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饮食文化》:从多民族国家元朝,看元朝融会贯通的饮食文化习俗

《饮食文化》:从多民族国家元朝,看元朝融会贯通的饮食文化习俗

饮食是人们生存的基本条件。各民族的饮食内容和方式,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元朝是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饮食生活;但是,由于同处于统一的国家之中,互相之间发生了影响和融合。此外,一些些境外传入的饮食习俗,对元朝境内各民族也有所影响。

《饮食文化》:从多民族国家元朝,看元朝融会贯通的饮食文化习俗

 元代饮食习俗概述

元朝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汉、蒙古、藏、女真、契丹、唐兀、回回、畏兀儿等许多民族,他们的饮食方式各不相同。在一些文献中,可以看到汉儿茶饭、回回食品、女直(真)食品、西天茶饭、畏兀儿茶饭等名称。多种饮食方式并存,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这是元代饮食生活的一大特色。

各族人民的饮食习俗:

在元朝统治的疆域里,汉族是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主要从事农业,他们的饮食内容受农业生产的制约,食品以农产品及其加工品为主。主食是以米、面为主的粮食,副食包括以羊、猪为主的家畜肉,人工栽培的各种蔬菜、水果等,此外也有小量的野生动物肉和蔬菜、水果。汉族常用的饮料,是粮食和果类加工制成的酒,人工栽培而成的茶,以及水果、香药加工而成的汤。

蒙古族人数不多,但在元代处于特殊的地位。蒙古族主要从事畜牧,过着游牧的生活。他们的食品以家畜(主要是羊,其次是牛、马等)肉和奶制品为主,以打猎获得的野生动物肉作为补充。饮料有马奶酒和各种家畜奶等。

《饮食文化》:从多民族国家元朝,看元朝融会贯通的饮食文化习俗

蒙古八珍之马奶酒

元代的回回,指来自中亚和西南亚信奉伊斯兰教的各民族成员。关于元代回回人的饮食记载甚少,可以知道的是他们主要吃羊肉、牛肉,不吃猪肉,食用的粮食以米、面粉、豆为主。食品中常加各种果仁(胡桃仁、松仁、桃仁、榛仁等)和香料。回回的常用饮料有舍里别等。阿剌吉酒( 蒸馏酒)也应是他们传入中国的。

吃东西的方法也有很大的区别。汉人主要使用箸(筷子)和匙。蒙古人主要用手和刀子。回回人主要用手( 限于右手)。在元代,汉族的饮食方式最普遍,蒙古、回回的饮食方式次之。其他一些民族也各有自己的饮食方式,由于缺乏资料,难以一一 列举。

民族融合导致饮食方式发生改变:

蒙古族原来的饮食方式比较简单,随着势力的扩张,与其他民族的接触不断增多,在饮食方面受到很多影响。特别是内迁到农业区的蒙古人,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饮食文化》:从多民族国家元朝,看元朝融会贯通的饮食文化习俗

从宫廷来说,忽必烈时代已经喝茶,吃米饭。到了元代中期,宫廷饮食呈现出多种饮食方式混合的状态,这从14世纪30年代初完成的宫廷饮食专门著作《饮膳正要》中可以充分看出来。就一般蒙古人来说,“北方人初至,犹以射猎为俗,后渐知耕垦播殖如华人”,其饮食必然也要发生变化。蒙古、回回的饮食习惯,对于汉人也有相当的影响,例如饮用阿剌吉酒、马奶酒、舍里别等。相比之下,回回人的饮食似乎受汉人、蒙古人的影响不大,至少从现有文献记载中看不到明显的痕迹。

汉族的饮食方式源远流长,有悠久的历史。以元代的汉族饮食和前代相比,有两个特点。一 是受到其他民族饮食习惯的许多影响。二是一日三餐制的普遍化。中国古代一天两餐比较普遍,称为朝、哺两食。唐、宋时期,一日三餐逐渐增多。到了元代,“一日三餐”已成为民间常见的成语,如杂剧《玉梳记》:“ 每日家三餐饱饭要腥荤,四季衣换套儿新。”杂剧《举案齐眉》:“一日送三餐茶饭去,则与小姐食用。”而且有了明确的早饭、中饭、晚饭的称呼。三餐制的确立,对于人们的生活、工作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饮食文化》:从多民族国家元朝,看元朝融会贯通的饮食文化习俗

蒙古第一宴:诈马宴

贫富差距:

