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歌 /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解读《雨巷》主题的多重意蕴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解读《雨巷》主题的多重意蕴

《雨巷》大约写于1927年的夏天,发表在一年后的《小说月报》上,编辑叶圣陶说,诗歌一经发表立刻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这首诗替新诗底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由此戴望舒被称为“雨巷诗人”

戴望舒对于现代派诗歌来说绝对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诗人一边传承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象和意境的唯美表达方法,一边借鉴了西方象征派诗歌重直觉、多暗示和尽可能表现潜意识情绪等创作上的方法。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解读《雨巷》主题的多重意蕴

诗中描写了抒情主人公“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他怀着一种缥缈的希望,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个姑娘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与芬芳,而她的内心却结着忧愁、哀怨。他逢着了这样的姑娘,然而转瞬即逝,“像梦中飘过”,她的颜色、芬芳、“太息般的眼光”以及“丁香般的惆怅”统统消散在“雨的哀曲里”。他依旧“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依旧怀着希望,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应该说这算是诗歌创作上的中西合璧、传统和现代的完美对接,因而,《雨巷》一经出现,就呈现出了成熟的现代诗歌的品质,既唯美、又有现代的节奏感,对于当时社会上存在的自由诗、新格律诗和象征派诗体各自为战之时,《雨巷》得到了最大多数的诗人群体和诗歌评论家们的认可。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解读《雨巷》主题的多重意蕴

下面我们就从这首诗的抒情格调、审美体验、主题意蕴以及节奏回环上来进行深度解析。

01 抒情格调上来看,诗歌的意境和情调悒郁惆怅,和中国古典诗词含蓄美一脉相承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在吟咏中,读者可以感到《雨巷》用象征性的意象及意象群来营建抒情空间,传达内心情感,诗歌的境界和古典诗词中李璟的“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这首诗的意境相类似,朦胧含蓄的唯美感以及想象空间。

诗的开头一节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一个场景。细雨蒙蒙中,“我”怀着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和一丝微茫的希望,撑着油纸伞在悠长寂寞的小巷中踽踽独行,点明了诗的主旨是抒写诗人追寻的“希望”。被蒙蒙细雨笼罩的“雨巷”“悠长、悠长”,没有尽头,暗示希望的迷蒙渺茫。“独自”、“寂寥”暗示了诗人知音难觅,孤独彷徨。希望逢着的是那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姑娘”是谁,结着什么样的愁怨不得而知。这是写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还是写诗人对爱情的渴盼,也不得而知。

第二节诗人反复地拿丁香来比喻姑娘。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容貌像丁香一样姣好美丽,品格像丁香一样高雅圣洁,心绪也像丁香一样忧愁惆怅。她愁的是什么呢?我们不得而知。或许是为了那负心的夫君,或许是思念远方的爱人,她的愁绪淡淡地飘散,就像她的花容月貌,就像她的心灵高雅圣洁,整个人的形象美丽而动人,哀婉而凄凉。

这首诗深蕴中国古典诗词中婉约、清丽诗风的韵致,同时也受到法国象征诗歌派的影响,总体上似乎也表现出一种孤独、抑郁和消沉的特点。

《雨巷》在艺术上一个重要的特色是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方法抒情。

象征主义是十九世纪末法国诗歌中崛起的一个艺术流派,他们用世界末的颓废反抗资本主义的秩序。在表现方法上,强调用暗示隐喻等手段表现内心瞬间的感情。这种艺术流派于五四运动退潮时期传入中国。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解读《雨巷》主题的多重意蕴

02 审美体验上来看,诗歌呈现出朦胧幽深的想象空间,打造出的氛围凄清寂寥,像一幅江南烟雨图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解读《雨巷》主题的多重意蕴

第三节这丁香一样的姑娘,在“我”的长久的期待中,终于姗姗走来了。她在这里和“我”是可以互换的,彼心即我心,姑娘就是“我”的心。那姑娘或许是我的心上人,或许是我的追求和理想的化身。也许是,也许都不是。有人说:“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这也正如一位诗家所说:“一个人在梦里泄露自己的潜意识,在诗作里泄露隐蔽的灵魂,然而也只是像梦一般朦胧的。从这种情境,可以体味到诗是在于表现自己与隐藏自己之间。”

