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豆瓣8.2《台阶》|人生的台阶,是追求过程的充实感

豆瓣8.2《台阶》|人生的台阶,是追求过程的充实感

豆瓣8.2《台阶》|人生的台阶,是追求过程的充实感

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乡邻们在一起常常戏称:你们家的台阶高!————李森祥

偶然读到小说《台阶》,其作者李森祥名声鲜为人知的,只不过电视作品却是广为人知。这部小说比起国外难懂的名著,语言淳朴与感情真挚,充满乡村风、朴实无华的别样感觉。

《台阶》是以“台阶越高,地位越高”为切入点,塑造了老实农民大半辈子梦想的故事,然而文中并用没有太多的语言去赞美朴实的农民,歌颂伟大父亲的形象。

《台阶》简单的讲述,在一个落后与贫穷的地区,父亲为了“高台阶高地位”的梦想,用尽大半辈子的时间,去建造了有着高台阶的房屋。直到房屋建好,他却没有想象之中的喜悦,没有建房过程的激动和期待,甚至是失落和失衡…

小说以父亲艰辛建房过程为主,再到最后给予读者“他的失落”为结局,引起读者的深思:我们在达成目标时,喜悦与失落是同时存在的,我们该如何面对呢?

作者李森祥《台阶》通过“建台阶”,真实还原普通人的矛盾情绪(喜悦与失落)以及奋斗中的人性。那就以“台阶”的角度,去解读《台阶》:人生的台阶,是追求过程的充实感

豆瓣8.2《台阶》|人生的台阶,是追求过程的充实感

一、【人生的台阶】:“建台阶”的父亲真实样子:面子、没被认可的失落感、朴实的农民形象。

小说的《台阶》开头是“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因为在这个村的台阶越高,就代表屋主人的地位就越高,让仅有三级台阶的父亲有了建房屋的持续动力。

在我看来,作者李森祥的“台阶”说法,背后所包含着人性不甘、要强所引发的坚持。

很多读者在《台阶》一开始读到“台阶高度等同地位”时,不解作者李森祥为何在小说里加入这个荒缪之说。后来呈现了这位父亲的坚持以及失落感,才明白真正维持他的动力并不是这个“高台阶”,而是他内心不甘、要强的人性在“作祟”,不断驱使着他去坚持建房屋。

从心理与人性的角度来看,人在未达成目的时,内心总是是着【不甘】的微妙心理。因为还没得到之前的东西,内心与情绪总会在起伏。在不甘心理影响与作祟下,进一步引起【要强】的人性,且付出一定的执行力。侧面来看,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不甘心理累计与作祟,会去带动骨子里的要强人性的执行力。

这才使得父亲有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执行力,他的坚持让人动容。只不过他从最后的失落感与无法适应新房屋,就能看出并非出自内心真正想要的。父亲是看到别人家有高台阶以及乡邻的话,才去有了一种类似坚持又不是的“伪坚持”。

我们会看到时不时在朋友圈里,有着反复坚持或放弃的人,他们的执行动力并不是来自奋斗之心。在内心不甘、要强的人性基础,然后加上作祟的复杂心理,才会有持续性的坚持度。

基于“要强、不甘”的人性元素,我们就不能定义对错。但唯一能肯定的是达到目标就会伴随失落情绪,结果并不是那么重要的。所以,在人性与心理作祟下,是种“伪坚持”。

坚持,是有分真伪:“真”坚持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坚持,时间只是个见证者;“伪”坚持是反复坚持或放弃的过程,在经过自我安慰与外人的错觉(误认是真正的坚持)发酵下,呈现自欺欺人的状态,那么时间会变成谎言者,最终就连自己也认为是真正的坚持。

豆瓣8.2《台阶》|人生的台阶,是追求过程的充实感

有趣的是再从人际学的角度来看,坚持会存在着一种被动的特殊性。它是来源于外界别人的坚持,迫使引导自己坚持的作用,达到“讨好与合群”的微妙人际学。那么,这种“被动去坚持”的出发点,也是伪坚持的一种。

通过真与伪坚持对比,我们就能看出坚持换来的结果,并非全是良性的,会有一定几率的不良情绪涌现与失衡。

就好像《台阶》父亲的坚持,没能得到想象之中的尊重与认可,才有着失落感与不知所措的不良情绪。

《台阶》书中有两次父亲的感叹:“我们家的台阶低”。作者李森祥通过这两次的感叹,深刻暗示人生就如台阶,象征着地位而引发目的性坚持。父亲出发点只不过是不甘低台阶地位的心理,以及要强的人性,至于结果不是想象的重要。

但从他的这些朴实行为,深刻突出农民朴实的形象:诚实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又具备了传统农民特有的谦卑,当新台阶造好后,他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自己是不自在,并且不好意思坐上去。

