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楼 / 《红楼梦》:从贾府用“香”说起,侧面解读曹雪芹的经济思维

《红楼梦》:从贾府用“香”说起,侧面解读曹雪芹的经济思维

所谓闻香识美人,从古至今,香文化一直都深受女性的追捧,如今受到西方的影响,我们更常见的是香氛、香水,但在我国古代其实更多的是香薰、香料甚至香丸,有时闲情逸致之下,贵族小姐、太太们也会动手自己制作熏香,其用料、手法花样百出,也成为了我国香文化的重大推动力

《红楼梦》一书写尽了豪门繁华,其中香文化的描述也是重要的一环,不仅是红楼中人身份的体现和性格的展示,甚至也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众人的结局,更值得一提的是,从这些看似与剧情无太大关系的旁枝末节中,也体现了清朝的经济状况甚至曹雪芹本人的经济思想

《红楼梦》:从贾府用“香”说起,侧面解读曹雪芹的经济思维

一、 香料的多种用途

1、 日常香薰之用

《红楼梦》第十八回曾描述过美轮美奂的大观园用香,“大观园内帐舞蟠龙,帘飞彩凤,金银焕彩,珠宝生辉,鼎焚百合之香。……又有销金提炉,焚着御香。”作为迎接元春回家和之后众女子常住的地方,大观园可以说处处奇香,大的房间有香炉,小屋则有提炉,屋外奇花异草芳香怡人,可见贾府众人在用香方面的”大手笔”。

熏香之外还有佩香,贾府的男男女女以明清时期的贵族为蓝本,自然也追求步步生莲的用香之道,日常佩戴有香囊、香球、香袋,冬日的手炉里甚至都不烧炭火,而是烧着香料。当时的女子佩香大多做成精致的香囊或香球当做饰品的一部分佩戴,或者藏在袖中。

宝玉就曾在和黛玉聊天时被香味吸引:“宝玉总未听这些话,只闻得一股幽香,却是从黛玉袖中发出,闻之令人醉魂酥骨。宝玉一把便将黛玉的衣袖拉住,要瞧笼着何物。”这里的描述中我们可知女子袖中藏香的习俗,也可见能够拉着衣袖瞧香的宝黛二人关系之亲密。

《红楼梦》:从贾府用“香”说起,侧面解读曹雪芹的经济思维

2、 护肤美容用香

古人护肤美容用的可是纯天然的植物汁液再加上一些性质平和的药物等制成的,除了美容养颜,能够用之生香也是非常重要的。

《红楼梦》第四十四回,平儿受了委屈,宝玉就曾用胭脂之类女儿家的东西来哄平儿高兴,但这些东西最吸引人的却是它的香味:“(宝玉)将一个宣窑瓷盒揭开,里面乘着十根玉簪花棒… …又笑着向他道,这是紫茉莉花种,偃碎了兑上香料制的。”而另一瓶胭脂则是“上好的胭脂拧出汁子来,淘澄净了渣滓,配了花露蒸叠成的”。由此可见其所用香料的制作之精良

3、 宗教、祭祀用香

古代贵族在祭祖、祭神时是必要焚香的,这不仅是一种彰显身份的做法,更重要的是对神明和先人的尊敬。秦可卿去世后,包揽了丧事的凤姐儿曾安排“这四十个人也分作两班,单在灵前上香添油”。仅仅负责燃香就安排了整整四十人,可见燃香已经成了当时丧仪中的重要一环

此外,这些世家大族也总是按例每月为寺庙抄经供香,王夫人的陪房兼管家娘子周瑞家的就曾问负责此事的下人,“十五的月例香供银子可得了没有?”,而第八十八回,黛玉为寺庙抄经时她的丫鬟“又拿起一子儿藏香,道: ‘这是叫写时点着写的。'”这些祭祀礼仪虽然十分的繁复,却是当时香料文化的最重要意义,寄托了古人的鬼神思想和尚古情怀。

《红楼梦》:从贾府用“香”说起,侧面解读曹雪芹的经济思维

二、 从香料看红楼众人

1、 宝玉的暖香与人物的契合

所谓“暖香”其实并没有如宝钗的“冷香丸”一般,是个实实在在的名字,而是黛玉吃宝钗醋时的一句“你有玉,人家就有金来配你;人家有冷香,你就没有暖香去配?”但从用料来看,宝玉用的其实就是不折不扣的暖香。

第三十回曾写宝玉随手取了自己的香雪润津丹给金钏儿吃,第四十三回又写宝玉在茗烟的提醒下从“荷包”里摸出随身香囊里的“两星沉速”来致哀思,沉香、速香之类都是温和调的暖香

暖是宝玉的人物颜色,怡红院是红色调,那里的花草树木也是暖色为主,宝玉其人更是将所有姐妹都视作需要呵护的娇花,即使只是个小丫鬟也会真心相待,而这就和宝玉的”暖男”性格不谋而合

《红楼梦》:从贾府用“香”说起,侧面解读曹雪芹的经济思维

2、宝钗的冷香中的结局暗示

宝钗曾说自己不爱熏香,觉得好好的衣裳熏了反而不美,可她却有一味名叫冷香丸的药,红楼中的众多药方都是可考证的,但只有这冷香丸却完全由作者杜撰

不仅要春天的白牡丹、夏天开的白荷花蕊、秋天的白芙蓉、冬天的白梅,还有雨水当天不占地面的天落水、白露当天的露水、霜降的霜、小雪的雪。制成丸后埋在梨花树下,用一钱二分黄柏煎汤送服。这样一味药看配料只有花啊露啊,看着实在与药大相径庭,又兼这是两个“赖头和尚”给的,可见它更多可能是在暗示些什么。

