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欣赏 / 王昌龄这首闺怨诗,并无怨气,却将大多数少女的心思都写出来了

王昌龄这首闺怨诗,并无怨气,却将大多数少女的心思都写出来了

闺怨

唐代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还有一个版本第一句是“闺中少妇不知愁”,这个“知”和这个“曾”就很值得推敲,“知”字含有不知、不懂、没有这方面儿意识的意思,但从诗中最后一句中的“悔”字来看,显然这位少妇是懂得这些细腻情感的,在诗的一开始,作者想要表达的是少妇此时尚未愁,而不是不知愁、不懂愁,于是我们在此就选择了“曾”字这一版本。

王昌龄这首闺怨诗,并无怨气,却将大多数少女的心思都写出来了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这首诗的用意显然是层层递进的,这位少妇显然还如少女一般,并为接触到愁,她一直无忧无虑的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从下文中“翠楼”便知其家庭应不是一般普通人家。而从最后一句“觅封侯”中我们也能倒推出,少妇在一开始是支持其丈夫去边疆建功立业的,并且丈夫的这种追求志向的行为也给少妇带来了一些对未来生活的想象,她想到丈夫在边疆建立了卓越的功勋,回朝后被皇帝接见、赏赐、封侯,他们的小家也在丈夫事业成功之后变得越来越好。这或许才是少妇不曾愁的真实原因。

在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唐朝前期年轻人们追求功名的路径,第一个则是考进士,但是这条路极其困难,唐代的时候科举取士的规模还不如宋朝那般庞大,只有极其优秀的少数人才能在三年一比的科举中步入官僚阶层;第二条路则是去边疆立功,这是更为当时人所推崇的一种方式,我们之前读过王维那首有名的《送元二之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人们只知后两句名垂千古,却不曾重视前两句中所包含的故事:在初春时节,王维的朋友元二在过完年没几天就准备去西域军中任职,他是在前一年年末的时候通过在长安城中的人情关系谋得了这份差事,于是过完年还在正月里,元二就在先一天到达了咸阳(即渭城)城郊的客舍,而王维则是第二天大清早策马从长安城中前来为元二送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句更是表达出一种友人将赴边疆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而并没有唐朝后期送别诗中所含有的乱世离合的感觉。于是我们便从这些诗中了解到,在安史之乱之前的唐朝社会中,去西域边疆立功,是很多好男儿追求个人志向、谋求个人发展的一个重要渠道。

王昌龄这首闺怨诗,并无怨气,却将大多数少女的心思都写出来了

了解了这些,就更能明白,王昌龄诗中的少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对丈夫离家去边疆立功的行为都是理解与支持,并含有某种期待的。

“春日凝妆上翠楼”这句算是一个小小的转折,这个转折很细腻,重点在“凝妆”二字上。又是一年春天,她的丈夫或许已经出去好几年了,此时的少妇也为这春色所动,于是决定郑重其事的欣赏一番,这个郑重其事就体现在“凝妆”上,为了欣赏这大好春景,她特地化上了正式的妆容,然后缓步登上自家庭院中的翠楼。我们可以揣摩一下少妇欣赏春色还要着重打扮一番的心理。我觉得第一个原因是,诗中的少妇首先是一位大家闺秀,端庄雅致是生活中本身就有的要求。第二个原因或许是,她很重视这美丽的春色,她要配得上这样的春色,正所谓“名花倾国两相欢”也。第三个原因可能就如同我们现代人那样,几日未打扮,反正丈夫也不在,打扮来给谁看呢,就如同温庭筠《菩萨蛮》中所描述的那般“懒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一样,所以在欣赏春色之前,少妇还是提起了精神,去修饰了一番。

登上翠楼以后发生了什么呢?“忽见陌头杨柳色”,杨柳本是春日景象中很普遍的一种,作者又为何要用一“忽”字呢,想必这“陌头杨柳”一定是唤起了少妇的某种潜在意识,而这种潜在意识又与诗中前两句所描述的少妇“不曾愁”的状态大相径庭,于是诗人着一“忽”字以表达少妇心中情绪的巨大转折。我们曾在解读苏轼那首“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以及王湾那首“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讲过,春天真正令人从心底里苏醒、从精神上欣欣向荣并打心眼儿里感到愉悦的,并不是仲春时节繁花尽放的时候,而是冬天还未完全过去,河里还流着冰凌,但春天的气息已经随处显现、吹在脸上的风已经有点轻软的时候,此时的人们还未从严冬的冷峻中缓过神来,但春天的迹象却不停地给人以惊喜,意识到春天就要来了,那种被激发、被唤醒的感觉,才是春天最令人心动的感受。而王昌龄这首闺怨诗中的少妇,此时似乎就在经历这种被唤醒的心动时刻。看到陌头的杨柳,她突然意识到,自己似乎辜负了许多这样美好的春日时光,而这些时光,也正是自己身位女子所最令人欣赏、最令人垂怜、最值得人宠爱的时光,而这些,似乎都被自己辜负了。

王昌龄这首闺怨诗,并无怨气,却将大多数少女的心思都写出来了

于是诗中最后来了一句与开篇完全不同的情绪,“悔教夫婿觅封侯”,一个“悔”字,便将前两句所表达的少妇对丈夫在外建功立业的支持理解完全推翻,而此刻在少妇心里,自己需要被人垂怜、被人呵护、需要被陪伴、被宠爱的青春年华,才是最令她重视的。什么建功立业,什么封侯拜相,都是虚妄,此刻她需要陪伴,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首诗最妙的地方在于,少妇闺怨情绪的被唤醒。很多人说这首诗像是闺中少妇生活场景中的一个片段、一个截图,诗中四句已将少妇情绪的缘起、转折与戛然而止写完了,显得没有余韵,而我却觉得,单单能读出少妇被“唤醒”这样细腻的情感,就已经余味悠长了。我们不难在这首诗之后,续上众多的描写北宋庭院里那些独居女性的诗词,那些品不完的孤单寂寞、说不完的思念怅望,不才刚刚开始吗?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24830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