因为父亲付出的大半辈子青春,忍不住感叹,自己失去了很多,是有追求的充实感,也有时间的代价。

豆瓣8.2《台阶》|人生的台阶,是追求过程的充实感

二、【追求过程的充实感】父亲建房屋的艰辛过程,付出的是时间跨度,人性的充实感与“时间的代价”。

作者李森祥《台阶》着重描写父亲建房屋的异常艰辛过程:台阶的鹅卵石、房屋的瓦片以及砌墙的砖头,是从地里捡回来的;雇人建房的工钱,是砍柴一角角攒下来的。

这样的材料与资金累计过程,花费时间跨度都远超正常建房来的久。

要不是结局的建好房屋与失落感的强烈对比性,这位父亲为“梦想”付出的毅力与坚持是值得让人佩服。他的“一石一瓦一砖”累计的建房过程,所经历的时间跨度是每个为梦想执着人的精神。

每个梦想都是值得被尊重的,过程有着时间跨度,而跨度的长短取决于家境、奋斗、自我经历与思维。这些因素的本质区别,就会让人走入一个“不如别人”的心理误区。只不过在抛开家境、天赋的因素,我们还能通过“一石一瓦一砖”的岁月,去执着累计能力的精神。有趣的是人在未尝到成功的甜头前,就会很迷恋追求的充实感。

豆瓣8.2《台阶》|人生的台阶,是追求过程的充实感

解析一下“充实感”的产生过程:因为人是感官动物,就会通过眼睛看自己的追求过程,在大脑产生兴奋的感觉。再从大脑下达指令到全身,有了全身性的触感。于是我们在决心去做某件事时,全身充满力量。

这也很好解释我们迷恋追求过程的真实原因,在梦想的一步步搭建,感官充斥着精神的力量。可惜的是在完成目标后,感官就会褪去全身的感触,有着失落与喜悦情绪的巨大落差。

这是因为基于大脑的“情绪模块”与“理智模块”,就会出现勇于面对或是沉沦自己的两极化走向。

  • 勇于面对:指的是强大心理与自身思想高度,很好应对成功时所带来的失落感。这时大脑的“理智模块”还能压制“情绪模块”带来的不良情绪,并且理性及时应对并制定新的目标去冲淡失落感;
  • 沉沦自己:不少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很难敌过“自己毁自己”的怪圈。当成功喜悦逐渐减少,就是落寞感与无法适应无目标的状态。随着时间的递增,大脑的“情绪模块”就会趁机占领理智,去做出不可控制的附带情绪行为,如自暴自弃、失落、骄傲与无所事事。
  • 大脑的分为“理智模块”与“情绪模块”,平常都是理智压制情绪,我们才能保持着理性的状态。成功时特有的情绪(喜悦或空虚),勇于面对或沉沦自己的走向,都是情绪与理智的对抗。所以有人为了对抗失落感,不断定制一次次的目标,只为维持住追求的充实感,不被情绪所控制。

而《台阶》里的这位父亲付出了很大的“时间”代价,却没能被理性对待,有着不良的情绪。

《台阶》结局点明成功会附带很大的情绪波动,喜悦与失落的冲击。小说里的父亲理智被情绪冲垮,才对建好的房屋失去激动与喜悦。除了情绪波动,作者李森祥也加入“时间的代价”的概念,第二次感叹“台阶低”时,就明白了需要付出很大代价才能建成房屋,是这样子写道:

父亲说洗了一次干净的脚,觉得这脚轻飘飘的没着落,踏在最硬实的青石板上也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我们家的台阶低! 父亲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

《台阶》里的父亲的“时间的代价”:为所谓的地位和尊重,付出大半青春,缺少对“我”的陪伴。那些建房屋之前的喟叹与建成后的失落,都饱含对“我”的愧疚和亏欠。

做错事就要承担责任,说明代价与责任是挂钩的。成年人的我们,想要得到就要有所失去。大多数人会以时间的代价去追求,随着时间的递增,得到的同时就会失去陪伴:亲情、友情以及爱情的冲淡。建立在“时间的代价”,或许还需要更多的失去,追求背后的失去或安稳背后的陪伴,也只能因人取舍。

作者李森祥通过《台阶》里的父亲建台阶事件,表达伪坚持、充实感与失落感矛盾关系(喜悦或空虚)。而最基本的原因是父亲付出了“时间的代价”,缺少对“我”的陪伴,有着愧疚与亏欠。

那么在人生的“台阶”,如何应对追求的充实感与失落感呢?

豆瓣8.2《台阶》|人生的台阶,是追求过程的充实感

三、台阶上的我们,追求的是充实感。

《台阶》是一本语言朴实无华的小说,读起来可能觉得枯燥无味的感觉。以父亲的建房屋过程,在我们看来,只是一件平常不过的小事。

但作者李森祥在《台阶》加入“台阶高低代表地位”说法,以及建成高台阶房屋的人性思考:失落的坚持真伪、充实感以及时间的代价。

印象最为深刻的“台阶”有着非常多的含义,如坚持、地位以及代价。我们的人生如台阶,然后在这个台阶上的仰望与俯视,平视真实的自己。

①、人生的“台阶”:台阶上的仰望与俯视,平视真实的自己。

《台阶》里的父亲建好台阶后,有个特引人深思的画面:青石板的低台阶,父亲会坐在台阶上抽烟,抽完还会顺手在台阶上磕烟灰;新的水泥面高台阶,是不能那样磕的,也就在台阶上抽烟的乐趣也随之减少。

