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从童贯的官职,浅析北宋时期宣抚使制度的演变和影响

从童贯的官职,浅析北宋时期宣抚使制度的演变和影响

导语:

说起童贯,大家都很熟悉,宋徽宗时期,六大奸臣之一,在《水浒传》中做过枢密使,领兵攻打梁山泊,给梁山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其实,在现实之中,童贯还担任过江淮荆浙宣抚使,统领数十万大军,成功地镇压了方腊起义;后来,童贯又担任陕西、两河宣抚使,趁辽国衰亡之际,采取联金抗辽的策略,夺回五代时期后晋割给辽国的燕云十六州,从而建立万世不朽之功勋。可见,宣抚使在军事战争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下面,笔者从四个方面分析,北宋时期,宣抚使制度的演变和影响。

从童贯的官职,浅析北宋时期宣抚使制度的演变和影响

童贯剧照

一、宣抚使制度的演变和特点

二、北宋时期,宣抚使的权力范围

三、北宋时期,统治者对宣抚使的权力制衡

四、宣抚使制度对北宋的影响

 一、宣抚使制度的演变和特点

北宋时期,宣抚使可以说是地方上影响力最大的官职,在北宋历史上,时置时废,延续了数百年,不过,说起宣抚使制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唐朝中期,下面,我们一起分析宣抚使制度的演变和特点。

1. 宣抚制度起源于唐朝。在历史上,黄河水患给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和老百姓带来很大的威胁和不安。而水患过后,留给老百姓的不外乎是无家可归、粮食短缺甚至是家破人亡等严重问题,可以说,这些问题都是老百姓的民生问题,如果处理不及时,可能就会引发不必要的暴动,为此,各朝各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水患过后的重建工作和安抚体恤工作。唐朝也不例外,在开元十六年,河北发生水灾,致使河北人民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唐玄宗为了及时落实灾后重建工作,便委任魏州刺史宇文融户部侍郎兼河北道宣抚使,赶往河北完成救灾事宜。这就是宣抚使制度的开端。后来,唐代宗、唐德宗时期,先后任命一些高官为宣抚使,前往地方负责安抚工作。但是,这一时期的宣抚使大都是负责灾后重建、开仓放粮等民生工作,后来,也有宣抚使享有推选人才的权力和安抚少数民族的职责,但是,这一时期的宣抚使,地位并不算太高,只是代表朝廷前往地方解决民生问题,并不涉及军事、财政等领域,任务完成后,回京复命,宣抚使一职,自动解除。

从童贯的官职,浅析北宋时期宣抚使制度的演变和影响

唐玄宗与杨贵妃剧照

2. 宣抚使制度发展于五代。五代时期,中原地区存在着许多割据政权,可以说,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大分裂时期,这个时期的人们生活在战乱四起、水深火热之中,因此,五代中的各种割据政权也就沿袭唐朝的宣抚使制度,选派官员担任宣抚使,到地方上安抚百姓、了解民生、及时维稳,必要之时,可以采取一些军事手段镇压暴动,从而有效控制敌方。因此,可以说宣抚使制度在五代时期得到了大力发展。

3. 宣抚使制度存在于北宋前期。宋太祖到宋仁宗这段时间,我们称为北宋前期。本是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的赵匡胤凭借黄袍加身在陈桥驿当上了皇帝,开辟了大宋王朝,从乱世之中建立了国家,个中滋味,赵匡胤十分清楚,为了安抚群众,保持社会稳定,赵匡胤继续沿用了宣抚使制度,但是,原则上是有事则设,无事则废,所以,在北宋前期,这一制度是很少使用的,只是在宋真宗时,大辽南侵,在河北和河东地区与大宋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即时,河北、河东地区的百姓生灵涂炭,哀声四起,宋真宗选派参军政事向敏中担任宣抚使,前往河北、河东地区安抚百姓、慰藉官员。这是北宋前期,仅有的一次任命宣抚使前往地方安抚百姓的记录。