吃下冷香丸,会让不爱熏香的宝钗浑身散发一股冷香,而这个名为药丸实则香料也暗示了宝钗的深沉心思,不仅用它抬高了自己的身份,笼络了宝玉的好奇心,也暗中堵了黛玉的心。可冷也是宝钗的一生写照,从未嫁时的寄人篱下,到成为宝二奶奶却受到宝玉厌弃的婚后生活,无一不透着森森冷意

3、黛玉的奇香与身世和情感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一句玉生香将黛玉的香味描绘的高雅而神秘。作为书香门第之后,黛玉是有熏香的习惯的,可她的香又和宝钗不同,引起的不是宝玉的好奇,而是爱慕亲近,而且她身上的香在宝玉看来:“这香的气味奇怪,不是那些香饼子、香球子、香袋儿的香。”因而引得宝玉去扯黛玉袖子来瞧,寥寥几句写尽了两人的亲近。

但细想可知,黛玉的香味里除了熏香其实是带着药香的,她自己也曾说药味曾冲散了房里水仙的香味。而这所谓奇香很有可能就是药和香料的混合香味比单纯的熏香更多了一丝凄苦和冷清,与其可怜的身世互为衬托,更体现她令人同情的一生,但这奇香也足显其目下无尘的气质,非常适合黛玉。

《红楼梦》:从贾府用“香”说起,侧面解读曹雪芹的经济思维

三、 红楼中的经济思想

1、 贾府荣华在香料描写中的体现

贾府的繁荣从其用香便可见一斑。首先,大观园的每一处殿宇皆有熏香,且大多为檀香、百合之类名贵的熏香,不仅原材料难得,且制香手法复杂,成品非常有限,价格也自然昂贵,可大观园内的熏香却从未断过

除了屋内,屋外也是花明草贵,仅蘅芜苑一处就有”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而怡红院则种满了蔷薇、玫瑰、月季、海棠、宝相这些难以饲养的鲜花,除了花的来源,后续的饲养更是一笔持续的庞大开支

贾府的钱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只靠男人们的俸禄是远远不够的,贾府的根基来自田地和农庄,除了自己雇佣农民种植粮食以供自用外,贾府绝大多数的农庄都租赁出去,每年收到佃户的租金就有两千多两白银,而其它时候也只是逢年过节“娘娘赏的一百两金子”这样的零头。

但从贾府的作风来看,凤姐弄权就敢将三千两白银中饱私囊,那么贾府整体一定是入不敷出的,这也是贾府放利子钱、节俭开支的原因。

2、 从削减香料用度看曹雪芹的经济思想

在第五十六回中,探春为了缩减贾府开支想出了一系列法子,其中就有削减香料用度这一项。

大观园里从小姐们到丫鬟的脂粉、香料本来是由贾府的管家交给相应的买办去按月采买的,但买办为了中饱私囊就会贿赂管家,采买一些劣质香粉。因此贾府只得在每月的采买费用中加上一项”巧钱”,用来让姑娘们添置些胭脂水粉。

这样的重复支出里就有一大部分进了管家人和买办的口袋,探春的做法是直接废除买办,将巧钱当做购买脂粉的专款,又考虑将大观园里的花草摘下出售或自制胭脂,这样开源节流,就省下了一大笔开支

《红楼梦》:从贾府用“香”说起,侧面解读曹雪芹的经济思维

其实这一点影射的是封建官僚体制下普遍存在的奢靡浪费和效率低下问题,而探春的做法就是曹雪芹所提倡的解决之法。改善冗官、冗职的现象,将开支透明化,就能很好的减少投机取巧的现象。奢靡的做法最终导致了贾府的家破人亡,这是曹雪芹对朝代的警示和预言,最终也的确悲哀的成真了。

3、 从贾府兴衰看清朝经济转变

自清朝初年起,几代帝王由于政治理念趋于汉化,因而十分重视农耕事业,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发展农业,经济快速增长进而人口增长,社会生产力水平迅速从明清交替时期的衰败中恢复过来

正如贾府的尾大不掉一般,人口激增带来的社会制度不健全导致了许多法律难以企及的灰色地带,经济的增长没能增长到老百姓头上,而是更加丰盈了贵族的腰包,悬殊的贫富差距为清朝的衰败埋下了隐患

重农的政策带来的第二个影响是土地兼并难以遏制,当时许多如贾府一般的贵族仗势欺人,将农民的土地强行霸占,之后租赁。这样就保证了贵族的收入,但对于农民来说,失去土地之后,每年交完租金甚至难以生活。土地兼并成风和财政收入入不敷出是贾府的最大积弊,也是当时清朝的最大问题,曹雪芹通过探春之手提出了”藏富于民”的概念,主张缩小经济差距,防止百姓在重压之下揭竿而起,其实也是为掌权者指了一条明路

《红楼梦》:从贾府用“香”说起,侧面解读曹雪芹的经济思维

结语: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这本是一句对宝玉的判词,可也是整个贾府对于朝廷而言尴尬的存在。作为家道中落的破落贵族,曹雪芹对整个社会有着深深的危机感,面对水深火热中的底层人民和朱门酒肉臭的豪门世家,他看到了封建王朝走向末路的腐朽和黑暗面,然而触动了贵族利益让革新变得几乎寸步难行,最终只能内忧外患,走向毁灭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21376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