这样子的对比性画面,让人不禁感叹,他大半辈子努力得到的东西,反而失去最基本的生活乐趣以及真实的自己。

《我们仨》的作者杨绛曾说过:“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我特喜欢那句“围城,外面的人想要进来,进去的却想要出来”,是一种“相互羡慕”的思维:总有人仰望我们拥有的,但我们又在俯视与羡慕别人,处于相互羡慕的微妙思维,让我们陷入浮躁的状态。

现代人的浮躁,最基本的原因是得不到满足,一直处于索求的恶性循环,也就导致心境不稳以及情绪波动。有趣的是人那一步步堆积而的人生台阶,总是在“低看”自己。

不少人对自己的态度,总是有着低看或高看,低看自己的一切,高看别人所拥有的,属于“抬头自卑,低头自得”的心态。但只要平视,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事实上,活成真实的自己,是件听起来很简单,也是很难的事。因为渴望、欲望以及种种诱惑,都让我们很难心安活成真实的样子。那不高看也不低看的谦虚平视,才会看到真实的自己。去平视台阶上的人生时,也发现每个人有着相似的活法,不进反退的状态:只因都有类似俯视别人的行为,忽视自身。

《台阶》里的父亲有个做台阶抽烟的习惯,随着新的水泥台阶慢慢消失了,暗示了父亲失去了乐趣以及真实的自己,但只是仅仅一个“高台阶”而已。

或许他建成房屋的失落,也是种对自己的强求。

豆瓣8.2《台阶》|人生的台阶,是追求过程的充实感

②、追求的充实感:生命的意义,简单与不强求。

《台阶》里的父亲是在建好房屋,本是喜悦、激动的情绪,因为大半辈子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只不过作者李森祥写下了一个反转的人性结局:失落感以及无从适应高房屋的生活。

不能否认父亲的努力,但他的无所适应新的生活,更是对自己的强求。

韩寒在《我所理解的生活》中说道:“命里本来什么都没有,只有诞生和死亡,而中间的都是你要强求的部分。”

从心理的角度来看,人会有不可避免的心理怪圈,会去为难自己,可为别人或为自己,去苦苦为难着自己。明明知道结局和后果,还是忍不住陷入怪圈,是一种持续性反复的自我折磨行为。

但不必强求自己,最好的活着是努力后,面对成功与失败,有着释怀的心态。

面对曲折的人生,负重前行的我们,也只能去释怀眼前,有着不去强求的心态。凡事有个度,过了度就是种伤害与徒劳。我认为适度的生命,才有着纯与真的意义:简单活着与不强求自己。简单活着,不去太过于强求与善待生活,生活才会善待我们。

《台阶》里的父亲更像是一种不满足的状态,他的失落隐约带着强求那些“地位、尊重与认可”,这才有了遗憾、后悔的不良情绪。至于别人是激动、喜悦的,纯真的认为有新的房子可以住了。

或许生活就是如此,坚持与努力的我们就不必坦言失落,只能坚持自己的台阶,再去和解失落。

豆瓣8.2《台阶》|人生的台阶,是追求过程的充实感

③、坚持自己的台阶,和解失落。

《台阶》的父亲失落了,努力与坚持换来的高台阶房屋,让他有着复杂的情感。有对“我”的愧疚,也有在台阶建成式,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尊重与肯定。或许,他始终无法去和解台阶带来的失落。

我很喜欢这个“台阶”的设定,它直面直视了人性的“攀比”。一方面是台阶的高低,使人与人之间产生攀比,才有“失落”的情绪;另一方面是这样的情绪也折射出我们的潜意识,就存在着攀比。

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攀比心理是种人之常情,总能有意无意去对比差距,说明潜意识就存在着攀比,唯一不同的是理性与冲动的区别对待。父亲“建高台阶”的攀比行为,也是对当时社会的指责以及不满:过度追求华而不实的东西,不注重自身的内涵底蕴。

就算是攀比产生的失落,也要善待它。因为失落的同时,也可拿来自我检讨自身的不足,从失落里吸取教训,成长自己。失落的情绪也有着两面性,利与弊的取舍,只能因人而异。

《台阶》的父亲失落心情,让他难以被接受与释怀。读者通过“建高台阶”事件,隐约折射出攀比的心理以及人性的指责。攀比性质下的坚持与成功,已然失去意义,或许也只是一次自我满足的努力。

豆瓣8.2《台阶》|人生的台阶,是追求过程的充实感

《台阶》是一本从多个角度解读的小说,语言的朴实无华,有着很好的代入感,但却没能感受到农民的朴实以及父爱的伟大,有的只是“建高台阶”背后的人性思考:

高台阶象征着地位,是不是可以看成一种自欺欺人的自我满足呢?

《台阶》:大半辈子的“时间代价”努力,为了地位,是强求自己。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22364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