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畔的小县城里,藏着“民国女神”萧红最初的爱和恨

在历史光影中,有的人跌在暗影中,变成了素昧平生的底片,有的人却已在轮回中变得不朽,将鲜活的身影留给当世……

“九一八”事变以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其中代表人物有萧红、萧军、舒群、白朗、金剑啸、关沫南、骆宾基等。他们属于那个为人称道的“黄金时代”,那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在那段特殊的岁月,他们以执着的创作激情和浓郁的爱国主义情绪,为苦难的劳动大众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呐喊。在这群东北作家中,萧红被认为是最具艺术才情、最引人瞩目的,有“文学洛神”之美誉,鲁迅先生也赞其为当时“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呼兰河畔的小县城里,藏着“民国女神”萧红最初的爱和恨

萧红,原名张迺莹,曾用笔名悄吟,1911年出生在黑龙江省呼兰县。如今这个“既僻远又热闹的”的小城呼兰,已是哈尔滨市的一个繁华新区。位于此地被誉为“黑龙江地域文化独特标识”的萧红故居,不时有游客参观。洁白的作家塑像伫立在宽大的庭院中,静候着每一位来访者。

呼兰河畔的小县城里,藏着“民国女神”萧红最初的爱和恨

呼兰河畔的小县城里,藏着“民国女神”萧红最初的爱和恨

呼兰河畔的小县城里,藏着“民国女神”萧红最初的爱和恨

故居共有房舍30间,都是青砖青瓦、土木结构、带有典型满族风格的北方民居。东院有五间正房,东面两间是萧红和她父母居住的屋舍,屋舍内摆设着她曾用过的梳妆台、躺箱、茶桌等。窗户采用上下对开,带有花格图案,中间镶嵌一块玻璃,四周裱糊北方特有的窗户纸。室内是北方人生活的火炕,火炕与屋外高高耸立着的烟囱相通,这也是满族民居的一特点,俗称为烟囱桥子。

呼兰河畔的小县城里,藏着“民国女神”萧红最初的爱和恨

呼兰河畔的小县城里,藏着“民国女神”萧红最初的爱和恨

呼兰河畔的小县城里,藏着“民国女神”萧红最初的爱和恨

呼兰河畔的小县城里,藏着“民国女神”萧红最初的爱和恨

呼兰河畔的小县城里,藏着“民国女神”萧红最初的爱和恨

呼兰河畔的小县城里,藏着“民国女神”萧红最初的爱和恨

后院近2000平方米的菜园里有幼年萧红和祖父的铜像。萧红手里举着花朵,伏在祖父的胳膊上,时代里的某一瞬间,大概便是这番模样。

呼兰河畔的小县城里,藏着“民国女神”萧红最初的爱和恨

虽出生在富裕家庭,封建统治阶级思想浓厚的父亲张延举却对萧红较为冷漠,九岁时,母亲病故,同年父亲续娶。萧红幼年时最亲近的人便是她的祖父张维祯,祖父经常带她到后花园玩耍。这个包含了萧红幼年时最多温暖记忆的大花园,后来便出现在她的代表作《呼兰河传》中。

“我走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我走动了,祖父就拉着我。一天到晚,门里门外,寸步不离,而祖父多半是在后园里,于是我也在后园里。一到了后园里,立刻就另是一个世界了。这个世界是那么宽广,人和天地在一起,天地是多么大,多么远,用手摸不到天空。而土地上所长的又是那么繁华,一眼看上去,只觉得眼前鲜绿的一片……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成了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呼兰河传》

呼兰河畔的小县城里,藏着“民国女神”萧红最初的爱和恨

呼兰河畔的小县城里,藏着“民国女神”萧红最初的爱和恨

呼兰河畔的小县城里,藏着“民国女神”萧红最初的爱和恨

呼兰河畔的小县城里,藏着“民国女神”萧红最初的爱和恨

在萧红的笔下,父亲的专制、继母的冷漠给她的童年记忆刻画上浓郁的忧伤,唯有慈爱的祖父给她以温暖,使她获得最初的文学启蒙,并支持她走上求学之路。在哈尔滨就读第一女子中学的时候,她就展现出过人的文学天赋,所写的文章经常在校刊上发表或黑板报上展出,也是在此时,她接触了五四运动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

