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 /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透过《灵乌赋》看范仲淹的“忧乐”思想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透过《灵乌赋》看范仲淹的“忧乐”思想

作为世人皆知的大诗人,范仲淹的文学才华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遮盖了其政治锋芒。但从其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我们也可发现,范仲淹的政治抱负和政治思想也是非常直率、无私的,而且其文风也受到政治理念的影响,在诗词和策论上都对政事多有评判

而他心中的忧与乐更是古典文学的凝练和最高思想的体现,也正是由于这种以天下为先的精神让他成了朱熹口中的”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透过《灵乌赋》看范仲淹的“忧乐”思想

一、 从《灵乌赋》读懂范仲淹式执拗

1、 《灵乌赋》的创作背景

身为谏官,范仲淹曾直言劝谏皇上科举改革官员选拔等国之大事,也曾多次干预皇帝率群臣为母贺寿、后宫兴衰甚至宠信臣子之类相对尖锐且私人的时事前者成为他登上高位的垫脚石,但后者却成了他三度遭贬的直接原因。

创作《灵乌赋》时,正是由于他四次上书陈述当时宰相相吕夷简欺上瞒下,任人唯亲且扰乱朝堂,却被宰相以非谏官身份越权行事、离间君臣这样诛心之罪贬黜饶州之时。

当时妻子已病逝饶州,他自己也重病缠身,面对好友梅尧臣所写、劝他顺应朝堂不需太过耿直的《灵乌赋》,他却立刻写了同名《灵乌赋》,表达了自己“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态度。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透过《灵乌赋》看范仲淹的“忧乐”思想

2、 由近至远的好友之路

范仲淹和梅尧臣的感情进一步破裂和这两篇《灵乌赋》有直接的关系。

当时的梅尧臣官职微末,长久之下寄希望于范仲淹、欧阳修这些好友能够对他进行举荐,可惜这几人举荐来举荐去却偏偏没有他的份儿,这就导致了他对范仲淹的不满,态度也从开始的赞同、劝慰转向暗中嘲讽和否定

但范仲淹的执拗面对皇帝都没能偃旗息鼓,对于好友政治理念的转变,他自然不会为友情动摇本心,在《灵乌赋》的催化下,二人更是渐行渐远,范仲淹宁愿做梅笔下所谓”乌鸦”,也不肯放弃自己的处事原则,可见其对自身所走的路之坚决,是强权和人情都无法干预的,这样的倔强也是他能忧国忧民、与民同乐的性格基础。

3、 从《灵乌赋》读范仲淹的政治思想

“彼希声之凤凰,亦见讥于楚狂”,身处高位即受风刀霜剑,即使不言亦不能幸免于朝堂倾轧。“故割而可卷,熟为神兵?”如果因为遭受打击就人人都退缩,那么朝堂之上可还有能直言之人吗?这乱象可还有能解的人吗?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身处高位也不为私利而放弃直言劝谏的处事方法,这是范仲淹的朝堂哲学“长慈母之危巢,托主人之佳树。斤不我伐,弹不我仆。母之鞠兮孔艰,主之仁兮则安”,这是他慎重的爱国忠君与责任意识,正是这些特质成就了范仲淹的盛名,也是他足以被誉为“一世之师”的缘由。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透过《灵乌赋》看范仲淹的“忧乐”思想

二、 多种思想碰撞出的”忧乐”火花

1、 宋代朝堂风气的影响

对于范仲淹来说,宋初这样的时代是他的幸运。宋仁宗执政之后,谏官成了一个庞大而正式的朝堂力量,其任命和罢免都由皇帝亲力亲为,而其可劝谏的范围也从最初的监督帝王形式扩大到监督百官,针砭时弊、直言不讳成了谏官们最大的职责。

由于朝堂新气象,文坛也掀起了一场革新,作为政治家、文学家的范仲淹一身正气、又责任意识强且不畏权贵,生于这样的时代对他来说如鱼得水,就连几次遭贬都成了他锻炼气量的一段有益经历,也是成就他政治高度的”九九八十一难”,不仅让他成名于文坛,更在政治方面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 传统儒家正统文化的影响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是诗经中的句子,也是将忧文化流传下来的重要一环。真是在这种影响下,孔子丰富其精神,提出了“君子忧道不忧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等思想,这也是儒家传统思想观念中对忧国忧民的奠基

儒学文化到孟子时期对忧与乐的阐述就更加明确,他提出的“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这样的理念,将个人的忧思正式与国事民生结合起来,这也成为了范仲淹心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的直接来源。

不过在范仲淹心中,忧民思想已经不再单纯是一种帝王治理国家的理念,而是真心实意立足百姓,以民为本的更高尚精神,是对传统儒学忧思的升华。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透过《灵乌赋》看范仲淹的“忧乐”思想

