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豆瓣8.5《渺小一生》:最好的救治是接纳,我们就需要敬畏自己

豆瓣8.5《渺小一生》:最好的救治是接纳,我们就需要敬畏自己

豆瓣8.5《渺小一生》:最好的救治是接纳,我们就需要敬畏自己
我知道我的人生有意义,因为我是个好朋友。————柳原汉雅。
这本《渺小一生》看的很让人难受,中间有些部分,看得手都发抖。主角裘德有着很完美的外表,光鲜的职业(律师),可他的身后是经历种种苦难,所以他很沉默寡言。 这部关于友情、苦难的思考,最终结局是裘德在威廉和马尔科姆因车祸去世,在威廉去世两年后自杀。 看到裘德自杀,我竟然觉得,或许对他来说这就是种解脱。 他比起上部解读的阿尔贝·加缪《局外人》,那个自救失败与思想死亡,最终不去反抗走向死亡的默尔索,而《渺小一生》里的裘德很不幸,但又很幸运。 他的不幸,源于未成年时候的伤害留下来的阴影。 今天,我们来解析一下幸运又不幸的裘德背后思考:善良的力量是最伟大的。
豆瓣8.5《渺小一生》:最好的救治是接纳,我们就需要敬畏自己

01、【成长中的伪装】裘德的不幸:优越又狭小的人生,是个受伤的长不大孩子,只因源于来自过去的伤痛,基于期望上的执着又不肯放下。

《渺小一生》开篇第一章就是威廉和裘德租房子,然后是马尔科姆和杰比陆续在第二章登场,就这样本来要毕业各奔东西的四个人又重新聚在了一起,话题却是讨论着关于租房的话题。 对四个刚刚毕业的大学好友,就那样被抛入了人生的社会阶段。故事的场景就只架空在纽约,书中并没有交代太多的背景交代与设定。 然而,就是这样子单一的架空,《渺小一生》书中里的裘德同时拥有“优越”人生与渺小人生的两种矛盾人生,它们的关系是“隐藏关系”。 “优越”人生:这四人,就在这座光鲜亮丽的城市中摸爬滚打。三十多年,威廉从餐厅服务员变成了电影明星;杰比实现了自己天才艺术家的梦想;裘德当上了赫赫有名的辩护律师(尽管他不觉得有名)。事业上冷静而目标明确,外表容貌俊美,成绩拔尖,工作以后成为律师,足够的经济,这就是种成功的优越人生。 然而他“优越”人生的背后,隐藏着渺小人生的矛盾:恋爱充满向往,青春活力,积极向上,这是属于年轻人的标签。书中的裘德和别人不太一样,沉默寡言,对自己的身世和私事从来只字不提。这个看似完美的背后,只因在16岁之前有过一段段堪称惨烈的遭遇,这些往事让他整个人从身体到心灵的支离破碎。 纵观裘德的外在的人生充满着矛盾,优越又狭小。 我尝试分析了一下裘德的内在心理,类似是种内向的长不大孩子行为,(害怕、逃避、自我封闭),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条件性与自我保护】的恐惧心态: 非常小心的隐藏好真实的自己,带着小时候的种种恐惧生活,让他害怕失去而表现的很完美,就会礼貌的拒人千里,因为伤痛产生了【条件性】的恐惧感,害怕再次遭遇过去的不幸;然而他不敢放松自己,不敢和人谈论往事,不敢发展亲密关系,就连三个小伙伴也不了解他,这就是种【自我保护】反应。 简单分析裘德的心理,再纵观自己的样子,才发现光鲜亮丽的裘德背后是种“成长伪装”,我们都有这样子的一面,成长的背后有着外人所不知道的,因为我们隐藏起来了。尤其是那些庸庸碌碌的人是这样子的:只要一走进内心,才发现他们的心中有颗活跃的心。他们比都努力,都方向,只是局于恐惧、不懂交际而限制了自己的卓越优势,一开口就会紧张,从而普普通通的样子。其实,给予他们勇气与平台,光芒总是集中在他们身上。 纵观偶像剧的套路,这就是个霸道总裁的模式:冷酷、多金又俊美。然而这么完美的人设里,有颗千穿百孔的心。
豆瓣8.5《渺小一生》:最好的救治是接纳,我们就需要敬畏自己
写到这里,我对这个“伪装的成长”的词语,看着很是刺眼,因为我们都是这样子面对社会的。 曾经我看过组长被领导当众骂过,当着200多个人面前,可想而知是多么的难受。我看到她的泪,已经在眼眶里,但迟迟不肯的落下,骂完之后,组长又“积极向上”动员与鼓励员工做事。那天晚上,她找我出去喝酒了,但她始终没有说太多,只不过酒喝得特别多。那眼泪始终还是没有落下,第二天的她又一副动力满满的美好样子。 成年的我们,哪里有那么多的对错,有的是负重前行。人前的我们,总是一副很乐观热情的样子;人后的我们,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 裘德的“伪装的成长”,和我们有着一样的过去回忆,但他却有着我们所没有的坚持努力。尽管他是有着不幸的过去,但至少成为了赫赫有名、聚会焦点的律师,只不过他不知道而已。纵观我们呢?有超越他优秀的人不多,但不少还活得不如他。 裘德,只是更像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因为过去的伤痛,带给他的回忆已经太多了,他走不出去,又不想让别人走进来,基于期待的执着。他的内心也渴望与期待爱或友情,但害怕失望与被知道自己的真面目离开。他选择的自我机制保护,是种不知所措的行为,只想不被去伤害。 对此,这种长不大孩子的自我保护,大多时候,总是有外在的“成长伪装”,内心是“恐惧与胆怯”,但并不会因此思想的死亡或行为堕落。和他们相处,只需要保持距离,保留他们的神秘感,才会让他们觉得心理上的安全,或许在他们看来,这是种最好的保护,但却是最需要被保护的。 裘德把自己给困住了,很是执着的不肯放下,这就是他最大的不幸:“成长伪装”。但不幸的同时,他拥有着最大的幸运:那些不离不弃的朋友。
豆瓣8.5《渺小一生》:最好的救治是接纳,我们就需要敬畏自己