从童贯的官职,浅析北宋时期宣抚使制度的演变和影响

宋真宗剧照

4. 宣抚使制度得益于于北宋中期。宋仁宗到宋神宗这段时间,我们称为是北宋中期。这一时期,辽国、西夏、金国崛起,经常在北宋边境挑起战乱,严重威胁了北宋的边防安全;再加上,北宋内部不稳,义军四起,严重影响国内的和谐稳定;在这内忧外患之下,朝廷更加依赖宣抚使来维护地方的稳定,这一时期的宣抚使大多由武将担任,同时,宣抚使的主要职责也由民事转为了军事,但是,与北宋前期的“有事则设,无事则废”一样,这一时期的宣抚使制度与战争形势密不可分,当战事结束、内乱平息后,宣抚使一职也就自动解除了。就像宋神宗时期,广源、苏茂等地区出现了叛乱,宋神宗选派郭逵担任荆湖宣抚使,前往平定叛乱,待叛乱平定后,朝廷就解除了郭逵的宣抚使职务。

5. 宣抚使制度兴盛于北宋后期。宋哲宗到宋钦宗这段时间,我们称之为北宋后期。这一时期的大辽、金国和西夏逐渐强大,更加肆无忌惮地侵犯北宋边境,再加上江南的方腊起义,北宋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为了抵抗侵略,平定起义,朝廷也就更加频繁地设置宣抚使,前去地方主持民生、财政、外交和军事事务,这个时候,朝廷放宽了宣抚使的选任条件,开始安排宦官担任此职,比如,宋神宗时期,江南方腊起义,宋神宗选派童贯担任江淮荆浙宣抚使,前去平叛。

从童贯的官职,浅析北宋时期宣抚使制度的演变和影响

方腊剧照

二、北宋时期,宣抚使的权力范围

北宋时期的宣抚使,起初只是负责地方的民事,后来,逐渐管理地方的军事、财政和人才选拔等事宜,可以说,宣抚使的权力不断扩大,呈递增之势

1. 民政职能。北宋前期,当地方发生瘟疫、干旱、水害、饥荒等自然灾害时,朝廷总会选派副宰相、枢密副使及其以上的官员担任宣抚使,前去地方负责民政事务,主要包括:赈灾救民、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招纳人口和免除徭役等事项。比如,宋仁宗时期,韩琦曾任陕西宣抚使,前往陕西处理大旱事宜。

从童贯的官职,浅析北宋时期宣抚使制度的演变和影响

宋仁宗剧照

2. 军事职能。北宋中期以后,随着金国、大辽、西夏等国家的不断入侵以及北宋内部农民起义,战争不断爆发,宣抚使的职能由赈灾安民逐渐向指挥地方军事作战、平复内部暴乱、维护地方治安转变,并且随着战争形势的日益严峻,北宋朝廷越来越重视宣抚使的军事职能,因此,这段时间以来,宣抚使在军事指挥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宋徽宗时期,大辽日益衰弱,金国逐渐兴起,北宋朝廷便想联金灭辽,遂派童贯为河北、河东宣抚使,前往一线指挥灭辽战役。这一时期,宣抚使负责军事训练、调拨军马粮草、招募士兵等一些列军务,从而保证军队的战斗力。

3. 人事管理职能。从北宋中期开始,宣抚使具有选贤任能、向中央推荐官员的权力,同时,也有权对辖区内的官员进行监察,发现失职、渎职的官员,可以请求朝廷罢免。比如,宋神宗时期,范仲淹担任陕西宣抚使,负责宣抚陕西和河东,这个时候,范仲淹向朝廷举荐蔡挺任泾州通判;韩绛担任宣抚使的时候,发现陕西路刑狱高赋没有真才实学,便向朝廷提议罢免。这一时期的宣抚使,为朝廷推荐了不少人才,虽然也罢免过一些没有作为的官吏,但是,总体上来说,宣抚使推荐官员的数量还是非常多的,以至于北宋官员数量大大增加,从一定程度上给北宋财政带来了困难,于是,皇帝有意削减宣抚使的这一职能,尽量控制官吏数量。