无论汉人、蒙古人、回回人,或是其他民族,在饮食方面,贫富悬殊非常突出。“高楼一席酒,贫家半月粮”,是当时通行的谚语。皇家的宴会,极尽奢侈。皇帝按照蒙古习俗在上都举行的“诈马宴”,场面豪华富丽,周伯琦的《诈马行.序》中记载:“太官用羊二千嗷,马三匹,他费称是”。“诈马宴”又称“只孙宴”,参与宴会的王公贵族都要穿同一颜色的织金缎子制成的衣服。这样的宴会, 举行一次,便不知要花去多少百姓的口粮。一次只孙(诈马)宴用马三匹,是因为蒙古人重视作为战争工具的马匹,不许任意宰马。但有的贵族竟然“一宴或宰十二马”,其豪侈甚至在宫廷宴会之上。民间的嫁娶宴会,也有“肴馔三二十道,按酒三二十桌,通宵不散”。这当然也只有富户才能举办。

另一方面,穷苦的百姓则是依靠“麦饭稀稀野菜羹”度日。遇到荒年,受灾的百姓“剥榆树餐,挑野菜尝”,“煮麦麸稀和细糠”,而富人、官僚、贵族、皇室,依旧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

元朝的主食

南食与北食:

一般说来,中国的粮食生产,很早便形成了北麦南稻的局面。宋代有所谓南食和北食,北食以麦面制品为主食,南食以稻米制品为主食。在元代,“大、小麦,北方所种极广”。“稻谷之美种,江、淮以南,直彻海外,皆宜此稼。”总的说来,元代南方农业区的居民,以稻米加工品为主食,北方农业区的居民,以大、小麦的加工品为主食,和前代是一样的。但是,这种区分不是绝对的。

《饮食文化》:从多民族国家元朝,看元朝融会贯通的饮食文化习俗

事实上,唐、宋以来,江、淮以南,大、小麦的种植已相当普遍。特别是北宋灭亡,北方居民大批南下,他们习惯大、小麦加工品为主食,这便促进了南方麦的种植发展,大、小麦的加工食品也就增多起来。

各地粮食种类的交融:

在现存的几种元代南方地区的地方志中,可以看到,大、小麦和荞麦无处无之,甚至偏僻一方的海岛昌国州(今浙江定海)也不例外。据《圣顺镇江志》记载:镇江路每年征收的夏税中,有大麦8600余石,小麦12000余石,秋租中则有各类米44000余石。税粮中麦、米的数量大体上反映了当时这一地区粮食作物的种植比例。镇江的“饮食”品种有面,可见面食在当地已占有一定的比重。

另河南(开封)、太原、怀州( 今河南沁阳)、兴元(今陕西兴元)等地,由于具备一定的水利灌溉条件,水稻种植也都得到一定的发展。稻米在这些地区居民的粮食结构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对水稻的需求大大增加:

元代北方农业生产粗放,产量有限,不能满足首都地区的需要。因此,元朝政府每年从江南调运大批粮食到大都,每年数量不等,最多时达300余万石。据《元史.食货志.海运》记载:“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江南北运的粮食,以米为主, 因此在首都大都地区居民的粮食结构中,稻米自然便占有最重要的部分。

《饮食文化》:从多民族国家元朝,看元朝融会贯通的饮食文化习俗

稻米的分类:

元代农学家王祯的《农书》说:“稻之名不一,随一所呼,不必缕数。稻有粳、秫之别。粳性疏而可炊饭,秫性粘而可酿酒”。“秫就是糯米,也就是说,稻米可以分两大类,不黏的称为粳米,有黏性的则是糯米。粳在有些文献中写作秔。也有一些记载,将不粘的稻米分为粳、籼,早稻为籼,晚稻为粳。也就是说,粳(秔)既可以作为没有黏性的稻米的统称,也可用来作为晚稻米的专称。

粳、籼都有很多品种。镇江地区,秔之种又有大、小之分。土人谓大稻秔,小稻籼”。大稻秔就是晚稻,狭义的粳,有16种。小稻籼就是早稻,有6种。小稻中有一种“百日”,就是北宋时传入中国的占城稻。镇江地区的糯米,也有9种之多。粳米中最好的是香粳米。据《农书》记载:“一种有小香稻者,赤其颗粒,其米如玉,饭之香美,凡祭祀延宾,以为上馔,盖贵其罕也”。

江浙行省的婺州路(今浙江金华)每年贡香粳米33石。据《送人贡粳米入京》记载:

