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怡亲王胤祥和张廷玉,为何能成为雍正皇帝的左膀右臂?

怡亲王胤祥和张廷玉,为何能成为雍正皇帝的左膀右臂?

雍正皇帝在统治初年,考察了数个身在内廷的人,淘汰了不胜任者,擢升其余的人并赋予他们更多的职责。其中,效力最久并占据最高职位的就是张廷玉(1672年-1755年)。张廷玉的仕途生涯不同寻常。这是一位赢得满洲三代皇帝信任的汉人,身居内廷数个最高职位。然而他极不同于怡亲王胤祥。没有雍正皇帝盛赞怡亲王所起中心作用那样的证据,张廷玉没有达到与怡亲王平起平坐的地位,或是可以像怡亲王那样与他的君主面对面地坦言相告。

怡亲王胤祥和张廷玉,为何能成为雍正皇帝的左膀右臂?

怡亲王胤祥

然而,在怡亲王去世的数年中,直到雍正十年(1732年)将鄂尔泰从西南召回京师,张廷玉是内廷中怡亲王的主要继任者。有几年张廷玉甚至是雍正皇帝进一步发展内廷的”主要手段”。

现存能说明张廷玉情况的材料极少。张廷玉在内廷听候雍正皇帝吩咐,不像岳锺琪那样,可以收到吐露皇帝心声的长篇朱批。而且,尽管雍正皇帝御批里偶尔提到甚至表扬张廷玉的效劳,他的名字也出现在许多廷寄的承旨人员名单中,但我们找不到像雍正皇帝经常提及的他与怡亲王谈话甚至是与怡亲王争论的材料,也缺少张廷玉自己所写的东西,而《雍正朱批谕旨》也将所有京官的奏折排除在外。

现存的张廷玉著述必然拘于形式,处处是恭顺之词,甚至他的自订年谱也严格固守令人厌倦的正式自传的形式,缺乏自然流露的评论和个人见解。接下来,我将使用这些零散的资料以拼凑出张廷玉在朝廷中的作用,这一问题值得研究,因为在怡亲王去世后的数年间,张廷玉作为内廷领袖独自工作,并涉身当时几乎所有的重要问题。

怡亲王胤祥和张廷玉,为何能成为雍正皇帝的左膀右臂?

张廷玉

怡亲王去世后,张廷玉对雍正皇帝的重要作用

雍正八年至十年(1730年-1732年)间,张廷玉再次得到了非正式的擢升以及皇帝对他卓越才干的认可。这时,怡亲王去世后留下了行政真空,同时雍正皇帝自己身体不适-可能因失去怡亲王而病情加剧,使情况更为糟糕。张廷玉被指定充当临时主事之人,他在自订年谱中描述了当时的情况。

雍正皇帝极其依赖张廷玉。有次张廷玉病倒了,雍正皇帝开玩笑说,以前他称张廷玉是”股肱”,现在张廷玉生病了,也就是自已病倒了。”一位曾在圆明园短暂当值的内阁中书后来回忆,雍正八年(1730年),张廷玉”独在南书房之西坑间”,靠近皇帝生活区而不是与其他内廷高级官员在其他场所一同办公。

怡亲王胤祥和张廷玉,为何能成为雍正皇帝的左膀右臂?

雍正帝

可以说,在雍正中期的两三年中,张廷玉比当时其他任何内廷枢密助手都更接近雍正皇帝。他此前已与怡亲王一同负责军需有年(始于雍正四年(1726年),并且从雍正七年(1729年)开始,他也是隶属于户部堂官的新的军需事务的负责人之一。怡亲王生病时,雍正皇帝已指派了另一位大学士马尔赛供职内廷,但很明显,马尔赛做得并不成功。

马尔赛在内廷任职时间很短,雍正九年(1731年)秋被任命为前线指挥。因此,张廷玉掌控着雍正皇帝的内廷,马尔赛担负的职责应该极少。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张廷玉描述内廷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仅他一人,甚至包括马尔赛在任的那段时间。数年间,张廷玉-这位在满洲朝廷中枢操满语的汉人-担当着内廷最重要核心角色的作用。

怡亲王胤祥和张廷玉,为何能成为雍正皇帝的左膀右臂?

奏折是雍正最长用的通信手段

张廷玉与通信管理雍正初年,怡亲王可能参与了通信体系的发展,但张廷玉被认为给新的廷寄制度”奏定格式”。关于撰拟内廷谕旨,张廷玉所做大概比其他人都多。雍正朝廷寄的承旨人员名单中,张廷玉的名字出现得也比其他任何侍从的都多,张廷玉撰拟上谕的职责,可能意味着他与雍正皇帝一起商讨政策内容,他先撰拟谕旨,再将它们呈递皇帝批准。张廷玉在朝中的影响力与地位,尤其是在雍正中期,使他在最高层面参与通信体系,政策的讨论也使他涉身雍正皇帝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雍正六年(1728年)初张廷玉提议,关于八旗事务的谕旨应当与内阁和部院事务奉旨事件一样,包括在《起居注》中,即”篡入记注”。张廷玉也应参与了后来成为军机处录副奏折的文件保存程序的制定。

怡亲王胤祥和张廷玉,为何能成为雍正皇帝的左膀右臂?

雍正皇帝御批

雍正皇帝也任用张廷玉接收和转奏某些奏折,所起作用同怡亲王一样。具奏权的范围扩大,包括了外省布政使和按察使,但这些人的具奏权与督抚的并不完全一致,不能直达御前,要求这些地方次等官员将奏折提交给内廷大员,再由内廷大员向皇帝转奏。张廷玉是担当此任的官员之一,这一事实说明了他参与发展奏折制度。

如同在其他领域一样,张廷玉在通信领域为雍正皇帝分担了各种各样的任务。张廷玉并未隶属于有着确切任务的法定机构,因此皇帝可以要求他承担所希望的任何职责。

怡亲王胤祥和张廷玉,为何能成为雍正皇帝的左膀右臂?

雍正帝奏折

张廷玉的其他职位

张廷玉也奉派官方编纂和出版事宜。雍正初期,他担任编写实录和《明史》机构的高层编篡职位。后来他负责其他书籍,如《皇清文颖》,这是包括皇帝和大臣著述的汇编。雍正二年(1724年)谕令编纂会典,当时张廷玉正受宠信,他位列总裁名单的第二位。

雍正十一年(1733年)会典刊行时,张廷玉名列修纂名单的第四位,在两位满洲王公和年长的满人大学士尹泰之后,但这三位可能并没有做什么实际工作。张廷玉是著名的《雍正朱批谕旨》两位首要编纂人之一,另一人是鄂尔泰。雍正朝并不特别关注官方出版物,尽管如此,许多官方著作的编纂人员名单中确实开列有张廷玉的名字,他也可能对编纂有着影响。

也体现出在中央政府中枢有着非正式的、切实的影响。康熙皇帝的大多数内廷侍从都身居法定的、旧有的、享有很高声望的机构,如南书房、内务府或议政王大臣会议等。而雍正皇帝对于怡亲王和张廷玉,以及随后的鄂尔泰等人的非正式任用,突显了内廷的非正式性以及服务于皇帝的专制目的。

参考文献:

《雍正朱批》

《清史稿》

《张廷玉传》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18008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