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胡适小诗《三年不见他》,末句“你总是这样叫人牵挂”,他是谁?

胡适小诗《三年不见他》,末句“你总是这样叫人牵挂”,他是谁?

胡适,光绪十七年(1891年)出生于江苏省松江府川沙县(今上海市浦东新区),近代中国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而闻名于世。

胡适先生不仅倡导“白话文”,也倡导“白话诗”。1917年2月1日,当时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新青年》发表我国第一批白话诗——胡适白话诗8首。

这是胡适为文学改良而率先喷发新诗的“尝试”,也是中国白话诗的开山之作,下面选取其中二首:

胡适小诗《三年不见他》,末句“你总是这样叫人牵挂”,他是谁?

《朋友》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他》

你心里爱他,莫说不爱他。

要看你爱他,且等人害他。

倘有人害他,你如何对他。

倘有人爱他,更如何待他。

胡适曾在1929年1月,写过一首小诗《三年不见他》,在诗的最后一句,有“你总是这样叫人牵记!”,并且,这首小诗胡适直到21年后才发表,那么,这首小诗里的“他”说的是谁呢?下面先请阅读全诗:

胡适小诗《三年不见他》,末句“你总是这样叫人牵挂”,他是谁?

《三年不见他》

三年不见他,

就自信能把他忘了。

今天又看见他,

这久冷的心又发狂了。

我终夜不成眠,

萦想着他的愁,病,衰老。

刚闭上了一双倦眼,

又只见他庄严曼妙。

我欢喜醒来,

眼里还噙着两滴欢喜的泪,

我忍不住笑出声来,

“你总是这样叫人牵记!”

1929年1月,胡适作为董事,参加了北平协和医学院董事会议,会议期间,他抽空去探望在重病中的老朋友梁启超,但令人遗憾的是,当他赶到病房时,梁启超刚刚病逝几个小时,胡适在悲痛中参加其大殓。

几天后,胡适又去北京大学旧地重游,感触良多,乃赋诗《三年不见他》感怀。

胡适小诗《三年不见他》,末句“你总是这样叫人牵挂”,他是谁?

三十年之后,胡适把这首未曾发表的诗赠给章君古先生,并在“短跋”中说:“我为什么三十年没有发表这首小诗?那是因为我想读这首诗的人一定猜不出诗里的‘他’是谁;又因为在那个时候,在写诗的时候,我不愿把原来的意思说出来,说出来也许没有人相信。在章希吕替我钞的诗稿上,这首诗有几次涂改的题目:原题《留恋》,涂去后改写的诗《纪念北大》,第三次改的是《十八年一月重到北大》。最后改的题目是《三年不见他》。”

胡适在“跋”的最后说:“北大的旧同事、老同学,也许能够了解我在三十一年前写这首诗的心理”。

胡适从1917年起,就在北大任教,1926年出国,先后游历英国、法国、美国、日本诸国。并于1927年取得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到1929年1月重返北平,算下来恰好三年未到北大。

1962年2月24日,胡适病逝于台北,身上覆盖的正是北京大学校旗。

读到最后,你知道胡适小诗《三年不见他》中的“他”是谁了吧?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25274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