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喻乐守节,格物致知
提起韦应物,我们都会想起他的山水田园诗,想起他的名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有人将其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排列在一起,称为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诗人。
读过他的诗,方知其诗如其人,其诗如其名。他的诗虽属于田园山水诗的范畴,但有别于其余三位。他的诗作像他的名字一样,大多是借外物来抒发内情,表达自己的思想主张,有儒家格物致知的味道。
就拿《滁州西涧》来说,诗的前二句,诗人将深树中鸣叫的黄鹂与涧边随意生长的幽草进行了对比,用一个“独怜”,就将自己的主张表达了出来。深树中鸣叫的黄鹂寓意什么?涧边随意生长的幽草又寓意什么?这里不用笔者多费口舌。而接着的两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表面上看完全是在写自然的春雨、激流、野渡、横舟,而实际上与首句的“独怜”一词形成呼应,表明了自己关注民生,崇尚自然的心灵主张。
穷外物之理而涵养心灵,指导自己的行为主张,这样的诗句在韦应物的诗作中比比皆是。
任苏州刺史后与一帮文人雅士座谈时,他作了《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一诗,诗人将“燕集”时的内外环境进行了一番描写,外面卫士们拿着兵器守卫森严,室内飘荡着熏香的清香,池阁清凉,烦恼顿消,贵客满座,陋室生光。然接着就来了一句“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手握兵器的兵士守卫着文人雅士们的高谈阔论,他却关心起了百姓的生活安康,其喻乐守节的思想表露无遗。这样的思想与当时的场景该有怎样的格格不入呢?好在他紧接着就来了一句“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道理通晓了,是非明白了,即使自己身处歌舞升平之境,也不能得意忘形啊。好在当时招待贵客们的没有时禁的鲜禽肥肉,只有蔬菜果品,薄酒一壶。于是他“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感觉自己也神清体轻,欢畅得想要凌风飞翔。感慨吴中这样的大都市,不只是财大气粗,还是文史鼎盛之地啊!真是“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在《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一诗中,在扬子津渡口与与友人元大分别,烟波中乘船前往洛阳任职时,一句“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道出了自己对世事的看法:世间之事就如这波涛上的小舟,哪有能在洄水之中长久停靠的道理?以此来说服自己,劝解友人。
《寄全椒山中道士》中“落叶满山空,何处寻行迹”表达的是寻山中道士不遇的感慨,也表达了自己隐而不得的矛盾心理。这样的心理在《东郊》一诗中也有所寄喻:“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了却这些赖以生存的人间俗务之后,也要学陶潜“结庐在人境”,去过一种无官一身轻的庶民生活。
韦应物,其诗作善于拨开外物的表象,直抵事物的本质,以此来寄喻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喻乐守节,格物致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