从童贯的官职,浅析北宋时期宣抚使制度的演变和影响

宋神宗剧照

4. 奖罚职能。宣抚使作为地方的主要领导人,可以奖罚官员。比如,宋神宗时期,黄河决口,久久不能治理,朝廷选派李昭述前往治理,李昭述领命后,调动八万民工成功治理了水患。这一地区的宣抚使便向朝廷汇报了李昭述的功绩,请求朝廷为李昭述加官进爵,论功行赏,朝廷也十分尊重宣抚使的意见,根据功绩,提拔李昭述做了龙图阁直学士,任潭州知府。

5. 财权职能。在和平时期,北宋朝廷严格控制地方的财权,不允许地方武将干预财政,尽最大努力避免地方武将集军政财权于一身,从而最大限度地抑制地方势力,以防地方势力威胁朝廷,即便如此,北宋朝廷也会给予宣抚使一定的财权职能,让其购买军需,保证军队的即战力。比如,宋仁宗时期,朝廷要攻打西夏,为了保证军需,陕西宣抚使积极筹措军费,购置铠甲、粮草等战备物资。其实,到了北宋末期,宣抚使在财政方面的权力更加扩大,此时,连年战乱,朝廷财政更加困难,有些宣抚使便想方设法增加财政收入。比如,宋徽宗时期,童贯作为陕西宣抚使,通过低买高卖、调整物价等手段,筹集军费,充盈地方财政收入。

从童贯的官职,浅析北宋时期宣抚使制度的演变和影响

宋徽宗剧照

6. 外交职能。北宋时期,宣抚使既然负责地方的军事指挥,对外抵抗侵略,对内镇压叛乱,那么,此时的宣抚使也就自然而然地负责一些外交事务,尤其是在签订条约、盟约、停战协议的时候,宣抚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宋徽宗时期,为了联金抗辽,北宋统治者派遣宣抚使出使金国,定下了“海上之盟”。

由此可见,随着事态的发展,宣抚使从最初只负责民事慢慢演变成了一副多面手职责范围越来越大,身上的责任也越来越重,在地方上的每项事务中担负着重要的作用。

三、北宋时期,统治者对宣抚使的权力制衡

北宋是赵匡胤在陈桥驿兵变中建立的国家,这个朝代重文抑武,因此,北宋统治者不愿意看到地方势力的日益壮大,更不能容忍地方出现势力割据现象,而宣抚使的权力范围日益扩大,就会违背北宋统治者的本意,引起北宋统治者的权力恐慌,北宋统治者便会采取措施平衡宣抚使的权力。

1. 北宋统治者牢牢抓住了宣抚使的任免权。宣抚使的人选不是靠宰相任命,也不是靠枢密使指定,而是由皇帝一人说了算,皇帝说让谁担任,谁就去担任,所以,在挑选人选时,皇帝会挑选自己的心腹。至于罢免权,则是由朝廷说了算,对于那些失职、渎职、玩忽职守的宣抚使,一经发现,立即罢免,同时,朝廷百官也可以监督宣抚使,发现宣抚使有任何不法行为,便可立即上报朝廷,一旦查实,立即解除宣抚职权。比如,宋宁宗时期,发生了吴曦叛乱,时任宣抚使的程松不仅不闻不问,还溜之大吉,犯下了失职之罪,北宋统治者立即罢免了他的宣抚职务。