3、 宗教文化对范仲淹忧与乐理念的影响

唐宋两朝的宗教文化对世人的影响也无可避免,两朝的帝王甚至也在批判性、选择性的继承其理念。

范仲淹一生交往道人众多,也曾写过“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样赞美道家人的文章,他对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十分熟悉,甚至希望用于朝堂以遏制当时追名逐利的官场之风。其“后天下而乐”的思想也许就是受到老子”不敢为天下先”的思想影响而生。

范仲淹与佛门的缘分也相当深,他曾为了“见诸佛菩萨施广大慈悲力”而深读《大藏经》,之后在见识到其善之后,写下了蕴含佛思的《十六罗汉因果识见颂序》,其中“佛佛留训,祖祖垂言,以济群生,以成大愿。”的言论也是其忧国忧民的体现。

三、范仲淹的忧乐之道对时代的渗透

1、 以天下为己任的内心修养

在孟子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思想影响下,范仲淹的忧患思想正式成型,但这句话对很多人来说影响的是其对帝王的处事风格,其天下更多指的是地理性质的天下之地,究其根本还是“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传统忠君思想

但从范仲淹《奏上时务书》中一句:“以德服人,天下欣戴;以力服人,天下怨望”来看,他心中的天下并非王土,而是王臣。他心中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是对天下百姓的责任意识。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透过《灵乌赋》看范仲淹的“忧乐”思想

在他直言劝谏几度遭贬的过程里,随之不断攀升的是其声望,声名大噪对他来说最大的好处是其政治理念得以更多的被人知晓,很多文人开始思考人与国的差别,开始接纳自己最终是为了让百姓安居,达到“政通人和”的效果,因此范仲淹的声望更多的是改变了士子的内心世界,让以民为本的思想被众人所知

2、 忧与乐的辩证统一

范仲淹的忧与乐能够尽显其君子之风与哲学之思,他的忧,忧的是天下百姓之苦,他的乐,也是为百姓安定、生活富足的欣慰之乐。但同时,他也表述了忧与乐相互转化的辩证想法。在《上执政书》一文中,范他就阐述了自己对二者的辩证看法:“否极者泰,泰极者否,天下之理如循环焉。”

贪图享乐则因乐而生忧,常忧民事则因民安而生乐,这是范仲淹对帝王的劝谏,更是他对天下官员和文人士子的劝告。对辩证的看待事物存在敏锐感知是他能居安思危的基础,而能在乐中发现其隐患也是他时常直言进谏、甚至不惜惹恼帝王的原因,他在一些于民无用甚至消耗民心的事情上时常咬紧牙关、一步不退,因而他才在民间受人爱戴。

同时,由于忧能转化为乐,且是天道之乐这样的大乐,因此避免了如宗教一般的苦修和枷锁,故而他的思想得以流传开来,甚至成为君子之风的潮流,这种辩证观念也为更多人打开了自己的思维,更是对儒家文化的深入理解与行为上的易化。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透过《灵乌赋》看范仲淹的“忧乐”思想

3、 能够影响世人的政治理念

范仲淹的思想在当时受到了包括欧阳修王安石这样的政治家、文学家的推崇和赞赏,更是在某些方面对其产生了影响,这些大文豪和手握大权的政客在他思想的熏陶下在政见方面有了改变,在文学方面也留下了相关的笔墨。

例如欧阳修《醉翁亭记》“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就是他受到范仲淹乐民之乐思想而写的与民同乐的心理活动。自此,范仲淹成为了当朝士大夫阶层风骨的开创者,为后来人留下了很好的政治基础。

从唐末开始,时事纷乱,战火四起,不知何时就流行起了见风使舵、明哲保身甚至蝇营狗苟之风,正是范仲淹的理念如一把利剑刺进了北宋初年受这样风气影响下的官场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讲心思放在如何富国强民上,也才有了之后滕子京贬谪到巴陵郡,一年之后便“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局面。

直到后世,我们也一直在继承和发展他的思想,可见其政治主张的先进性,让我们不得不赞叹古人的智慧也是不可忽视的。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透过《灵乌赋》看范仲淹的“忧乐”思想

结语:

将百姓放于个人之前是范仲淹的个人信条,他将个人的喜怒哀乐与天下众生紧密相连,他的笔下更多的也是众生百态,这样的责任意识,这样的谏诤精神与文人傲骨是北宋百姓的福音。

在他的影响下,千万士子开始着手改变自己的想法,最终甚至影响了北宋的政治风貌,这也是宋朝能够经济繁荣、百姓安乐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众多后世之人不计自身,为民请命甚至呕心沥血的一计强心针,是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21375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