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中英《缅甸条约》的签订,都经历哪些波折?清朝失去多少领土?

中英《缅甸条约》的签订,都经历哪些波折?清朝失去多少领土?

清朝时期,经过康熙的开疆拓土,雍正的稳固和发展,到乾隆时期,清朝统一准噶尔汗国,清朝国力也达到了巅峰。在这个大一统时代,拥有56个民族,面积高达1316万平方公里的国度里,成为当时世界数一数二的大国。而这个大国的形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其中边界的划定更是艰难。


在清朝边界的划定过程中,总会让人想到北方失去的巨大领土。而西南地区的边界划定同样艰苦,在云南地区划边界时,同样面临帝国主义的威胁。早期的时候,清朝雍正年间,实行改土归流,彻底结束土司制度,实现控制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元明清三朝对云南边界地区的控制


元明清三朝,在西南都有土司制度,土司制度在元朝形成,发展于明朝,终结于清朝。土司对中国云南边界的形成有很大关系,特别是云南地区,那里少数民族众多,又和缅甸接壤。明朝时期,缅甸大部分领土都被土司给统治,这些地方也成为明朝的领土。到清朝时,边界已经缩回到云南地区。

中英《缅甸条约》的签订,都经历哪些波折?清朝失去多少领土?


元朝时期,云南西部边界是到金齿地区,位于怒江中游和伊洛瓦底江上游两岸,以及萨尔温江上游,为了控制金齿地区,元朝设置金齿安抚司。这地区如今位于云南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还有缅甸的克钦邦和掸邦一带。


明朝时期,对缅甸的控制更大,已经把缅甸大部分地区纳入统治中。1381年,明军进入云南后,先后击败梁王、大理段氏,统一了云南,但云南外的西部,还有麓川割据称雄。朱元璋时期,多次和麓川地区发生冲突,1385年,麓川首领思伦法入侵云南景东地区。为此,朱元璋调集兵力,准备征讨麓川,当时明朝的重心放在北方,对西南地区,兵力明显不足。调来的兵力,在1388年,明军击败思伦法的进攻。


麓川投降后,朱元璋开始建立土司制度,土官世袭制,由于麓川鼎盛时期,领土不断扩大,当时麓川有多大?根据《百夷传》的描述:景东在其东,西天古刺在其西,八百媳妇在其南,吐蕃在其北,东南为车里,西南为缅国,东北为哀牢,西北为西番。而这些地方如今是:景东是云南的景东县,古刺是缅甸白古,八百媳妇是泰国北部清迈、清线一带,吐蕃是云南剑川一带,车里是双西版纳,缅国是早期的缅甸,哀牢是云南保山,西番为云南丽江一带。

中英《缅甸条约》的签订,都经历哪些波折?清朝失去多少领土?


当明朝将麓川纳入版图后,整个缅甸基本成了明朝版图,泰国也有一些领土成了明朝的。麓川被彻底瓦解后,明朝设置许多土司,朱棣时期,又增加了十个“十宣慰,二御夷府”。至此,云南的边界达到最大化,但明朝对这些土司管理并没有很严,有的外部土司还向外扩张,内部的也有斗争,明朝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这种背景下,永乐年间,以思任发为首的叛军,他们不断侵犯周边土司,明朝只是招抚,没有采取严厉手段,最终在1422年,思任发向外扩张,入侵南甸。1436年,思任发掠夺孟定、湾甸等土司,明朝还是用金牌信符,去命令思任发放弃入侵的领土,结果思任发没有听从,继续扩张,明朝边境危机出现。明朝不得已出兵平定,之后明朝加大了土司的管理,可还是存在安全隐患,有的土司逐渐强大,有脱离之心。

中英《缅甸条约》的签订,都经历哪些波折?清朝失去多少领土?


清朝初期,云南地区还是有土司的。在明朝中期,缅甸东吁王朝北扩,云南边界不断缩回云南本土。清朝统一天下后,对云南的土司也进行招揽和管理。当时清朝对土司的政策是:各地的土司,应守在划定的原地区,不得听信叛逆之徒的诱惑,自外王化,举报者和归顺者有赏,叛逆者将斩立决。


虽然清朝严格控制这些土司,但对下面百姓并没有多大的控制权,和明朝差不多。雍正继位后,开始实行改土归流,先从广西、贵州省份开始,起初还没有波及到云南,后慢慢改革。而缅甸早期也没有和清朝联系,之后自愿成为清朝的藩属国,后来改朝换代,又脱离。到乾隆年间,爆发了清缅战争,由于新的朝代是雍籍王朝,他想要恢复东吁王朝的版图,四处扩张。

中英《缅甸条约》的签订,都经历哪些波折?清朝失去多少领土?


