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浅谈“永乐迁都”以及朱棣修建北京城的艰辛历程

浅谈“永乐迁都”以及朱棣修建北京城的艰辛历程

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迁都事件,公元前十四世纪,商王盘庚力排众议,从“奄”迁都到“殷”,开启了商朝此后二百多年的灿烂文明。公元前350年秦孝公从栎阳迁都咸阳,加快了秦国崛起的步伐。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赢得了中原文化的认同。公元1272年元世祖忽必烈从上都开平府迁都燕京,改称大都从此绘就了中国历史上空前广阔的版图。迁都需要足够的胆识与气魄,接下来,该轮到哪一位帝王了呢?

浅谈“永乐迁都”以及朱棣修建北京城的艰辛历程

永乐成功登基

公元1402年,是明太祖之孙,建文帝朱允炆在位的第四个年头,也是他的叔父燕王朱棣从北平起兵的第四年,因为担心分封在外的叔父们兵权太重,建文帝即位后着手削蕃,这立即引起了势力最为强大的燕王朱棣的反抗。

公元1399年,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从北平起兵,四年后,燕王军队在谷王朱橞、曹国公李景隆等人的内应下,攻下都城南京,建文帝在一场大火中不知所踪,这一事件,史称靖难之役。四十三岁的朱棣,即将成为明王朝新的主宰者。

就在这一年的六月十七日燕王朱棣在谒拜朱元璋孝陵归来的途中,导演了一场黄袍加身的劝进闹剧,一番装模作样后,朱棣既皇帝位,从此皇位正式易主。

公元1403年,明王朝的年号被更改为永乐,明朝历史进入了永乐时代

谋划迁都

永乐元年正月,朱棣在南京郊区隆重祭祀天地后,回到奉天殿。群臣行礼之后,善于揣摩上意的礼部尚书李至刚,向朱棣提出了一个建议,建议以“北平”为北京,这开启了明朝迁都的序幕,然而,大明王朝的国都,由南京迁至北平,不仅要举全国之力,而且后来花了整整十九年,才得以实现。

都城在哪里,牵扯到国家、君主对于他的广大疆土的控制。同时他还要考虑到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军事的等诸方面的问题。所以在永乐元年,李至刚提出来要迁都,这不是一个突然出现的问题,这是一个必须马上解决的问题。

浅谈“永乐迁都”以及朱棣修建北京城的艰辛历程

明中都皇城遗址

李至刚恰恰说出了朱棣的心意,应该说,这不仅是朱棣的心意,也是朱元璋的遗愿。在大明王朝最初的几十年时间里,都城定在哪里,似乎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早在洪武初年,朱元璋就曾对汴梁、洛阳、西安等城市做过考察,他还曾在家乡凤阳建中都皇城。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中途停建,转而修缮南京城,但是,南京似乎也并非是朱元璋心目中理想的都城,晚年的朱元璋,曾特意派出太子朱标北巡,考察迁都之事,遗憾的是,太子朱标不幸于洪武二十五年去世,迁都之事就此搁置。

将都城迁往北平,在朱棣看来是再合适不过的选择。他下令改北平为北京,并改北平府为顺天府。同年二月,朱棣下诏,设置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北京刑部,北京国子监。于是,北京严然成为第二国都。完成太祖的夙愿,虽然让朱棣迁都北京的理由,显得名正言顺。但是统一朝中对迁都的认识,完成迁都的各项准备工作,时机还远未成熟。对朱棣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来说,迁都还有它更深层次的思考

帝王一怒,伏尸百万

在《明史纪事本末》中,有这样一段血淋淋的记录:

方孝孺之党坐死八百七十人,邹瑾案诛戮四百四十人,练子宁之狱弃市一百五十人,陈迪之党杖戍一百八十人,司中之系姻娅从死者八十余人,胡闰之狱全家抄提三百一十七人,董镛之逮姻族死戍二百三十人,以上七案共牵连两千二百多人。

浅谈“永乐迁都”以及朱棣修建北京城的艰辛历程

方孝孺画像

朱棣皇位的取得,在众多建文帝旧臣看来,是大逆不道的。因此,朱棣取得皇位之后,他们有的效死建文帝,有的逃匿不仕,有的甚至图谋行刺朱棣。朱棣十分恼怒,大肆屠戮建文帝旧臣,特别是身为帝师的方孝孺,因拒绝为朱棣写即位诏书,而被诛杀十族,比九族还多了一族,学生。一人受株,更多的人受到连累,就像瓜藤一样,延绵不绝,形成所谓的“瓜蔓抄”。15世纪初年的南京城,被朱棣残酷杀戮后的血腥,恐怖和疑惧气氛所笼罩,经久不散。然而,再强悍的心灵,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扪心自问,多少也会有几分脆弱与不安。

