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张爱玲《半生缘》:有知识,有胆识的顾曼桢,为何结局如此悲惨?

张爱玲《半生缘》:有知识,有胆识的顾曼桢,为何结局如此悲惨?

《半生缘》改编自《十八春》,张爱玲的改写工作历经一年与方始完成,一九五一年结稿,后来旅美期间,进行改写,删掉了一些略带政治色彩的结尾,改名为《半生缘》。

是张爱玲一生创作的最长的一部长篇小说。

唐文标先生曾指出:张爱玲的小说是一个荒凉的,死的世界。

在故事的开头,顾曼桢是个典型的新时代女性的形象,遭到命运的无情捉弄,和不爱的人捆绑在一起,孤独终老。

《半生缘》的悲剧性走向则是张爱玲小说的典型体现。

1、 家庭悲剧:姐姐的爱与妒

由于父亲的早逝,曼璐身无长技,不得不走上舞女暗娼这条路,就是因为曼璐的委身,这个家庭才能勉强够得上一般生活。

曼璐的低贱和辛苦,换来了享受开明文化的弟妹,换来了曼桢的清高。书中有句话,体现了曼璐最真实的想法:“为什么一个娘胎出来的,我就那么贱,你就那么尊贵?”

这一问揭露了她成为施暴者的原因,施暴者的前身必然是受虐者。

张爱玲《半生缘》:有知识,有胆识的顾曼桢,为何结局如此悲惨?

两人同为顾家姐妹,一个沦为娼妓,只能嫁给“笑起来像猫,不笑像老鼠”的祝鸿才,另一个是知识分子,能够自由恋爱觅良人。

正是这种巨大的落差导致了曼璐心灵的畸变,在她的潜意识里,她是憎恨曼桢的。

曼璐的命运与《金锁记》的曹七巧有相似之处,曹七巧把痛苦发泄在一对儿女身上,毁了他们的人生;顾曼璐则亲手把妹妹推入了地狱,在临死前也无悔改之意。

曼璐有一种极端的自我保护意识,她像凌霄花一样,只能依附在男人身上,所以就算祝鸿才喜欢她的妹妹,频繁出轨,她也不敢离开他。顾曼璐在风尘中遇上了不嫌弃她出身的祝鸿才,便紧紧抓住了他,企图托付终身。

张爱玲《半生缘》:有知识,有胆识的顾曼桢,为何结局如此悲惨?

曼璐像所有传统女性一样,有着为家庭付出一切的精神。因此,她自然而然就觉得自己为这个家付出了全部,正是因为有她,才换来了曼桢的未来,曼桢做的又算得了什么。

她站在道德的高地上,理所当然地指责”既得利益者”。

本来曼璐想靠着曼桢肚里的孩子来挽回祝鸿才,但是这时曾经与曼璐有过婚约的张慕瑾出现了。因为对自己身份的自卑和对慕瑾的爱,曼璐离开了他。张慕瑾看到独立自强、有理想、有追求的曼桢后,便钟情于曼桢。

曼璐真恨她,恨她恨入骨髓。她年纪这样轻,她是有前途的,不像曼璐的一生已经完了,所剩下的只有她从前和慕瑾的一些事迹,虽然凄楚,可是很有回味的。但是给她妹妹这样一来,这一点回忆已经给糟蹋了,变成一堆刺心的东西,碰都不能碰,一想起来就觉得刺心。

张爱玲《半生缘》:有知识,有胆识的顾曼桢,为何结局如此悲惨?

慕瑾是曼璐黑暗生活中唯一的憧憬,当生活实在不如人意的时候,想想年少时期的美好爱恋,也能给自己一丝劝慰,结果曼桢把这点憧憬都毁灭了。

自己喜欢的男人爱上了自己的妹妹,这让她的妒火熊熊燃烧,她与祝鸿才合计强迫她妹妹,囚禁曼桢一年之久,还让世均误会曼桢,彻底断了两人的缘分,断送了曼桢的前程。

从张爱玲塑造的这样一号人物中,让我们看到了时代的动荡,女性的悲剧,这故事表现了女性与男权体制复杂的联系,即女性是主导文化的服从者,也是抗争者。

2、 爱情悲剧:世均自卑多疑

沈世钧其实和顾曼璐有一些相似之处,他从小缺少父爱,本身有深深的自卑感,比较敏感多疑。

张爱玲《半生缘》:有知识,有胆识的顾曼桢,为何结局如此悲惨?

