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楼 / 走进红楼,看看贾府的贵族们如何过大年,大约要花多少钱

走进红楼,看看贾府的贵族们如何过大年,大约要花多少钱

过年啦,过年啦!首先,头条号“与心幽欢”,特此祝福大家新的一年万事如意,身体健康,阖家幸福。其次,感谢大家一路陪伴,一路支持,跟着我们的平台一起赏读红楼梦,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感恩有你,感恩每一个热爱红楼梦的人。最后,就让我们再一次了解一些贾府过年的事情吧。

一、发压岁钱

走进红楼,看看贾府的贵族们如何过大年,大约要花多少钱

过年了,要问什么让人心感到最为喜庆,当然是发压岁钱了。

宁国府里,平日被贾珍搞得乌烟瘴气。要过年了,尤氏立马就抓住了这个彩头,早早的就给了仆人金子、银子,让他们去定制金银锞子,准备着给大家发压岁钱,尽早为宁国府增添吉庆祥和的气氛。

这也就是古人跟今人的区别了,古人发压岁钱讲究的是彩头,今日注重的钱财——谁给谁孩子多少,所以时下给孩子们的压岁钱越发越多,却越来越没有年味。

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贾府里发压岁钱有哪些彩头吧。

首先就是压岁钱的式样了,今人几百的红票子,塞进红包,简单而粗暴。古人则是把金子银子,制作成锞子。什么是锞子,往高雅的方向说,它可不仅仅是钱财,它也是艺术品啊。

我们看尤氏的丫头端来的金锞子,也就是式样各异。

走进红楼,看看贾府的贵族们如何过大年,大约要花多少钱

尤氏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梅花式的,这式样符合时令,也代表着高洁。金子代表富贵,人们又看到梅花,是不是很容易令人想到孟子的那句“富贵不能淫”的话。因为梅花坚贞高洁的品质,向来被人们赞颂着。所以,古人对孩子们的教育,很多时候是潜移默化的。

接下来是海棠式的,小编小时候总会去自家里房子后采野海棠,花朵金黄金黄的,虽然没有香味,却十分地惹人喜爱,为我的童年增添了欢乐。如果要我到贾府领压岁钱,我最想得到的就是这海棠花式样的金锞子。另外,海棠花的花语是温和、美丽、快乐。正好符合大过年的喜气洋洋的气氛。史湘云也是一株海棠花,她也很喜欢这个样式的吧。

还有笔锭如意式样的,谐音必定如意。虽然俗,可是却是十分好的彩头,让得到的人在新的一年信心满满。

八宝联春式样的金银锞子,应当就是用金银制作了八种吉祥物。然后将这八件宝器相连,组成图案,也就是八宝联春了。只是不知道是佛家的八件吉祥物,还是道家的吉祥物,它们分别如下。

走进红楼,看看贾府的贵族们如何过大年,大约要花多少钱

佛家八宝:法轮、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罐、金鱼、孟长八件宝器;

道家八宝:渔鼓、宝剑、花篮、笊篱、葫芦、扇子、阴阳板、横笛八件宝器。

压岁钱制作好了,当然就是发压岁钱了。个人觉得贾府里发压岁钱也甚是有气氛,讲究的是一个礼字,而不仅仅是为了钱。

那时,大家的年夜饭吃完了。长辈们也就坐成一排,接受晚辈们行礼,男的一起,女的一起,一起一起地行礼,甚是壮观。大家长幼有序,挨次受礼。

此时,也就是长辈们给晚辈们或者下人们发压岁钱的时候。大家还饮屠苏酒,喝合欢汤,吃吉祥果,品如意糕。文化氛围,甚是浓厚。

当然,在贾府里,这压岁钱,也有自己讨的时候,只是他们绝对不同于当今游街的各类乞讨者,时下的乞讨者是威胁式的,你不给钱他们赖在你家门口不走,他们大多是些好吃懒做的无赖之徒。我们看红楼梦里的人如何讨得压岁钱。

首先他们是戏子,讨赏钱却绝对不低贱。乞丐们当然无法进入贾府院落之内。其中,第五十三回有这么一段文字。

那时,正唱的《西楼·楼会》这出将终,于叔夜因赌气去了,那文豹便发科诨道:“你赌气去了,恰好今日正月十五,荣国府中老祖宗家宴,待我骑了这马,赶进去讨些果子吃是要紧的。”说毕,引的贾母等都哈哈大笑起来。

