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张爱玲《年轻的时候》丨所谓爱情,是一场试错成长的自我朝圣

张爱玲《年轻的时候》丨所谓爱情,是一场试错成长的自我朝圣

导读

《年轻的时候》这部短篇小说算不得张爱玲的代表佳作,以至于很少被人们提及。 这部名为年轻的时候的小说,年轻人或是读不透的。跨越青涩的年龄段,才能以过来人的姿态体味其中深刻,不禁感叹其可谓“寓哲理于凡俗,寓大悲于平静”。 小说讲述了男青年潘汝良和俄国女子沁西亚相恋又分开的故事,全篇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冲突,没有深刻的人物心理变化,甚至连两人之间的爱情脉络都是淡然无味的。 然而这份平淡,不就是我们普罗大众的一副生活画像吗?多少人的爱情,像故事男女主角那般,始于五分好感,成于五分盘算,终于十分遗憾。 今天,我们就借潘汝良的爱情故事,谈谈年轻时的我们,最容易在爱情中犯的那些错吧。
张爱玲《年轻的时候》丨所谓爱情,是一场试错成长的自我朝圣
不懂张爱玲,何以谈爱情?

明明没那么心动,却相信遇见就是缘分,于是一段爱情开始得不明不白

两人的相识充满巧合。 潘汝良自小喜欢在纸上勾画人物侧影,没有头发,没有眉毛眼睛,从额角到下巴,极简单的一条线。 某天,他在学生休息室温习功课,恰巧看到对面坐着的姑娘,侧面像极了自己画笔下的那个人物形象。他朝她发怔,她向他书上望了望,发现书中左一个右一个全是画像。 沁西亚称赞潘汝良画得很像,殊不知,这只是一场浪漫的误会罢了——画中的人不是她,画画的人也并没有悄悄爱上她。 故事就这样开始了。处于心理优势的沁西亚主动提议,两人可以互教德文和中文,甚至让潘汝良第二天就去找她上课。 潘汝良并没有因为对方的热情感到喜悦,对于沁西亚,他说不上喜欢不喜欢,只觉得这场缘分来得巧合。于是,明白事实真相的他,不解释,不拒绝,迎合着跳入对方营造的交往机会中去了。 有句话说,最好的爱情不是一见钟情,而是日久生情。照此观点,潘汝良任由沁西亚误会自己的心意,顺势尝试与对方交往,算不上过错。 然而,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美好的爱情即便不是一见钟情,也往往始于不由自主的欲望——那种带着好奇与好感,想要了解对方、接近对方的冲动和愿望。 潘汝良对沁西亚是没有这种欲望的。甚至,赴约时为了显示自己的不在乎,特意戴上一条泛了色的旧围巾。尽管后来他还是重新换上了簇新的白羊毛围巾,但这来回犹豫的心思,但凡有挣扎的痕迹,就已然透露着勉强了。
张爱玲《年轻的时候》丨所谓爱情,是一场试错成长的自我朝圣
为什么大多数爱情都是阴差阳错?不是不够爱,就是不够早。 现实中,多少人和潘汝良一样,选择了一个自己不喜欢也不怎么讨厌的人恋爱甚至结婚? 有人是因为暂时没有其他选择,又实在不甘寂寞,于是选择凑合;有人是因为年纪大了,即便期待一见倾心的爱情,却再没勇气等下去了;有人是因为对爱自卑怯懦,相信真爱,却不相信真爱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于是,很多人选择妥协,像钱钟书在《围城》中描写的那样,认定“结婚无需太伟大的爱情,彼此不讨厌已经够结婚资本了”。 和不喜欢的人在一起,当然过得下去。但是有句话说“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光明”,结合恋爱来说就是,一旦遇到怦然心动之人,就很难忍受索然寡味的爱情模式了。 每个人都拥有享受爱与被爱的权利,都应该体会一往情深的纯粹、午夜梦回的思念、毫无保留的付出,以及不言自明的默契。 如果不喜欢对方,请不要那么快开始。毕竟,没人愿意被选中,跟对自己无感之人过凑合的生活。
张爱玲《年轻的时候》丨所谓爱情,是一场试错成长的自我朝圣
面对不喜欢也不讨厌的人,很多人选择了凑合。