02、【幸运与友情】裘德的沉默与活下去的理由:并非亲情却超越亲情的爱,最好的救治是接纳。

小说前几章,作者柳原汉雅先后交代马尔科姆、杰比和威廉的过往经历,惟独没了主角裘德的,这让我有着不好的预感,恐怕背后背负着难以承受的伤痛。 果然,《渺小一生》的后面就有开始陆陆续续揭示在三人眼里,最为神秘的裘德身世:没有父母,自幼被修道院和孤儿院收养,长期是被凌辱和性侵的对象。终于孤儿院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迫通过出卖自己的身体谋生。 以至于他后来需要用一生来努力拖着残躯前行,付出比常人辛苦千百倍的代价。看到这些,内心异常的沉重,情绪跟着他走向了悲伤,看似优秀的他,并没有获得真正的“精神自由”。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才华总是通过独立的(精神上的)活动才能成长起来的。
那么,独立的“精神自由”分为:自由的身体与自在的思想。
  1. 自由的身体:不因自我情绪、身体健康度、各种阻碍等等外来元素,限制了身体的自由性。行动是最好的表达方式,只有自由,那才是最好的独立证明。
  2. 自在的思想:原生家庭、教育或是父母的劝说与亲朋好友的不解,往往我们的思想都被局限同化在某个阶段,只有自我突破与勇于承担起未来的磨练,才能做到精神的自在。它会让思想跟上一步台阶,未来的深度取决于思想的高度。
只有身体与思想合二为一,那么才能做到精神真正的独立,才能成长起来。尽管有着优越职业人生的裘德,可惜的是都没有“自由的身体”与“自在的思想”,所幸的是在他拥有的关系里,让孤独得到了治愈,那是最好的救治。 不幸的裘德有着三个不离不弃陪伴他的朋友:威廉和裘德(后来还结婚了,小说属于同志小说)、马尔科姆和杰比。 可怜裘德的同时,我竟很羡慕他拥有真正的友谊,写到这里,停笔一会,突然想起那些渐渐远行的朋友。 曾经毕业时候的不去忘记誓言,曾经共患难,也曾经一起经历了风雨,但随着岁月的递增、经济、家庭,我们已经慢慢很少联系了,甚至都断了联系。远方的那些人,还好吗?其实我也不知道,但还是祝福她们过得好。 成长总是有伤疤,那么流不去的疤痕。但在周围,新生的皮肉里,还有可以继续的因子。其中,“可以继续的因子”,可以是朋友。 听说有黑暗的地方就有光,那么来自友情的爱就是裘德生命里的一道光。裘德的医生、朋友,养父,多年来执着的爱着他,尽管他总是逃避式的害怕,但他们始终不去放弃他。 他们的爱之光坚定的像是信仰,带着温度、耐心和决心,无论是怎样的人,多么的不可理喻,有多么不堪的过去,又有多么的逃避。他们的爱就是要这么的爱着,不会否认也不离开,并想尽办法带裘德离开自困的黑暗。 这是多么伟大的爱,除了来自亲情的爱,这种并非亲情却超越亲情的爱让人动容。 裘德虽然有着优越的外在人生,但这个内心狭小的人,又很倔强,犹如受伤的长不大孩子,主动逃离与保持爱的距离,但实际上他的内心尽管是执着又不肯放下,还是有那么一丝丝渴望有人懂他并接受他。 然而,他拥有了现实之中几乎不存在的朋友,竟然能无条件的爱护他,深深的珍惜他,不求任何回报。
豆瓣8.5《渺小一生》:最好的救治是接纳,我们就需要敬畏自己
作者柳原汉雅或许是想在那黑暗中照射进来的光,表达那非亲情却超越亲情的友情伟大,因此《渺小一生》也被不少人赞美友情。 确实是如此,在朋友们的帮助下,裘德内心的防线逐渐消解。看到这个情节的时候,是他们的无私友情给予了裘德第二次的生命重新,那是种“接纳”的力量。 陌生的人与人之间,要去从内心接纳对方,很难也有多宝贵。随着社会的越来越发展,我们丢失了心与心的接纳。我永远不知道邻居什么样,也不懂那些不是朋友又是朝夕相处的同事,更不懂各种反美好道德的事件发生。 但就是这样一次次的冲击心灵,使得我们很难去接纳,但是非亲情,一段真挚与无私奉献的友情,都是建立在最先的接纳上,所以我很羡慕也很珍惜那些友情。 接纳的同时,就是种让人得到痊愈的方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什么样,我们慢慢也就无形中被同化。但内心有黑暗的我们,遇到积极向上的人时,那么我们内心的黑暗被阳光同化,并被慢慢驱散,驱散掉那些挥之不去的阴影。 事实上,本来是美好结局的《渺小一生》,却因为裘德在威廉和马尔科姆因车祸去世,失去了最爱的威廉,在他去世两年后也随之自杀,变成了悲情小说。
豆瓣8.5《渺小一生》:最好的救治是接纳,我们就需要敬畏自己