走进红楼,看看贾府的贵族们如何过大年,大约要花多少钱

大过年的,那戏子真是一语戳痒了贾母心中的痛点,贾母这一笑,也就好办了,有钱可得了。

一个“赏”字刚从贾母口里吐出,三个媳妇就走到散钱堆内,每人便撮了一簸箩向台上便一撒,只听豁啷啷满台的钱响。如此戏子,如此口才,如此赏钱,真是绝妙啊,真是喜庆。

还有,想说的是,贾府里赏压岁钱也大方得很,贾母说赏字之前,贾珍贾琏已命小厮们抬了大簸箩的钱来,暗暗的预备在那里。

听见贾母一赏,便撒钱。他们也真是孝顺孩子。贾母赏了别人,只是不知道贾母给了林黛玉多少压岁钱。又是什么样式的压岁钱?我想,一定是一个吉祥的数目,且跟宝玉的一样多。

二、升官

走进红楼,看看贾府的贵族们如何过大年,大约要花多少钱

时下过年,公司里大家都热衷谈年终奖。像一些大公司,拿出一两个亿的钱出来,作为奖励,犒劳大家一年的辛苦。实数羡煞众人。

不过,分到每个人头上,依然只是毛毛雨吧。时下发压岁钱,发年终奖,终究还是不如红楼梦里皇帝在过年的时候给下臣们升官来得喜庆。

因为,过年了,无论是他们干得好,干不好,照样升官儿。

王熙凤的娘家,王家,就最是厉害的了。他们家的人第一个升官,而且还是接二连三的升,作者的原话是,又升了九省都检点。一个又字,真是点出了其仕途的得意,也真是皇恩浩荡啊。所以有人揣测,红楼梦四大家族,王家才是权利的核心,才是四大家族的中心,而不是赫赫扬扬的贾府。

这个九省都检点是什么官呢?都检点,在清朝时,是提督的意思。再明白一点说,就是封疆大吏。这个王子腾就是当时九个省的最高主管官。其地位,或许类似于后来的曾国藩吧。

想想王家也真是厉害,王熙凤在贾府叱咤风云,王子腾在朝中叱咤风云,作者专门写到他升官,或许就是为了表明他们家的厉害吧。

走进红楼,看看贾府的贵族们如何过大年,大约要花多少钱

过年了,除了王家,那个被平儿唾骂的半路跑出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贾雨村,也不例外,皇帝也给他升官了,授予了他大司马的官衔。

在古代,大司马是武官的职位,想不到这贾雨村,还是个文武全才。升职之后,皇帝命他协力军机处,参赞朝政,军政大权,也是一手在握了。

不得不感叹,在古代,当官不为民做主,不用回家种红薯。这是作者对那个朝代最大的讽刺了。那是一个奸雄畅通无阻的时代。王家的人,贾雨村,都曾被脂砚斋称之为奸雄。贾雨村这么样的人怎么能够给他升官呢?

看看之前贾雨村,虽然清高得很,却似乎是一身正气,天不怕,地不怕,全不阿谀奉,反而忤逆上司,却遭到了贬谪。他也只是四处游山玩水,怡情养性,好不潇洒啊。那个时候的他,还是蛮令人倾慕的。

或许,他是在游历的过程中见的世面多了,被名山大川陶冶了,慢慢的,他也有了宰相肚里能撑船的胸襟了,坏的,好的,他管不了许多,也不想看分明。他只知道,对他自己有利,他就干,从不管别人的死活,社会逼迫他成了一个彻底的利己主义者。

走进红楼,看看贾府的贵族们如何过大年,大约要花多少钱

最后想说一点,有些可了悲。你是否注意到了,一直出差在外奔波的贾政,大过年的,却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与提拔。作者没有为他着一点点的笔墨。可见,贾政是被大家忽视了。人比人,气死人啊,这个贾政太老实,这个元春,在宫里也不得力啊。朝廷不忘接了贾政这个本本分分做事实的。这也是贾府衰落的一个暗示吧。贾政像靠把女儿送进宫,保住家庭的地位,也只是天方夜谭。贾府里的男儿们没有一个是好人才。

三、怎一个忙字了得

走进红楼,看看贾府的贵族们如何过大年,大约要花多少钱

1.皇帝忙什么?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过年了,大家热闹,自然也就不敢能忘了皇帝。大家都是皇帝的子民,皇帝没有发话,大家都不敢轻易过大年啊。

贾珍是族长,负责祭祖事宜,皇帝的金子没有赏赐下来,自己家就不敢轻易举行大的祭祀,所以尤氏也就催促贾蓉去礼部问询,把皇帝的赏赐早点关领了来,才好放心过年。这是皇恩浩荡,也是皇帝在耍存在感。贾蓉去领了朝廷里赏的金子,大家才敢祭祖。

还有,皇帝还有一种笼络人心的方式,就是给大臣升官,腊月一到,他就给王子腾和贾雨村升官。皇帝等于也是把升官作为年终奖,犒劳那些能臣干吏。

走进红楼,看看贾府的贵族们如何过大年,大约要花多少钱

2.贾珍忙什么?