第四节“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这么看来,“我”与姑娘的相遇,可能是一段真实的人生际遇,是“我”思之深切而出现的一种幻境,也可能就是写的一场梦。

最终诗人依然撑着油纸伞,继续一个人彷徨在悠长的雨巷里。全诗呈现出的已经就像是水乡古调的画卷,一幅古典唯美的江南烟雨图,氛围凄清寂寥,场面哀婉动人,给读者提供了绝佳的审美体验。

03 主题意蕴上来看,诗歌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是整体的象征所指,可以做多种解读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解读《雨巷》主题的多重意蕴

诗中巧用象征手法,营造了一种既实又虚,朦胧恍惚的氛围。“我”在雨巷中独自彷徨,似乎有满腹的愁苦,但又不愿说出。“丁香一样的姑娘”在诗歌中是象征所指,而又具有多种解读,历来众说纷纭,不一而足,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 第一,政治理想的破灭。这首诗写于1927年,正值大革命失败,五四理想幻灭,戴望舒作为投身革命的知识青年,具有进步思想,革命理想破灭后,空虚苦闷怅惘,也是时代特有的情绪的流露。诗中的姑娘,她有丁香般的忧愁,也有丁香一样的美丽和芬芳。这样就由单纯的愁心的借喻,变成了含着忧愁的美好理想的化身。这个新的形象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美的追求,对美好理想幻灭的痛苦。
  • 第二,人生的迷茫。诗人运用了新鲜的现代语言,来描绘这一雨巷和姑娘的形象,“雨巷”悠长可以象征着漫漫人生路,再也望不到头。与古典诗词套用陈词旧典不同,也与诗人早期写的其他充满旧诗词调子的作品迥异,表现了更多的新时代的气息。“丁香空结雨中愁”,没有“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更能唤起人们希望和幻灭的情绪。在表现时代的忧愁的领域里,这个形象是一个难得的创造。
  • 第三,爱情的幻灭。有人说戴望舒对作家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一见钟情,曾经展开了执著的追求而无果。在古代诗词里,雨中丁香结是以真实的生活景物来寄托诗人的感情。诗歌中那个在雨中飘过的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形象,就带上了更多的诗人想象的成分。它既是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景,又可能是作家驰骋艺术想象的结晶,是真实与想象相结合所产生的艺术真实的形象。

戴望舒说:“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不单是真实的,也不单是想象的。”(《诗论零札》十三)可以说《雨巷》的意境形象借鉴于古典诗词,又超越于古典诗词,最主要的即因为它是诗人依据生活的经验而又加上了自己想象的艺术创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解读《雨巷》主题的多重意蕴

04 节奏回环音乐美感来看,也是极为出色的,节奏舒缓悠扬、回环往复、婉转悦耳,仿佛轻柔的小夜曲

《雨巷》最初为人称道,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它的音节的优美。最后一小节如下: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雨巷》全诗共七节。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除“逢着”改为“飘过”之外,其他语句完全一样。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解读《雨巷》主题的多重意蕴

这样首尾呼应,同一主调在诗中重复出现,加强了全诗的音乐感,也加重了诗人在政治理想彷徨和幻灭心境中的表现力。

整个诗每节六行,每行字数长短不一,参差不齐,而又大体在相隔不远的行里重复一次韵脚。每节押的两次到三次,从头至尾没有换韵。全诗句子都很短,有些短的句子还切断了词句的关连。而有些同样的字在韵脚中多次出现,如 “雨巷”、“姑娘”、“芬芳、“惆怅”、“眼光”,有意地使一个音响在听觉中反复。使诗歌呈现出和谐而灵动的乐感,读起来十分动听悦耳,造成了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像一首轻柔而沉思的小夜曲,一个寂寞而痛苦的旋律在全曲中反复回响,萦绕在心头。

为了强化全诗的音乐性,诗人还吸取了外国诗歌中的一些技法,在同一节诗中让同样的字句更迭相见。这种语言上的重复,复沓,像交织一起的抒情乐句反复一样,加重了诗歌的抒情色彩。

(全文完)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25824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