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数学泰斗:仅凭初中学历,他23岁自学成清华教授,与爱因斯坦比肩

数学泰斗:仅凭初中学历,他23岁自学成清华教授,与爱因斯坦比肩

数学泰斗:仅凭初中学历,他23岁自学成清华教授,与爱因斯坦比肩

“国外的月亮圆”这句话在上世纪的中国流传,那时人们千方百计“走出去”。但近几年另一句话在留洋派中悄然传开——“一出国就爱国”,越来越多留学生学成后选择回国效力。

这无疑是富强祖国的魅力,但在七十年前,中国只有战后的疮痍和贫弱时,无数科学家放弃国外的优越生活,已然回国效力。其中一位数学家更是向留美学子发出了“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的呼唤,他是华罗庚,数学界泰斗,中国近代数学的拓荒者与奠基人。

“呆子”少年

华罗庚出生于1910年,父亲开杂货店,家境普通。华罗庚从小就沉迷于数学,不善言辞,时常想什么想得出神。上学后,华罗庚无法融入积极活泼的同学圈子,每天只顾发呆,反应迟疑木讷,于是有人给他取外号,叫他罗呆子。

华罗庚写的字很丑,考试常常不及格,课上从不发言,因而老师也不喜欢他。大家都觉得这个呆头呆脑的少年将来无非就是个社会底层,不可能有什么作为。

数学泰斗:仅凭初中学历,他23岁自学成清华教授,与爱因斯坦比肩

天赋出现

华罗庚混混沌沌地念到了初中,终于被人发现了亮眼之处——数学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华罗庚的作业题答得密密麻麻,又脏又乱,竟是每道题做了不同解法,老师不禁对这个学生产生了兴趣。

一次课上,数学老师向学生们提问:一个数字被三除余二,被五除余三,被七除余二,这个数字是几?这对当时的初中生来说是很难的,课堂上一片寂静,无人应声,只有一个人在唰唰书写,那便是华罗庚。隔了一会儿,华罗庚答出了23的正确答案。

数学老师对他刮目相看,开始单独教导他,并且给他提供数学典籍。得到指点的华罗庚如遇甘霖,开启了影响其终生和一个国家的未来的数学之门。

这位改变历史的数学老师名叫王维克,也是一位天才人物,17岁开始在南京河海大学、同济大学学习,毕业后到初中任教,遇到了他一生最得意的门生——华罗庚。后来王维克去法国深造,潜心专研数学和物理,还师承过居里夫人。

1928年,王维克回国了,因翻译了大量资料,在数学、物理方面学识出众而才名远播。他支持革命,很有家国情怀,对汪精卫的卖国行径十分不耻,因而汪的妻弟来邀请他到中央大学任教时,他断然回绝,去做了一所中学的校长。

此时的华罗庚已经辍学了。初中毕业后他本应该在一所职业学校学习技能,但家里没钱,他只能回家帮父母看店。王维克听说他的境遇后将他安排到学校财务处做了会计,并且让他到学校的数学补习班授课。

数学泰斗:仅凭初中学历,他23岁自学成清华教授,与爱因斯坦比肩

自学之路

王维克尽其所能为华罗庚营造学习环境,华罗庚则一步一个脚印,潜心学习数学。但第二年华罗庚却得了伤寒,久病未愈。王维克对病无计可施,便在经济上援助他,不断鼓励他。半年后华罗庚终于康复,左腿却留下了残疾,走路画圈。

王维克为华罗庚开方便之门,引起了一些人不满,有人到教育局状告他以权谋私、用人唯亲,刚正的王维克难忍诋毁,辞职去了湖南大学。20岁的华罗庚落了残疾又踏实不争,新任校长很同情他,便只停了他的授课工作,作为会计留校续用。

15岁到20岁的五年间,华罗庚一边看店一边教书一边做会计一边学习,凭着热爱和毅力自学完高中、大学数学。有了扎实的基础,华罗庚开始了对疑难问题的探索。他将自己的论点和论证写成文章,向报纸杂志投稿。

但由于信息闭塞,无法获悉国外先进的数学研究进度,他的论题多是别人研究过的,所以稿件一直没被采纳。直到1930年,他的《苏家驹之代数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被上海《科学》杂志收录,这篇论文为他开启了事业的腾飞之门。