朱棣曾问手下大臣:我这样做,是不是会得罪天地祖宗,手下安慰他说:陛下应天顺人克成先志,何罪?朱棣这才心里稍稍感到安慰。

朱棣迁都的战略目的

然而,如果过分强调迁都与逃避心灵自责的关系,未免把这位铁血帝王看得软弱。其实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主要是出于现实考虑,是要控制北方边界

公元1368年八月,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率领明朝军队攻克元大都,元顺帝被赶回北方,蒙元残余势力就此开始了与明朝的长期对抗。后来朱元璋将自己的四个成年儿子分封在西安、太原、北平、大宁为王,镇守边疆。在之后于蒙古军队的战争中,北平几次都被作为军队调集的集散地。从战略角度考虑,将首都定在北京,是一个极具胆识的选择。朱棣挺身站在北方前线,树立了天子狩边的气概。但是朱棣迁都,除加强北部边防之意外,还有他更宏伟的英雄之略

浅谈“永乐迁都”以及朱棣修建北京城的艰辛历程

铁血帝王 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如果要做一个伟大的帝王,他有一个现成的学习榜样,就是忽必烈。北京不仅可以控制广大黄河两岸、广大江南、江北、还可以控制长城以北、大漠以北,这是一个雄才大略的选择。

自秦朝以来,很多朝代都把长城作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武装势力的屏障。而朱棣则要控四夷天下而制天下,把王朝的势力延伸到长城以外,建立一个与元帝国媲美的强大王朝。在这张宏伟壮阔的大明版图中,北京是整个国家的中心。因此,朱棣不惜多次北征,壮志不已。

迁都从人口开始

然而,朱棣面对的满朝文武,又有几人能读懂他的雄心呢?的确,迁都是一项极其复杂而巨大的政治、经济、乃至心理变化的工程。朱棣对新都的经营首先从移民展开

永乐元年十月,(公元1403年),一批被流放的犯人,移往北京地区进行垦荒。接着直隶、苏州等十郡,和浙江等九省的富民,总共近4000户落籍北京。

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和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政府又将山西太原等地两万户居民迁至北京地区。另外,南京、浙江等富民三千户,也被迁往北京的宛平和大兴两县。从此北京地区的人口开始剧烈增加,劳动力充沛,农业生产逐渐恢复。

浅谈“永乐迁都”以及朱棣修建北京城的艰辛历程

移民垦荒

作为一个都城,北京必须以一个繁荣的经济做支撑。所以当时就开始了大规模移民,这种大规模移民,不仅仅是为了往都城去迁移。而是从山西这些所谓的“窄乡”,向河北、山东等所谓的“宽乡”来迁移。其实这种移民早在洪武时期就曾经有过,只不过是在永乐时期,规模更大,持续的时间更久。

平地起高楼:北京城开始修建

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以修建皇帝北巡宫殿为名,北京悄悄开始修建。然而,一个庞大帝国迁都,势必牵动全国的神经。都城的修建,除了要聚集大量的人力,还需要调配和聚拢各种资源。其中最为重要的当然是粮食。眼下仅仅依靠大量的移民屯田,还远远不能彻底解决首都的粮食供应。

永乐七年2月11日,朱棣踏上了他登基后的第一次北巡。他从南京出发,经过近一个月的长途跋涉,到达北京。随同他一起北上的,还有一个处理政务的行政班子。天子所在的地方称为行在,随行的朝中大员,职衔中便也多了行在的字样。皇帝及政府大员的到来,表明此时的北京,分担了帝国的部分行政功能。然而,这次北巡的舟车劳顿,也让朱棣感觉到建造新都城的最大难题——物资运输

修建大运河

依靠水路沟通南北,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是多位帝王的梦想。公元605年隋炀帝开凿连通了南起杭州,北至涿郡的京杭大运河。元朝增修了通惠河,洛洲河和会通河,与隋代运河连接起来。但这条新的运河从未全线通航过。

浅谈“永乐迁都”以及朱棣修建北京城的艰辛历程

现在的京杭大运河

公元1391年,黄河在河南原阳西南决口,从此会通河淤塞报废。到朱元璋统治时期,北方和辽东一带的军粮运输,只能依靠风险损耗极大的海运。以及废时废力的陆运。重新疏通运河,显然是解决迁都物资运输的,最佳选择。

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初,朱棣命令重修大运河,三月,工部尚书宋礼和刑部侍郎金纯带领30万丁夫开始疏浚会通河。一年后汶水改道,会通河疏浚并拓宽。两年后,朱棣又派遣平江伯陈瑄负责运河。开凿了淮安段的清江浦,短短一年之后,陈瑄完成任务,京航大运河全线畅通

