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影视 / 「奥斯卡探秘」透过“一镜到底”优与劣,评说《1917》的优与劣

「奥斯卡探秘」透过“一镜到底”优与劣,评说《1917》的优与劣

第92届奥斯卡落下帷幕,登顶之前的猜测与最终问鼎的结局两相对照之下,几无“非分操作”,唯一让人称奇的两个点在于“《1917》得奖之少”与“《寄生虫》得奖之多”。

提名上《1917》10项,《寄生虫》6项,最终结局《1917》得奖3项、《寄生虫》得奖4项,奥斯卡创立的92年历史上《寄生虫》凭此一战便足以挤入丰碑前列。

「奥斯卡探秘」透过“一镜到底”优与劣,评说《1917》的优与劣

当然我们今天不说《寄生虫》,属于它的篇章已经说过太多,相较于《寄生虫》的深刻和层次感,《1917》的纯粹和代入感同样让人迷醉。

「奥斯卡探秘」透过“一镜到底”优与劣,评说《1917》的优与劣

“一镜到底”的优与劣

《1917》凭借“一镜到底”这个不甚新奇的拍摄技巧,先后在“英国电影学院奖”评比与“金球奖”评比上大放异彩,获奖甚丰!其后来到“奥斯卡”虽然稍有不振,但该拿的奖(最佳摄影)却终究没有旁落,而什么是“一镜到底”?

「奥斯卡探秘」透过“一镜到底”优与劣,评说《1917》的优与劣

01:概念解读

简单来说它有两个要点:

(1):故事平铺在一个时间线条上,没有断点;

(2):全片拍摄只有一个镜头,没有第二视角;

我们先说第一个“没有断点”,根据有没有断点,我们又可以将“一镜到底”分为“真”一镜到底和“伪”一镜到底,而怎么区分真、伪,有一个最为简单的判断标准(不是绝对的),即:时间跨度!

「奥斯卡探秘」透过“一镜到底”优与劣,评说《1917》的优与劣

如果一部电影的故事发生时长与电影胶片时长保持一致,它便有真一镜到底的可能性,反之则必然不是。

以《1917》举例,两位主角从接到任务到完成任务,故事里的时间线条约在15-20个小时,但电影时长却只有119分钟,时间层面的差异值注定了《1917》一定不是真正的“一镜到底”,必然要有某些时间线条上的打断和重新拼接。

「奥斯卡探秘」透过“一镜到底”优与劣,评说《1917》的优与劣

除却“时间”层面的原因以外,还有着“技术”层面刻意选择的断点,比如演员的表演失误或休息、场景的大幅度切换等都会导致镜头出现技术层面的Cut(切割)点,这同样也属于“伪”一镜到底这一范畴。但由于断点做的极其隐蔽几无破绽,会导致观众视觉里的镜头并无明显切换,于是便有了很多成功的“伪”一镜到底经典之作。

「奥斯卡探秘」透过“一镜到底”优与劣,评说《1917》的优与劣

以《1917》举例,两位主角上梯子时被身体挡住的镜头出现了短暂黑屏,如果在此时选择中断拍摄,让演员休息和布置下一个场景,然后下一次拍摄启动时再以黑屏做开头,此时前后两个镜头便会形成天衣无缝的对接,从而继续一镜到底。

「奥斯卡探秘」透过“一镜到底”优与劣,评说《1917》的优与劣

(目前诸多网友,在无数次的观看之下,已经可以明确的《1917》中Cut(切割)点位有20个之多,我们单以20计算,即119/20=5.95,即单个场景完成时间约在6分钟,故而整部《1917》实际是由这20个6分钟的小镜头整体拼接完成。)

有人会问如果电影时长与故事时长基本一致,且演员也没有出现任何NG镜头,是不是就是真正的一镜到底呢?这里便要参考前面所说的第二个要点:“一个镜头(一个视角)”。

「奥斯卡探秘」透过“一镜到底”优与劣,评说《1917》的优与劣

一部电影会有种表现形式,有全局展现的大美,也有局部展现的细致,而它们之所以能够成型和实现的法宝,便在于多组镜头的叠加使用。

而“一镜到底”却不能使用多组镜头(即多组视角),它只能采用一个镜头,唯一能用的拍摄技巧就是跟射或者扫射。

「奥斯卡探秘」透过“一镜到底”优与劣,评说《1917》的优与劣

比如展现主角的脸,“多组镜头”便可以来回切换,先正面,再瞬间切换到侧面,中间的间隔时间几无感觉,但“一个镜头”的拍摄方法只能是慢慢的从正面扫到侧面,这种切换的时间是明显可见,会占用一部分的电影时长。