“金华有佳种,玉灿含芳香。土人昔启端,每岁赋其乡。颇闻播种初,行者避畎疆。敛收毕征纳,老稚不敢尝。圆好中式度,缄封谨缣囊。及兹幸充数,扬帆上天仓”。

这种精心种植的香粳米,是专门供统治者食用的。糯米中最出名的是苏门糯米。 金代有苏门县,元代改为辉州,即今河南辉县。

《饮食文化》:从多民族国家元朝,看元朝融会贯通的饮食文化习俗

稻米的食用途径:

稻米主要加工成为饭或粥食用。粥又称水饭,贫穷人家吃粥是为了节约粮食,元大都中生活的匠人等,早晚多便水饭。 杂剧《东堂老劝破家子弟》描写富家子弟扬州奴破产后,一家住在窑中,饥寒交迫,无奈只好出门,想找旧相识“寻些米来,熬粥汤吃”。

老年人和富贵人家吃粥,则作为保健养生食品,常以米和药物或滋补品同熬。据《饮膳正要》记载:

在宫廷中作为一般食品的有乞马粥、汤粥、粱米淡粥、河西米汤粥等,除了梁米淡粥外,其余均以米和羊肉同熬。“食疗”之用的粥有羊骨粥、猪肾粥、枸杞羊肾粥、山药粥、酸枣粥、生地黄粥、荜拨粥、良姜粥、吴茱萸粥、莲子粥、鸡头粥、桃仁粥、萝卜粥、马齿菜粥、荆芥粥、麻子粥等。

这些品类的粥中,有不少同时也在民间流行,如猪肾粥、荜拨粥、良姜粥、莲子(实)粥、鸡头粥、桃仁粥、麻子粥等。此外民间也有一些创新的粥。叫煮饭用的是粳米,熬粥以粳米为主,有时也用糯米。糯米还用来制作粽子、米团等食品。

《饮食文化》:从多民族国家元朝,看元朝融会贯通的饮食文化习俗

麦子的食用途径:

麦有小麦、大麦、荞麦之分,也有不同的品种。用面粉加工的主要食品有面条、馒头、蒸饼、烧饼、馄饨、扁食(饺子)等。

以面条来说,据《饮膳正要》记载:宫廷饮食中有春盘面、皂羹面、山药面、挂面、经带面、羊皮面等。民间食用的面条,见于记载的有水滑面、经带面、索面、托掌面、红丝面、翠缕面、山药面、勾面 等。其中索面可能就是宫廷中的挂面,也就是现在通常食用的挂面。

馒头、包子都是有馅的,宫廷中有仓馒头、鹿奶肪馒头、茄子馒头、剪花馒头、天花(类似蘑菇的菌类植物)包子等。所用馅以羊肉、羊脂为主,添加鹿奶肪、茄子、天花等物和各种调料。民间的馒头有的用羊肉、有的用猪肉、鱼肉等,有平坐大馒头、平坐小馒头、捻尖馒头、捺花馒头等多种名目。 没有馅的发面食品,也就是今天的馒头,当时也叫作蒸饼

另一类面食品是烧饼,其制作方法与现在相同。宫廷中有黑子儿(即黑芝麻)烧饼、牛奶子烧饼,民间则有芝麻烧饼、黄烧饼、酥烧饼、硬面烧饼等名目。

馄饨也是民间比较流行的食品,用面和水成团,再擀成皮,要“圆边微薄,入馅蘸水合缝,下锅时将汤搅转逐个下”,“馅子荤素任意” 。

小麦面制成的食品还有扁食(饺子)、稍卖(烧麦)、角儿、煎饼等。

《饮食文化》:从多民族国家元朝,看元朝融会贯通的饮食文化习俗

民族特色饮食:

此外宫廷还有几种特殊的面粉加工食品。一种叫秃秃马食(秃秃麻失),“系手撇面”,是用手掌将面团按成一个个小薄饼,“下锅煮熟,捞出过汁,煎炒酸肉,任意食之”。

一种叫马乞料,“系手搓面”;一种叫搠罗脱因,将白面“和按作钱样”,煮熟后加羊肉、蘑菇、山药、胡萝卜等混合而成的浇头。秃秃马食是“回回食品”,马乞料亦应相同。搠罗脱因则是“畏兀儿茶饭”。其中秃秃马食流传颇广。

大、小、荞麦的食用途径:

小麦一般都磨成面粉后,再加工成各种食品。此外,小麦亦可在脱壳以后,和稻米一样煮成粥、饭食用。宫廷中有小麦粥,便是用小麦煮成的,但这种食用方法已不多见。

大麦的食用方法和小麦不同。据《饮膳正要》记载:“大麦可作粥饭,甚为出息。”也就是在脱壳以后,便和水成粥、饭食用。宫廷饮食中的大麦汤,便是用“大麦仁二升,滚水淘洗净”,再加羊肉等物,煮熬而成的。

