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欣赏 / 看懂了毛泽东这首词,就读通了中国历史

看懂了毛泽东这首词,就读通了中国历史

看懂了毛泽东这首词,就读通了中国历史

毛泽东的导师杨昌济十分强调主观意志的决定作用,对青年毛泽东来说,接受这一思想有一定的必然性。知识界中推崇思想革命的社会时尚,本身就容易夸大精神的作用,过分强调主观对改造社会的能力。而对于毛泽东来讲,接受并且放大这一点,是最为正常的,原因是除了精神力,此时的毛泽东一无所有。

此时的毛泽东已经开始倾向于动态人生,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历史从来就是一个治乱交替的过程,声称特别喜欢战国七雄、楚汉相争、三国鼎立那些“事态百变,人才辈出”的时代。

毛泽东书写了中国的近代史,他一生翻遍了中国的史书,他也最有资格评论中国数千年的历史,1964年他写下了一首流传不广的词《读史》: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

不过几千寒热。

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

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

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有多少风流人物?

盗跖庄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

歌未竟,东方白。

说实话这首词对历史有一种哲学意义上的终结,要想真正明白这首词,你需要从《三国演义》开始,《三侠五义》《说唐》也不能空过,从启蒙到研究,然后到经史子集都要涉猎,皓首穷经之后,你就有可能看懂了,看完后什么感觉呢?就是观止矣,观止矣。

什么意思?就是你看不懂,就说明你的历史白学了,需要继续学;看懂了,你会发现你的历史也是白学了,历史就是这首词里写的这么多。

看懂了毛泽东这首词,就读通了中国历史

这是老年毛泽东的总结,早知道有这样的结论摆在那里,为什么还去翻那故纸堆呢?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它是哲学意义上的终结,历史在历史的书写者面前是简单的。

有智者认为,读书不下秦汉,显然这一点在毛泽东这里也能得到印证。中国历史上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就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人才辈出,后人以百家争鸣来形容当时的盛况。

毛泽东曾经向往过社会“大同”境界。世界大同在一些人眼里是假象,是青春期的幻象,但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讲,它却可能是理想,虽然很难,但值得信仰和追求。而追求和实施这一理想就使得毛泽东向着人类的巅峰攀登,那至高的峰顶上刻着“平等”两个字。

看懂了毛泽东这首词,就读通了中国历史

可以说毛泽东一直在寻找大的本原,本原到底有没有,能找到吗?本原会不会就是一种否定的过程,可能就像老话传说那样,早就在你耳边响起过,但你可能不理会,总觉得不会是那样简单,但某一天你会突然间说找到了,当你将这一真理告诉其他人的时候,大多数人会惊讶地看着你,说难道这么简单的道理你刚刚知道?因为你找到的真理就是大实话,真理的分量不是那句话,而是那探求过程中的沉甸甸的否定。

毛泽东在随后的不断失败中,不断尝试新的道路。在成为领袖以后,毛泽东也常强调要善于抓住要领,抓住主要矛盾,强调纲举才能目张,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而在当时,他心目中的“本原”或“大本大原”,很有些像老子的“道”或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总之是宇宙生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则,最终他实践的成果就是发现哲人们表述的只是文字幻象。他当时把“本原”通俗地说成是“宇宙之真理”,认为它是支配着社会历史发展的,拯救中国,也必须从寻求本原开始。

他表示,目前和将来一段时间里,自己“只将全副工夫,向大本大原处探讨,探讨既得,自然足以解释一切”。他随后的成功表明本原不是一个名词,或一个概念,一句话,而是一整套路线、方针、政策。(原题《毛泽东的精神力量》,摘选自《为什么是毛泽东》一书,光明日报出版社 作者:任志刚) 来源:文汇网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195816.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