呼兰河畔的小县城里,藏着“民国女神”萧红最初的爱和恨

20岁那年,由于反抗包办婚姻,她离家出走,从此开始离乱流徙的一生,从哈尔滨辗转青岛、上海、山西、武汉、重庆、香港,甚至日本等多地。漂泊的岁月中,她与四个男人的情感纠葛,为她短暂而悲情的一生增添了许多传奇色彩,也常为后世解读与非议。将大着肚子的她抛弃的汪恩甲、刻骨铭心爱过痛过的萧军、唯一娶她过门却又在危难来临时独自逃走的端木蕻良、病床前陪她走完最后一段人生路的骆宾基……或许是原生家庭的伤害让她缺失爱与安全感,她拼命地想抓住生命中出现的每一根救命稻(nan)草(ren),得到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伤害……

呼兰河畔的小县城里,藏着“民国女神”萧红最初的爱和恨

萧红与萧军

呼兰河畔的小县城里,藏着“民国女神”萧红最初的爱和恨

萧红与萧军

呼兰河畔的小县城里,藏着“民国女神”萧红最初的爱和恨

历经曲折的爱情、坎坷的生活,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她对人性和社会尤为敏锐和理解深刻,这份刻骨的体验与感受便体现在了她的作品中。“九一八”之后,东北成为中华大地流血的伤口,整个社会的抗日情绪高涨,义勇军在白山黑水中奋战,牵动着全国民众的心。1933年9月9日,在东北沦陷近两周年之际,23岁的萧红在青岛写完了自己的第一部中篇小说《生死场》,充满感情的笔调将发生在沦陷前后的东北大地上的故事直叙道来。1935年,鲁迅将《生死场》作为“奴隶丛书”系列在上海出版,并为之作序,高度评价它为“力透纸背”,写出了东北人“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

呼兰河畔的小县城里,藏着“民国女神”萧红最初的爱和恨

呼兰河畔的小县城里,藏着“民国女神”萧红最初的爱和恨

萧红、萧军拜见鲁迅先生

这本不到8万字的小说,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轰动,也奠定了萧红抗日作家的地位,到抗战结束时,它已先后被重印过10多次。胡风在《生死场》后记中说:“这写的只是哈尔滨附近的一个偏辟的村庄,而且是觉醒的最初的阶段,然而这里面是真实的受难的中国农民,是真实的野生的奋起。”

呼兰河畔的小县城里,藏着“民国女神”萧红最初的爱和恨

除了《生死场》,萧红为人所熟知的代表作还有《呼兰河传》、《回忆鲁迅先生》、《桥》、《旷野的呼喊》等等。透过她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沉淀在她内心深处,对家园与故土复杂的记忆和深深的眷恋,然而左翼作家的身份却迫使她不得不为了逃离伪满政权的迫害而流亡在外,1941年,“九一八”事变十年之后,在流落远离文化界中心的香港,她仍以文字呼应着时代的律动,写下了《给流亡异地的东北同胞书》。一年之后,年仅31岁的萧红在香港去世,葬在了远离故乡几千里的南国。临终前,她无限遗憾地写下“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

呼兰河畔的小县城里,藏着“民国女神”萧红最初的爱和恨

沦落在异地的东北同胞们:

当每个中秋的月亮快圆的时候,我们的心总被悲哀装满。想起高粱油绿的叶子,想起白发的母亲或幼年的亲眷。

家乡多么好呀,土地是宽阔的,粮食是充足的,有顶黄的金子,有顶亮的煤,鸽子在门楼上飞,鸡在柳树下啼着,马群越着原野而来,黄豆象潮水似的在铁道上翻涌。

但是等待了十年的东北同胞,十年如一日,我们心的火越着越亮,而且路子显现得越来越清楚。我们知道我们的路,我们知道我们的作战的位置——我们的位置,就是站在别人的前边的那个位置。我们应该是第一个打开了门而是最末走进去的人。

我们应该献身给祖国作前卫工作,就如我们应该把失地收复一样,这是我们的命运。

东北流亡同胞,为了失去的地面上的大豆,高粱,努力吧!为了失去的土地的年老的母亲,努力吧!为了失去的地面上的痛心的一切的记忆,努力吧!

谨此 即颂

健康 萧红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2236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