《饮食文化》:从多民族国家元朝,看元朝融会贯通的饮食文化习俗

麦饭

元代贫苦农民的生活是“ 麦饭稀稀野菜羹”,这里所说的麦饭,就是大麦仁煮成的。大麦亦可以磨成面粉加工食用,宫廷中有大麦算子粉,便是用大麦粉和豆粉混合,再加其他佐料制成的。但这种食用方法不多见。也就是说,元代大麦和小麦的加工食用方法差别是很大的。

据《农书.荞麦》记载:荞麦性寒,“北方山后诸郡多种”。“山后”指今山西北部及内蒙古南部地区。大都、上都周围的农村也种荞麦。明初刘崧的诗句“顺承门外斜阳里,荞麦花开似故乡”。元代应该也是这样。

上都出产糁子,糁子即荞麦。江淮以南,荞麦种植也相当普遍,镇江、昌国州等地均有之。当然,种植的面积和产量都不会很大。据《农书.荞麦》记载:

荞麦“治去皮壳,磨而为面,摊作煎饼,配蒜而食。或作汤饼,谓之河漏,滑绸如粉,亚于麦面,风俗所尚,供为常食”。

这是北方的食用方法。“河漏”又作“合落”、“饸饹”。元代杂剧中有“糁子面合落儿带葱韭”之句,散曲中提到“荞麦面的饸饹”。“河漏”实际上是指将荞麦面揉和成团后,用木制工具压挤成细长的面条,一直到现在,仍可在北方农村中见到。

《饮食文化》:从多民族国家元朝,看元朝融会贯通的饮食文化习俗

栗米

栗米的地位

粟在古代称为“五谷之长”,据《农书》记载:“中原土地平旷,惟宜种粟”。 江、淮以北,夏作以麦为主,秋收以粟为主。一般来说,凡是种植大、小麦的地方同时也种粟。据《元史.食货志.税粮》记载:陕西民屯48所,种地5000余顷。至正二年(1342)实收粮7万余石,其中大、小麦49000余石,粟17000余石。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粟在北方农作物中所占的比重。

元朝政府在北方农村征收税粮,以粟为准,据《通制条格》记载:

“全科户丁税每丁粟三石,驱丁粟一石;地税每亩粟三升”。政府将农村居民每50户编成一社,社立义仓,各家按人口数每口留粟一斗,作为备荒之用。

这些规定固然有受传统影响的一面,但粟的产量较多,则是更重要的原因。

江、淮以南,不少地区的山地、旱地也种粟,但为数不多。粟一般用来煮饭或熬粥食用,宫廷中的荆芥粥、麻子粥等,都是用粟米。

黍米:

黍有白黍、赤黍之分,主要产于北方,南方某些地区也有出产。据《农书.黍》记载:

“北地远处,惟黍可生,所谓当暑而种,当暑而收。其茎穗低小(土人谓之秫子),可以酿酒,又可作馔粥,粘滑而甘,此黍之有补于艰食之地也。”

赤黍“米黄而粘,可蒸食;白黍酿酒,亚于糯秫”。高粱又称蜀黍,“其子作米可食,余及牛马,又可济荒”。

梁米:

粱米常用来熬粥,宫廷饮食中有粱米淡粥,其他如乞马粥、汤粥,亦用粱米。宣徽院下属机构有龙庆栽种提举司,其职责之一便是“管领缙山岁输粱,以奉上供”。可见粱米在宫廷中是颇受欢迎的食品。粱米和粟、黍一样,主要产于北方,黍和粱米的种植面积产量比起粟来又要少一些,在元代人们的粮食结构比例中所占比重是很有限的。

《饮食文化》:从多民族国家元朝,看元朝融会贯通的饮食文化习俗

豆类:

豆类也是粮食作物。元代豆类作物有大豆、小豆、豌豆和回回豆。大豆有白、黑、黄三种。据《农书.大豆、小豆、豌豆》记载:

“其大豆之黑者,食而充饥,可备凶年;丰年可供牛马料食。黄豆可作豆腐,可作酱料。白豆,粥、饭皆可伴食。三豆色异而用别,皆济世之谷也”。“今世小豆有绿豆、赤豆、白豆、红豆、营豆,皆小豆类也。北方惟用绿豆最多,农家种之亦广。人俱作豆粥、豆饭,或作饵为炙,或磨而为粉,或作麴材。其味甘而不热,颇解药毒,乃济世之良谷也。南方间亦种之”。豌豆在“百谷之中,实为先登。蒸煮皆可便食,是用接新,代饭充饱。 今山西人用豆多麦少磨面,可作饼饵而食。此豆五谷中最宜耐陈,不问凶丰,皆可食用,实济饥之宝也”。