当他瞄准云南时,注定会和清朝爆发战争。清缅战争,清朝没能赢得战争,最后双方签名停战协议收场,但也打击了缅甸扩张的势头,缅甸最终也成为清朝的藩属国。在清朝统一云南后,中缅两国基本以控制的土司为界,当时以八关为界,关外的土司属于缅甸,关内属于清朝。清缅战争后,这种边界更加明显,并且有明确的划定。


清朝按照内外土司来划分中缅边界,被清朝统治的称为内土司,还有一种是归顺清朝的土司,它们同样被清朝纳入到版图内,乾隆默许了这种划分。同时在人口上进行划分,为了区分,清朝要求内地土司的人口全部实行剪发梳辫,和缅甸的区分开来,防止缅甸人进入清朝境内。当时有一个土司:木邦,原本要归顺清朝的,结果在清缅战争中,清朝无法击败缅甸,只能退回八关内,后获得木邦。关内土司有:木邦,陇川、干崖、南甸、盏达、猛卯、芒市、遮放等土司。

中英《缅甸条约》的签订,都经历哪些波折?清朝失去多少领土?


为了预防缅甸的入侵,清朝严禁边防出入,每年派遣官兵到八关和滇西土司布防。边界形成了八关到滇西土司以及木邦一线。清朝更是划清土司的界限,即“外夷狄,内中国”,只要被汉化的土司,皆成中国领土。随着清缅战争的结束,缅甸成为藩属国后,清朝在边界问题上不再有太多的纠结,因为入了宗藩关系,清朝统治者认为,这已经是中华文明体系中的天下一统。


但缅甸一直要求清朝归还木邦。清朝为了控制云南边境,派兵巡逻各个关卡,宣誓中国主权。


英国殖民的缅甸


随着英国不断扩张,造成一个日不落帝国鼎盛。当英国人占领缅甸时,缅甸脱离中国的宗藩关系,清朝也认识到,英国人将会在边界问题上发难,由于清朝内忧外患,清朝顾不过来。当中英签订《缅甸条约》后,需要的是尽快划清边界线。英国人不认可之前的,需要重新划分。其中的突破口是在野人山这块地区,这里战略位置重要,英国人想要获得这块地区,就不断派人进入这里,甚至烧毁野人山这里的房屋,重建兵房。

中英《缅甸条约》的签订,都经历哪些波折?清朝失去多少领土?


得知情况后,清朝以英国干涉中国边境,而提出交涉和谈判,于是,中缅边界进入一个谈判期。1892年,英国拿出一幅大略的地图,他们以此图要求重新谈判划定边界。根据英国人的附图,伊洛瓦底江之地被划归英属缅甸,而双西版纳和孟连地归中国。如果是这样的话,野人山就会划给缅甸。当时清朝提出三处争端,但国力不允许,最后清朝把争端放在野人山地区,争取获得野人山。


由于野人山是一条天然的屏障,有它存在,可以挡住英国人长驱直入云南地区,一旦失去野人山,后果只会更坏。曾经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云南之得失,关乎天下,而野人山之得失,关乎云南,能保野人山,则云南安,能保云南,则天下皆安”。可见野人山的重要性,当时野人山有英国的驻地,而代表清政府谈判的是薛福成,薛福成要求英军撤出野人山。

中英《缅甸条约》的签订,都经历哪些波折?清朝失去多少领土?


英国之后做出一些让步,撤出一些地方,但英国人则认为,野人山属于非清非缅,是无人之地,两国应该划分野人山。正当两国同意划分野人山时,以大金沙江划分,后来英国人又拒绝了这个方案。之后薛福成拟定四条方案:


第一:伊洛瓦底江上游东部归中国,再往上,以北纬25度40分归中国。


第二:北纬25度40分之外地区,为待定地区,勘察后再定。


第三:按照上面提出的地区,以伊洛瓦底江为主,西岸许多地区均属于英国。英国也要把双西版纳、孟连、温萨尔江东乡之地等,均划给中国。并且由温萨尔江之西的孟卯城、汉龙关作一直线,到马里百(麻栗坝),内地均属于中国。


第四:两国派兵驻守边界所说之地,议定边界后,两国再定退兵日期。


此时野人山已经让出,但英国人还是不同意,他们不同意以伊洛瓦底江上游划分,要求清政府重新另提方案。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清政府在提出的边界线回缩五英里,中英两国进入签订阶段,此时又出现了问题。当时有四个关卡,铁壁关、虎踞关、天马关、汉龙关。

中英《缅甸条约》的签订,都经历哪些波折?清朝失去多少领土?


在虎踞关中,英国人认为它不在中国境内,不属于中国,而是属于英国的。双方围绕虎踞关僵持不下,英国人不断进入虎踞关,此时已是1894年,距离甲午战争已经不远。薛福成为了当时局势,提出边界问题不容在拖,而日本的矛头直指中国。最终中缅边界分为三段来谈判划分,经过谈判,中国以失去许多领土为代价,划定了中缅边界,连最后的虎踞关也失去。


而和英国人的谈判中,英国上演了一个强盗的角色,帝国主义思维特别严重,在清朝不断让步的情况下,他依旧挑起事端,不断餐食中国的领土。如今我们看到清朝的版图,云南边界大多数是中英两国划定的。


早期的时候,清朝的云南边界,还是包括野人山等地的,到划定边界线时,清朝已经失去了一块相当于海南岛的领土,约3.4万平方公里。如果从明朝控制的范围来看,失去的有十几万平方公里领土,1897年,中英的《续议滇缅务条约附款》签订,包括果敢等地区被划走。而中英谈判也是相当的艰难,英国人多次刁难,在清朝时期,北部边界并没有划定。而如今中缅边界,大致保持中英两国划定的边界线。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207816.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