他俩的爱情悲剧是注定了的。

当世均在上海的时候,他是工厂车间里的实习工程师,曼桢是办公室的文职,他们的关系是平等的;在世均回到南京之后,他成了有钱人家的公子哥,而曼桢是个需要担负六口人生计的穷人,俩人的阶级差距悬殊。

中国人向来讲究门当户对,许多文学作品里跨越阶级的爱情,其实只是美好的幻想。曼桢去南京受到礼遇,全然因为她是作为同事上门的,如果是作为未婚妻上门的话,这位”穿破羊袄的上海小姐”必然要遭受世均家人的冷眼。

以曼桢的脾气,她未必能受得了沈家人的轻视,而以世钧的能力,他也不能阻止那些事情的发生。

这次南京之行,看似是世钧想要让家人接受曼璐,其实这次见面是为所有人都留好了退路,他没有对家人坦白曼桢的身份。

世钧最大的缺点就是多疑。因为多疑,他总是能为他人找到合乎情理的理由,在曼桢消失之后,他去顾家,去祝家,轻易就听信了她们的说辞,得到了一个结论:曼桢嫁给张豫瑾了,当了院长太太以后,曼桢就不用再像以前那么辛苦了。

当他们分手以后,世钧很快接受了家人的安排,与自己并不喜欢的石翠芝结了婚。

张爱玲《半生缘》:有知识,有胆识的顾曼桢,为何结局如此悲惨?

他与翠芝结婚,生几个小孩,住什么样的房子,买什么样式的家具,所有的一切都是一个定数。

若与曼桢在一起,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他们得为了未来奋斗努力。

在沈世钧的儿童时期,家庭并不和睦,养成了他软弱的个性。这注定了他无法和曼桢一起去面对前途未卜的未来。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十四年后他们重逢的时候,世均才发现在那天见了曼璐之后就再也回不去了。 世均骨子里的软弱,是酿成这出悲剧的重要原因。

3、 命运悲剧:社会的假恶丑

曼桢是一个独立自主,受过教育,有理想,有追求的女性。大学毕业后就选择去赚钱养家,宁愿自己累一点也不愿意给祝鸿才伏低做小。她像一棵树,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张爱玲《半生缘》:有知识,有胆识的顾曼桢,为何结局如此悲惨?

同时她又是一个非常矛盾的个体,刚烈但又软弱,因为曼桢受过良好的教育,所以她对生活有自己的追求,她渴望自由恋爱,找到一位良人与她共度一生。但是因为家庭情况的原因,过度的自尊让她非常要强,所以她不愿意过早的和世均结婚。

在上海车间工作的时候,曼桢和老实的世钧相恋了,曼桢为了自己的家庭打几份工,他们只有晚饭前后的时间见面,可是就这样仍然心满意足。

他们的爱情琐碎而美好,总有些小事如生活中生长出来的花一般的美好。就像《从前慢》里描述的那样: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张爱玲《半生缘》:有知识,有胆识的顾曼桢,为何结局如此悲惨?

后来曼桢遭到曼璐算计,怀了祝鸿才的孩子后,曼桢眼前的生活已经没有了希望,仿佛生活的借口就是孩子。为了孩子,我可以牺牲自己的独立,嫁给祝鸿才,和一个不爱的人过活。

顾曼桢这个形象一方面向我们展示了女性的善良、坚强、乐观、热情以及反抗压迫,不屈服,不认输的精神,是个受到年轻知识女性的形象;另一方面,以曼桢为代表的新式女性的遭遇也让我们意识到了那个时代女性命运的悲剧性。

曼桢的人生充满了浓厚的悲剧意味,冥冥之中是由命运决定的,在当时的时代大背景下 ,她与世钧也不会走到一起,如果走到了一起,爱情也会在油盐酱醋茶中消磨掉。

张爱玲的笔下总会有“残酷的温情”。曼桢和世均虽然没有走到一起,但在内心仍有对方的一席之地,就像书中写的:“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会永远的等着你, 无论在,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 总会有这样一个人。”

张爱玲《半生缘》:有知识,有胆识的顾曼桢,为何结局如此悲惨?

曼桢生活的那个年代,只有一部分女性认识到了自身的价值,但她们的婚姻实践却不一定成功。就像鲁迅笔下的子君,他们有婚姻自主的新思想,这股力量毕竟是微弱的,相对于封建礼教的摧残束缚,他们根本就无力反抗,最终酿成了两人的爱情悲剧。

社会的本质是假恶丑,新女性所渴盼真善美在当时的社会中是无法寻觅的。

但是在最后曼桢看到祝鸿才对孩子并不好时,她决定要带着孩子离开祝鸿才,即使生活窘迫困苦,也比堕落来得强。

这就是她与曼璐的不同,一个骨子里是独立坚强的,离了男人也能活;另一个却是贪恋浮华,是男人的附庸 。

张爱玲《半生缘》:有知识,有胆识的顾曼桢,为何结局如此悲惨?

张爱玲用笔勾勒出了一个20世纪40年代上海女人的半生,曼桢在过程中虽然有过妥协,但骨子里的清高和自傲是没有变的,这股劲,恰恰也是她思想独立的体现,同时也代表了新时代女性思想独立的星星之火。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参考文献】:

《半生缘》张爱玲

《探析顾曼璐畸变心理之形成》苗青

《浅析张爱玲<半生缘>中顾曼桢的人物悲剧》谈姝雅,李梦琪

《以精神分析学浅析<半生缘>中曼璐和世钧的人物心理》马双博

《<半生缘>中顾曼桢的悲剧性分析》迪丽努尔·玉苏普

《烂珂记》

【图片来源】:《半生缘》电影剧照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24538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