03、去改变善良的对象,制约人生,善用力量。

本是美好的结局,裘德慢慢走出自己,可就是因为要好的朋友因车祸去世,更是爱人威廉(男性,同性相爱小说)的离去,让裘德重新关闭了自己的世界,从而错失了新生的机会,最后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我感觉很是遗憾,纵观《渺小一生》里的裘德是真的很渺小,他自杀的客观原因之一,竟然是来源于“接纳”。 接纳与被接纳的同时,往往就会产生依赖性,甚至是“为别人而活着”。显然,裘德就是为别人而活着了,他们的去世让他备受打击从而失去活下去的勇气。 生活之中总有一种人,他们是为“别人活着”。别人的言行举止,都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情绪,左右其生活。显然,优越又狭小的裘德就是这种人了,尽管对方是无条件的爱,失去自我独立思维的人,犹如失去灵魂的娃娃,任人摆布。 除了“为别人而活”,但最大的原因还是裘德本身的问题,他没有发现善良的力量,这是股足以改变人生命运的自我潜意识力量:“善”意、“善”待、“善”用。
豆瓣8.5《渺小一生》:最好的救治是接纳,我们就需要敬畏自己
①、“善”意:用过去去善意地制约人生。 作者柳原汉写了很多裘德的苦难,赚足了观众的同情心,很成功制约裘德的人生。
美国约瑟夫·纽顿在《当下的力量》,道明“制约”就是种沉溺:任何沉溺上瘾都源自于你无意识地拒绝去面对和经历痛苦。每一次沉溺都始于痛苦而又止于痛苦。无论你沉溺于什么酒精、食物、合法的或非法的药物,或者一个人,你都是用某些东西或某人来掩盖你的痛苦。这就是为什么在开始的激情过后,在爱情关系中留下的是如此多的不快乐和痛苦。关系本身没有造成痛苦和不幸。它们只是将已经在你内在的痛苦和不快乐引发出来。每一次沉溺上瘾都是这样的。每一次沉溺都会达到一个点,在这个点上,它不会再对你有效,这时,你的痛苦就会比以前更为强烈。
源于过去的苦难,沉溺痛苦的点,让痛苦一次次的强烈,就这样把裘德困住了,他总是有意识去面对和经历过来带来的痛苦,这是种制约人生。 何为制约呢?是种沉迷过去的情绪和约束现在自己的行为。尽管身边那些人接纳了裘德,短暂的救治的内心,但本身没有造成实际性的痛苦和不幸。它们只是将已经在你内在的痛苦和不快乐引发出来。每一次沉溺上瘾都是这样的:被动引发,并非自己有意去沉溺过去带来的痛苦,只是留下来的过去让其无法自控。 既然是无法自控的过去,可以被动引发与制约自己的过去,那么过去的苦难何不拿来“善”意的制约自己呢?伤痛的另一面是记忆度,深刻的记忆,是不会再去犯同样的苦难。 比如去草丛里,被狠狠摔了一跤,那么下次的记忆就会制约自己的行为:路过草丛时,就会小心翼翼,这就是种充满“善”意的行为,因为是为了自己好。 过去已经过去,它可以很大程度的去制约成长,但反过来可以通过“记忆度”去制约与端正自己的行为。尤其是记忆度越深刻,那么叠加起来的伤痛回忆,就会产生条件性的去制约自己,如一碰到开水,脑子没做出反应就松手的“条件性反应”,从而端正自己的行为。 裘德的苦难,记忆度非常深刻,造就了他的优越的职业,因为害怕被发现真实的面目。但他的狭小心理,让他的行为走向了极端,不去接受也去逃离,因为他的灵魂不高贵,不去善待与敬畏自己。
豆瓣8.5《渺小一生》:最好的救治是接纳,我们就需要敬畏自己
②、“善”待:高贵的灵魂,是善待与敬畏自己。
尼采的《善恶的彼岸》书中力图界写“善”与“恶”,其中关于“善良”的描述,是这样子写道:所谓高贵的灵魂,即对自己怀有敬畏之心。
