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意味男子追求女子,要历经艰辛;女子追求男子,却略显得那么朦胧羞涩。可诗经《摽有梅》中的这位女主人公,寻求心上人的方式,却是那么直接,大胆而热烈!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仲春时节,树上的梅子熟透了,它金黄的色泽,圆润饱满的外形,曾经迷倒多少人。都想摘一颗放进嘴里,让其清香甘甜在舌尖喉头浸润漫漶。这样的梅子,不愁没有人采摘。这样的女子,也不愁找不到心上人啊!
梅子树下,她看见梅子掉落了三层,于是她一边捡拾梅子一边歌唱:这是求娶我的良辰吉日,心仪我的青年,快来找我呀;梅子掉落了七层,她一边弯腰捡拾一边歌唱:喜欢我的人儿,莫要再等,快来追求我呀;当梅子纷纷落地,她一边用簸箕盛装,一边歌唱:心爱的人儿呀,莫要迟疑,莫要害羞,快来迎娶我嘛!
诗经中的爱情,总是与劳动与采摘有关,比如《采薇》,比如《卷耳》,比如《关雎》中不停采摘挑选荇菜的那位女主人公。可这些劳动中的主角,都是男子眼中的温婉、贤淑的女性,表达的都是男子对心仪女子的仰慕、渴望与追求。这首《摽有梅》则给读者勾画出一个在梅树下一边捡拾梅子一边唱情歌的思春女子形象,十分有趣。
从诗行之间,我们不难读出,她“急于出嫁”的心情。其实这是《诗经》中描述的一种婚姻风俗。《周礼·媒氏》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可以看出,当时的婚姻制度是很开放的,甚至官方还在仲春时节举办相亲会这样的节目,意在促成未婚青年男女早日走向婚姻殿堂。
其实诗歌中“梅子”这一意象,是成年妙龄女子的标志,“梅”与“媒”“妹”谐音,寓意“妹子”已经长大成年,等待意中人儿请媒人登门求婚呢。
这首诗歌中弥漫的爱情,热烈大胆得具有火辣辣的味道。唐诗《金镂衣》云:“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首诗,是对《摽有梅》最美妙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