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 / “以丑为美,至德至善”|浅论《庄子》中的审丑艺术

“以丑为美,至德至善”|浅论《庄子》中的审丑艺术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许多思想家的思想如夜空中的星般闪亮,而庄子,是独树一帜的存在,而后来的文学家也对这本”天下第一奇书”(金永叹评)大加赞赏。

闻一多说”庄子占据了那全时代的身心,他们的生活、思想、文艺——整个文明的核心是庄子,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

鲁迅评价《庄子》”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庄子在中国传统哲学、文学、美学、艺术等方面都产生了广泛且深远的影响。在美学方面,庄子第一个明确地谈到了丑的问题,指出长相丑陋的人也可能有精神美,甚至可以说,“在中国美学史上,对丑怪之美的肯定,为庄子美学所特有”。

在《庄子》里,塑造了许多奇丽诡谲的形象,庄子将道理蕴含在这些寓言故事之中,寓真于诞,寓实于玄。

一、《庄子》中”丑”的形态

在人们的观念中,丑经常和恶等同,但在《庄子》里却极少用”恶”来描述丑,反而,《庄子》里的丑陋不堪的人和毫无用处的散木反而是至德之物,得道之人不仅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 乘云气,与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出凡脱俗的仙风傲骨形象,也有 “才全而德不形”的”大朴而自然至美”的形象。

只要不被外在的功名、权利束缚,保持本心的纯洁,就算外表丑陋,也依然是美的。

  • 1. 用畸人之美证明精神超越外在

从古至今,丑多被视为美的附庸,但在《庄子》中却描述了各式各样的丑人,他们形象怪异,但他们都是得道之人,德行才智都远超常人。

“以丑为美,至德至善”|浅论《庄子》中的审丑艺术

庄子在《德充符》中塑造了六个奇丑怪人,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有着完美的道德境界。刘凤苞评价这篇”凭空撰出几个形体不全之人,如傀儡登场,怪状错落,几于以文为戏,却都说得高不可攀,见解全超乎形骸之外。”

其一,是鲁国的断了一条腿的兀者王骀,弟子甚多,跟从他游学的人和孔子的门徒相等。他的奇怪之处是:他站着不能给人教诲,坐着不能议论大事;弟子们却空怀而来,学满而归。孔子把他称为”圣人”,把他当做自己的老师。

其二,是同样被砍掉了一条腿的兀者申徒嘉,跟郑国的子产同拜伯昏无人为师,受子产的排挤,但申徒嘉”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这是有德行的人才能做到的。

其三,是鲁国被砍去脚趾的叔山无趾,认为孔子祈求自己的名声能传扬于外,却不知道道德修养高的人把名声看作是束缚自己的枷锁。

其四,是卫国貌丑至极的哀骀它,但是男人跟他相处,却常常舍不得离去,女人与他相处,说”与其做别人的妻子,不如做哀骀它先生的妾”,鲁哀公与他相处不到一个月,就十分信任他,把国事委托给了他。

其五,是跂支离无脤,他跛脚、驼背、缺嘴,相貌奇丑无比,他去游说卫灵公的时候,卫灵公十分喜欢他,把他看做正常人。

其六,是瓮大瘿,他脖子上的瘤和瓮一样大,他去游说齐恒公的时候,齐恒公十分喜欢他,视若全人。

《德充符》中的这六个”以丑骇天下”的奇人,都是得道的高人,他们有自己非凡的才能,同时也受到社会的敬重和爱戴。庄子欣赏外表丑陋、内心有德的人,他在这些人身上寄托了道家的理想。他用丑怪的外表来反衬人内在品德的美好,告诉我们内在的美好可以掩盖外在的残缺。

  • 2. 用散木之美来证明无用之大用

散木是指没有用的树木,在以往的文学作品中,它们总是被冠以残败、衰颓、无用的标签,但庄子反其道而行之,他认为无用即有用。

《庄子》一书里主要刻画了四种散木,在世人眼里都是没有用处的木头,但在庄子眼里却有它们自身独特的价值。

其一,是《逍遥游》里的大瓠,如果拿来盛水,不够坚固;如果拿来做瓢,却没地方放,惠子把大瓠称为无用之木,但庄子认为不是大瓠无用,而是使用它的人目光短浅。

其二,同样是《逍遥游》中的大樗,体型巨大,盘根错节,丑陋无比,很多木匠都不愿意停下来看它一秒。惠子同样认为大樗是无用之木,但庄子认为大樗树长在自然,并不是为了人类而服务的,人类应该摒弃世俗的功利心,顺应万物的自然发展。