600多年后的今天,这条为迁都而疏浚贯通的京杭大运河,依然发挥着强大的运输功能。而当年从杭州湾向北,延伸近2000公里的大运河,一经疏通,立刻就成为明朝粮食运输的大动脉。这条大运河连接长江、淮河、黄河与卫河。流经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和天津。十万余官兵,几千艘运粮船,沿着世界上最长的人造水路常年南来北往。朱棣在位期间,这条大运河每年向北方运输的粮食多达600万石。确保了京城粮食供给,这一数字是朱元璋时期的6倍。

更为重要的是疏浚后的大运河,也成为修建北京城所需大量物料的运输通道。在完成漕运的基本任务外,负责运送粮食的船工,和押运粮食的官兵,允许随船携带少量货物,与沿途当地人进行交易,于是运河两岸一些漕运码头,开始繁荣起来,北方的街市上,常常会出现来自南方的特产,热闹的运河码头,也混杂着南腔北调,在运河沿岸。更多的城市因漕运的畅通逐渐繁荣,近2000公里的大运河,成了沟通中国南北经济文化的重要通道。

浅谈“永乐迁都”以及朱棣修建北京城的艰辛历程

漕运船队

朱棣定都北京的决心

大运河疏通后的第二年,也就是永乐11年(公元1413年),朱棣再一次踏上了北巡的行程。这次到达北京后,朱棣一呆就是三年,他似乎越来越喜欢这座未来的皇城国都。朱棣几乎将南京忘却了,皇帝第二次北巡,让明王朝的权利中心越来越像北京集中。

就在第二次北巡期间,朱棣还做了一个重要决定,将徐皇后安葬在北京。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与朱棣生死与共的徐皇后,在南京去世久久没有安葬。就在第二次北巡出发之前,朱棣命令次子汉王朱高煦,护送徐皇后的灵柩前往北京,最终安葬在了昌平天寿山下的长陵之中。按照明太祖关于皇后合葬的定制,这座这座陵墓也将是朱棣本人的陵寝。皇后下葬长陵这一举动,等于向天下表明迁都北京的行动即将全面展开。

举国之力,修建北京城

开采木料的艰辛

集天下良材,是修建北京城的必需品。这场牵动全国的原料大采办,早在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就已经开始。长江上游的横断山脉崇山峻岭、人迹罕至是珍贵楠木的产地。为了给即将兴建的都城准备木料,数以万计的民夫披荆斩棘,入山采木。

经过严格挑选的优秀木材,由于体量巨大先要经过临时开掘的山路。由民夫运送到最近的河道,漂流进入长江,然后顺运河一路北上。在没有现代运输工具的时代,巨木采伐运输过程中的人力死伤可想而知。曾经有入山一千,出山五百的比喻。万里辗转而来的木材,堆放在崇文门外的神木厂,供北京城的建筑使用。

浅谈“永乐迁都”以及朱棣修建北京城的艰辛历程

故宫里的汉白玉石雕

石材艰难的运输

建造都城所需的另一种重要的原料就是石材,产自北京周边的汉白玉,颜色浑白,质地均匀,体积较大,成为修建皇城的首选,然而,这些优质的石材,往往埋藏较深,开采异常艰辛。

在修建紫禁城中,有一块最大的一块汉白玉石雕。它长16.57米,宽3.07米,厚1.07米,重量超过200吨。石料的开采就花了十多年时间,运送他更是费尽了周折。巨大的方木拼接成旱船,从房山通往北京的沿途开凿了无数水井,在泼水成冰的冬季开始运输。

有资料记载,运送这块巨石,共动用人力26000人,骡马1800头,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

专供的“金砖”

都城修建所需的物料,很多都是各地专供北京的。运河边的苏州御窑厂,就专门为皇宫制作地砖。这种两尺见方的地砖,以特有的黏土作为原料,经过繁琐的手工工艺制作而成。从永乐时期开始他就一直是紫禁城的专用品,用来铺设皇宫最重要的宫殿。经过千挑万选后。只有那些质地坚细,敲之若金属般铿然有声的地砖,才能被运往京城。因此又被称为“金砖”。

在那个皇权至上的社会里,建设北京所需的任何一种材料,无不是品质最优,工艺最好,价值最高的,制作要求也最为严格。从工程营建的第一天起,就有很多工匠的身家性命,与这座建筑绑在一起了。木、石、砖、瓦等建筑材料的准备,花费了整整十年的时间。

浅谈“永乐迁都”以及朱棣修建北京城的艰辛历程

核心的建筑:紫禁城

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北京城修建工程正式拉开了序幕。其中最为庞大的工程,当属都城的核心建筑,紫禁城

整个天空有三大星垣,居中的叫紫薇垣。紫薇垣是紫宫,紫就是此的意思。宫就是中的意思,紫薇、紫宫就是“此中”。就是这个中心就称为“紫宫”。到了南北朝的时候,就有人把那个皇宫称为禁城,进而称为紫禁城。

