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楼 / 《红楼梦》:窗外大世界,窗内小天地,谈谈红楼梦中的窗边文化蕴意

《红楼梦》:窗外大世界,窗内小天地,谈谈红楼梦中的窗边文化蕴意

窗户在建筑设计方面是一个绝妙的存在,它不仅有通风和采光的实用价值,在艺术性上也有它独特的表现。对于求学之人,它是“十年寒窗”的见证,对于思念亡妻的苏轼,它是“小轩窗,正梳妆”的娇媚意向,对于盼归人的小女儿,又是“独倚望江楼”的惆怅。

在红楼梦里,这一扇扇窗则暴露了无数小女儿的辗转心思,也揭露了豪门大院中的无数暗流涌动和人际往来。今天我们就来谈谈“窗”在红楼梦中的文化蕴意

《红楼梦》:窗外大世界,窗内小天地,谈谈红楼梦中的窗边文化蕴意

一、窗成为意象的原因和作用

《说文▪穴部》云:“窻,通孔也,在墙曰牖,在屋曰囱。”这就很好的解释了窗户的作用,而它成为推动内心情感表象化的能力也是来自它实用性的延伸。窗的独特性在于它既通透却不连接,看似开放却暗含隐秘与拒绝,这是它在意向表达时独有的魅力。《文心雕龙》中写道:“独照之匠,窥意象以运斤。”作为表达的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我们可以通过对比来具体感受一下其特殊性

窗户不同于墙壁,墙壁将空间完全隔绝开来,阻断了一切的连接和沟通,它是无法表达出这种欲言又止、难诉衷肠的含义的,这就是由于它缺少沟通途径所导致的。而门也与窗的表情达意不同,如果说墙是完全的隔绝,那么门就是极度的开放。作为可以自由进出的设置物,它天然的代表开放和自由,它更多表达的是敞开心扉,少了那一丝”难言”的情感,因此窗的独特性才格外珍贵,从窗里看到的也许是真心,也许是表象,但这些“看见”由于不是那么光明正大,也更让读者有了一种窥探到了秘密的感觉。

对于文人墨客而言,窗的联结作用有时甚至高于其表情达意的作用。如果没有窗,那么桥只是桥,流水只是流水,落花、阳光、绿叶都是单独的景色,是孤孤单单的独立元素,而有了窗,似乎可以将这一切的孤立元素找到其”归宿”。首先,它是一切连接的现实基础,凭窗而望,景物由近及远,从这个小的视角而看,集中的风景不仅有了层次感,也集中了窗里人的情愫,这种景与情的双重聚焦,让窗有了更深的意趣。

《红楼梦》:窗外大世界,窗内小天地,谈谈红楼梦中的窗边文化蕴意

《红楼梦》中有许多故事与窗有关,窃听到的窗内隐私,看到的窗里情愫,或者独坐窗边望着风景的人。在这些地方,窗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加剧了矛盾冲突,或者表达了人物的内心情感。作为意象,这些作用都达到了丰富故事情节的层次感增加人物动作感以及改变叙事视角的目的。

二、 窗的情节推动作用

作为诗意写实主义的《红楼梦》一书,曹雪芹的高妙之处在于它独特的叙事视角,细腻的情感以及对豪门深宅中故事的精确表达。

1、 对矛盾的表达

豪门中的矛盾大多时候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贾府的人有锦衣玉食堆砌出的特质——情难外露。多大的愤怒或喜悦都是半遮半掩

而《红楼梦》中就有着几次著名的隔窗对话。贾琏和平儿隔窗对话是男女的纠缠不清,宝玉隔窗对紫鹃的倾诉是不通俗事的少年毫无防备的懵懂之愁,而第二十回中王熙凤对赵姨娘的隔窗而骂则是尊卑等级的赤裸裸体现

《红楼梦》:窗外大世界,窗内小天地,谈谈红楼梦中的窗边文化蕴意

但无论哪种隔窗故事,都因为窗而变得更有深意。窗的半连接半阻隔的特质让矛盾既能够达到针锋相对的尖锐化,但又不至于走到完全无法回转的地步,对情感既有推动也有收敛,在明清小说中实属创举。

2、 产生情节的起伏

窗户的通透性导致它会使得窗另一边的动静轻而易举的传达过来,宝玉与一众女孩子在潇湘馆作诗时就有这样一段描述:“一语未了,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吓了一跳。”

原本作诗刚结束,之前的风花雪月如果一直持续下去会有一种过于平淡之感,可是就这窗外的一声响动,就让大观园众人和读者的心一起揪了一下,虽然最后发现只是蝴蝶挂在树梢了导致的,但这个小插曲却让原本平稳到有些寡淡的一段情节忽然产生了起伏,对于读者而言,这样偶尔的走神反而更加能带来新鲜感。

《红楼梦》:窗外大世界,窗内小天地,谈谈红楼梦中的窗边文化蕴意

除了能够带俩情绪突然起伏的变化,窗外的事物还能带来情节的转变,宝玉上家学时有一段描述说到:宝玉到了学房中,做了自己的功课,忽听得纸窗”呼喇喇”一派风声。代儒道:“天气又变了!”把风门推开一看,只见西北上一层层的黑云,渐渐往东南扑上来。

