浮沉之理

黑瓷

魏晋南北朝时期,青瓷仍然是瓷器生产的主流,有时也会在青瓷表面点缀一些褐彩装饰, 使器物摆脱单调的色泽。与此同时,白瓷也在北方开始孕育。但硝烟使得北方窑业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很多的窑口纷纷倒闭,于是南方的窑业开始取得进展。

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战火硝烟之后,隋代实现了南北的统一。

到了唐代,蓬勃发展的经济和文化给瓷器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这时,停滞已久的北方窑业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与南方瓷业秋色平分,继而形成了以越窑为代表的南方青瓷和以邢窑为代表的北方白瓷南青北白局面。

瓷器杂话||不简单,中国瓷器千年风雅的背后是君子之道,浮沉之理

定窑白瓷

到了宋朝,周边强横的少数民族政权侵扰不断,甚至连皇室都落荒南逃,偏安江南,但在军事上弱不禁风的它却有着空前繁荣的经济与陶瓷文化

宋代官窑集中了这个时期各种精湛的制瓷工艺,除了跻身五大名窑的官窑,宋朝民窑的发展更是前所未有,八大窑系各具特色,工艺与审美都别具一格

瓷器杂话||不简单,中国瓷器千年风雅的背后是君子之道,浮沉之理

五大名窑

灿若群星的宋朝瓷业也影响了元朝瓷业的发展,元朝的瓷器烧造风格大抵还是宋朝的延续,但到明清时期,瓷器面貌已然焕然一新,制瓷水平也不断提升,最终开创了争奇斗艳的瓷器时代

赏玩陶瓷,你会被原始青瓷神秘所折服,为东汉大朝青瓷、黑瓷古朴而陶醉,对隋唐白瓷精美感到不可思议,被宋代青瓷如玉般的釉色而倾倒,也面对元代青花、釉里红的大气发出由衷的赞叹,更沉浸于明清官窑瓷的美轮美奂

瓷器杂话||不简单,中国瓷器千年风雅的背后是君子之道,浮沉之理

釉里红

是千年的岁月塑出这奇迹般的文化,而从瓷器的发展史中,我们也不难看出这简单的陶瓷经历了怎样的风波,它起始于一种替代,一种即使贫困仍旧渴望生活的期待

时间流转,即使战火破坏、盛世纷杂、文化入侵,这种期待仍旧不变,这种对于生活的愿望也没有变,甚至更加精致、更加有追求。

这种向下扎根,向上开花的姿态,不就是中国人世代追求的君子之道吗?

瓷器杂话||不简单,中国瓷器千年风雅的背后是君子之道,浮沉之理

景德兴衰

君子之道,是淡泊名利,是充满希望,也是百折不挠,接下来,让我们踱步昌南夜雨,去景德镇中巡游瓷器的君子之道。

景德镇,原叫做昌南,它地处江西的东北部、座落在怀玉山脉和鄱阳湖平原的过渡地带。因镇中多窑且烧制的青白瓷色美质优,深得当时官宦贵族的喜爱,景德元年,宋真宗以年号为名,将其改为景德镇

景德镇的陶瓷烧造,早在两晋时期就已开始,然而,由于越窑的发展,它一直未能崭露头角,直到宋代,伴随着经济中心的南移,景德镇才凭借着青白瓷的精致被世人所知。

瓷器杂话||不简单,中国瓷器千年风雅的背后是君子之道,浮沉之理

景德镇

明清两朝时,景德镇已经在得天独厚的条件下一跃成为瓷窑之魁,并且设立了专为皇家烧瓷的御窑厂。

清乾隆之后,景瓷生产从巅峰便走向下坡路,产量、器质、品种、造型等都呈萎缩状态

清末的炮火响起之后,景德镇千年瓷都的辉煌也随着御窑厂寿终正寝。

但是时光飞逝,景德镇并没有随时光一起湮灭,当春风再次吹过昌江岸边的垂柳,那些泛青的古窑坊还是又燃起了那传承千年的窑火。

瓷器杂话||不简单,中国瓷器千年风雅的背后是君子之道,浮沉之理

现代景德镇

千年的窑火摇曳在这个传奇的小镇,隶书青花的人也渐渐把青花瓷变得更精致婉约

那些千年中的兴衰浮沉仿佛也只是一场历经磨难的烧制,火起,火灭,青花瓷上便满溢流年的芳醇,而流逝的岁月永远也磨灭不了的是那一抹勾勒其上的雅韵。

这种起落浮沉,何尝不是我们的人生呢?从籍籍无名到功成名就,月盈则亏,终有一天曾经的辉煌会过去,是承认平凡还是养精蓄锐,是个人的选择,结果不是重点,重要的是在这种起落间保持一个洒脱的心态,保持一种向上的姿态,这种似乎属于每个人的境遇又何尝不是一场人生的修行呢?

瓷器杂话||不简单,中国瓷器千年风雅的背后是君子之道,浮沉之理

人生修行

走过青阶旁的古窑坊,素胚映着雪,拾一胚新泥着小篆贮月藏风,那段黄泥墙边的斑驳岁月,就这般蹁跹浮现。

你看,其实人生也便是这般,火起,喧嚣至,火灭,茶汤凉,不挂心间,才是真我。

尾声

流年时光淡墨痕,即使青花依旧,那段属于瓷的岁月却已然流逝,但那段轻飘飘的旧时光应该就在那些代代相传的的瓷器中,将往事慢慢讲述

“陶舍重重倚岸开”的盛况再难一见,属于时间的辉煌慢慢沉寂,瓷器的故事却还会继续。

然而当一件瓷器的出世不必市廛觅朱砂,不再陶火昼夜明,甚至唾手即可得,那些泛酒兰亭曲泉的情志也就再难找回。

瓷器杂话||不简单,中国瓷器千年风雅的背后是君子之道,浮沉之理

泛酒兰亭

清平调起偏逢簌簌雪花,千秋风月也只余了这些瓶罐辗转不罢

现世烦杂,名利扰人,多少人迷失在路上,不如偶尔将思绪放离繁闹尘世,去这些悠古的情志中找寻那些曾经的念念不忘,看看那些跨越千年的兴衰和明灭,或许才能够更好地出发。

瓷器杂话||不简单,中国瓷器千年风雅的背后是君子之道,浮沉之理

(图片来自网络,欢迎大家指正,一起学习。)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26677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