处于都城中心的紫禁城,四周城墙高筑,墙外护城河环绕,宫中有8000余间房屋。整个宫殿格局按前殿、后寝的礼制规范建设而成。前三殿包括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用于朝廷大典及皇帝重要朝会。后三宫为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用于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及生活起居。文华殿,武英殿,东六宫、西六宫,则分列左右严格对称。宫殿设计所蕴含的礼制规范,更是超乎想象。从台阶数量到大殿的尺寸,甚至小到一颗门钉,都不是随意安放的

修建材料堆积如山,规划设计细致缜密。无数工匠开始在这块几十万平方米的场地上有序施工,北京一时间成为明王朝疆域内最热闹最庞大的建筑工地。

紫禁城尽管规模宏大,但是能够看到的部分,其实不过占全部工作量的四分之一,甚至是五分之一。地表以下是13层大砖,就是用城砖满铺满挤,用纯灰来砌制的。在这些大砖的基础下边,才是一层三合土,一层碎砖层,就是把碎砖铺在底下,然后要压,再把它碾实。一层一层筑起来,所以它的基础工程非常费时。

据史料记载,修建皇城动用了,十万夫匠,百万工役,而当时全国的人口不超过一亿。

这些工匠们默默无闻,终其一生。但这座举世无双的皇城,就是最好的见证。直到今天,我们还能听到许多关于他们营造这座皇城的传奇故事,历史不会忘记他们。

浅谈“永乐迁都”以及朱棣修建北京城的艰辛历程

北京中轴线

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九月,紫禁城基本竣工。一座建筑史上的奇迹屹立在拥有古老文明的东方。这座辉煌的宫殿不仅气势磅礴,精美绝伦,同时还巧妙地蕴含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观念。

在缜密的风水观念布局和儒家哲学的指引下,整个北京城沿中轴线铺展开来。辉煌的皇宫之外是皇城,正门为承天门,也就是清代改名的天安门。向南至大明门为宽阔的大道,道路两侧筑有东西千步廊,千步廊左侧礼、户、吏、兵、工五部等中央机构。右侧为五军都督府衙所,皇城之外为大城,南部为繁华商业区。大城共开九门 ,大城南郊建有皇帝祭祀天地的,大祀殿和山川坛。

迁都北京

皇城营建基本竣工,中央机构进驻完毕,街市林立,人群熙攘,帝都北京初显繁荣。营造北京的十多年间,大明帝国耗费无数人力物力,明成祖朱棣也从不惑之年走向了花甲。四十年前,他第一次踏上这块土地时,满目荒凉。四十年后,他让这个城市变得光彩夺目。

永乐十八年十月(公元1420年),朱棣带领许多大臣,并携带各府部的印信,入居新落成的都城。

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正月初一,是朱棣钦定为迁都大典的日子。这一天的北京城,红日东升,天朗气清,冰雪融化。朱棣在奉天殿接受群臣的朝贺,礼部主事萧仪曾这样描述这一场景:

九夷八蛮,莫不来廷,山呼之声,远迩欢动,

与新都北京的华丽和热闹相比,南京却是另一副模迁都之后,南京变成了陪都,这里虽然保留着整套的中央机构,但各部门的名称之前都要加上南京二字。

浅谈“永乐迁都”以及朱棣修建北京城的艰辛历程

迁都北京的影响

迁都北京以后,北京以国都的身份,开启了它对这个王朝越来越重大的影响。甚至影响了,以后几百年的政治格局。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明明成祖也是一个带有开创性的皇帝。明朝迁都北京以后,实际上加强了对北方的控制。在西北地区,明朝当时派出了很多使者出使西域。同时明朝在建都北京以后,继承了元朝的做法,就是加强对西藏的控制。所以迁都北京是一个综合的工程,是走向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重要一步。

不仅如此,迁都北京还相对缓和了宋元以来,中国经济南强北弱的趋势,尽管朱棣迁都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北方经济总体上仍然落后于南方。但国家权利中心的北迁,给北方注入了实实在在的发展动力,给中国地域经济结构布局,带来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也就是明政府正式迁都北京后的第四年,朱棣在第五次北征蒙古的回师途中,突然去世。

朱棣死后,紫禁城金銮座上的皇帝,换了一个又一个。这座百万民众为之付出艰辛劳作乃至生命的北京城、这座耗费永乐皇帝无数心血、和帝国巨额财富的紫禁城,一直成为国人的目光聚焦之所在,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中枢。

今天,金碧辉煌的紫禁城,已不再是昔日的皇家禁地。而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已经成为两千多万人口共同生活的家园,同时也是13亿中国人,共同的心灵家园。北京它属于每一个中国人,也属于东方,属于世界。

参考资料:

《中国通史》

《明史》

《明史纪事本末》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18141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