从童贯的官职,浅析北宋时期宣抚使制度的演变和影响

宋宁宗剧照

2. 北宋统治者延续了“用时则设、不用则废”的制度。宣抚使的职责范围虽然越来越大,但是,它的设立与当时的事态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发生自然灾害、战乱时,便会选派宣抚使到地方上处理相关事宜、做好善后工作,一旦任务完成,宣抚使职务自动解除。这种时置时费的制度表明了宣抚使具有临时性、灵活性的特点,并非一成不变。比如,宋真宗时期,选派向敏中担任宣抚使,前往河北地区安抚百姓,事成之后,回京复命,宣抚职务也就自动解除了。

3. 北宋统治者设置宣抚副使分化宣抚使的权力。宣抚使位高权重,权力集中,为了分化宣抚使的权力,北宋统治者开始设置宣抚使和宣抚副使,利用宣抚副使来平衡宣抚使的权力,这还不算,有时候,北宋统治者干脆不设宣抚使,只设宣抚副使,前往地方宣抚。比如,宋钦宗时期,金兵南侵,宋钦宗派李纲为宣抚使,刘韐为宣抚副使,前去迎战金兵,其实,之所以设置宣抚副使,就是因为宋钦宗不信任李纲,专门安排刘韐分化李纲的权力,致使李纲不能有力地指挥宋军。

从童贯的官职,浅析北宋时期宣抚使制度的演变和影响

宋钦宗剧照

4. 北宋统治者加大力度笼络宣抚使。为了让宣抚使更好地听命于朝廷,北宋统治者也会想尽办法笼络宣抚使。比如,赏赐宣抚使金银、给有功勋的宣抚使建庙立碑、给宣抚使的子侄一定的特殊照顾等等,通过这些皇家恩惠,来拉拢宣抚使。宋仁宗时,范仲淹任河东、陕西宣抚使,临行之前,宋仁宗赏赐他百两黄金,不过,范仲淹是一位爱兵如子的实干家,他随手将这百两黄金分给了身边部将;靖康二年,宋钦宗任刘韐为河东宣抚副使,出使金国,金国妄想诱降刘韐,没想到刘韐宁死不从,宋钦宗为了表其功,追封刘韐为资政殿大学士

北宋统治者赋予了宣抚使过高的权力,但是,又担心宣抚使威胁朝廷的统治,为此,一边收,一边放,想尽办法平衡宣抚使的权力范围,抑制宣抚使的膨胀增长。

四、宣抚使制度对北宋的影响

在大宋时期,宣抚使制度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从它的职能范围来看,这一制度在民生、军政、人才举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从童贯的官职,浅析北宋时期宣抚使制度的演变和影响

宋太祖赵匡胤时期的北宋地图

1. 有利于缓解人民的疾苦。地方上一旦出现重大灾害,北宋统治者就会安排宣抚使前去解决,对辖区内的灾民进行救济、帮扶,甚至,免除苛捐杂税,帮助人民灾后重建,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让人民群众得到幸福感和安全感。

2. 有利于指挥军事作战。宣抚使在指挥战斗、布置战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深入军事前线,能够准确研判战争形势,有力掌控战局走向,有效抵抗侵略、平复叛乱,从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3.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北宋不愿意看到地方军政势力的增强,让宣抚使代表朝廷前去地方处理事务,这样便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了地方势力。同时,北宋统治者一般选用文臣来担任宣抚使,武将担任宣抚副使,这样便打击了武将的势力,迫使武将不敢乱来。

4. 有利于人才选拔。对于有真才实学的人,宣抚使可以向朝廷直接推荐,因此,这一时期,一些不会之乎者也,但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得到了重用,可以说是不拘一格降人才。

从童贯的官职,浅析北宋时期宣抚使制度的演变和影响

结语:

宣抚使制度,适应了北宋时期的历史潮流,为北宋解决了很多棘手的问题,它的建立,为后世处理地方紧急问题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此,北宋之后的南宋、金、元、明、清等朝代,也十分认可这一制度,并在不同事件中继承了这一制度。可见,宣抚使制度是我们古人智慧的结晶,更是古代社会前进的步伐!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25278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