这看似只是一个无意识的描写,为的是突出现实感,让读者更能够沉浸其中,但这段描述其实是为了让之后的情节更加合理,因为天气转冷,小厮劝宝玉添衣,刚好就是晴雯带病缝补的那件雀金裘,而这就引出了宝玉怀念晴雯的一幕

试想,如果缺少这段窗外的天气描写,在宝玉做功课与宝玉念晴雯之间就会出现一个空白或者十分生硬的转折,但如果特意描写天气,就不得不涉及新的人物出现或房中人出门的举动,而过多的人物和动作又会削弱之后宝玉怀念晴雯时的情感渲染,因此窗外风声和窥见的乌云竟然是恰好的在两个情节之间起到了转折作用,这也得益于窗本身的意象的切合性,更是曹雪芹精巧构思的表现。

《红楼梦》:窗外大世界,窗内小天地,谈谈红楼梦中的窗边文化蕴意

除了推进剧情,窗在推动情节速度的变化方面也有妙用。

在书的第一百一十八回,宝玉和妻子宝钗为了宝玉将来的人生选择曾爆发了一场争吵,在长篇大论快速而激烈的老调重弹式争吵后,两人的情绪和读者的情绪都需要一个缓解,因此安排袭人看似”无意”的声援了宝玉几句,但这种声援其实某种意义上是加速宝玉夫妻之间的怒火的,这时才有袭人还要说时,只听外面脚步走响,隔着窗户问道:”二叔在屋里呢么?”这一句。正是这一句话,停止了所有人的争执,给读者以喘息的空间,也让整个行文节奏慢了下来。

3、 窗的情感表达作用

除了情节的推动,窗也是情感表达的通途“盈盈楼上女,皎皎当户牖”提到窗,我们总能想到临窗而坐的少女,想到那一抹倩影。而《红楼梦》中也有对女子临窗的描写。

《红楼梦》:窗外大世界,窗内小天地,谈谈红楼梦中的窗边文化蕴意

第九回宝玉上学前辞别黛玉时,就有:彼时黛玉在窗下对镜理妆,听宝玉说上学去,因笑道:“好,这一去,可定是要’蟾宫折桂’去了。我不能送你了。”宝玉借由窗看到了对镜梳妆的黛玉,而我们则由宝玉的眼看到了娇俏中带着调侃的黛玉风姿,虽然一切都只是想象,但我们似乎能看到宝玉眼中的惊艳,看到少年心里单纯的倾慕之情。

更有名的要数宝玉来到潇湘馆,走至窗下,听到了黛玉一句”每日家情思睡昏昏”又隔窗见到在床上伸懒腰的黛玉,这幅美人初醒的模样让本就心思纯净的少年更加情难自持,但难得是分明是偷窥所见,又有男女情思在,却丝毫不见色欲,而窗的隐私感又正好烘托了那一些儿女的隐秘情愫,只觉分外贴合场景和人物。

第三十五回中曾对黛玉一人临窗的场景有过描述,当时,常年积弱且独自离家的黛玉刚喝完药,正处于无所事事的时候,于是“黛玉无可释闷,便隔着纱窗,挑逗鹦哥做戏,又将素日所喜的诗词也教与他念,这且不在话下。”

如果没有这层纱窗,站在廊下逗鸟儿,是一个小女儿的娇憨情态,可这层纱窗却让黛玉多了一份懒怠,阻隔了愉悦,只剩沉闷、孤单和形影相吊的愁闷。“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挑泪烛”黛玉一首《代别离·秋窗风雨夕》说尽了窗外之景在她眼中的样子,将一腔愁思尽赋予窗,而承载了女儿愁情的窗也就自然的成了情感的出口,也是我们了解黛玉内心的捷径。

《红楼梦》:窗外大世界,窗内小天地,谈谈红楼梦中的窗边文化蕴意

窗在无人处也是能绽放光彩的,它在大观园的处处精致中得以被曹雪芹着墨重写就可见其特殊地位。初成的大观园受众人检视时曾写道“那门栏窗槅,皆是细雕新鲜花样,并无朱粉涂饰”。可见大观园的美不是红墙金瓦的庄严美,而是极尽能事的贴合小女儿情态。此外,怡红院是五色纱糊的小窗,而潇湘馆的轩窗则“有千百竿翠竹遮映”,这也侧面反映了将来这里主人的性格特色。

窗以传情是《红楼梦》的特色借窗表达出的感情更加能令人信服,也多了一分想象空间,更是走向人物内心的”门”,因此窗能够成为千百年来表情达意的经典意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 小结

窗看似缩小了外面的世界,却打通了读者与文中人之间的墙壁。那些窗边的举止,临窗吟诵的诗文,独坐窗边看到的风景,都为经典增色不少。而这种如诗如画的行文方法,也为《红楼梦》本身的风格打上了烙印,为我们读懂红楼增添了一分可能。

参考文献:

1.《红楼梦》中窗的文学功能研究 宋新宇

2.长夜思君心飞扬分付西风此夜凉——《红楼梦·秋窗风雨夕》欣赏 刘小英

3.透视《红楼梦》隔窗矛盾 梁旭艳 ,张丽君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21377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