「奥斯卡探秘」透过“一镜到底”优与劣,评说《1917》的优与劣

有一个更简单的比喻:一镜到底便是你自己置身于电影世界,你看到的一切只能是你自己的这双眼睛(镜头),不会有第二双眼睛去帮助你看你到不了的地界。

02:优劣分析

电影乃技术与艺术的合体,当一部电影偏向于技术时,我们通常称之为:“大片和商业片”,偏向于艺术时便是多数人不喜欢的“文艺片”,而一镜到底的优势与劣势,便也类似于此。

「奥斯卡探秘」透过“一镜到底”优与劣,评说《1917》的优与劣

一镜到底与电影技术的发展本身是背离的,在电影诞生之初碍于技术的简陋,镜头只有一个,其后随着技术的发展才有了各种不同用处的镜头,也有了各种展现电影不同视角的组合镜头,故而从“一镜到多镜”是技术升级后的产物,也正是由于多镜的出现,才让电影有了具备多种形式和题材的可能性。

「奥斯卡探秘」透过“一镜到底”优与劣,评说《1917》的优与劣

故而选择一镜到底拍摄的影片,基本注定了无法成为我们常规概念里的“大片”,它不酷炫、不花哨,甚至电影里的世界我们能够看到的角度和层次也极其有限,这是它的弊端之一。

《1917》中两位士兵从出发到到结束,时间层面跨越了15个小时以上,场景则从大雨泥泞后的湿地到阳光晒过的干地,这种巨大的差异性无法通过时间线条的打断再连接,以及多组镜头叠加去覆盖,它只能通过单个镜头的轻微晃动和掩盖物的遮掩来进行弱化处理,但细心的观众会在第一时间就捕捉到这种场景跳跃层面的巨大差异,这是它的弊端之二。

「奥斯卡探秘」透过“一镜到底”优与劣,评说《1917》的优与劣

电影从诞生到如今,时长从30分钟慢慢衍变成如今的120分钟居多,这种衍变是结合观众的耐心、讲好一个故事本身需要的时长等多个角度共同糅合的产物,而多组镜头使用的目的便是为了节省和去除不必要的时长,比如从山脚到山顶,多组镜头和切割后的时间可能只需要四个镜头:“山的全景”、“山脚镜头”、“爬山镜头”以及“山顶镜头”便可展现这一切,但一镜到底的拍摄方式则不行,它必须从山脚一路跟随至山顶,中间那段可能略显无聊的时间就会很难去除,这是它的弊端之三。

「奥斯卡探秘」透过“一镜到底”优与劣,评说《1917》的优与劣

而优势?简单来说有两个:补充和纯粹!

补充:世界上没有一片一样的叶子,这句话除了表达每一片叶子都不一样以外,也在告诉我们叶子的种类繁多,可以覆盖一切形式,电影其实同样如此。

无论精彩与否,电影的世界就得有各式各样的作品,多镜头、单镜头、线性、非线性等形式都是电影类型的一种,而它们合在一起才组成了完整的电影世界,所以即便“一镜到底”略显无聊和难拍,但它的存在本身就是电影类型的一份子,也是一种必须要有的补充。

「奥斯卡探秘」透过“一镜到底”优与劣,评说《1917》的优与劣

纯粹:马克·罗斯科说“艺术是纯粹的也是复杂的,但终究是纯粹的”,这句话有些返璞归真的意思,电影世界也是如此,在看惯了风花雪月和世间繁华以后,总会有片刻想要一种纯粹的感觉,简单、质朴就好。

“一镜到底”满足的便是如此,我们以2002年上映的《俄罗斯方舟》举例,从彼得大帝到沙皇倒台,跨度200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太多的故事,如果用多镜头的处理方式去逐一展示,观众必然会疲于去关注每一个场景里的不同故事,而一旦选择单一镜头,此时世界便只有我们看到的这块,虽然不那么波澜壮阔,但贵在真实、简单,也更加沁入人心。

「奥斯卡探秘」透过“一镜到底”优与劣,评说《1917》的优与劣

《1917》能够取得如此佳评的原因正在这里,它的存在是战场题材电影的一大补充,它的纯粹会让观众感觉到一种强烈的代入感。

《1917》的优与劣

1917年的春天,彼时距离“一战”的结束还有着两年不到的时间,当然电影里的主角是不知道这个时间节点的,所以他们感受不到希望,继而疲惫和一种没有未来的颓废感,出现在了众多英国士兵脸上,故事也就从这里开始。

「奥斯卡探秘」透过“一镜到底”优与劣,评说《1917》的优与劣

03:真不真实?