苦难的人生,总能生出两种“善”或“恶”之人,只不过两者的顺序有所差异:浪子回头,从“恶”到“善”;堕落地狱,从“善”到“恶”。 但不管善与恶,每个人的灵魂都是高贵的,可以是倔强的维持着尊重,也有有着强烈的尊严感。所以,要把持高贵的灵魂,就是对自己怀有敬畏之心。 那么,生命的苦难,是不能击垮一个有着灵魂高贵的人。因为他们的“敬畏”:敬爱自己的行为,畏惧自己的软弱。
  • 敬爱自己的行为:不去后悔自己充分考虑之下,做出的行为。既然做了,那就勇于承担起责任。就算是错了,也能在那无意的错误中认识自己的不足,助力成长。
  • 畏惧自己的软弱:不去松懈自己,就算是失败了,也不让软弱占据身心,因为害怕软弱带来的是习惯性放弃,从而同化成庸庸碌碌之人。所以,每个成功人士,在失败之时,总是率先去打败自己的软弱,畏惧它们带来的后果。
但凡内心真正高贵之人,那么他们利用自己的“善”,去很好的善待自己,也很明白生命中的苦难是块磨练石,只有“善”待自己,才能磨练成长,而不是被苦难所打败,关闭自己的心,保持距离。就好像裘德,执着又不肯放下过去的苦难伤痛。 《渺小一生》里的裘德,没有高贵的灵魂,也不曾发现“善”的力量,去“善”待自己。一个不去敬畏自己与善待自己的人,是真的很“渺小”。放弃了自己的人,那么苦难带给他的只是痛苦,而不是助力成长的财富。 可惜的是,不幸的他拥有最大的幸运,却无法善用,也就无法和解生活。
豆瓣8.5《渺小一生》:最好的救治是接纳,我们就需要敬畏自己
③、“善”用:用最大的幸运,短暂的陪伴去渡过苦难,和解生活。 有个朋友她很“热情好客”,她有两个手机与微信,分为工作与生活。每到一个地方,她其中一部工作手机就加满了微信和手机号码,然而一旦离开,也就随缘不再有过多的留念与纠缠不清。 她是这样子说道: 每到一个地方,苦难总是有的,不管是过去或苦难,都是不断在叠加,那就需要陪伴了。所以,我不断去结交新友,他们身上的热情与阳光,可以短暂的消除内心对苦难的黑暗面和恐惧感。 想想也是一样的道理,苦难都是有的。那么近距离的友情就是最好的陪伴。不论真假或是深浅的友情,它是可以带来心灵上的陪伴。尤其是那种积极向上之人,与他们的友情也可在陪伴中消除内心深处的黑暗,这就是种“善”用。 当然了,我们所需要的最大幸运,就是善良的对待,别人才会回应相对应的陪伴,陪伴生命短暂的一刻。 距离才是陪伴最大的敌人,但距离远了也就散了淡了。那么近距离的“最大幸运”,就可以利用起来,相互取暖去陪伴生命中的苦难,共同美好成长。当然了,这些陪伴还是取决于自己的善良,它给予你生命中勇敢的力量:众人的陪伴,不孤独不害怕。
豆瓣8.5《渺小一生》:最好的救治是接纳,我们就需要敬畏自己
裘德真正的渺小,是没能运用起善良的力量,去善意地制约人生,去善待自己与善用最大的幸运。他就那么离开了,是解脱的,狭小心理的他,在逐渐被接纳的时候,也慢慢走向了美好。可惜唯一的变数,就是离世的好友,又重重给予直达深渊的伤痛。 作为一部同志小说,爱人威廉的离开,心中唯一支撑下去的“爱情”也轰然塌下。众多苦难,都需要独自去面对与承担,人,总在逆境成长。 我相信生活之中也有很多的“裘德”,他们苦苦挣扎,执着不肯放下,也希望尽快走出自己的回忆录里,过去也就过去了。 毕竟余生很长,需要走的路很长,为爱的人或爱自己的人,负重前行去成长起来。 那么渺小的我们,在渺小一生里,同样也能活出不一样的不渺小。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20495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