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祝凤鸣于2020年1月25日去世,享年56岁。
祝凤鸣诗歌作品
芦花村
记起春天芦苇的日子
兄弟们的脸孔酡红
太阳把柳影映到田埂上
四野是春耕的冷静的人
淡白的桃花下
斑斓、焦急的群虎在跳跃
这是我们的村子
还没有到芦花泛白的季节
花椒和山杨还未透出朱砂的颜色
母亲是疲惫而坚忍的
是什么使她哑然无声地伫立
在先辈的宅邸中?
池塘里有禾苗的影子
有挽起裤腿洗涮的人
孩子们在清浅的水里摸虾
这纯真的景象随风晃动
这是我们的村子
在如此温和的地方
许多人离开又回来了
村头还有数不清的未世者
还没有到芦花盛开的季节
那是秋天 我们村子同舒州相邻的山顶上
飘飞着纤长的红铜的月亮
–
–
讯
十一月,门前收割后的晚2稻田里
渠水汩汩流淌,
麻雀在寻找谷粒,奶奶望着落日
在干燥的荆棘旁
一边收衣,一边叹息:“……唉,都三十年了。”
祖父是在一个月夜被抓走的,
一直没有音讯。
傍晚,西风吹过山脊,
我和父亲在山坡上挖土,松影里
一只黑狗睁亮双眼,
父亲弯腰拾起一根白骨,
细细打量
那是一根人的腿骨。
远处屋檐下,奶奶的身影
如皮影戏般摇晃,
晚霞中,父亲一动不动,
穿着灰布衣裳,仿佛一个戴孝的人。
–
–
小河沿
赤杨,卵石,杂草中匍伏的黑牛
一只变蓝的鸟
带着我的忧愁,将头插入水中
河心,葵花形石桩激起涡流
我从前来过这里?
三月,绛紫色黄昏
沉积着悲痛,
一个久已消失的容颜又浮现在风里
……对岸,萤火点点
禾墩送来白色葫芦花,
……哦,白色葫芦花
–
–
枫香驿
朝北的路通往京城
汗淋淋的马在这里更换
少年时我从未见过马
通过我们家乡的驿道
秋天来了 红色的叶子落满路面
枫香驿,在以往的幸福年代
稻田里捆扎干草的
农家姑娘
在一阵旋风过后
总是想象皇帝的模样
我的乡亲们都是穷人
孩子是穷人家的孩子
驿道一程又一程
没有一个人能走到底啊
夜色里飞驰而去的消息
都是官家的消息
随后是冬天,飘雪了
枫香驿便渐渐沉寂下去
在一片寒冷的白色里
很少听得见马蹄哒哒的声音
1988.11.29
–
–
持烛者
正午的持烛者 站在宁静的日光里
和善地 孤独地 没有护送的人
站在树荫和凉水里
白生生的蜡烛
风里的烛光展开黄绸
田野响起霹雳
光辉的露水升腾
家乡萦绕在心上
心爱的人坐在古塔里
持烛者
看见天边婆娑的天幕
看见微微晃动的蓝镜里
自己的嘴唇
火红而新鲜的嘴唇
倾诉着人类的悲哀……
1989年3月
–
–
古老的春天
一轮明月升起,村里的人围坐山坡
观看露天电影
银幕上,一个身披镣铐的受苦人
正缓步走向刑场
他的坚毅,他的悲伤
印在每一张发呆的脸上。
天上,正在发生月蚀
满地松影
渐渐变淡、消失,
我第一次感到了光阴流逝的秘密。
1996.11.10
–
–
白夜
……忆及童年,芦村,三更之夜,
池塘展开
如黑色大花。
青蛙叫喊着
到处是春暮之火;
树枝间,月亮
燃烧着它的白骨。
无名小鸟
喁喁嘤鸣
噢!万类的痴迷夜。
青龙的雾霭淡了,在东方
清晨正纠缠着升起
在强光的洪流
倾泻之前
我想扑进池塘……
扑进时光碎裂的夜晚
或另一个人的躯体。
1995.11.29
–
–
黎明
姑娘,你这碗泉水是慎重的
水面黝黑,倒映着
繁星……人世的微光一点一滴
你是宇宙的乳汁,刚刚凝成
你是垂柳,红雀,新耕的田野
也是粗砂和黑岩
时刻散发着清香
你是虚幻
苍穹里,云霞庄严,宛若铅石。
许多星星消失了,一年年
它们的光芒依然在高处喷射、传递,
沉落在另一片铁青的旷野。
–
–
所见
有一次,在梦中
我蹲在一个温和的角落
秘密地观看
一头母牛产下红色牛犊
并舔净它,给它哺乳。
夜色明净
青草芳香
在早春草原荒凉的中心
红盘的月亮
洒下碎火
我的眼睛有着
焦虑的妇人的柔情
我请求他们
在梦中,我跪下并请求他们
也给我一个位置。
–
–
往昔
多少次,山村沉陷于暮色
深不可测的谷底
是藏满刀鱼的溪流。
路边,茅草花的长穗
顶着蓝晶晶雪块,仿佛亲人的脸。
我将双耳贴在岩石上,
周围冰天雪地,我却在燃烧。
多少次,竹林里小屋
传出蒸气和灯火,
还有老妇人如泣的歌声
离村多年,多少次 我凝视着月光
阵阵洒落在村口,
雪地上的天空
现出银晃晃闪电,现出
那无涯黑夜漫长的神经。
–
–
清水塘
这明镜一样的水面里,
是庙宇山急速泻下的飞瀑。
在我们村子,生活变得缓慢
宛如涧水在水塘歇息。
黄昏时分,水边
总有弯腰洗刷的人
总有牵牛唱歌的姑娘
仿佛塘岸上的黑枫
她们从来就在那里,
而且永远在那里。
我记得童年时代,
一个皓月当空的晚上,我和弟弟
回村路过塘边
山上轻风吹皱了水面,
远处涟漪闪亮,不知是萤火
还是月光,
我对弟弟说:“你相信来世吧?”
“我不知道哦。”
水光依稀,时日飞逝,
我已无法控制内心日见憔悴的忧郁。
- 祝凤鸣(1964—2020),男,1964年生于安徽宿松县,1981年考入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系;大学毕业后曾在黄山、马鞍山等地中学任教,1993年调入安徽省社会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8年起,兼任安徽电视台社教中心编导。
- 作品多抒写乡村感受,忧伤、神秘的内心景象,使乡土中国的现代表达得以进一步完善。
- 1998年参加《诗刊》社第十四届“青春诗会”;电视纪录片《我的小学》曾获“金熊猫”国际纪录片大奖,中国纪录片学术奖一等奖及最佳编导奖。
- 曾任原安徽文联《诗歌报月刊》编辑、诗歌报网站会员制刊物《诗歌报月刊》特约编辑,委托诗歌报网站出版个人首本诗集《古老的春天》,参与组织召开诗歌报网站第六届“金秋诗会”(江苏太仓),2015年出席诗歌报网站在安徽合肥举办的“首届安徽诗人大会”。
- 2020年1月25日 20:48 因病在安徽合肥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