《1917》的故事很简单,两位送信的士兵,必须要穿越友军区域、敌军区域达到指定位置,给指定的人物送一封信,这封信是一封停战指令,关乎着1600人的生命。

用两个人的生命去换1600个人的生命,值得么?

「奥斯卡探秘」透过“一镜到底”优与劣,评说《1917》的优与劣

从数学角度和统治者的角度,这无疑是合算的,但账决不能这么算,因为它的结果还有着另外一种更大的可能性,那便是:1600+2,即任务失败,送信的人死了,另一边没有收到信的1600人,继续发动战争,然后也死了!

《1917》的设定正是基于这种结果出发,即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句话在电影里出现三次,分别出自队友、友军和一个女人口中),为何它无法被完成?

「奥斯卡探秘」透过“一镜到底”优与劣,评说《1917》的优与劣

因为一路上穿越的战壕、敌军区域和种种已经存在的场景风险,以及能不能找到收信人、赶在开战之前送到的未知风险……

种种这些风险,在电影开篇的对话中便已经告知观众,但如何展现?这便是一种取舍。

古有《拯救大兵瑞恩》的描人心,今有《血战钢锯岭》的竖丰碑,是选择通过展示战场的庞大、惨烈还是描写战士的惧怕、无畏?本质上都可,也并无高低之分。

「奥斯卡探秘」透过“一镜到底”优与劣,评说《1917》的优与劣

而《1917》选择的是另一种方式,一种不符合常规的一镜到底,我们能够看到的一切场景基本都是两位主角目力所及的场景,此时我们便感受不到战场的庞大和残酷,同样没有对比、切换和一些局部表情的重描,我们也感受不到主角的内心变化和挣扎。

即不庞大、又不细微,《1917》选择的路从一开始便不符合常规。

但《1917》却赢在了真实,这种真实不仅是场面真实,更在视听真实。

「奥斯卡探秘」透过“一镜到底”优与劣,评说《1917》的优与劣

场面真实在技术不断的发展以后,多数电影都可以轻易的做到,焦土、铁网、战壕、死尸这些都是用心、用钱就可以完成的产物,《1917》虽然采用了一镜到底,注定不会也无法去展现更多的场景,但整个剧组并没有因此而选择了降低整体的道具和布置质量。

「奥斯卡探秘」透过“一镜到底”优与劣,评说《1917》的优与劣

视听真实是《1917》真正被奥斯卡评委们认可的东西,这从《1917》得到的三个奖项就可得知(《1917》分别拿下了“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最佳混音”三个奖项)。

在电影中突然的寂静、战壕的倒塌,飞机的坠落、子弹的呼啸这些声音和画面的接受和处理,是取决于主角能不能听到和看到,即此时的观众等同于主角,已经置身在战场之上,虽然只是方寸之地,但这就是你的视角,你看到的就是你看到的,你无法看到的也绝对不会出现给你看。

「奥斯卡探秘」透过“一镜到底”优与劣,评说《1917》的优与劣

这便是《1917》的真实之处。

此外前面曾经提到《1917》实际存在着多达20个以上的Cut点,但这种断点,我们在正常观看的过程中,是无法感受到的,除了一些常规的专门用于处理断点的“黑屏”外,其他的更多断点,需要多刷几次才有发现的可能性,处理层面的细腻和讲究,同样是《1917》制胜的法宝之一。

「奥斯卡探秘」透过“一镜到底”优与劣,评说《1917》的优与劣

04:值不值得?

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名言,总会时不时的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1917》也是如此,有人喜欢“一镜到底”的真实和代入,但也有人讨厌这种为了“一镜”而一镜的做作和无意,主观角度来说同样并无对错,唯喜好而已。

「奥斯卡探秘」透过“一镜到底”优与劣,评说《1917》的优与劣

但如果我们单从“一镜到底”这个技术层面去分析,《1917》无疑可以充当其后其他想要尝试一镜到底导演们的范本和教科书,诸多以前没有尝试过的“断点隐藏”方式也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如果我们再从“战争题材”作品的补充这个角度去分析,《1917》以前已经有了太多、太多的战争电影,而《1917》的出现将是另一种形式的补充,同样以后还会有更多我们从未见过、想过的其他战争题材作品出现,这便是《1917》的另一个意义和作用,在于它的尝试和创新。

「奥斯卡探秘」透过“一镜到底”优与劣,评说《1917》的优与劣

但终究《1917》在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原创剧本”这两项较为重要的“斗争”中输了,原因是《1917》的故事单薄,缺乏悬念、鲜有起伏、节奏缓慢……这些缺点是这部电影从开拍时就注定无法调和的缺点,所以这种“输”更像一种无可奈何但又不得不如此的悲壮之输,无需喟叹,只需称赞。

(文/大娃)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19979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