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首诗对我们很多人来说都熟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诗人海子对于美好明天的无限渴望与期待,也是在告诉我们,幸福,其实是自己给自己的。
我很少读现代诗,却很喜欢读海子的诗,也会时不时想起他,想起那个用朴素隽永的话语,来表达希望与绝望的浪漫诗人。
是的,希望和绝望在他的心中共生共存,希望让他畅想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美好明天,绝望让他的内心承受着分裂与矛盾之痛,甚至于毁灭。
正如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说的那样: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
所以海子,他宁愿毁灭自己,来完成他对于生活的抗争,他从没有被打败过,也并没有停止过对于命运大胆而执着的倾诉。当他发觉原本对于这尘世的期盼,已经变得七零八落,自己也就没有办法再去“诗意地栖居于世”了,自己的渺小无力与怅然若失终是他选择了毁灭,并非因为他不热爱这生活,而恰恰是因为他太过于热爱,所以更加痛惜。
海子曾说过,抒情就是血。他的所有作品都呈红色,都是用血浸泡过的,都是经过了火烙后生成的。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于1989年1月13日,两个月之后,海子卧轨自杀,那个要做“一个幸福的人”的海子,那个要把“幸福的闪电”告诉每一个人的海子,去往另一块乐土。
而今,距离海子的离去,已经整整三十年。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1989年年初的时候,海子回了一趟安徽老家,陪伴家人度过春节。然而这趟故乡之行却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荒凉与无助,后来他曾在同诗友的聊天中说起过:“有些你熟悉的东西,你再也找不到了。在家乡,你成了陌生的人。”
从海子的诗还有跟友人的对话之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于亲人和家庭的渴望,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告诉亲人们自己的幸福。那么“今天”的他,不幸福吗?
或许真的如此,在亲情方面,和亲人的疏远,让海子感到愧疚不已却又那么的无能为力。
海子原名叫做查海生,1964年出生在安徽省安庆市的一个小村庄里,他的父亲是家乡远近闻名的“金牌”裁缝,虽然不会写字,也不会记账本,但是靠着自己超强记忆竟从未算错过一分钱。
海子父亲和母亲正直善良,并且都非常崇尚和重视文化教育,所以早慧的海子从小就背负着父母所给予的厚望,在他3岁的时候,母亲想办法找来旧的报纸书籍,启蒙海子认字、写字,到了5岁,父亲跟同在乡村当民办教师的朋友操刚说情,请他收海子入学,让他可以接受正规的文化教育。
在那个时代的农村之中,让孩子去接受正规教育并非易事,但是海子的父母哪怕生活再苦再难,也不曾耽误下海子兄弟四人的读书和教育。
聪慧的海子也果然不负期望,以15岁的年纪考入了北京大学的法律系,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神童,更是诸多家庭教育孩子的榜样。
海子19岁便执教于中国政法大学,本是前途一片光明,海子却很难适应这种生活,他的个性鲜明、孤僻又固执,也很少会去参加学校和系里组织的会议和活动,显得和环境那样的格格不入,这个“别人家的孩子”逐渐变成了别人家的“怪人”。
在他去世前两年的时候,曾经接母亲来北京生活了一段时间,他尽自己所能地想要给母亲好的生活,但也同时让母亲看到了他孤僻离群的生活方式。母亲责怪他不参加校内组织的任何会议或者集体活动,更是觉得这样不跟同事、领导往来的行为,会影响他的前途和职称的评定,但海子却对此并不以为意,并且回答母亲说:“那个人虽然是领导,实际上肚子里的“墨水”并不多,没有必要去和他多讲话。”
这让母亲非常恼火,母子之间起了不小的争执,然而被母亲指责为“清高”的海子,在他的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中依然故我,与此同时,因为海子从不参加学校和系里组织的会议和活动,他每个月只能拿到基本工资,再寄去给乡下的父母和弟弟一部分,他的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在那些被精神的富足与物资的贫困之间的矛盾无情拉扯的日日夜夜里,海子寄情于诗,几近疯狂。
海子生前的好友、诗人西川是这评论他的:“纯洁,简单,偏执,倔强,敏感,有时沉浸在痛苦之中不能自拔…海子没有幸福地找到他在生活中的一席之地。”
或许他天生就是那样一个理想主义者,这样的心灵在精神世界格外强大,但在现实生活中却非常脆弱,他被自己的困惑所不断侵蚀,有人说他是诗坛天才,也有人觉得他的诗不过是一个精神病人的“疯言疯语”,海子的生平和作品也因此常常颇具争议,但我相信,在他所梦想和追求的那个世界里,一定有一块自然而神圣的净土。
“那时我在远方,那时我自由而贫穷。”
这句诗来自于海子诗作《远方》中的最后一句。
远方这个意象其实是海子对于自己心中向往之地的一种寄托,虽不能往,以诗寄之,借诗歌的翅膀带着自己逃离这喧嚣浮华的尘世,去往心中圣洁的净土。
所以他才写下“以梦为马”这样的诗句,他愿意“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把自己的梦想作为自己前进的方向和动力,不负那韶华时光,这也让他的诗作之中充满着浪漫的幻想,甚至对于生活的狂想,在那个世界里,在那个幻想中的远方之中,海子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和无限的希冀。
在另一方面,远方对于海子来说,也是一种流浪。事实上,在他的生命后期的那段日子里,他也确实开始了一种“流浪”一般的状态,从北京到内蒙古,从青藏高原到四川盆地,他几乎走遍了中国的角角落落,一路的边走边看,一路的艰辛险阻,却也是一路的肆意畅快。
他的肉体在身体力行地做着流浪汉,他的灵魂也一直奔赴在精神世界的远方。
可是当他抵达了越来越多的“远方”之后,就越发觉心中那个理想之地实难寻觅,所以他说“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所以他的“远方”慢慢变成一种“受难”。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比远方更远的风,带来的是无限的悲怆与苍凉,或许在这个时候,海子的心中已经有了打算。
蒋勋曾说:孤独和寂寞不一样,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
海子注定是孤独的,他的孤独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而是将自己骄傲的孤立,而他的理想主义则更加深了这种孤立,遗世而独立,特立而独行,孤独,仿若与海子血脉相连的孪生兄弟。
最后,流浪汉海子,还是念着“更远的地方更加孤独”,义无反顾地奔赴远方。
海子一生短暂而绚烂,正如朴树《生如夏花》中唱道的那样:也不知在黑暗中究竟沉睡了多久,也不知要有多难才能睁开双眼……我是这耀眼的瞬间,是划过天边的刹那火焰,我为你来看我不顾一切,我将熄灭永不能再回来。
他说一生有三次受难:流浪,爱情,生存;又说一生有三种幸福:诗歌,王位,太阳,他深深懂得痛苦与幸福,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所以他在离开这尘世之时,只留一句:我叫查海生,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