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 / 唐宋风景诗的情感差异——是不同科举制度下,两种身份境遇的折射

唐宋风景诗的情感差异——是不同科举制度下,两种身份境遇的折射

唐宋风景诗的情感差异——是不同科举制度下,两种身份境遇的折射

在唐代,进士科考试是不糊名的,阅卷人可以看到考生名字,所以但凡参加进士考试,都有一个不成文、却颇为实用的风行性做法,就是考试前,考生要争取得到有声望的人士引荐,这样才能被主考官注意。

想获得引荐,端坐于书斋是不行的,唐代的学子们必须得走出家门、甚至走出家乡,去云游四海、拜见前辈、结交权贵,向他们投献诗文,争取让自己的才华获得广泛认可。这种漫游生活,往往成为唐代文人科举前必经的人生历程。他们一边漫游,一边宣传自己,同时也从现实中寻找诗歌题材。

唐宋风景诗的情感差异——是不同科举制度下,两种身份境遇的折射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二十四岁的杜甫经过四年的漫游后,在洛阳参加了人生第一次进士科考试,结果落第。虽然心情郁闷,但此时的杜甫年轻、自信、对未来充满希望。他很快将过去翻篇,开始了第二轮漫游,为下一次科举做准备。

当时,杜甫的父亲正在山东兖州任司马,杜甫便借着省亲的机会,来到了齐赵平原,他一生中最快意的几年时光,就是在这时度过的。他那首豪情满志的《望岳》也创作于此时——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站在泰山之巅仰望云天,穷目尽览,一种高大、辽阔、浑茫之景现于眼前,因而产生了向往未来的激情。诗里有杜甫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也蕴含着他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唐宋风景诗的情感差异——是不同科举制度下,两种身份境遇的折射

孟浩然也有跟杜甫相似的经历。他二十五岁便辞亲远行,漫游长江流域,广交朋友,干谒公卿名流,以求进身机会。开元十五年(727年),三十九岁的孟浩然第一赶赴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但也以落第告终。

开元十八年(730年),孟浩然再次离开家乡,漫游吴越,既是寻求新的机会,也是排遣仕途失意的心情——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时,孟浩然想起了失意的过往。”日暮可愁新”,既是羁旅之愁,也是人生困顿之愁。

唐宋风景诗的情感差异——是不同科举制度下,两种身份境遇的折射

三年后,孟浩然等到了一个机会,一直很欣赏他的张九龄官拜丞相,孟浩然希望得到张九龄的引荐,于是写下一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虽力图委婉,但仍能看出干谒的目的——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面对浩瀚的洞庭湖,孟浩然说自己”欲济无舟楫”,意思是想要横渡却没有船只,此时的他,不就是希望张九龄成为渡他过湖的船只嘛。接下来的几句意图更加明显,他说生活在圣明之时,应当贡献自已的力量,但他却只能临渊而羡鱼,实在有愧于这大好时代。

唐宋风景诗的情感差异——是不同科举制度下,两种身份境遇的折射

从杜甫的《望岳》,到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几乎涵盖了唐人漫游途中创作风景诗的情感范围——既写壮阔的自然山水,表达积极用仕的抱负,也融入求仕过程中的喜怒哀乐。总之,有强烈而丰富的情感内涵。

这种漫游途中的写景之作,在唐诗中有不少——李白《游泰山六首》其三说:”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刘长卿《关门望华山》说:”雷雨飞半腹,太阳在其颠。翠微关上近,瀑布林梢悬。”刘禹锡《华山歌》说:”烘炉作高山,元气鼓其橐。俄然神功就,峻拔在寥廓。”

这些风景诗都写得飞扬而壮阔,又或者隐隐萦绕着一些矛盾和彷徨,因为这些诗人正走在努力求取功名的路上,有期待,亦有苦闷,自然山水是他们的自我化身、是他们心情的折射,当你带着强烈的情感延揽沿途风景,风景也就变得性格鲜明起来。

唐宋风景诗的情感差异——是不同科举制度下,两种身份境遇的折射

在这点上,宋人不同。宋朝进士科考试采用的是糊名制,所以声名不声名的,也就不那么重要了。糊名制的推行,将宋代学子逼向闭门苦读,漫游不但无助于考试,还会耽误读书时间。

宋人喜欢躲进与世隔绝的山中寺庙,刻苦学习——

“李尚书公择,少读书庐山五老峰白石庵之僧舍,书几万卷。”(《渑水燕谈录》)

范仲淹也曾入长白山苦读:”日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如此者三年。”(《墨客挥犀》)

宋代许多著名书院都建在山里,大概就是为了让学子们有个相对宁静的读书环境吧,比如岳麓山有岳麓书院,衡山有石鼓书院,庐山有白鹿洞书院,嵩山有嵩阳书院,泰山有徂徕书院,等等。范仲淹后来掌管应天府书院,也以刻苦求学精神要求学生:”夜课诸生读书,寝食皆立时刻。”(《涑水记闻》)