总起来说,豆类作为粮食,可以蒸煮而食,或熬成粥;也可以和米拌和煮成米粥。各种豆也可磨成面,和小麦面混合,制作面食品。某些豆类也可作菜肴,黄豆可作豆腐。

元代又有回回豆子,“出在回回地面,苗似豆,今田野中处处有之”。宫廷饮食中使用最广的豆类是回回豆子。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回回豆子就是豌豆。

《饮食文化》:从多民族国家元朝,看元朝融会贯通的饮食文化习俗

水砻

脱壳工具的发展及应用:

元代粮食脱壳的工具有砻、辗(碾)等。将外壳分离的米粒、麦粒加工成粉状的面,则用磨。砻、辗(碾)、磨小型的用人力,较大的则用畜力或水力作为动力。以牲畜为动力的碾子,据《析津志辑佚》记载:“以牛、马、驴、骡拽之,每碾必二三匹马旋磨,日可二十余石”。水磨“日夜可碾三十余石”。稻米精加工的工具有杵臼、碓、罔碓,杵臼用手握杵舂米,碓、罔碓则“借身重以践碓”,即用简单的机械装置,以足带动石碓木杵捣米;据《农书.杵臼门》记载:

“始于浙人,故又名浙碓。今多于津要商旅辏集处所,可作连屋置百余具者,以供往来稻船货粜粳糯。及所在上农之家,用米既多,尤宜置之”。

但实际上最普遍使用的还是杵臼,因为用以解决一家一户的吃饭问题比较适宜。“都中自以手杵者,甚广”。诗人胡助写道:“近午不出门,舂米始朝饭”。胡助是大都翰林院的一名小官,生活清苦,只能舂米才能吃上饭,其他一般百姓可想而知。

《饮食文化》:从多民族国家元朝,看元朝融会贯通的饮食文化习俗

杵臼

12世纪至13世纪初,蒙古草原的居民以肉、乳为主要食品,但是蒙古腹地也是有农耕文明的存在,如《蒙鞑备录》记载:“亦有一二处出黑黍米,彼亦煮为解粥”。 靠近中原农业地区的“熟鞑靼”,“能种秫縩,以平底挖釜煮而食之” ,甚至在蒙古草原腹地色楞格河下游的蔑儿乞部,也有“田禾”、舂碓。当然总的说来,粮食在蒙古人食物中所占的比重是很小的。

饮食习俗的改变:

13世纪40年代出使蒙古帝国的教廷使节说蒙古人吃各种动物的肉,大量喝奶,据《出使蒙古记》记载“他们把小米放在水里煮,做得如此之稀,以致他们不能吃它,而只能喝它”。13世纪50年代出使的教廷使节也说蒙古人吃各种动物肉,喝奶,但大贵人已有从农业区运来的粟和面粉供过冬之用。他们一行三人到达蒙哥汗宫廷时,发给“一只瘦小的羊的羊肉,供我们作为六天的食物”,每天还给他们“一盘小米和一夸脱小米酒” 。

《饮食文化》:从多民族国家元朝,看元朝融会贯通的饮食文化习俗

元代漕运

全国统一以后,蒙古草原居民的饮食结构,在有元一代,受“汉地”经济的影响,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汉地”对草原的物质支援,常常是以输送粮食的方式出现的,仅文宗至顺二年(1331)就有多项以粮赈济活动,据《元史》记载:

“[二月],壬申,命辽阳行省发粟赈国王朵儿只及纳忽答儿等六部蒙古军民万五千户”;“[三月],赵王食邑沙、净、德宁等处蒙古部民万六千余户饥,命河东宣慰发近仓粮万石赈之”。

此外,草原的农业也有一定的发展,这也是“汉地”支持的结果。这样的形势不能不使草原蒙古人的饮食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至于内迁的蒙古人,他们生活在从事农业的汉族和其他民族之间,久而久之,包括饮食在内的生活方式都有明显的变化,其中多数逐渐以粮食为食物的主要消费。

小结:

民族大融合不仅仅是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的融合,也是民生上、生活习俗上的融合。元朝建立的多民族国家为我国民族多样性做出了巨大贡献。民族大融合体现在很多地方,但是最明显的地方就是饮食习俗的改变,所以每一次的民族融合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凤凰涅槃。

参考资料:《元史》《农书》《饮膳正要》《中国通史》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19176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