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欣赏 / 王昌龄这首采莲诗,一反诗歌艺术的传统,读后方知何为“诗意”

王昌龄这首采莲诗,一反诗歌艺术的传统,读后方知何为“诗意”

很多古典诗词,都有这样一种结构或艺术安排,就是诗中用大段篇幅来表现某种情境或情感,但在最后一联却反向结尾,给人无穷无尽的想象与怅惘,也给诗歌带来绵绵无尽的余韵。我们来举几个例子,最典型的是唐代诗人钱起那首《省试湘灵鼓瑟》,诗中前十句极力描绘湘灵鼓瑟的美妙,河神听后不自觉的起舞,贬谪潇湘之人听后忍不住悲泣,金石听了都为之凄然崩裂,诗人将湘灵鼓瑟的神奇美妙氛围已经营造到极致了,读者已经按奈不住想要看看诗人最后是怎样描述湘灵这位女神仙的,女神真容的显现已经呼之欲出,但就在这时,诗人宕开一笔,如下写道:“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湘灵的真容并没有出现,瑟曲终了,人已飘远,徒留下几座青峰,与山间回荡的乐曲。无限的怅惘之情扑面袭来,令人既惆怅又回味无穷。诗人在创作中作出这样的艺术安排,既能使诗歌内容跌宕起伏,使读者的情感跟随着诗歌内容而有更加深刻的感受;又能在意境表达上提升一层,使诗歌境界更加高远,使诗歌韵味更加悠长。

王昌龄这首采莲诗,一反诗歌艺术的传统,读后方知何为“诗意”

类似于这种安排的古典诗词为数不少,比如苏轼的“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还有苏轼的另一首描写西湖暴雨的“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还有最近读到的王昌龄那首《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这些诗作都是在开头营造一种期待的心理或者某种悲伤的情境,但在读者急欲往下想要给这种心理找到结果,或给这种情境找到定格,又或者还想在此之上读出更高的诗歌高潮,诗人们却往往会反向一收,一扫读者的期待,给诗歌留下无尽的余韵与想象。

王昌龄这首采莲诗,一反诗歌艺术的传统,读后方知何为“诗意”

今天,我们来读一首王昌龄的七绝,却与上述情况完全相反,是前三句已将读者的期待降到最低了,最后一句却又给人以巨大的希望,使读者读来颇有一种欣喜的感受。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写的。

采莲曲

唐代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王昌龄这首采莲诗,一反诗歌艺术的传统,读后方知何为“诗意”

这首诗写的很有艺术构思,虽有构思但很自然,完全不像是诗人刻意而为,浑然天成的四句诗,读起来像珠玉一般晶莹。有画面,有故事,有起伏,有高潮,有令人欣喜的结尾,还有韵味悠长的余韵,诗词佳作,不外如是。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首句描写采莲少女在荷塘中的景象,从三四句我们能了解到这应该是一片非常广阔的荷塘。十里荷塘的莲叶,一大片一大片地生长着,采莲少女穿着青翠色的绿萝裙,撑着小舟在荷叶丛中游荡,少女清纯喜悦的脸颊,与荷花互相开放,你分不清哪个是花哪个是人,只是沉浸在这完美的画面中心旷神怡。这两句的描写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和谐”,采莲少女与荷花荷叶的和谐,少女荡舟与荷塘环境的和谐,正因为这样的和谐,才使读者恍然像是站在岸边望着荷塘中的少女,那种遇到美好事物久久不愿离去的心情就可想而知了。

王昌龄这首采莲诗,一反诗歌艺术的传统,读后方知何为“诗意”

诗词中用自然事物来比喻人的形象的艺术构思不在少数,李白那三首《清平调》中的“云想衣裳花想容”和“名花倾国两相欢”都是其中佳句,且把以花喻美人的格调已经定在了一个高度,使人读后便能明白李白诗中的名花,是用来对比妃子贵人的。而王昌龄这首则不同,他在以花喻人中,完美地将采莲少女的性格与荷花结合起来,这样就在人花对比中更进一层,跳脱了以往只以容貌外表来比喻的框框,使诗中人物更活灵活现,更有趣也更有情味。读到这里,一位活泼灵动的小家碧玉,婉约而又充满灵气的少女形象便呈现在读者眼前了(看来不同的花比喻不同的美人也是有道理的)。

王昌龄这首采莲诗,一反诗歌艺术的传统,读后方知何为“诗意”

但是诗人在这里又有一个巧妙的构思,少女形象是出来了,但她又不是完全呈现,她不是整个儿形象矗立在你的视线里,而是一种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仿佛你站在岸边望着她,就害怕她突然荡入哪片荷叶丛中消失不见,这就很惆怅了。

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瞧,担心的事儿还真就发生了,少女荡入了一片浓密高大的莲叶池中不见了,身为读者的我们,同痴痴凝望的诗人一样,此时当是怅惘至极的。这就与文章开头那首《省试湘灵鼓瑟》中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对上了。从诗情起伏来看,诗人与读者们的情绪,从一开始偶然看到十里荷塘中的采莲少女,接着被少女青春灵动的气息所吸引,直至沉浸在偶遇美好事物的情境中心旷神怡,前二句将人们心中的美好感受推到一种极其和谐的境地,但这和谐中又包含有美好事物随时可能消失不见的担心,而第三句就讲道,这种担心真的发生了,读者心中的心旷神怡随即转化为嗟叹与怅惘:美好的事物为何就不能长久存在呢?

王昌龄这首采莲诗,一反诗歌艺术的传统,读后方知何为“诗意”

第三句的一跌,把读者心中的美好感受打碎,而当我们正要失望惆怅之际,忽然一阵歌声映入耳畔,那片莲叶中不知从何处传来了采莲少女的歌声,“闻歌始觉有人来”,这第四句,一扫之前的情绪起伏,把读者的失落之情一扫而空,读者缓过神来才发现,少女并没有远去,而是还在这片荷塘中,而美好的事物也并没有消逝不见。能想象得出,若我们是站在岸边痴痴凝望的诗人,在突然听到莲歌的那一刹那,该是多么的欣喜若狂。

诗情自此结束,我们不知道这美好的事物延续了多久,也不晓得诗人在岸边伫立了多久,只留下美好的感受充溢于我们的胸间,余韵悠然。读诗能读出美好的感受,方能在生活中体会到何为诗意!

王昌龄这首采莲诗,一反诗歌艺术的传统,读后方知何为“诗意”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24829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