唐宋风景诗的情感差异——是不同科举制度下,两种身份境遇的折射

岳麓书院

苏洵在家乡眉州时,闭户读书,并把自己的学识品行教授给儿子苏轼和苏辙。学成之后,苏洵便带着他们俩出川赴京,直接让两个儿子参加考试去了。

赴京应试,时间紧促,且全部心思都在即将到来的考试上,并没有闲情逸致浏览沿途风光,所以像唐代那样的漫游诗,宋代是没有的。就拿苏轼、苏辙两兄弟来说,他们于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三月离开家乡,五六月间抵达汴京,差不多历时三个月,途径成都、剑门、长安、关中、渑池等地,其间却没有一首诗流传。

唐宋风景诗的情感差异——是不同科举制度下,两种身份境遇的折射

这次考试,他们两兄弟一起登第,之后回到家乡眉州为母亲守丧。嘉祐四年,苏轼和苏辙再度离乡赴京,这次入京,他们是等待朝廷的具体任命,与之前赴京应试的境遇,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这次,他们有了包揽沿途风景的时间和心情,也留下了大量的诗歌创作,并汇成一部《南行前集》。

苏轼在《南行前集序》中说:”己亥之岁,侍行适楚,舟中无事,博弈饮酒,非所以为闺门之欢。而山川之秀美,风俗之朴陋,贤人君子之遗迹,与凡耳目之所接者,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盖家君之作与弟辙之文皆在,凡一百篇,谓之《南行集》。”

苏轼的《江上看山》,就作于此行途中:

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飘渺。

舟中举手欲与语,孤帆南去如飞鸟。

这是多么悠然闲适的心境!泛舟江上,看着前山”槎牙变态”,千奇百怪;看着后岭”杂沓惊奔”,目不暇接;仰视层云,仿佛有行人在其间飘渺行走,好似神仙世界,于是乎,诗人产生了”举手欲语”的超脱之想。

唐宋风景诗的情感差异——是不同科举制度下,两种身份境遇的折射

这次旅途中,苏轼和苏辙写的风景诗,心境和诗风都与《江上看山》相似。苏轼的《初发嘉州》说:”锦水细不见,蛮江清可怜。奔腾过佛脚,旷荡造平川。”苏辙的《江山看山》说:”前山更远色更深,谁知可爱信如今?唯有巫山最秾秀,依然不负远来心。”

与苏轼和苏辙一样,宋人的风景诗大多作于登第、步入仕途之后,尤其是做了一方长官,就更有闲暇时间吟咏风月、怡情悦心了,这在政治清明、文官待遇优厚的北宋,表现得尤为突出。地方郡守们清闲无事,风景诗也写得波澜不惊、从容平和。

北宋著名画家、诗人文同,与苏轼是表兄弟,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进士,历任陵州、洋州、湖州等地知州或知县。

文同的《野径》说:

山圃饶秋色,林亭近晚晴。

禽虫依月令,药草带人名。

排石铺衣坐,看云缓带行。

官闲惟此乐,与世欲无营。

官闲无事、与世无营,惟有欣赏风景,方能愉悦心情。诗人在石头上铺衣而坐,观赏山圃秋色、晚晴林亭,陶醉其间。

唐宋风景诗的情感差异——是不同科举制度下,两种身份境遇的折射

类似风格的风景诗,在宋代有很多——范仲淹《游乌龙山寺》说:”高岚指天近,远溜出山迟。万事不到处,白云无尽时。异花啼鸟乐,灵草隐人知。信是栖真地,林僧半雪眉。”司马光《寿安杂诗十首·神林从二首其一》说:”石下泉声蔓草深,石上露浓苍藓遍。山禽惊起飞且鸣,叶坠空林人不见。”苏颂《西湖》说:”椒泽疏源势不休,绕城冰玉湛寒流。凫鹥容与菰蒲乱,占得江湖一望秋。”

无论身份还是境遇,写下这些风景诗的宋人,都与杜甫、孟浩然那些唐代学子不同,他们已不是准备应试、还在期待功名的青年才俊,他们是已经步入仕途、并在官位上优游卒岁的中年人,他们以画家的眼光欣赏自然风景,风景里便总有看透万物的淡定宁静。

唐宋风景诗的情感差异——是不同科举制度下,两种身份境遇的折射

当然,唐诗中也有平和的风景,比如王维的山水诗。但写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王维,已不是求仕的青年,而是隐退的长者。

同样的,宋人也有部分风景诗是不平和的。王禹偁的《村行》说:”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远树似吾乡。”山村的秋日黄昏、一棵近似家乡的”村桥远树”,让诗人心底腾起了对家乡的思念。写下此诗的王禹偁正处于贬官期间,些许不平和愁苦,转移到了山川风物之上。

唐宋风景诗的情感差异——是不同科举制度下,两种身份境遇的折射

但总的说来,身份与境遇的改变,使得宋人的风景诗少了对仕途功名的热望渴求,少了求仕艰辛的凄苦落寞,没有唐人那样的情感强烈度。宋代风景诗更多展现了诗人的平和,平和的心态、平和的情感。情感没有优劣之分,它们只是折射了两道不同的风景,让看风景的人,多了一个选择。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18355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