慎终追远,古代王朝,大多主张以孝治天下,大家都要过年了,过上好日子,当然就不能忘了祖宗的恩惠。清明节是寄托哀思,过年祭祀则就是表达了对于先祖的一种感恩之心了。贾珍是族长,这重任自然就落到了他的头上。

首先就是开宗祠,着人打扫,收拾好神器,左昭右穆,终究是宁荣二公,挂好祖宗们的遗像,以便年三十祭奠。接着,就是将皇帝赏赐的金子在祖宗的神像之前敬贡,烧了那个装金子的袋子,以告先祖之魂灵,说明他贾府至今还未跨,皇帝还没有忘了他们。

除了祭祀,贾珍还需张罗着收取田租,经济充实了,大家才好过年啊。田租收来了,贾珍也不能独吞,首先就是需要孝敬贾母那边,其次就是分发一些物品食品给族里的一些困难户,让他们过年也能够吃一顿好的。

而且,贾珍做得也相对公平。贾芹那小子不争气,平日里赚钱不少,但是被他养小老婆给败光了,他也混到穷人堆里来领过年的食品物品,贾珍见了,劈头盖脸就把他给教训了一顿。贾芹红着脸,不敢支吾半句言语。

再次,就是忙着请人在正月里吃酒,需要拟定好日子,不能跟荣国府那边重了,要不然就会被人家认为是送虚情了。

走进红楼,看看贾府的贵族们如何过大年,大约要花多少钱

3.佃户们忙什么?

他们当然就是最可怜的一群人,大过年的,却要在冰天雪地里给地主东家送银子,送农产品。红楼梦里唯一出场的佃农就是乌进孝了。

乌进孝进京,带了钱粮又多,雪又大,路又滑,走了一个月零两日,可谓真是苦头吃尽。到了贾府,还要想着好话哄东家开心,年成不好,又要担心主子们的责骂,这一切,乌进孝都要想好托词。

毕竟乌进孝也是有见识的人,贾珍随便牢骚了几句,也没认真责怪他来迟了,东西送少了什么的。因此,红楼梦里的这个乌进孝,还真不是一般的人物。

走进红楼,看看贾府的贵族们如何过大年,大约要花多少钱

4.贾母忙什么?

贾母是贾府这个大家族的象征与代表,三十日一大早,领着贾府里有诰命的进宫朝贺,贾母自然就是责无旁贷了。而且,次日五更,又要按品大装,摆全副执事再次进宫朝贺,祝福元春千秋,为元春过生日,这早饭,她们都在皇宫里吃。

年夜饭,当然不能在皇家吃,那是皇家的家宴,而且贾母年三十日也要从皇宫里回来,带领大家一起进宗祠祭祖。只是宗祠里贾敬是主祭,来到宁国府正堂,才是由贾母引领。

然后,也就吃年夜饭了。不过贾母并不想在宁国府里吃,虽然尤氏每每都作了准备,还是王熙凤比较贴贾母的心,贾母女儿出嫁了,王熙凤就成了她的小棉袄。或许,这就是贾母每每都不愿意在宁国府吃年夜饭的原因之一吧。于是,尤氏也就只好每年送一点饭菜过去,尽尽孝心。

再有,贾母的辈分年纪最大,年三十回到荣国府,还有一项苦差等着她,那就是接受大家的叩拜之礼,给大家发压岁钱。因此,累得她初一日亲友一概不会。小编因此也相信,除夕之夜,这份礼仪,一定害得贾母叫苦连天。所以,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什么比搞交际应酬更累人的了。

走进红楼,看看贾府的贵族们如何过大年,大约要花多少钱

5.林黛玉忙什么?