数学泰斗:仅凭初中学历,他23岁自学成清华教授,与爱因斯坦比肩

晋升最快的清华教授

时任清华大学教授的熊庆来对华罗庚这篇论文赞不绝口,几经打听才知道作者竟然是个初中毕业的会计。熊庆来十分惜才,马上将华罗庚邀来清华,安排他在图书馆做图书管理员。

这对华罗庚无疑是天赐良机,图书馆对于他来说简直是天堂,既有先进、海量的数学书籍,又安静没有烦扰。1930年,他走进了全国最高学府,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研究,为了方便阅读最前沿的资料,他自学了英语、日语、德语和法语。

1931年,华罗庚被提拔为数学系助理。之后,潜心学术的华罗庚推出了更多的论文,其中有3篇被国外的科学杂志收录。1933年,23岁的华罗庚被聘为清华大学数学系助教,第二年,他走上了讲台,成了数学系讲师。

数学泰斗:仅凭初中学历,他23岁自学成清华教授,与爱因斯坦比肩

与改变世界的人顶级学者比肩

华罗庚在国外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引起了国际数学家们的注意。1936年,华罗庚到在诺伯特.·维纳的推荐下前往剑桥大学深造,在哈代理论的引导下,数学研究深度突飞猛进,两年间相继发表了15篇论文,在国际上名声大噪。

1938年华罗庚回国,到当时环境寒酸、临时拼凑的西南联大教数学,在极度艰苦的条件下写出了轰动上世纪的数学作品——《堆垒素数论》,并且给学生们讲授。因为讲课内容过于高深,坚持下来的学生只有闵嗣鹤与钟开莱,这两人后来都成了著名数学家。

华罗庚的研究享誉海外,已然是成了世界上最前沿、最负盛名的数学家。当时美国四处笼络人才,华罗庚这样的顶级数学家自然成了他们的目标。1946年,美国普林斯顿研究院邀请他前去讲学,华罗庚在那里结识了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和物理巨匠——爱因斯坦。

英雄相惜,同为数学家的冯诺依曼对华罗庚十分欣赏,请他去参观自己的实验室,那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早的计算机房。华罗庚受到很大震撼,预见了一种时人不能预想的未来,他想将这种先进的东西带到国内。

1948年,伊利诺伊大学聘请华罗庚做正教授。美国学术氛围浓厚,条件富足安定,无疑是学者们的理想天堂,但华罗庚并没有乐不思蜀。

数学泰斗:仅凭初中学历,他23岁自学成清华教授,与爱因斯坦比肩

回国效力

1949年新中国成立,华罗庚欢欣鼓舞,毅然放弃美国的优渥生活,于1950年初带着家人经香港回到了国内,并且发表了那番“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的热血公开信,呼吁海外学子回国效力,一时感染了许多人。

华罗庚回国后即被聘为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他念念不忘冯诺依曼的计算机实验室,在所内设立了电子计算机科研组,为中国计算机发展埋下了第一颗种子。

他思虑不竭,相继发表了自守函数、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多复变函数等多篇论文,他创造的“华氏定理”享誉世界,科学家称他为“中国爱因斯坦”,获得了许多国家荣誉,当时东方最贫瘠的土地上开出了世界最前沿的数学之花。

特殊期间,许多科学家深陷泥潭,华罗庚虽逃过一劫,但其研究也出现了停滞。此时,他将重心转向教育,教出了陈景润、潘承洞、陈德全、龚升、计雷、越民义等一大批近代数学史上举足轻重的数学家,为中国的科学事业点燃了一片星火。

数学泰斗:仅凭初中学历,他23岁自学成清华教授,与爱因斯坦比肩

贫弱的祖国改变了华罗庚的努力方向,他对浩瀚深海兴致渐衰,更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晚年的华罗庚推出的深奥研究减少,更多的是便于数学推广和应用的理论。他个人也亲身实践,到全国各地推广双选法,以促进生产。

一边在国内生产一线奔走,一边到世界各国演讲,常年的劳累消耗了他的精力和身体,1985年6月12日在日本演讲时,华罗庚突发心脏病紧急入院。晚上10点,一代数学巨擘与世长辞。

华罗庚如同一条鱼,数学是他的海洋。没有数学,他的整个生命会干涸,有了数学,他便自由,便有存在。数学成就了他,他也成就了数学,他将知识的海水撒向祖国、撒向人民、撒向那些承载着数学未来的人们。

今日中国的盛世华彩是层层级级的青石阶台铺垫而起,每一级阶台上都刻有先驱的姓名。顶起科技宫殿的是数学,顶起数学的屋脊上刻着“华罗庚”国士无双,盛势何愁。

文/盛弘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18597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