明明不接纳对方,却强迫自己维持想象,于是一段爱情进行得不冷不热

相较沁西亚这个恋爱对象,陷入恋爱关系这个事实本身,更能让潘汝良感到心醉。就像他沉迷咖啡,不是因为咖啡本身,反倒是因为钟情于喝咖啡时所用的精致容器。 在跟沁西亚交往过程中,潘汝良不是没有过欢喜与期待。然而,与其说这是因爱而生的化学反应,不如说这是一种为恋爱而恋爱的虚假浪漫。 萦绕在潘汝良心头的浪漫感觉,很快被活生生的现实击破了。他很快发现,沁西亚完全不符合自己对于恋人的理想设定。 这个血肉之躯的姑娘,会把藏在写字台底下的一双脚褪去高跟鞋,因为图舒服;会把书摊开了当碟子,任碎糖与胡桃屑洒在书上;家庭境况窘迫,她、妹妹、母亲,跟着继父过活。 这毫不诗意的现实,让潘汝良痛苦万分。他竭力使自己视若无睹,但是内心的刺挠感分厘不少。他甚至不愿懂得沁西亚,因为懂得之后,梦就彻底做不成了。 好在,潘汝良在虚无缥缈的意淫中醒了过来。他决定,不再跟沁西亚发展下去,要尽快向对方解释清楚。
张爱玲《年轻的时候》丨所谓爱情,是一场试错成长的自我朝圣
带着滤镜的爱情幻想,不过是一种虚假浪漫罢了。 美国心理学家帕萃斯·埃文斯在《不要用爱控制我》一书中写过这么一段话:
每个人初恋时都是将自己头脑中早就勾画了不知多少年、不知多少遍的梦中情人形象硬生生地套在恋人的头上。尽管我们无比迷醉,而且似乎异乎寻常地在乎恋人,但实际上,我们并不在乎恋人的真实存在,我们只是沉迷于自己头脑中的那个梦中情人。
所以,对于这个阶段的潘汝良来说,不管他遇上的是沁西亚还是别的姑娘,这段恋情都注定会无疾而终。 就像李敖对胡茵梦那般,哪怕一直将胡茵梦奉为女神,却在看到对方如厕时因便秘将脸憋红,瞬间对女神失去感觉,当年轰轰烈烈的一段爱情,就此以离婚告终。 这种失败的爱情经历不是没有意义,它会帮助一个人走出自恋,让他真正懂得,对方是另外一个独立个体,一个不受我们所左右的人,一个会挑战我们自恋幻觉的人。 可能,大多数人的爱情故事,都是跌跌撞撞、曲曲折折,爱过、恨过、痛过、错过之后才恍然大悟:“哦,原来我需要这样一个爱人啊。” 可惜的是,这个在爱情中试错的过程,很少有人逃得掉。只能像潘汝良一样,反复蹉跎后才明白究竟该做何选择。
张爱玲《年轻的时候》丨所谓爱情,是一场试错成长的自我朝圣
爱情如一面镜子,映射出最真实的自我。

明明未真心爱过,却在失去后陷于疯狂,于是一段爱情结束得不清不楚

沁西亚嫁人了,新郎不是潘汝良。可笑的是,潘汝良坚定地认为,如果沁西亚有更好的机会,绝不会嫁给那个年轻帅气的警察,哪怕两人还是青梅竹马。 在失去爱情的那刻,潘汝良终于把对方视作白月光那般美好的存在了。他去参加沁西亚的婚礼,想象着把自己喝到酩酊大醉。看到身着一袭婚纱的沁西亚,潘汝良一阵心酸,眼睛潮了。他无法按照婚礼安排,像其他宾客那样与新娘亲吻拥抱,握手也不行,他怕自己落泪,只能远远瞧着,悄悄溜掉。 后来,沁西亚病了,潘汝良冒昧上门探访。明知不合适,他还是忍不住要向她尽点儿心意。病中的沁西亚失了颜色,两眼似睁非睁,颈项瘦到极致,只是侧影还在,还是潘汝良画得熟极而流的那副轮廓。 只是,潘汝良从此再不在书头画小人了,哪怕这画像实际上跟沁西亚并无瓜葛。对于这份深沉,放不下是最好的解释吧。
张爱玲《年轻的时候》丨所谓爱情,是一场试错成长的自我朝圣
有些人的爱情,始于失去的那刻。 潘汝良所经历的情感矛盾,可谓芸芸众生的真实写照。 年轻时,谁不曾一边期待一边失望,一边渴望一边厌弃,一边放手一边执着呢?看似平淡无奇的爱情际遇,一旦沦为记忆,才在时光发酵中越发显得刻骨铭心起来。 其中的道理,跟那些总是忘不掉前任的行径如出一辙。就像村上春树说得那样,死去的恋人才是最无敌的。人们为何会在失去后才渴望得到呢? 心理学有个理论叫蔡格尼克效应,指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会比已经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会更加深刻。放在爱情中就是,人们对于没有结果的恋情,会比紧握在手的恋情印象更加深刻。 事实上,与其说这种放不下是源于爱情,不如说这是当事人对于爱情的理想化投射。一旦付诸现实,内心的风花雪月又会变成一地鸡毛。
张爱玲《年轻的时候》丨所谓爱情,是一场试错成长的自我朝圣
对前任的回忆,不过是对于爱情的理想化投射。

结束语

潘汝良和沁西亚之间的爱情故事,虽以失败告终,但很难说这是一场悲剧。如果两人一直继续下去,一个自知将就,一个深陷爱情,这种错位现象才是最大的爱情悲剧。 现实中,我们究竟该如何对待爱情呢?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过经典的“爱情三角形理论”,认为一段完美的爱情应该具备三种要素:激情、亲密、承诺。
张爱玲《年轻的时候》丨所谓爱情,是一场试错成长的自我朝圣
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形理论,阐释何为完美爱情。 激情是爱情中的浪漫,性吸引力和情绪上的着迷。亲密是双方三观契合的部分,即便剥离恋人关系,也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承诺是双方对未来生活共同的预期、规划,以及相互之间的责任感。 不是每个人都有幸遇到兼具激情、亲密和承诺的完美恋情。但是,无论如何一定要坚守亲密准则,也就是要确保两人三观契合。 因为,缺少承诺,只有激情和亲密的爱情,还可以是浪漫多情的;缺少激情,只有亲密和承诺的爱,还可以做得到理解包容。可是,如果两人三观不合,即便有承诺和激情加持,这样的爱情也是愚蠢危险、难以持久的。 人这一生,做出选择很容易,改道易辙就没有那么轻松了。所以,面对爱情,愿你慎重地做出选择,真诚地付出心血,坦然地接纳结果。
张爱玲《年轻的时候》丨所谓爱情,是一场试错成长的自我朝圣
作者【双子姑娘】简介: 一位以字为药、以爱为氧,情感与理智并存的姑娘。 欢迎来到我的一亩三分地,愿你喜欢这个可以安放灵魂的角落。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21907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