每逢佳节倍思亲,林妹妹未免又有一场泪要流。当然不是在众人面前,而是暗暗的在潇湘馆里。

也不能将林妹妹想得过于颓废,英雄也有柔情,何况林黛玉是最为善良的女子,最为珍爱父母的恩情。

春节里,爆竹声中一岁除,总是把新桃换旧符。贾府里的春联也要换,林黛玉才华横溢,拟春联的重任一定会落到林黛玉手里吧。

想当初大观园里的许多景致名称,及其所题咏的对联,元春看了都大为赞颂,被贾政一一保留着采用了,并说当初要是叫上林黛玉姊妹一同拟,定会更有趣。

还有,春联的内容讲究的是喜庆与祥和,我们看林黛玉的两首诗《杏帘在望》《世外仙源》,无不符合贾府里的主旋律。因此,我想,林黛玉要是来拟春联,既喜庆吉祥,又清新脱俗。如此人才在贾府里,贾母一定会让她多作几副春联。

我们看林黛玉善于吟诗作对,知道她十个才女,其实她也有着其它的爱好,譬如,大过年的,贾母懒得会亲友,也就找黛玉来作乐。贾母跟着她下围棋,抹骨牌,也尽是有着无限的欢乐。所以,林黛玉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

四、花费

走进红楼,看看贾府的贵族们如何过大年,大约要花多少钱

小孩子们最想过年,可惜红楼梦里没有多少真正的小孩子的戏份。因此,大人们过年,心里眼里,注意得最多的当然就是钱。

这不,腊月刚一开始,宁国府那边就开始准备金银锞子,准备着给大家发压岁钱了。尤氏自是忙得不可开交,刚准备着给贾母的礼物,就有人送来了金锞子,总共二百二十个,是用153两金子打造而成,都是些碎金子(可见贾府当时的艰难了),按照当时的行情,折合成银子,也就大约是1530两银子。

还有,就是银锞子,一直没有打造好,尤氏催她们快点交上来。金锞子都有两百多个,想那银锞子也应当有个五六百个吧。大约又要花上600两银子。因此,宁国府里,光压岁钱,就要花费大约2000多两银子。

这只是宁国府,荣国府家业更大,人口更多,人情世故更讲究,其用在压岁钱上的花费,自然就会超出宁国府的数倍,文本里没有提示,我们就以三倍计算,荣国府,也就要准备6000两银子的压岁钱了。

两府加起来,也就是8000两。不得不感慨,家庭大了,真不是什么好事。

走进红楼,看看贾府的贵族们如何过大年,大约要花多少钱

除了压岁钱,还有准备供供祖宗的银子。贾珍说,自家里哪怕是用一万两银子供,也比不上皇帝赐给的几两银子体面。

后文提到,过时过节,皇帝都会赏100两金子给贾府,也就是1000银子,除了皇帝的恩赐,贾府里也应当要准备个1000两银子供祖宗。加上上面的所需费用,也就达到了1万两。

接下来我们把目光放在乌进孝呈送的东西上,那么多的山珍、家禽、牲口等,我们保守的估计一下它们的价值,也值得个3000多两银子吧。再加上乌进孝带来的不足五千两的银子,我们猜测它也是3000两,估计也要用于过年的花费上。这一项就是6000两,银子的累计已经达到1万6000两。

再有,请客吃饭与被太监们敲诈勒索的钱,也不是小数目。

接近年关,大家的需求量大,什么东西都贵,尤其是吃食,翻倍的涨价。虽然乌进孝进献了那么多食物,但是大部分被贾珍救济失业的贾府一房的贫苦家庭了,贾珍作为族长,有时候还是蛮公道的。

因此,贾府着实需要拿出钱来采购食品。而这其中请人吃饭,荣国府里请了,宁国府也要请。这食材的费用,两家合起来,大约也需要个6000两银子左右。吃吃喝喝,看似小钱,累积起来却是大数目啊。

走进红楼,看看贾府的贵族们如何过大年,大约要花多少钱

至于被皇宫里人敲诈勒索,估摸着也要花去个3000两银子左右,读后文我们知道,宫里的一个太监来敲诈,一开口就是数百两,害得王熙凤苦不堪言,相信其他的鬼头也会狮子大开口,说累计被敲诈去三千两,还是保守的了。

这两项也就是9000两,加上上面的1万6000两,数目累计已经达到了2万5千两了。

还有其他的开支,例如赏钱啊,请戏班的钱,烟花炮竹的钱,走亲访友的钱,送礼的钱啊……因为小编还没有发现文本里的线索,也就只好主观的估算一下,定个5000两吧。

于是,累计到最后也就达到了整整3万两。网上查询了一下,清朝的一两银子相当于现代社会的200元人民币,3万乘以200,也就是600万元人民币,好不吓人。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18766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