其三,是《人间世》里的栎社树,拿来做船,船会迅速沉没;拿来做棺椁,会马上腐烂;拿来做器皿,器皿会很快损坏,但庄子认为,散木正是因为”无用”的长处,才免于人们的砍伐,获得了”长寿”这个美好结局。

其四,是《人间世》里的商丘之木,它一点用都没有,长相丑陋不堪,人们避而远之,以不材终其天年。

“以丑为美,至德至善”|浅论《庄子》中的审丑艺术

庄子用文木、楸、柏、桑这些有用之材与散木进行对比,生长得整齐有用的树木,在人眼中看来是有价值的,遭遇了灭顶之灾,反观这些散木,却因自身的缺点而得以善终,活得最原始,最自由自在,在”无为中显现有为”,抒发了庄子对生命力和自由的渴求。

二、从”丑怪”审美透视庄子的精神世界

李泽厚说过:”庄子的美学同他的哲学是浑然一体的东西,他的美学即是他的哲学,他的哲学也即是他的美学。这是庄子美学的一个突出的特点。”

庄子并没有刻意去阐述自己的美学观念,他在阐释自己哲学观念的同时,透露出了自己的美学观念,因此,我们也能从庄子的审丑美学中窥探到庄子精神世界的一隅。

  • 1. 物我两忘,达到精神自由

《逍遥游》中写道“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无己”、”无功”、”无名”是一种摆脱社会羁绊,达到逍遥的圣人状态,这是一种精神境界极高的状态。庄子认为一个普通人通过”物我两忘”的方式化解生活中的矛盾也能达到圣人境界。

人活着,就会有诸多矛盾,个体纯洁和社会繁芜之间,个体和个体之间,人生有限和知识无限之间,名利和自身精神自由之间都存在着矛盾。

“以丑为美,至德至善”|浅论《庄子》中的审丑艺术

庄子对于如何化解这些矛盾,达到精神自由,提出了一个方法论”心斋、坐忘”。心斋就是使心灵达到极端的空明虚静无杂念的状态,心不为物专;坐忘就是彻底忘记一切,达到精神自由的目标。

而在对大樗等散木的描绘中,我们可以发现,庄子认为它们脱离了人类的掌控,通过“心斋”、“坐忘”,在自然界中获得了精神自由,达到了”物我两忘”。

郑笠评价”庄子的自由是诗意的、审美的,它所挣脱的是绝对的无待,这种绝对的无待,只能在人的理想世界中存在,它所敞开的广漠无边的境界,极大地调动人的想象力。审美的境界,也在自由的想象中向审美主体显现。”

  • 2. 美和丑没有绝对,符合道就是美的

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继承发扬了老子的思想,以”道”为最高范畴,”道”是永恒的、绝对的、无限的,由”道”导致的一切具体事物都是暂时、相对和有限的,没有根本差异,甚至可以相互转化,“臭腐化为神奇,神奇化为臭腐”。

《山木》中有个故事:

阳子到宋国去,住在客栈里,客栈的主人有两个妾,其中一个很美丽,另一个很丑陋,长的丑的反倒受到尊重,长得美的人却受到冷漠对待。

阳子感到很奇怪,便问客栈的主人原因。

客栈的主人回答说:那个美丽的人自以为美丽而骄傲,所以我不认为她美;丑陋的自认为丑陋,但我不认为她丑。

“以丑为美,至德至善”|浅论《庄子》中的审丑艺术

相貌是客观的,但对美丑的感知是主观的,庄子审丑的对象主要是外在丑陋的人和物,但他们都有高尚的精神,形丑神不丑,那就是美的。肉体就像一座房屋,房屋是暂时的,可能会坍塌,会被腐蚀,但住在里面的主人的精神却是可以长存的。

而无论是神,还是形,最高的范畴都是”道”。庄子主张站在”道”的高度上对美丑进行解读,要站在天的高度而不是人的角度。

写在最后:

伊索说过:我们应该注重内心,而不应该只看外貌。

但是如果拥有姣好的外貌,确实做什么都会方便很多,如今”颜值”被异化成商品社会的一个消费符号。如果长得不好看,极有可能会失去很多机会,所以我们总会有对“现在这个社会是不是看脸的社会”这个问题的探讨,最新一期的《奇葩说》的辩题也与此有关。

而庄子给万物以尊重,为畸形之丑正名,赋予畸人和散木深刻的哲学内涵,他提倡的是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我们更应该看重自己的内心,去寻找精神和生命最终的安顿之所,解放自己的精神,达到绝对自由,对于如今的我们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资料】:

《老庄读本》孙明君

《内蕴深沉,不言自美 ——试析庄子丑怪而大气之美》李春云

《庄子丑怪艺术研究》朱玉婷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24724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